“江書記,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都沒有提到綠城東區。我們現在開工,不要說央媒、國土部,恐怕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部門都會對我們說三道四。”
“沒關係。”
“是這樣,我是怕今天下午的會議,萬一大家都以這個為借口拒絕複工,到時候就,就不好辦了。”
黨政辦主任安惠民擔心的其實就是下麵的幹部不執行。第一次會議就不執行江寒的命令,意味著江寒沒有被大家認同,江寒根本就無法在綠城東區立足了。
“沒關係。我不參加會議,我相信袁主任的威信和能力。”
江寒這麽一說,安惠民才恍然大悟。
幹部們不願複工、不敢複工,隻能說明袁本初的執行力不強、宣傳鼓動的能力有限。對江寒的威信有一點損害,但損害並不大。
所以,江寒就讓袁本初開這個會,他本人不到場。
“這一周,你排一排時間,看看市裏有哪些會,根據這些會議,來安排我的活動。”
“江書記,今年以來,市裏不少會議都沒有通知我們。過去,各個部門開會都會叫上我們,今年少多了。”
因為綠城東區陷入停滯,誰也不知道未來會如何。市委、市政府沒有對綠城東區的建設下達任務,各部門開會也就沒有給東區下達相應的指標。
沒有任務指標,市領導、市直各部門讓綠城東區領導開會的時候少了,到綠城東區檢查指導工作的次數銳減。
誰都怕沾上綠城東區,上邊都讓停止建設了,你來視察工作,目的何在?
“他們不來,正好。”江寒淡淡地說道。
近幾年,上麵檢查泛濫,基層苦不堪言。
開展督查檢查工作,是驗收工作落實成效的有力手段,也是直觀了解基層工作現狀的必要方式。但是,督查檢查的過度泛濫,卻飽受基層黨員幹部詬病。一家著名的4a級景區負責人對記者抱怨說,僅僅他們的一個滅火器,在春節前的幾天,各級部門人員就檢查了20多次。
縣以下公務員一年中約200天在準備、迎接、陪同檢查;一個檢查組還沒走,另一個又來了,分身乏術。
前幾年,綠城東區迎來的各種視察、觀摩、檢查、考核比其他縣(區)要多得多,主要是因為省、市兩級都高度關注。綠城東區領導班子一大半人員、一大半時間都在應付這種活動。
這種檢查、視察活動越多,基層的自主性就越弱。上級領導來得越多,基層工作就越亂,領導們的意見甚至是前後矛盾,讓基層無所適從。
在江寒看來,領導們不關心,各個部門不下來,反而有利於大家集中精力幹工作。
~~~~~~
作為綠城東區五區之一的龍子湖高校園區,複工了!
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機關傳遍了!
一打聽,原來是江寒剛到任就講了三不變三改變,其中一條就是改變現狀,立馬複工!
這完全是視央媒、國土部和國務院領導批示如無物!
這麽搞,隻會引起國土部更大怒火,給有關領導惹來更多的麻煩。已經有好幾個省部級幹部被擼掉、被處分,江寒還嫌牽連的人不夠多嗎?
據說,江寒這麽搞,就沒有向市委市政府請示!據綠城東區管委會傳出的消息,他這麽幹是省委徐書記點過頭的!
綠城市委書記馬青誌在外地開會,聽說這件事了,讓市委秘書長了解一下情況。
馬青誌琢磨了一下,打給省委書記徐廣廈,哪知道徐廣廈說就是他的意思。
馬青誌一想,既然省委書記這麽說了,肯定有他的打算,那就跟他沒什麽關係了。現在的綠城東區建設,綠城市說了不算,省裏既然要插手,正好!
看來,省委書記徐廣廈要接下這個燙手的山芋。
這樣一來,綠城市的壓力就小了很多。
於是,馬青誌與市長通了電話,不管綠城東區怎麽折騰,市領導和各個部門都不要管,任由那個江寒去搞。
搞砸了,有省委給他兜著,市裏不擔這個責任。萬一搞好了,對於綠城市的經濟發展是一個極大的促進。
徐廣廈雖然不明白江寒這麽急著開工是出於什麽目的,但他對江寒的過去十分了解,這小子做事看似行險,最後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而且江寒當了兩個縣的縣委書記,經事多了,做事應該比過去更加穩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尤其是綠城東區遇到如此大的困難,省委與國土部溝通多次未果,也許江寒去這裏能收到奇效。
徐廣廈感到,江寒最大底牌就是他在文川立下的大功,還有一點,他有著直達天聽的便捷通道。
有些話,徐廣廈不好對上麵講,但是江寒這種級別的幹部可以講。因為年輕幹部嘛,隻要政治立場、政治觀點不錯,其他的話說得過頭了或者是不正確,都是可以原諒的。
徐廣廈知道,他綠城市委書記馬青誌這麽一講,全省都會知道,包括盯在這裏的媒體和國土部門。
大不了國土部門再追究的話,我徐廣廈站出來承擔責任!
還有9個月就該退休了,自己來承擔責任,難不成中央還把自己的級別降了之後再退休?背個處分又如何呢?
隻要能夠促進河洛省經濟社會全麵發展,背個處分也值得。
當然,徐廣廈也想知道江寒究竟是怎麽想的。
“徐書記,我這麽做,主要是想和國土部巡查組的領導們談一談。我找他們找不到,就讓他們來找我。”
原來如此!
自從國土部就綠城東區土地違法占用發出整改通知後,副省長、省長多次與國土部溝通,要當麵匯報和溝通,但人家就是不見!
國土部辦公廳主任給省長講,國土部的整改通知已經發了,你們省就隻管按通知精神落實,等到整改完畢寫一份報告就行了。現在沒有哪個部領導想見河洛省的。
而江寒隻是一個副廳級幹部,他想見國土部的人,更是難上加難。連麵都見不上,更不要談溝通和協調。
江寒幹脆複工,這下子,國土部就該坐不住了,就該下來人調查,或者是讓河洛省到京城去解釋清楚。
這樣一來,江寒就有了與國土部有關人員見麵的機會。
甚至,江寒哪兒都不用去,國土部的人就會找上門來。
當然,這一招也是一把雙刃劍。
好的方麵是,能夠與國土部有關人員麵對麵。壞的方麵是,讓國土部對河洛省是怒上加怒,溝通起來難度更大。
接下來該如何發展,徐廣廈不禁也有了期待。
“沒關係。”
“是這樣,我是怕今天下午的會議,萬一大家都以這個為借口拒絕複工,到時候就,就不好辦了。”
黨政辦主任安惠民擔心的其實就是下麵的幹部不執行。第一次會議就不執行江寒的命令,意味著江寒沒有被大家認同,江寒根本就無法在綠城東區立足了。
“沒關係。我不參加會議,我相信袁主任的威信和能力。”
江寒這麽一說,安惠民才恍然大悟。
幹部們不願複工、不敢複工,隻能說明袁本初的執行力不強、宣傳鼓動的能力有限。對江寒的威信有一點損害,但損害並不大。
所以,江寒就讓袁本初開這個會,他本人不到場。
“這一周,你排一排時間,看看市裏有哪些會,根據這些會議,來安排我的活動。”
“江書記,今年以來,市裏不少會議都沒有通知我們。過去,各個部門開會都會叫上我們,今年少多了。”
因為綠城東區陷入停滯,誰也不知道未來會如何。市委、市政府沒有對綠城東區的建設下達任務,各部門開會也就沒有給東區下達相應的指標。
沒有任務指標,市領導、市直各部門讓綠城東區領導開會的時候少了,到綠城東區檢查指導工作的次數銳減。
誰都怕沾上綠城東區,上邊都讓停止建設了,你來視察工作,目的何在?
“他們不來,正好。”江寒淡淡地說道。
近幾年,上麵檢查泛濫,基層苦不堪言。
開展督查檢查工作,是驗收工作落實成效的有力手段,也是直觀了解基層工作現狀的必要方式。但是,督查檢查的過度泛濫,卻飽受基層黨員幹部詬病。一家著名的4a級景區負責人對記者抱怨說,僅僅他們的一個滅火器,在春節前的幾天,各級部門人員就檢查了20多次。
縣以下公務員一年中約200天在準備、迎接、陪同檢查;一個檢查組還沒走,另一個又來了,分身乏術。
前幾年,綠城東區迎來的各種視察、觀摩、檢查、考核比其他縣(區)要多得多,主要是因為省、市兩級都高度關注。綠城東區領導班子一大半人員、一大半時間都在應付這種活動。
這種檢查、視察活動越多,基層的自主性就越弱。上級領導來得越多,基層工作就越亂,領導們的意見甚至是前後矛盾,讓基層無所適從。
在江寒看來,領導們不關心,各個部門不下來,反而有利於大家集中精力幹工作。
~~~~~~
作為綠城東區五區之一的龍子湖高校園區,複工了!
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機關傳遍了!
一打聽,原來是江寒剛到任就講了三不變三改變,其中一條就是改變現狀,立馬複工!
這完全是視央媒、國土部和國務院領導批示如無物!
這麽搞,隻會引起國土部更大怒火,給有關領導惹來更多的麻煩。已經有好幾個省部級幹部被擼掉、被處分,江寒還嫌牽連的人不夠多嗎?
據說,江寒這麽搞,就沒有向市委市政府請示!據綠城東區管委會傳出的消息,他這麽幹是省委徐書記點過頭的!
綠城市委書記馬青誌在外地開會,聽說這件事了,讓市委秘書長了解一下情況。
馬青誌琢磨了一下,打給省委書記徐廣廈,哪知道徐廣廈說就是他的意思。
馬青誌一想,既然省委書記這麽說了,肯定有他的打算,那就跟他沒什麽關係了。現在的綠城東區建設,綠城市說了不算,省裏既然要插手,正好!
看來,省委書記徐廣廈要接下這個燙手的山芋。
這樣一來,綠城市的壓力就小了很多。
於是,馬青誌與市長通了電話,不管綠城東區怎麽折騰,市領導和各個部門都不要管,任由那個江寒去搞。
搞砸了,有省委給他兜著,市裏不擔這個責任。萬一搞好了,對於綠城市的經濟發展是一個極大的促進。
徐廣廈雖然不明白江寒這麽急著開工是出於什麽目的,但他對江寒的過去十分了解,這小子做事看似行險,最後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而且江寒當了兩個縣的縣委書記,經事多了,做事應該比過去更加穩妥。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尤其是綠城東區遇到如此大的困難,省委與國土部溝通多次未果,也許江寒去這裏能收到奇效。
徐廣廈感到,江寒最大底牌就是他在文川立下的大功,還有一點,他有著直達天聽的便捷通道。
有些話,徐廣廈不好對上麵講,但是江寒這種級別的幹部可以講。因為年輕幹部嘛,隻要政治立場、政治觀點不錯,其他的話說得過頭了或者是不正確,都是可以原諒的。
徐廣廈知道,他綠城市委書記馬青誌這麽一講,全省都會知道,包括盯在這裏的媒體和國土部門。
大不了國土部門再追究的話,我徐廣廈站出來承擔責任!
還有9個月就該退休了,自己來承擔責任,難不成中央還把自己的級別降了之後再退休?背個處分又如何呢?
隻要能夠促進河洛省經濟社會全麵發展,背個處分也值得。
當然,徐廣廈也想知道江寒究竟是怎麽想的。
“徐書記,我這麽做,主要是想和國土部巡查組的領導們談一談。我找他們找不到,就讓他們來找我。”
原來如此!
自從國土部就綠城東區土地違法占用發出整改通知後,副省長、省長多次與國土部溝通,要當麵匯報和溝通,但人家就是不見!
國土部辦公廳主任給省長講,國土部的整改通知已經發了,你們省就隻管按通知精神落實,等到整改完畢寫一份報告就行了。現在沒有哪個部領導想見河洛省的。
而江寒隻是一個副廳級幹部,他想見國土部的人,更是難上加難。連麵都見不上,更不要談溝通和協調。
江寒幹脆複工,這下子,國土部就該坐不住了,就該下來人調查,或者是讓河洛省到京城去解釋清楚。
這樣一來,江寒就有了與國土部有關人員見麵的機會。
甚至,江寒哪兒都不用去,國土部的人就會找上門來。
當然,這一招也是一把雙刃劍。
好的方麵是,能夠與國土部有關人員麵對麵。壞的方麵是,讓國土部對河洛省是怒上加怒,溝通起來難度更大。
接下來該如何發展,徐廣廈不禁也有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