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江秋雖然是主持了文川縣的全麵工作,但是他現在卻是尷尬不已,就像一隻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
一方麵,州委書記劉利平、州長霍正起隔三差五地給他打電話,不是布置工作,而是批評訓斥,主要還是因為江寒的言論在網上引起了輿論狂潮,江寒被暫停職務後不接領導電話,幾個領導隻好給他賀江秋打電話,甚至還帶有撒氣的性質。
另一方麵,各鄉鎮的群眾紛紛外出到蓉城去看病,造成了道路擁堵,一些外來的旅遊車輛也被堵在映秀鎮,遊客和群眾都打電話投訴,上級有關部門直接通知賀江秋讓他妥善處理。
賀江秋剛開始還讓交通部門到映秀鎮攔截,交通部門也向他訴苦,可以攔住外地的遊客,但是本地的群眾怎麽也攔不住啊。
因為老百姓都是去蓉城看病,而且是免費診療的,去的晚了,免費名額可就沒有了。
賀江秋這麽做,其實也就是給上級部門和領導看一看,並不是真的就想攔住群眾不讓他們去看病。
交通部門訴苦後,賀江秋說道:“你們看著辦吧。”
於是交通部門由攔截改成了護送,在一些急彎處、狹窄處增派人員,疏導交通,確保群眾盡快通過。
因此,幾天來,文川縣各個省道、縣道、鄉道都有大大小小的車輛,卻沒有造成大的交通堵塞。
賀江秋也了解,這些車輛全都是江寒讓那家四野大本營公司派過來的。
先不說會不會發生大地震,就江寒為群眾做的這些事,他賀江秋深為佩服,自忖怎麽也做不到。
假如真的會發生大地震,江寒這麽做可以說是功德無量。
通過免費診療的辦法提前轉移和疏散群眾,可以說是絕妙。
上級怎麽也不能批評,也不能阻攔,因為這是慈善活動,影響很大,也很受老百姓歡迎。
如果妄加阻攔,那就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相違背。
群眾都走了,各個鄉鎮的村民幾乎是整村出動,一個人都沒有留。
賀江秋反而有一種輕鬆感。
賀江秋綜合了一些從各鄉鎮傳來的消息,近期的確是不大尋常,隱約之中他感到李有才的判斷並非空穴來風,江寒對於李有才的信任並非毫無道理。
“賀縣長,”政府辦主任曲聖偉拿著文件夾走了過來:“賀縣長,江書記的職務暫停,但他還是不消停。”
“怎麽了,江書記又有什麽新動作?”
“江書記沒有新動作,是群眾有了新動向!”
曲聖偉反映了一個新情況,縣城裏來了好多大巴車,縣直各個部門也開始組織幹部職工去蓉城參加免費診療活動。
已經到達蓉城的人都向親朋好友介紹這裏的情況,說是人多要排隊,但是還有免費的名額,隻要是5月11日夜裏趕到這裏的,都可以免費。
並且這裏晚上有帳篷,吃飯也都免費,有方便麵、火腿腸、豆腐幹、鹵雞蛋、榨菜等等。
身體不好的、年齡在60歲以上的,還都安排到了附近的旅館。
最早來到這裏的人,特別是龍溪鄉夕格村第一個被檢查的人,是瑪依娜的奶奶,住在醫院的病房裏,身上也不疼了,精神好得很。
一人傳十,十人傳百,這裏的情況傳到了縣城,各個部門都知道了。
下麵的幹部職工紛紛向領導請假,有些權勢不大的部門就默許讓幹部職工去,畢竟平時給大家提供不了太多的福利,現在有了一項免費的福利,怎麽能不讓他們去?
有的單位領導就與在蓉城的鄉鎮幹部聯係,江書記就立馬同意,如果是單位有車就算了,如果沒有車,就直接從蓉城發車,把他們接過來。
曲聖偉很是氣憤:“賀縣長,江書記這麽做,就是在釜底抽薪!他把群眾弄走了,現在又要把各單位的幹部都弄走,這是想讓全縣的工作陷入癱瘓呐。到時候,我們無法向州委、州政府交待。”
賀江秋被曲聖偉的話搞得有些心煩意亂。
此時,江寒的電話打過來了。
“江書記,你在哪裏?”賀江秋控製了一下情緒。
“賀縣長,我在蓉城,”江寒道:“賀縣長,我是個直腸子的人,明人不說暗話,我現在做的,仍然是在為馬上到來的大地震做準備。”
賀江秋沉默了,對於會不會發生大地震,他也不那麽確定了。
過去,他相信上級領導,相信有關部門,但他看到電視上的那兩個人出來辟謠之後,他反而是動搖了。
因為這一老一少的兩個所謂專家,他們的說法與李有才相比,似乎少了一些說服力。
賀江秋想到了這幾年出現的一個現象,凡是官方出來辟謠的,最後都不是謠,而是成了現實。
那麽,這次辟謠會如何?
賀江秋完全不敢想象!
“賀縣長,我知道你一直不相信我,不相信李有才。那麽請給我3天時間。3天之後,一切你說了算。”
江寒過去曾和賀江秋有過一個半月的約定,一個半月之內,所有的項目全停,88家企業全停。
賀江秋答應了,因為企業和項目都叫停了,所以外來務工人員和技術人員包括部分管理人員紛紛離開了文川縣。
現在,江寒又給他來了一個三日之約。
三天時間,轉眼就過去。
江寒現在隻是暫停職務,並沒有免去職務。嚴格意義上講,江寒還是縣委書記。
“江書記,這三天,你打算怎麽做,你準備讓我怎麽做?”賀江秋已經冷靜下來了,又向曲聖偉揮了揮手,示意讓他先出去。
曲聖偉鬱悶地退了出去,關上了門。
“各個鄉鎮的人員大部分都來了蓉城,在這裏負責組織管理的幹部,你先不要讓他們迴去。縣直各部門的人還有很多沒有來。有縣城各部門的人帶頭,縣城的老百姓一定會跟著來。對於他們來蓉城,縣裏不要管。”
“現在最大的難點是學校。我建議縣教育局挨個通知學校,讓他們組織師生去蓉城來,我們這裏開辟一個師生專區。”
“江書記,這個恐怕很難。小學生,初中高中的學生正在長身體,絕大部分不會有大病。再加上學業繁重,組織他們去蓉城,上級領導和部門一定不會同意!”
一方麵,州委書記劉利平、州長霍正起隔三差五地給他打電話,不是布置工作,而是批評訓斥,主要還是因為江寒的言論在網上引起了輿論狂潮,江寒被暫停職務後不接領導電話,幾個領導隻好給他賀江秋打電話,甚至還帶有撒氣的性質。
另一方麵,各鄉鎮的群眾紛紛外出到蓉城去看病,造成了道路擁堵,一些外來的旅遊車輛也被堵在映秀鎮,遊客和群眾都打電話投訴,上級有關部門直接通知賀江秋讓他妥善處理。
賀江秋剛開始還讓交通部門到映秀鎮攔截,交通部門也向他訴苦,可以攔住外地的遊客,但是本地的群眾怎麽也攔不住啊。
因為老百姓都是去蓉城看病,而且是免費診療的,去的晚了,免費名額可就沒有了。
賀江秋這麽做,其實也就是給上級部門和領導看一看,並不是真的就想攔住群眾不讓他們去看病。
交通部門訴苦後,賀江秋說道:“你們看著辦吧。”
於是交通部門由攔截改成了護送,在一些急彎處、狹窄處增派人員,疏導交通,確保群眾盡快通過。
因此,幾天來,文川縣各個省道、縣道、鄉道都有大大小小的車輛,卻沒有造成大的交通堵塞。
賀江秋也了解,這些車輛全都是江寒讓那家四野大本營公司派過來的。
先不說會不會發生大地震,就江寒為群眾做的這些事,他賀江秋深為佩服,自忖怎麽也做不到。
假如真的會發生大地震,江寒這麽做可以說是功德無量。
通過免費診療的辦法提前轉移和疏散群眾,可以說是絕妙。
上級怎麽也不能批評,也不能阻攔,因為這是慈善活動,影響很大,也很受老百姓歡迎。
如果妄加阻攔,那就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相違背。
群眾都走了,各個鄉鎮的村民幾乎是整村出動,一個人都沒有留。
賀江秋反而有一種輕鬆感。
賀江秋綜合了一些從各鄉鎮傳來的消息,近期的確是不大尋常,隱約之中他感到李有才的判斷並非空穴來風,江寒對於李有才的信任並非毫無道理。
“賀縣長,”政府辦主任曲聖偉拿著文件夾走了過來:“賀縣長,江書記的職務暫停,但他還是不消停。”
“怎麽了,江書記又有什麽新動作?”
“江書記沒有新動作,是群眾有了新動向!”
曲聖偉反映了一個新情況,縣城裏來了好多大巴車,縣直各個部門也開始組織幹部職工去蓉城參加免費診療活動。
已經到達蓉城的人都向親朋好友介紹這裏的情況,說是人多要排隊,但是還有免費的名額,隻要是5月11日夜裏趕到這裏的,都可以免費。
並且這裏晚上有帳篷,吃飯也都免費,有方便麵、火腿腸、豆腐幹、鹵雞蛋、榨菜等等。
身體不好的、年齡在60歲以上的,還都安排到了附近的旅館。
最早來到這裏的人,特別是龍溪鄉夕格村第一個被檢查的人,是瑪依娜的奶奶,住在醫院的病房裏,身上也不疼了,精神好得很。
一人傳十,十人傳百,這裏的情況傳到了縣城,各個部門都知道了。
下麵的幹部職工紛紛向領導請假,有些權勢不大的部門就默許讓幹部職工去,畢竟平時給大家提供不了太多的福利,現在有了一項免費的福利,怎麽能不讓他們去?
有的單位領導就與在蓉城的鄉鎮幹部聯係,江書記就立馬同意,如果是單位有車就算了,如果沒有車,就直接從蓉城發車,把他們接過來。
曲聖偉很是氣憤:“賀縣長,江書記這麽做,就是在釜底抽薪!他把群眾弄走了,現在又要把各單位的幹部都弄走,這是想讓全縣的工作陷入癱瘓呐。到時候,我們無法向州委、州政府交待。”
賀江秋被曲聖偉的話搞得有些心煩意亂。
此時,江寒的電話打過來了。
“江書記,你在哪裏?”賀江秋控製了一下情緒。
“賀縣長,我在蓉城,”江寒道:“賀縣長,我是個直腸子的人,明人不說暗話,我現在做的,仍然是在為馬上到來的大地震做準備。”
賀江秋沉默了,對於會不會發生大地震,他也不那麽確定了。
過去,他相信上級領導,相信有關部門,但他看到電視上的那兩個人出來辟謠之後,他反而是動搖了。
因為這一老一少的兩個所謂專家,他們的說法與李有才相比,似乎少了一些說服力。
賀江秋想到了這幾年出現的一個現象,凡是官方出來辟謠的,最後都不是謠,而是成了現實。
那麽,這次辟謠會如何?
賀江秋完全不敢想象!
“賀縣長,我知道你一直不相信我,不相信李有才。那麽請給我3天時間。3天之後,一切你說了算。”
江寒過去曾和賀江秋有過一個半月的約定,一個半月之內,所有的項目全停,88家企業全停。
賀江秋答應了,因為企業和項目都叫停了,所以外來務工人員和技術人員包括部分管理人員紛紛離開了文川縣。
現在,江寒又給他來了一個三日之約。
三天時間,轉眼就過去。
江寒現在隻是暫停職務,並沒有免去職務。嚴格意義上講,江寒還是縣委書記。
“江書記,這三天,你打算怎麽做,你準備讓我怎麽做?”賀江秋已經冷靜下來了,又向曲聖偉揮了揮手,示意讓他先出去。
曲聖偉鬱悶地退了出去,關上了門。
“各個鄉鎮的人員大部分都來了蓉城,在這裏負責組織管理的幹部,你先不要讓他們迴去。縣直各部門的人還有很多沒有來。有縣城各部門的人帶頭,縣城的老百姓一定會跟著來。對於他們來蓉城,縣裏不要管。”
“現在最大的難點是學校。我建議縣教育局挨個通知學校,讓他們組織師生去蓉城來,我們這裏開辟一個師生專區。”
“江書記,這個恐怕很難。小學生,初中高中的學生正在長身體,絕大部分不會有大病。再加上學業繁重,組織他們去蓉城,上級領導和部門一定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