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紫坪鋪水庫的修建,很多有人不同的看法,其中反對最激烈的是已經退休的李有才。
李有才從2003年紫坪鋪水庫開建的時候就跟有關部門和領導鉚上了,他認為不能在這裏建紫坪鋪水庫,隻要建起來,就是懸在蓉城市頭頂的大水缸,一旦出現地震,蓉城市1200萬人將麵臨滅頂之災。
於是,李有才被稱為“李烏鴉”,也成了省地震局有名的上訪戶。
當時,省裏開了一個專家論證會,其實這個論證就是走個過場而已,因為這個早都已經立項了。
而李有才在專家論證會上放了一炮,他說這個地方是“全新式活斷層”,在這上麵建水庫是最忌諱的,這是在蓉城的腦殼上動土,哪怕是建成了也得炸掉。
不僅在會上講,李有才還上書國務院。
朱總理收到李有才的上書後轉國家地震局處理。國家地震局認為此地曆史上沒有大的地震,地殼非常穩定。
於是紫坪鋪水庫建設的熱火朝天,李有才也不閑著,不僅不收嘴,還上書省委書記、省長、水利局,後來總理換了,他又上書溫總理。
李有才說,國家地震局和省地震局把紫坪鋪水庫的地震烈度定為七度是錯誤的,他認為至少是九到十度。理由是此地與1933年茂汶迭溪地震有相似的構造背景。
“江書記,這個水庫的選址真有問題,雖然已經建成兩年了,但是我認為還得炸掉。”
“2003年3月初,國家地震局烈度評定委員會寫了一個書麵報告:烈度在九度以上、地殼屬於不穩定區域的意見不能接受,確定工程烈度有嚴格的審批程序,任何人的推斷都不能影響水庫的施工。”
“我反映問題,對了你們就修改嘛,他們說我沒有資格修改。他是忽悠人民的,我是有依據的,他們根本不看,而是在打官腔。”
“後來,溫總理責成地震局處理,地震局派了三個專家。我本以為三個專家都是行家,來找我是跟我探討學術的,哪知道他們來是威脅我的,他們說我根據不足,結論粗糙,這是給領導添麻煩,以後不要說這種糾纏不清的話。”
李有才從車裏拿出一份文件:“這是國家地震局給我的迴複。”
江寒拿過一看,國家地震局的迴複是:“即使未來五千年內壩址區可能有遭遇一次九度或九度以上的地震烈度事件,壩址基本烈度仍有可能確定為七度。”
地震烈度是專業術語,普通大眾所知道的是多少級。
512文川大地震最終被確定為8.0級,就地震烈度而言中心烈度高達11度。烈度表總共分為12度,12度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
烈度到11度是什麽樣幾乎是一個極限了,其釋放的能量相當於56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
江寒知道,512大地震之後,紫坪鋪水庫的確是受到了破壞,經過緊急修複,功能方麵沒有受到影響,電站也迅速恢複發電,為抗震救災提供了可靠電源。並且在震後開辟了水上救生通道,成為震不斷的水上生命線,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了特殊作用。
當然,這並不能說李有才對於紫坪鋪水庫的判斷就是錯的。
李有才的判斷完全正確,隻是他不知道現在的建壩技術已經超越了過去,李有才對於修建水壩是外行。
後來李有才找得人多了,唿籲的聲音大了,分管水利的一個副省長心裏發毛,竟然在4月底開始放掉紫坪鋪水庫的水,幾乎放掉了一半。
後來有人判斷,如果不放掉這一半水,當時的壩體受損,可能就根本修複不了!那麽,蓉城人民可能真的要遭受滅頂之災。
當然,這一切都難以證實,因為不可能實證。
江寒之所以找到李有才,是因為李有才是當時準確判斷這次大地震的人,是第一個吹哨人!
2008年初,李有才再次四處上書,到處唿籲,但是沒人聽他的,認為李有才是退休之後閑得沒事幹。
於是李有才就被視為刺頭的上訪幹部,處處不受待見。
李有才當時判斷紫坪鋪這一帶將要發生史上罕見的大地震,也就是說紫坪鋪將是震中。
後來發生的512文川大地震,震中就是文川的映秀鎮,而映秀有一部分就在紫坪鋪水庫。
可以說,李有才的對於震中的判斷就差了三十多公裏!這種判斷是相當驚人的!
前世的江寒詳細了解過李有才,此人絕不是一般的技術人員,他是李四光的老部下。
李四光教授是國內外聞名的地質學權威,近代中國地震預報研究第一人。李四光曾成功預測了河間一帶6.3級地震、1969年的渤海地區7.4級大地震。1971年,李四光去世。
五年後的1976年,發生了7.8級的唐山大地震。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後,李有才迴到川西省地震局任職,直到1999年退休。在川西地震局期間,一直從事地震預報,任綜合預報組的組長。
在任期間,一連串地抓住了鬆藩、甘孜、武定、麗江七級大地震,退休之後他還抓住了漢旺地震。川西地震局當年被認定為預報能力最強的地方局。
李有才的話本來是很有分量的,但是當時省領導對李有才並沒有多少印象。
因為,李有才的預報成果都是通過地震局上報的,地震局有一幫子領導,預報的時候也不署名,因為他們害怕預報錯了。
越是震級高,省領導就會越重視,也會更謹慎,因為涉及到轉移和疏散群眾的問題,萬一預報錯了,不僅折騰人,還費時費力費錢。
李有才的幾次預報,上報之前都沒有署名。等到發生之後,地震局的副局長、總工、局長輪流享受了成果。
李有才很生氣,但也沒什麽用。
因為李有才癡迷於技術,對於官場當中的各種道道並不清楚,特別是不會處理與領導的關係。
在局裏發了幾次脾氣之後,李有才更是不受領導待見。
外行領導內行,領導強占內行的成果,不管是行政機關還是在高校、科研單位,大抵都是如此。
李有才一退休,還熱衷於地震預報,經常自己開車在各地跑,想抓地震,這下子就動了地震局的蛋糕。
特別是李有才提出來在紫坪鋪一帶有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後,地震局的人都很生氣。
他們認為,作為退休幹部,說話可以不負責任,所以就敢亂講,把小震說成中震,把中震說成大震。
萬一讓他抓住了一次大地震,他就可以揚名立萬,可以到全國各地當專家,拿講課費和評審費,為自己掙點養老錢。
就算是他預報錯了也不要緊,反正他退休了,誰也不能把他怎麽樣。
所以,李有才隻要找領導,省地震局就四處設置障礙。省領導問地震局關於李有才的預報,地震局的人都說此人在毫無根據地亂講,不必理會。
李有才從2003年紫坪鋪水庫開建的時候就跟有關部門和領導鉚上了,他認為不能在這裏建紫坪鋪水庫,隻要建起來,就是懸在蓉城市頭頂的大水缸,一旦出現地震,蓉城市1200萬人將麵臨滅頂之災。
於是,李有才被稱為“李烏鴉”,也成了省地震局有名的上訪戶。
當時,省裏開了一個專家論證會,其實這個論證就是走個過場而已,因為這個早都已經立項了。
而李有才在專家論證會上放了一炮,他說這個地方是“全新式活斷層”,在這上麵建水庫是最忌諱的,這是在蓉城的腦殼上動土,哪怕是建成了也得炸掉。
不僅在會上講,李有才還上書國務院。
朱總理收到李有才的上書後轉國家地震局處理。國家地震局認為此地曆史上沒有大的地震,地殼非常穩定。
於是紫坪鋪水庫建設的熱火朝天,李有才也不閑著,不僅不收嘴,還上書省委書記、省長、水利局,後來總理換了,他又上書溫總理。
李有才說,國家地震局和省地震局把紫坪鋪水庫的地震烈度定為七度是錯誤的,他認為至少是九到十度。理由是此地與1933年茂汶迭溪地震有相似的構造背景。
“江書記,這個水庫的選址真有問題,雖然已經建成兩年了,但是我認為還得炸掉。”
“2003年3月初,國家地震局烈度評定委員會寫了一個書麵報告:烈度在九度以上、地殼屬於不穩定區域的意見不能接受,確定工程烈度有嚴格的審批程序,任何人的推斷都不能影響水庫的施工。”
“我反映問題,對了你們就修改嘛,他們說我沒有資格修改。他是忽悠人民的,我是有依據的,他們根本不看,而是在打官腔。”
“後來,溫總理責成地震局處理,地震局派了三個專家。我本以為三個專家都是行家,來找我是跟我探討學術的,哪知道他們來是威脅我的,他們說我根據不足,結論粗糙,這是給領導添麻煩,以後不要說這種糾纏不清的話。”
李有才從車裏拿出一份文件:“這是國家地震局給我的迴複。”
江寒拿過一看,國家地震局的迴複是:“即使未來五千年內壩址區可能有遭遇一次九度或九度以上的地震烈度事件,壩址基本烈度仍有可能確定為七度。”
地震烈度是專業術語,普通大眾所知道的是多少級。
512文川大地震最終被確定為8.0級,就地震烈度而言中心烈度高達11度。烈度表總共分為12度,12度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
烈度到11度是什麽樣幾乎是一個極限了,其釋放的能量相當於56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
江寒知道,512大地震之後,紫坪鋪水庫的確是受到了破壞,經過緊急修複,功能方麵沒有受到影響,電站也迅速恢複發電,為抗震救災提供了可靠電源。並且在震後開辟了水上救生通道,成為震不斷的水上生命線,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了特殊作用。
當然,這並不能說李有才對於紫坪鋪水庫的判斷就是錯的。
李有才的判斷完全正確,隻是他不知道現在的建壩技術已經超越了過去,李有才對於修建水壩是外行。
後來李有才找得人多了,唿籲的聲音大了,分管水利的一個副省長心裏發毛,竟然在4月底開始放掉紫坪鋪水庫的水,幾乎放掉了一半。
後來有人判斷,如果不放掉這一半水,當時的壩體受損,可能就根本修複不了!那麽,蓉城人民可能真的要遭受滅頂之災。
當然,這一切都難以證實,因為不可能實證。
江寒之所以找到李有才,是因為李有才是當時準確判斷這次大地震的人,是第一個吹哨人!
2008年初,李有才再次四處上書,到處唿籲,但是沒人聽他的,認為李有才是退休之後閑得沒事幹。
於是李有才就被視為刺頭的上訪幹部,處處不受待見。
李有才當時判斷紫坪鋪這一帶將要發生史上罕見的大地震,也就是說紫坪鋪將是震中。
後來發生的512文川大地震,震中就是文川的映秀鎮,而映秀有一部分就在紫坪鋪水庫。
可以說,李有才的對於震中的判斷就差了三十多公裏!這種判斷是相當驚人的!
前世的江寒詳細了解過李有才,此人絕不是一般的技術人員,他是李四光的老部下。
李四光教授是國內外聞名的地質學權威,近代中國地震預報研究第一人。李四光曾成功預測了河間一帶6.3級地震、1969年的渤海地區7.4級大地震。1971年,李四光去世。
五年後的1976年,發生了7.8級的唐山大地震。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後,李有才迴到川西省地震局任職,直到1999年退休。在川西地震局期間,一直從事地震預報,任綜合預報組的組長。
在任期間,一連串地抓住了鬆藩、甘孜、武定、麗江七級大地震,退休之後他還抓住了漢旺地震。川西地震局當年被認定為預報能力最強的地方局。
李有才的話本來是很有分量的,但是當時省領導對李有才並沒有多少印象。
因為,李有才的預報成果都是通過地震局上報的,地震局有一幫子領導,預報的時候也不署名,因為他們害怕預報錯了。
越是震級高,省領導就會越重視,也會更謹慎,因為涉及到轉移和疏散群眾的問題,萬一預報錯了,不僅折騰人,還費時費力費錢。
李有才的幾次預報,上報之前都沒有署名。等到發生之後,地震局的副局長、總工、局長輪流享受了成果。
李有才很生氣,但也沒什麽用。
因為李有才癡迷於技術,對於官場當中的各種道道並不清楚,特別是不會處理與領導的關係。
在局裏發了幾次脾氣之後,李有才更是不受領導待見。
外行領導內行,領導強占內行的成果,不管是行政機關還是在高校、科研單位,大抵都是如此。
李有才一退休,還熱衷於地震預報,經常自己開車在各地跑,想抓地震,這下子就動了地震局的蛋糕。
特別是李有才提出來在紫坪鋪一帶有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後,地震局的人都很生氣。
他們認為,作為退休幹部,說話可以不負責任,所以就敢亂講,把小震說成中震,把中震說成大震。
萬一讓他抓住了一次大地震,他就可以揚名立萬,可以到全國各地當專家,拿講課費和評審費,為自己掙點養老錢。
就算是他預報錯了也不要緊,反正他退休了,誰也不能把他怎麽樣。
所以,李有才隻要找領導,省地震局就四處設置障礙。省領導問地震局關於李有才的預報,地震局的人都說此人在毫無根據地亂講,不必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