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同和主動接近江寒,江寒當然感覺到了。
在賈生明還是縣委書記的時候,江寒讓竺同和全麵負責太行山國家幹部學院的建設工作,竺同和沒有一點推辭,更沒有去征求賈生明的意見,其實就已經站在了江寒的一邊。
如果從縣裏挑選一個縣長,不管能力還是資曆,竺同和都是第一人選。
但是,竺同和與江寒的關係,畢竟不能與桑榆與江寒之間的關係相提並論。
桑榆提名為光軍縣的縣長,竺同和心裏肯定不舒服。
但江寒發現竺同和在言語和行為上與往日並不太多不同,見了自己仍然恭謹有加。
特別是在今天新班子第一次會議上,江寒講了這麽多,竺同和記得很認真,時不時地點頭。
這至少說明,竺同和性子上穩得住。
如果有機會,江寒會向上級推薦一下竺同和。
“下麵進行第二個議題,請市委組織部匯報一下幹部調整方案。除了縣委常委、人大和政協的領導以及組織部列席人員,其他人員都不必參加了。”
其他幹部都紛紛離開會議室,組織部的工作人員開始挨個發放幹部調整方案。
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坐在匯報席上開始介紹這次幹部調整方案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衡量標準,把鄉黨委書記、局長等重要位置念了念,其他的副職等等都讓大家看。
“大家先看看,有什麽不合適的提出來。”
江寒說完不到一分鍾,竺同和就發言了:“我翻了一下一些主要的崗位,感到用人比較準。如此大規模的調整,近年來在全市都是首次。時間緊、任務重、涉及麵廣,但這個方案非常好!一百多人,有幾十個我不太熟悉。但就熟悉的這部分人看,我認為是公平的!”
“組織部這一次真的是下了功夫!幹部工作不能拖拖拉拉,拖得越久,人心就會浮動!拖得越久,幹部們的心思就容易想歪,有可能引發歪風邪氣。一次性調整到位,非常好。我個人認為這個幹部調整方案很好,沒有其他意見。”
竺同和又一次表明了對江寒的態度,他雖然隻是表揚了組織部,但實際上是在向江寒進一步靠近。
竺同和這麽講了,其他的常委也都發表意見,認為這次幹部調整很及時、很公正。
這個議題很快就得到了一致通過。
這次會議之後,江寒的講話被縣委辦公室整理出來,原封不動地刊登在《光軍簡報》上。
第一期《光軍簡報》也都會通過機要交換送到市委組織部、市委辦、市政府辦。
市委組織部長柳建國認真看了看江寒的講話,馬上叫來辦公室主任,讓把這個講話複印,發給各個科室讓大家學習。
結果,其他部門和組織部一樣,也都複印了讓本單位的幹部學習。
一時間,江寒的這篇講話在全市範圍內傳得到處都是,其陣勢真可以與曾經的手抄本媲美了。
光軍縣人大和縣委組織部配合,又對人大代表進行了直選。
之後,又召開縣人大會議,對提名的副縣長、縣長進行選舉。
邰寶龍任縣委辦主任、陳留開任縣委統戰部長,隻用黨委任命,不用經過人大選舉。
沒有任何意外,桑榆高票當選光軍縣人民政府縣長,方傳真、景沛沛當選光軍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光軍縣剛剛調整班子,剛剛進行大麵積的幹部調整,從機關到鄉鎮,處處都洋溢著幹勁,幹部群眾的精神麵貌煥然一新。
~~~~~~
這天,駐百泉部隊參謀長夏林在招待所請江寒吃飯。
因為江寒當了光軍縣委書記,夏林想特意給江寒祝賀一下。
江寒叫上了桑榆、王峰、邰寶龍還有金鑫,提前到了招待所。
夏林下午在集團軍參加一個會議,迴來得有點晚,江寒等五人在張忠義的陪同下聊天。
此時已經七點,新聞聯播開始。
熟悉的音樂響起來,兩張國臉開始播報新聞。
金鑫笑道:“新聞聯播不用看就知道內容,因為模式是一樣的嘛。總共三十分鍾,前十分鍾領導很忙,中間十分鍾我們很幸福,後十分鍾國外很亂。”
桑榆說道:“金總,你是做生意的,必須學會看新聞聯播。新聞聯播的內容遠遠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能從新聞聯播裏讀出很多信息,就看你會讀不會讀了。”
“我在省委辦公廳工作的時候,分管綜合一處的副秘書長曾對我們講,新聞聯播你得會看,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
“比如說前十分鍾領導很忙,我們得看一看,哪些領導在忙!他們在忙什麽?他們考察了什麽企業?”
“新聞上有哪些領導在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哪些領導不在,並且是多長時間沒露麵了,這就是政治信號!”
“看看領導們考察了什麽地方,看了哪個行業,說了什麽話,這就是經濟信號以及政策信號!”
金鑫立馬收起了笑,認真起來。作為投資者,作為生意人,必須關心國家大勢,關心經濟走向,關心行業政策!
今天一聽桑榆這麽講,金鑫馬上覺得學到了,學到了!
難怪江寒要力推桑榆當縣長!
金鑫對於在光軍縣投資,信心更足了,因為桑榆當了縣長,不僅僅是桑榆是熟人,更因為桑榆有水平!
在一個縣投資,其實主要看黨政一把手。
“2月14日,是西方傳統的情人節。今天早上,在印度北緯24.70度,東經93.65度發生6.6級左右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本台前方記者已經趕赴地震災區,下麵我們與前方記者連線,了解一下具體情況。”
印度地震?
江寒心中一震,把凳子拉得離電視近了一些。
央台駐馬德裏記者已經連上了線,可以看到現場一片狼藉,救援人員已經趕到,有人已經救出,有人還在瓦礫之中,有的人躺在地上,滿臉是血,一動不動,不知死活。
印度地震的畫麵很快就過去了,江寒轉向張忠義:“張連長,能不能找一張地圖,關於印度那一片的。”
“不用找,我們招待所會議室的牆上就有!因為1962年中印邊界反擊戰中,我們師是主力師!當年,我們師在川西,進入印度後直接啃下了印軍的王牌部隊、參加過二戰的駐瓦弄第11旅,2000餘名印軍被我師圍殲——”
張忠義說起部隊的光輝曆史就滔滔不絕,但被江寒打斷了:“走,去會議室看看。”
在賈生明還是縣委書記的時候,江寒讓竺同和全麵負責太行山國家幹部學院的建設工作,竺同和沒有一點推辭,更沒有去征求賈生明的意見,其實就已經站在了江寒的一邊。
如果從縣裏挑選一個縣長,不管能力還是資曆,竺同和都是第一人選。
但是,竺同和與江寒的關係,畢竟不能與桑榆與江寒之間的關係相提並論。
桑榆提名為光軍縣的縣長,竺同和心裏肯定不舒服。
但江寒發現竺同和在言語和行為上與往日並不太多不同,見了自己仍然恭謹有加。
特別是在今天新班子第一次會議上,江寒講了這麽多,竺同和記得很認真,時不時地點頭。
這至少說明,竺同和性子上穩得住。
如果有機會,江寒會向上級推薦一下竺同和。
“下麵進行第二個議題,請市委組織部匯報一下幹部調整方案。除了縣委常委、人大和政協的領導以及組織部列席人員,其他人員都不必參加了。”
其他幹部都紛紛離開會議室,組織部的工作人員開始挨個發放幹部調整方案。
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坐在匯報席上開始介紹這次幹部調整方案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衡量標準,把鄉黨委書記、局長等重要位置念了念,其他的副職等等都讓大家看。
“大家先看看,有什麽不合適的提出來。”
江寒說完不到一分鍾,竺同和就發言了:“我翻了一下一些主要的崗位,感到用人比較準。如此大規模的調整,近年來在全市都是首次。時間緊、任務重、涉及麵廣,但這個方案非常好!一百多人,有幾十個我不太熟悉。但就熟悉的這部分人看,我認為是公平的!”
“組織部這一次真的是下了功夫!幹部工作不能拖拖拉拉,拖得越久,人心就會浮動!拖得越久,幹部們的心思就容易想歪,有可能引發歪風邪氣。一次性調整到位,非常好。我個人認為這個幹部調整方案很好,沒有其他意見。”
竺同和又一次表明了對江寒的態度,他雖然隻是表揚了組織部,但實際上是在向江寒進一步靠近。
竺同和這麽講了,其他的常委也都發表意見,認為這次幹部調整很及時、很公正。
這個議題很快就得到了一致通過。
這次會議之後,江寒的講話被縣委辦公室整理出來,原封不動地刊登在《光軍簡報》上。
第一期《光軍簡報》也都會通過機要交換送到市委組織部、市委辦、市政府辦。
市委組織部長柳建國認真看了看江寒的講話,馬上叫來辦公室主任,讓把這個講話複印,發給各個科室讓大家學習。
結果,其他部門和組織部一樣,也都複印了讓本單位的幹部學習。
一時間,江寒的這篇講話在全市範圍內傳得到處都是,其陣勢真可以與曾經的手抄本媲美了。
光軍縣人大和縣委組織部配合,又對人大代表進行了直選。
之後,又召開縣人大會議,對提名的副縣長、縣長進行選舉。
邰寶龍任縣委辦主任、陳留開任縣委統戰部長,隻用黨委任命,不用經過人大選舉。
沒有任何意外,桑榆高票當選光軍縣人民政府縣長,方傳真、景沛沛當選光軍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光軍縣剛剛調整班子,剛剛進行大麵積的幹部調整,從機關到鄉鎮,處處都洋溢著幹勁,幹部群眾的精神麵貌煥然一新。
~~~~~~
這天,駐百泉部隊參謀長夏林在招待所請江寒吃飯。
因為江寒當了光軍縣委書記,夏林想特意給江寒祝賀一下。
江寒叫上了桑榆、王峰、邰寶龍還有金鑫,提前到了招待所。
夏林下午在集團軍參加一個會議,迴來得有點晚,江寒等五人在張忠義的陪同下聊天。
此時已經七點,新聞聯播開始。
熟悉的音樂響起來,兩張國臉開始播報新聞。
金鑫笑道:“新聞聯播不用看就知道內容,因為模式是一樣的嘛。總共三十分鍾,前十分鍾領導很忙,中間十分鍾我們很幸福,後十分鍾國外很亂。”
桑榆說道:“金總,你是做生意的,必須學會看新聞聯播。新聞聯播的內容遠遠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能從新聞聯播裏讀出很多信息,就看你會讀不會讀了。”
“我在省委辦公廳工作的時候,分管綜合一處的副秘書長曾對我們講,新聞聯播你得會看,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
“比如說前十分鍾領導很忙,我們得看一看,哪些領導在忙!他們在忙什麽?他們考察了什麽企業?”
“新聞上有哪些領導在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哪些領導不在,並且是多長時間沒露麵了,這就是政治信號!”
“看看領導們考察了什麽地方,看了哪個行業,說了什麽話,這就是經濟信號以及政策信號!”
金鑫立馬收起了笑,認真起來。作為投資者,作為生意人,必須關心國家大勢,關心經濟走向,關心行業政策!
今天一聽桑榆這麽講,金鑫馬上覺得學到了,學到了!
難怪江寒要力推桑榆當縣長!
金鑫對於在光軍縣投資,信心更足了,因為桑榆當了縣長,不僅僅是桑榆是熟人,更因為桑榆有水平!
在一個縣投資,其實主要看黨政一把手。
“2月14日,是西方傳統的情人節。今天早上,在印度北緯24.70度,東經93.65度發生6.6級左右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本台前方記者已經趕赴地震災區,下麵我們與前方記者連線,了解一下具體情況。”
印度地震?
江寒心中一震,把凳子拉得離電視近了一些。
央台駐馬德裏記者已經連上了線,可以看到現場一片狼藉,救援人員已經趕到,有人已經救出,有人還在瓦礫之中,有的人躺在地上,滿臉是血,一動不動,不知死活。
印度地震的畫麵很快就過去了,江寒轉向張忠義:“張連長,能不能找一張地圖,關於印度那一片的。”
“不用找,我們招待所會議室的牆上就有!因為1962年中印邊界反擊戰中,我們師是主力師!當年,我們師在川西,進入印度後直接啃下了印軍的王牌部隊、參加過二戰的駐瓦弄第11旅,2000餘名印軍被我師圍殲——”
張忠義說起部隊的光輝曆史就滔滔不絕,但被江寒打斷了:“走,去會議室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