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明,你從政是為了什麽?”王東方問道。


    “呃,呃,是為了,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賈生明摸不透王東方究竟想說什麽,迴答得也稍顯遲疑。


    “生明,在我麵前,你還要遮遮掩掩嗎?這又不是民主生活會,更不是黨員幹部大會!”


    賈生明知道,王東方已經退休了,一退休就什麽都敢說,什麽都敢幹,他幹脆就支起耳朵作一個聆聽者。


    “我告訴你吧,從政,一為名,二為利。在位的時候,能幹點事就幹點事兒,落下一個好名聲。但是官當到一定程度,名聲,嘿嘿,難呐。到最後你會明白,名和利,隻不過是先有名後有利,重點就是利。”


    “我從縣裏到地委,最後到部裏,而後是退休,到頭來發現,一切都是利,其他全是空的。”


    “近些年,我發現官場有兩條規律。”


    賈生明肅然道:“王老,您請講。”


    “第一條:實權越大通常難做大官。”


    王東方坐下來,慢慢開講。


    大凡做官,都會有權,但所處位置不同,權又有虛實之分。哪怕是純粹寫材料的,它也有權利。比如說給哪個鄉多寫點,把哪個單位多提一點,批評哪個,表揚哪個,他的筆頭子一歪就完全不一樣。這也是權利。


    有的位高權虛,有的位低權實。比如,同是機關的處長,有人管錢管物管人,有人隻管上傳下達,分發文件。不同的部門,處長實權抵不過科長,更是司空見慣。所謂的實權,就是指財權、物權、人事權。


    官場確實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就是年輕時實權大的,往往難當大官。


    為什麽呢?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實權也是一種稀缺資源,實權越大,就越稀缺。市場上稀缺的東西,想得到的人就很多。用行話說,叫做供不應求。


    既然是供少求多,比起一般崗位來,競爭自然是激烈得多。


    所以當官有了實權,就會有人惦記,有羨慕的,有嫉妒的,有求你的,也有恨你的,還有不少則是想取而代之的。所以握有實權的人,除非你鋼鑄鐵打,滴水不漏,不然稍有不慎,遭人算計,陰溝裏也會翻船。要是工作中再有個三長兩短,被人抓了把柄,不僅升官無望,就連現在的職位,也是兇多吉少。


    對實權越大通常難做大官的現象,是源於政治市場的選擇,官場通常奉行的是“多數通過”規則。


    比如選某個人當司長,必須有多數人讚成才行。從理論上說,“多數通過”無可非議,它比一個人亂點鴛鴦譜,不知要強過多少倍。但難點在於,什麽叫“多數通過”?這個多數,至少有兩個層麵的含義:即少數人中的多數與多數人中多數。


    還是以選司長為例,如果是由八個部長(一正七副)決定,則“多數”是八人;如果是由全機關人員選舉,“多數”可能是幾十、甚至上百人。要知道,部長選人與一般幹部選人,角度會有不同。部長選出的司長,與普通幹部選出的司長,大有可能不是同一個人。


    如果以部長們的選擇為準,雖然也是多數通過,但結果卻不能代表全部多數人的意誌,所以民主在這裏就失靈了。


    正是這種少數人選人,使得握有實權的年輕幹部,往往難做大官。


    司長如此,處長、科長都一樣。


    假設某個處長,管著工程發包。工程發包,是讓很多人垂涎欲滴的事,想插手的自然很多。如此一來,那些比處長官大的,就可能寫條子,給處長介紹工程隊。處長手裏一個工程,也許要收10個條子,僧多粥少,如何是好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處長隻能權衡厲害,把工程包給某重要領導介紹的工程隊。


    可是,處長討好了一個領導,卻得罪了9個上司。將來開會研究他的提拔時,一個人讚成,9個人反對,結果會是什麽情形,可想而知。


    再有,那些官大的寫條子,沒官的呢?想接工程就得送票子。


    即使這個處長不收禮,100人送錢,拒絕了99個,而其中一個是老嶽父介紹的,就收下了。


    可不料東窗事發,結果被人告到紀檢委,紀檢部門辦案,不是看你拒賄多少次,而是看你有過受賄沒有,是一票否決。哪怕是一次,該撤職的就得撤職,該法辦的就得法辦,法紀無情嘛。


    所以年輕的實權幹部當大官,成功的概率隻有1%,而失敗的概率是99%。


    賈生明想了想今年以來栽在江寒手中的幹部,感到王東方所講的確是很有道理,這就是經驗之談啊。


    王東方繼續說道:“那些仕途通達的,不少都是共青團出身,或是那些年輕時實權不大的人。為什麽共青團出身的幹部進步快?因為共青團不管錢、不管物,要想辦成一件事,得左右協調、上下周旋,所以工作能力都比較強。另一方麵,由於沒有實權,人家既不找你批項目,也不管你要資金,所以得罪的人不多,行賄的人更少。這樣,他們升遷的機會,反而比起實權幹部來要多得多。”


    說到這裏,賈生明突然間看透了很多過去沒有看透的東西。


    有些東西司空見慣,但很少有人去琢磨背後的原因。王老退休後,一邊做生意,一邊琢磨事,還真琢磨出不少道道。


    “第二條規律,”王東方伸出兩根長滿老年斑的手指:“地方越窮人們越想當官。“


    王東方這幾年走了不少地方,有經濟落後的,有經濟發展的,發現一個事實:就是地方越窮,想做官的人越多。


    比如北方經濟不如南方發達,北方人就比南方人喜歡做官;內地經濟趕不上沿海,內地人則比沿海人喜歡做官;中國經濟落後於美國,故中國人普遍比美國人喜歡做官。


    貧窮地區,人們收入低,投資沒本錢,做生意沒市場。所以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就得與政府扯上關係。因為這些地方,國有經濟比重高,而國有經濟由政府管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進政府的門,成不了政府的人,政府的餐桌上沒你的飯碗,國家的大鍋飯肯定與你無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欲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照並收藏官欲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