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化工廠被部隊炸掉了,這是一個如同原子彈爆炸一般的爆炸性消息,震驚了所有人,更是震懾了一大幫人。
百泉鎮的街上的商戶和附近的村民買來了鞭炮,劈裏啪啦放個不停。
鎮上的幹部們硬是屁都不敢放一個。
為什麽呢?就連縣委書記賈生明都不吭聲了,其他幹部就當作什麽也沒有發生。
像這種事情到底是上報還是不上報?鎮長犯了難。
不上報吧,最後上級追究百泉鎮遲報、瞞報、不報的責任,這可不是小事,小則處分,大則丟官。
最後,鎮黨委書記陳長鬆決定,不上報。
這事一上報,豈不是把縣委書記賈生明的臉再打上一遍?
這事就必須在百泉鎮內消化,你上報到縣政府值班室,縣政府值班室肯定要報給江縣長。
就江縣長這脾氣和秉性,那是絕對要上報到市政府值班室的。
到時候,賈生明書記豈不是還要登一次江寒的門?
這事,隻有不上報,萬一查下來,他陳長鬆扛著。
當然,陳長鬆到時也有理由解釋:第一,縣裏正在關停“十五小”和“新六小”企業,炸掉化工廠的效果等同於關停。第二,沒有任何人員傷亡。第三,是李二龍自己動手炸掉的,並不是與駐軍發生衝突,而是雙方達成了共識。
賈生明登了江寒的門之後,李二龍從方山訓練基地出來了。
李二龍出來就往縣委院裏跑,直接衝進了賈生明的房間哭訴。
幹部職工們看到李二龍兩顆門牙都隻剩了一半,都明白了,原來,這就是駐軍所講的軍民共建、友好交流和互相切磋!
最後還是保安把李二龍給架出來,扔上車,將他拉走,要不然,真不知道如何收場。
~~~~~~
省委聯合采訪組來光軍縣一個月了,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組織部副廳級組織部分別和江寒聊了聊,之後就迴到了省城。
剩下的工作人員留下來繼續深入挖掘素材。
在此過程中,縣委組織部擬定的《中共光軍縣委關於開展向“老幹部服務隊”學習的決定》經縣委書記賈生明簽字後印發了。
縣直各部門、各鄉鎮和街道辦事處都掀起了向“老幹部服務隊”學習的熱潮。
同時,采訪組每采寫一篇關於石姑娘隊的報道,都首先作為全縣的學習內容。
根據江寒的建議,迴龍村黨支部書記張鎖的宣傳目標是:感動中國年度十大人物!
縣裏的幹部群眾都感到,這怎麽可能呢?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啊,就迴龍村的黨支部書記,再牛批也不可能!全國才十個人!
江寒是有魄力,有能力,敢想敢幹,敢做敢為,但是,這個目標定得是不是太高了?簡直是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呐。
張溝鄉平嶺村,第二座出村的石橋快要修好了,時不時地有單位組織幹部職工來現場學習,不僅帶來了慰問品,還和老幹部、村民一起參加勞動。
因此,石橋的進度比預想得要快很多。
已經進入元月份,光軍縣下了一場大雪,下得是酣暢淋漓,天地皆白。
雪一下,老幹部服務隊的老幹部們和村民們都放下手中的活,欣賞一下雪景,放鬆一下身心。
沒想到,從山下開上來一輛長豐獵豹,是江寒江縣長來了。
老幹部服務隊的隊長鄭勇合、副隊長韓永慶迎了過去。
江寒緊趕幾步拉著鄭勇盒和韓永慶的手:“鄭書記、韓局長,這些天辛苦了吧。”
“辛苦啥?倒是江縣長,你是真辛苦。”韓永慶感到江寒作為一個外地人,到光軍縣搞這麽大的動靜,被那麽多人針對,能幹到現在實屬不易。
江寒道:“老領導們近一段時間,白天要修橋,晚上還要接受采訪。尤其是韓局長,作為老幹部隊的副隊長,得應付全縣各單位、各鄉鎮的參觀學習隊伍,給大家講解一遍又一遍,口幹舌燥的。您幹的是體力活、腦力活加口力活。”
鄭勇合和韓永慶一聽,都哈哈大笑起來,頭一次聽什麽口力活,說得很形象。
司機劉曉光從車後備箱扛出半扇豬肉,有一些米麵油,這是江寒在縣城買的,自己掏錢。
江寒來之前問了一下,老幹部服務隊有一半還留在山上,其他的都下山了,準備迴家過年,孩子們帶著兒孫將陸陸續續返迴。
下雪了,山上的通行更加不便,於是江寒就帶了一些東西。
“這路上不好走吧?”鄭勇合問道。
“還行,往平嶺村的路還算不錯,不陡。所以,平嶺村,這個名字起得很符合實際。”
“走走走,進院說。”
一進院子,鄭勇合就朝江寒鞠了一躬,慌得江寒連忙還禮,把鄭勇合扶著坐下。
“江寒,我這一禮,並不是因為你宣傳了老幹部服務隊,號召全縣向老幹部學習,”鄭勇合說道:“我是替當年光軍縣的三千五百名石姑娘向你表示感謝!”
組織石姑娘隊,最初是一群風華正茂的姑娘發起的。
第一支石姑娘隊的成立,極大地刺激了在工地上奮戰的男人們,全縣的各個工程進度一下子加快了。
時任光軍縣委書記的鄭勇合對石姑娘隊進行了表揚,於是一個又一個石姑娘隊成立了。
在任時的鄭勇合隻顧考慮全縣的建設,對於石姑娘隊後續的安排卻考慮不到,石姑娘隊當中有很多都受了傷,像鄭新玲這樣的石姑娘當時都表示不要黨和政府的特別關照,於是鄭勇合也沒多想。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出來了,大多數石姑娘過得並不好。
鄭勇合曾經向縣委、縣政府提過建議,但是都沒有下文。他心裏也明白,三千五百名石姑娘,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對他們進行救助,需要一大筆錢。
新官不理舊事,現在的幹部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都不想惹一身麻煩。
作為老幹部,鄭勇合和老幹部們都有退休工資,這些當年曾跟著他大幹苦幹的石姑娘們卻沒有任何保障,這讓鄭勇合和老幹部們感到愧疚和不安。
每每談起她們,老幹部們都是搖頭無語。
石姑娘隊,是老幹部們的一塊心病。
但是,江寒居然想起了石姑娘隊!省裏派來了聯合采訪組,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宣傳當年石姑娘隊的事跡,學習他們的精神!
與此同時,江寒讓縣民政局統計還健在的石姑娘隊的情況,在縣裏還有3155人!
百泉鎮的街上的商戶和附近的村民買來了鞭炮,劈裏啪啦放個不停。
鎮上的幹部們硬是屁都不敢放一個。
為什麽呢?就連縣委書記賈生明都不吭聲了,其他幹部就當作什麽也沒有發生。
像這種事情到底是上報還是不上報?鎮長犯了難。
不上報吧,最後上級追究百泉鎮遲報、瞞報、不報的責任,這可不是小事,小則處分,大則丟官。
最後,鎮黨委書記陳長鬆決定,不上報。
這事一上報,豈不是把縣委書記賈生明的臉再打上一遍?
這事就必須在百泉鎮內消化,你上報到縣政府值班室,縣政府值班室肯定要報給江縣長。
就江縣長這脾氣和秉性,那是絕對要上報到市政府值班室的。
到時候,賈生明書記豈不是還要登一次江寒的門?
這事,隻有不上報,萬一查下來,他陳長鬆扛著。
當然,陳長鬆到時也有理由解釋:第一,縣裏正在關停“十五小”和“新六小”企業,炸掉化工廠的效果等同於關停。第二,沒有任何人員傷亡。第三,是李二龍自己動手炸掉的,並不是與駐軍發生衝突,而是雙方達成了共識。
賈生明登了江寒的門之後,李二龍從方山訓練基地出來了。
李二龍出來就往縣委院裏跑,直接衝進了賈生明的房間哭訴。
幹部職工們看到李二龍兩顆門牙都隻剩了一半,都明白了,原來,這就是駐軍所講的軍民共建、友好交流和互相切磋!
最後還是保安把李二龍給架出來,扔上車,將他拉走,要不然,真不知道如何收場。
~~~~~~
省委聯合采訪組來光軍縣一個月了,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組織部副廳級組織部分別和江寒聊了聊,之後就迴到了省城。
剩下的工作人員留下來繼續深入挖掘素材。
在此過程中,縣委組織部擬定的《中共光軍縣委關於開展向“老幹部服務隊”學習的決定》經縣委書記賈生明簽字後印發了。
縣直各部門、各鄉鎮和街道辦事處都掀起了向“老幹部服務隊”學習的熱潮。
同時,采訪組每采寫一篇關於石姑娘隊的報道,都首先作為全縣的學習內容。
根據江寒的建議,迴龍村黨支部書記張鎖的宣傳目標是:感動中國年度十大人物!
縣裏的幹部群眾都感到,這怎麽可能呢?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啊,就迴龍村的黨支部書記,再牛批也不可能!全國才十個人!
江寒是有魄力,有能力,敢想敢幹,敢做敢為,但是,這個目標定得是不是太高了?簡直是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呐。
張溝鄉平嶺村,第二座出村的石橋快要修好了,時不時地有單位組織幹部職工來現場學習,不僅帶來了慰問品,還和老幹部、村民一起參加勞動。
因此,石橋的進度比預想得要快很多。
已經進入元月份,光軍縣下了一場大雪,下得是酣暢淋漓,天地皆白。
雪一下,老幹部服務隊的老幹部們和村民們都放下手中的活,欣賞一下雪景,放鬆一下身心。
沒想到,從山下開上來一輛長豐獵豹,是江寒江縣長來了。
老幹部服務隊的隊長鄭勇合、副隊長韓永慶迎了過去。
江寒緊趕幾步拉著鄭勇盒和韓永慶的手:“鄭書記、韓局長,這些天辛苦了吧。”
“辛苦啥?倒是江縣長,你是真辛苦。”韓永慶感到江寒作為一個外地人,到光軍縣搞這麽大的動靜,被那麽多人針對,能幹到現在實屬不易。
江寒道:“老領導們近一段時間,白天要修橋,晚上還要接受采訪。尤其是韓局長,作為老幹部隊的副隊長,得應付全縣各單位、各鄉鎮的參觀學習隊伍,給大家講解一遍又一遍,口幹舌燥的。您幹的是體力活、腦力活加口力活。”
鄭勇合和韓永慶一聽,都哈哈大笑起來,頭一次聽什麽口力活,說得很形象。
司機劉曉光從車後備箱扛出半扇豬肉,有一些米麵油,這是江寒在縣城買的,自己掏錢。
江寒來之前問了一下,老幹部服務隊有一半還留在山上,其他的都下山了,準備迴家過年,孩子們帶著兒孫將陸陸續續返迴。
下雪了,山上的通行更加不便,於是江寒就帶了一些東西。
“這路上不好走吧?”鄭勇合問道。
“還行,往平嶺村的路還算不錯,不陡。所以,平嶺村,這個名字起得很符合實際。”
“走走走,進院說。”
一進院子,鄭勇合就朝江寒鞠了一躬,慌得江寒連忙還禮,把鄭勇合扶著坐下。
“江寒,我這一禮,並不是因為你宣傳了老幹部服務隊,號召全縣向老幹部學習,”鄭勇合說道:“我是替當年光軍縣的三千五百名石姑娘向你表示感謝!”
組織石姑娘隊,最初是一群風華正茂的姑娘發起的。
第一支石姑娘隊的成立,極大地刺激了在工地上奮戰的男人們,全縣的各個工程進度一下子加快了。
時任光軍縣委書記的鄭勇合對石姑娘隊進行了表揚,於是一個又一個石姑娘隊成立了。
在任時的鄭勇合隻顧考慮全縣的建設,對於石姑娘隊後續的安排卻考慮不到,石姑娘隊當中有很多都受了傷,像鄭新玲這樣的石姑娘當時都表示不要黨和政府的特別關照,於是鄭勇合也沒多想。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出來了,大多數石姑娘過得並不好。
鄭勇合曾經向縣委、縣政府提過建議,但是都沒有下文。他心裏也明白,三千五百名石姑娘,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對他們進行救助,需要一大筆錢。
新官不理舊事,現在的幹部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都不想惹一身麻煩。
作為老幹部,鄭勇合和老幹部們都有退休工資,這些當年曾跟著他大幹苦幹的石姑娘們卻沒有任何保障,這讓鄭勇合和老幹部們感到愧疚和不安。
每每談起她們,老幹部們都是搖頭無語。
石姑娘隊,是老幹部們的一塊心病。
但是,江寒居然想起了石姑娘隊!省裏派來了聯合采訪組,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宣傳當年石姑娘隊的事跡,學習他們的精神!
與此同時,江寒讓縣民政局統計還健在的石姑娘隊的情況,在縣裏還有31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