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周永久當然清楚,江寒之前被紀委帶走調查,肯定是被一場誤會。
要不然,江寒也不可能在光軍縣境內出現!
江寒逐個看了看老幹部,除了幾個老幹部為了保護鄭勇合而受輕傷之外,其他的倒沒什麽大礙。
幾個老幹部說,這點傷算什麽,就像是蚊子虰了一下。
老幹部們看到江寒如此,一個個都感慨,省委組織部給光軍縣派來了一個好縣長。
江寒在和老幹部聊天的時候,周永久到一邊打起了電話,直接打給了縣委書記賈生明。
江縣長突然出現在張村鄉,他必須向賈書記匯報。
這對於周永久來講,是一個接觸和親近縣委書記的機會。
此時的賈生明正在迴光軍縣的路上。
來的時候,賈生明帶著崔習永。走的時候,賈生明一個人。
崔習永被扣下來了。
相當於他賈生明親自把崔習永給送到了市裏接受組織處理。
這感覺怎麽想怎麽別扭!
但事情發生就發生了,想得再多也於事無補,一切都得向前看。
好不容易把心緒平複下來,卻接到了張村鄉周永久的電話。
“賈書記,江,江縣長到我們張村鄉了。”
“江寒,哦,江縣長啥時候去你們鄉了?現在還在嗎?”
“還在,在平嶺村。啥時候來的,我還不知道。”
“他在平嶺村幹啥?”
“他在平嶺村,跟我小舅子發生衝突。我小舅子的腿讓他的人給打斷了,他手下三十多個,三十多個工人,都被打了。還有,江寒親自帶著車,把我小舅子停在路邊的摩托車,給擠到懸崖下,全摔碎了。”
“周永久,你誆我呢?這,這是縣長幹的事嗎?”
賈生明問了問情況,感到江寒又要折騰事了!
竟然跟那幫閑得沒事幹的老幹部們攪禍到一起了!
這幫老幹部們讓賈生明十分頭疼,退休就退休了,整個什麽老幹部服務隊,還駐紮在山上給群眾修路,這不扯蛋嗎?老了老了不消停,給自己找點事,卻給在職幹部、給縣委領導找來了諸多麻煩!
老百姓天天念著鄭書記和老幹部的好,把在職幹部和領導襯得很渺小!
實際上,這些老幹部修條路才值幾個錢?他們也隻不過是圖個名聲而已!
周永久的小舅子包下了石灰石礦,你們老幹部就不能動!這些老家夥,一點市場意識都沒有,都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
如今,讓他最煩的兩種人,一老一少,竟然走到一起了!
這樣也好,江寒根本不知道這些老幹部有多麽難纏!
江寒為老幹部出頭,特別是為老幹部服務隊出頭,他自己就出不了頭!
現在都提倡團結一致、狠抓經濟朝前看,而不是宣傳曆史的功績!一味頌揚老幹部,豈不是在影射對現實的不滿?這就是在開曆史的倒車!
江寒,還是太年輕了,對趨勢的把握還欠火候,對政治的敏感還有待修煉呐。
很顯然,江寒到張村鄉去,就是為了尋找外力,尋找老幹部們的支持。
但是江寒找錯了對象!
尋找老幹部的支持,也不應該是這幫淨給在職幹部找麻煩的老家夥!
他們在縣裏根本沒有影響力!除了會撈些虛名,別的能影響啥?
與王老比起來,嘿嘿,這些老幹部差遠了!
“周鄉長,估計江縣長到你們鄉是了解什麽‘十五小’和‘新六小’關停,我想他就是要拿你們鄉開刀。你要根據你們鄉的實際,該關的關,但也不能一刀切!要給江縣長解釋到位嘛。”
“還有,你要善於做好群眾工作,善於團結群眾、發動群眾。比方說,人家出了錢開礦,你把它給停了,誰來包損失呢?開礦開廠的,不都是咱們本鄉本土的人嗎?你把群眾的意見收集起來,反映上去嘛。”
“賈書記,我一個小小的鄉長,江縣長哪兒肯聽我的?”
“不聽你的,你就讓群眾去反映嘛。啥叫群眾?隻要不是當官的,都算群眾!”
賈書記的話說得不能再明白了,周永久心裏頓時有了底。
此時,老幹部服務隊爆出一陣大笑。
“竟然還有這事!崔習永,這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
“副縣長竟敢讓人偷拍縣長,人品太差了,得報應了!”
“偷拍不成蝕把米,最後反倒把自己給折進去了。”
周永久一愣,崔習永進去了?
周永久的電話響了,原來是鄉人大主任打來的,說崔習永因為讓人偷拍江寒被縣政法委書記王峰給查出來了,賈書記帶著崔習永去市裏,結果被市紀委抓個正著!
這下子,本來有機會接任縣長的崔習永,連現在的位置都保不住了。
為什麽現在才曝出這個消息?
江寒來這裏最少是一天多了!
有預謀,絕對是有預謀!
想到這裏,周永久感到一陣心慌,自己的立場是不是錯了?
再一想自己的小舅子,損失了那麽多摩托車,腿也讓打斷了,自己作為鄉長,還到了現場,對此卻無能為力,怎麽給家裏的母老虎交待?
自己陪著江寒到現場,那群當兵的要把小舅子帶走,江寒竟然都不出聲阻攔,還由著他們!
這群當兵的對江寒是相當尊重,江寒說留下誰肯定就留下誰。
江寒顯然是不想給他周永久這個麵子!
既然江寒不給這個麵子,那麽自己就沒必要硬往上湊,熱臉貼個冷屁股,何必呢?
想要關掉我們鄉裏的什麽“十五小”“新六小”,沒那麽容易!
不是我周永久不配合,而是廣大群眾不答應!
~~~~~~
正在和老幹部聊天的江寒接到不少電話,都知道了崔習永偷拍不成丟官帽的醜聞,紛紛向江寒表示祝賀。
全縣人都知道了,江寒沒必要再隱瞞。
江寒給方傳真打電話,讓他通知,所有在家的副縣長、副縣級項目組長,縣直各單位各派一個人,下午兩點前趕到張村鄉平嶺村,自帶被褥,自帶幹糧,與老幹部服務隊一起勞動一天。
縣政府的通知一發,全縣上下都炸鍋了。
要不然,江寒也不可能在光軍縣境內出現!
江寒逐個看了看老幹部,除了幾個老幹部為了保護鄭勇合而受輕傷之外,其他的倒沒什麽大礙。
幾個老幹部說,這點傷算什麽,就像是蚊子虰了一下。
老幹部們看到江寒如此,一個個都感慨,省委組織部給光軍縣派來了一個好縣長。
江寒在和老幹部聊天的時候,周永久到一邊打起了電話,直接打給了縣委書記賈生明。
江縣長突然出現在張村鄉,他必須向賈書記匯報。
這對於周永久來講,是一個接觸和親近縣委書記的機會。
此時的賈生明正在迴光軍縣的路上。
來的時候,賈生明帶著崔習永。走的時候,賈生明一個人。
崔習永被扣下來了。
相當於他賈生明親自把崔習永給送到了市裏接受組織處理。
這感覺怎麽想怎麽別扭!
但事情發生就發生了,想得再多也於事無補,一切都得向前看。
好不容易把心緒平複下來,卻接到了張村鄉周永久的電話。
“賈書記,江,江縣長到我們張村鄉了。”
“江寒,哦,江縣長啥時候去你們鄉了?現在還在嗎?”
“還在,在平嶺村。啥時候來的,我還不知道。”
“他在平嶺村幹啥?”
“他在平嶺村,跟我小舅子發生衝突。我小舅子的腿讓他的人給打斷了,他手下三十多個,三十多個工人,都被打了。還有,江寒親自帶著車,把我小舅子停在路邊的摩托車,給擠到懸崖下,全摔碎了。”
“周永久,你誆我呢?這,這是縣長幹的事嗎?”
賈生明問了問情況,感到江寒又要折騰事了!
竟然跟那幫閑得沒事幹的老幹部們攪禍到一起了!
這幫老幹部們讓賈生明十分頭疼,退休就退休了,整個什麽老幹部服務隊,還駐紮在山上給群眾修路,這不扯蛋嗎?老了老了不消停,給自己找點事,卻給在職幹部、給縣委領導找來了諸多麻煩!
老百姓天天念著鄭書記和老幹部的好,把在職幹部和領導襯得很渺小!
實際上,這些老幹部修條路才值幾個錢?他們也隻不過是圖個名聲而已!
周永久的小舅子包下了石灰石礦,你們老幹部就不能動!這些老家夥,一點市場意識都沒有,都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
如今,讓他最煩的兩種人,一老一少,竟然走到一起了!
這樣也好,江寒根本不知道這些老幹部有多麽難纏!
江寒為老幹部出頭,特別是為老幹部服務隊出頭,他自己就出不了頭!
現在都提倡團結一致、狠抓經濟朝前看,而不是宣傳曆史的功績!一味頌揚老幹部,豈不是在影射對現實的不滿?這就是在開曆史的倒車!
江寒,還是太年輕了,對趨勢的把握還欠火候,對政治的敏感還有待修煉呐。
很顯然,江寒到張村鄉去,就是為了尋找外力,尋找老幹部們的支持。
但是江寒找錯了對象!
尋找老幹部的支持,也不應該是這幫淨給在職幹部找麻煩的老家夥!
他們在縣裏根本沒有影響力!除了會撈些虛名,別的能影響啥?
與王老比起來,嘿嘿,這些老幹部差遠了!
“周鄉長,估計江縣長到你們鄉是了解什麽‘十五小’和‘新六小’關停,我想他就是要拿你們鄉開刀。你要根據你們鄉的實際,該關的關,但也不能一刀切!要給江縣長解釋到位嘛。”
“還有,你要善於做好群眾工作,善於團結群眾、發動群眾。比方說,人家出了錢開礦,你把它給停了,誰來包損失呢?開礦開廠的,不都是咱們本鄉本土的人嗎?你把群眾的意見收集起來,反映上去嘛。”
“賈書記,我一個小小的鄉長,江縣長哪兒肯聽我的?”
“不聽你的,你就讓群眾去反映嘛。啥叫群眾?隻要不是當官的,都算群眾!”
賈書記的話說得不能再明白了,周永久心裏頓時有了底。
此時,老幹部服務隊爆出一陣大笑。
“竟然還有這事!崔習永,這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
“副縣長竟敢讓人偷拍縣長,人品太差了,得報應了!”
“偷拍不成蝕把米,最後反倒把自己給折進去了。”
周永久一愣,崔習永進去了?
周永久的電話響了,原來是鄉人大主任打來的,說崔習永因為讓人偷拍江寒被縣政法委書記王峰給查出來了,賈書記帶著崔習永去市裏,結果被市紀委抓個正著!
這下子,本來有機會接任縣長的崔習永,連現在的位置都保不住了。
為什麽現在才曝出這個消息?
江寒來這裏最少是一天多了!
有預謀,絕對是有預謀!
想到這裏,周永久感到一陣心慌,自己的立場是不是錯了?
再一想自己的小舅子,損失了那麽多摩托車,腿也讓打斷了,自己作為鄉長,還到了現場,對此卻無能為力,怎麽給家裏的母老虎交待?
自己陪著江寒到現場,那群當兵的要把小舅子帶走,江寒竟然都不出聲阻攔,還由著他們!
這群當兵的對江寒是相當尊重,江寒說留下誰肯定就留下誰。
江寒顯然是不想給他周永久這個麵子!
既然江寒不給這個麵子,那麽自己就沒必要硬往上湊,熱臉貼個冷屁股,何必呢?
想要關掉我們鄉裏的什麽“十五小”“新六小”,沒那麽容易!
不是我周永久不配合,而是廣大群眾不答應!
~~~~~~
正在和老幹部聊天的江寒接到不少電話,都知道了崔習永偷拍不成丟官帽的醜聞,紛紛向江寒表示祝賀。
全縣人都知道了,江寒沒必要再隱瞞。
江寒給方傳真打電話,讓他通知,所有在家的副縣長、副縣級項目組長,縣直各單位各派一個人,下午兩點前趕到張村鄉平嶺村,自帶被褥,自帶幹糧,與老幹部服務隊一起勞動一天。
縣政府的通知一發,全縣上下都炸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