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習永說得如此嚴重,其他常委也不好太過激烈,否則就有失和氣,常委會上,還是以和為貴,該照顧的麵子一定要照顧到。
梅玉潔對江寒很有好感,感到崔習永說得有道理,但是與王本章一樣,為什麽不提前和江寒溝通好呢?
“我看啊,江縣長呢也是一片公心,希望咱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得更加協調、更加健康,立足點完全正確。財政局的同誌,還有大家的擔心也很有道理,實屬正常。我感到,崔縣長你是不是提前和江縣長溝通好,比如說,你說沒有找到新柱子,盲目推倒舊柱子。”
梅玉潔說道:“還有崔縣長說的,產業替代的問題。你這麽講,意思是江縣長沒有找到產業替代,沒有找到新柱子是吧?”
咦,對啊!
桑榆的精神一振,宣傳部長梅玉潔居然想到這一層了。
憑著江寒以前的成績,他感到江寒一定有辦法應對,敢砍掉“十五小”和“新六小”,應該是找到了替代產業和另外的財源。
梅玉潔說道:“我曾經在三河縣的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學習培訓過。三河縣過去的財政收入主要靠挖砂,嚴重破壞生態,後來被中央級媒體給曝光了。三河縣就大力招商引資,招來了華威公司等知名的企業集團。我聽說,這些集團都是江縣長在三河縣工作時招來的。”
“三河縣招來的商是大商,引來的資是優資,產業是高科技產業,三河縣的招商引資工作到現在還被省領導屢屢提及。再過幾年,三河縣的財政收入就會大幅度上升,在全省的排名恐怕會躍居二十強。”
“江縣長,你是不是已經有了什麽想法?比如說,把華威公司等大集團引到光軍縣?”
桑榆沒想到梅玉潔此時站出來給江寒解圍,她的話明顯是站在江寒的立場上。
“梅部長,看來你對三河縣比較了解啊。我有點不明白啊,華威公司作為南方起來的企業,怎麽會到三河縣?”
桑榆馬上接了話,好像他不知道華威公司到三河縣投資是怎麽迴事,其實他是想引出這個話題,讓常委們好好認識一下江寒,震一震他們!
梅玉潔的興致來了,她詳細講了講當時三河縣委書記、縣長分別帶兩班人同時赴南粵省招商的事情,大家聽得目瞪口呆。
梅玉潔是老宣傳了,從市委宣傳部到團市委,再到光軍縣委宣傳部長,表達能力一流。
可能梅玉潔的描述有所誇大,但是她不會說假話,最基本的事實是存在的。
沒想到江寒在招商引資方麵如此強悍,沒想到江寒會因地製宜,利用現成的山洞,低成本引來了高科技集團!而且還不止華威公司一家!
“對了,江縣長,我看了李窯村黑磚瓦窯的報道,那裏不是有一個大山洞嗎?我知道還有不少地方,也有這樣的山洞,我們也完全可以把山洞拿出來,免費提供給華威公司這些大集團。”梅玉潔此時突然想到了這一節。
崔習永深深地看了一眼江寒,沒想到此人真的有後招!
如果他真能把華威公司引到光軍縣,那就牛了!
華威公司一來,根本不會是一家!這家公司一來,上下遊、左右鏈的配套企業也都會跟著來!
江寒朝梅玉潔點頭微笑以示感謝,這才開口說道:“我目前還沒有這個打算。我現在就算讓華威公司來,他們也不會來。畢竟,企業經營不僅隻看某個人的麵子,而是要看企業自身的戰略布局,在這裏的後續發展。”
“毫不客氣地講,華威公司十年內不會來。主要有兩個方麵的因素。”
“第一是三河縣空軍一號山洞的空間足夠大,就算他們到時候要擴展,三河縣還有不少山洞。大數據產業是需要集聚的,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舍近求遠。”
“第二是我們的環境太差了,人家不願意來。”
統戰部長肖慶立說道:“江縣長,三河縣當時的環境不也是很差嗎,華威公司不照樣去了?”
江寒道:“三河縣的問題是,挖砂,破壞了河道的生態環境。因為三河縣的河流多,水資源豐富,河道修複就可以了。就空氣質量來講,三河縣相當不錯!大數據產業的基礎其實就是服務器等存儲設備,這些設備你們也知道,最怕的就是灰塵。”
“三河縣的空氣質量達標,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這一點大家倒是認同,現在不少單位都有了機房,大家進入機房的時候都還得換衣服,套上鞋套,目的就是防塵。
“我們光軍縣的生態環保問題比三河縣要嚴重得多!最要命的就是空氣!空氣,對人,對機器,對所有產業都是致命的!”
“別的地方,空氣都要說一說含多少負氧離子。而我們光軍縣,空氣都得算一算含多少致命微粒!”
“說個不客氣的話,到光軍縣,才能真正明白什麽叫做暗無天日!”
“我先不說機器了,華威公司的員工願意在光軍縣待嗎?”
“我曾到鳳凰山村去過,這邊是我們光軍縣,那邊就是另外一個省,向東看,灰撲撲的,向西看,清朗朗的。當時我就想到了一個詞,我們光軍縣與鄰近的省份,不共戴天!”
江寒的話帶上了幾分激憤,但卻無人敢接話。因為事實情況就是如此。
有不少幹部包括常委們在山上都有落腳之地,有的甚至晚上都不迴來,都住在山上。
從山上看得更清楚,一對比就知道光軍縣的空氣真是差。
“我們經常說,有破有立,先破後立,不破不立!不破解光軍縣的環保問題,所有的其他產業都招不來,其他的所謂支柱就立不住!”
“因此,現在不是什麽產業替代的問題,而是先破!就如同我們黨,那時候他考慮過建國後的事嗎?沒有!他們考慮的是,如何打碎一個舊世界!”
“不打碎舊世界,何來新世界?”
縣委辦主任曹東航一聽,江寒這是要翻盤呐!不行,得壓住他的氣勢!
“江縣長,你這麽講,等於是把我們縣多年來的成績說得分文不值,把多少年來一任又一任班子、一批又一批幹部貶得一無是處!”
“我雖然不抓經濟,但是我知道每個縣的發展情況不同。我們發展經濟,難得一定要靠外來企業嗎?華威是很厲害,他在南粵省不也是本地企業,他是怎麽發展起來的?我們一直在強調,艱苦奮鬥,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就得靠我們自己!”
“華威公司他愛來不來!不來,我們就靠自己!”
“我看,崔縣長說得沒有錯,我們的‘十五小’和‘新六小’企業是我們的孩子,是有毛病,但作為家長,一定要引導、培養和扶持。”
“我同意王局長和崔縣長的意見,縣裏出標準、出政策、出資金,引導這些企業搞技改、提水平、上質量,綜合施策,久久為功!”
曹東航話音剛落,縣委書記賈生明就道:
“我看這個問題爭來爭去,爭到明年也爭不出個結果來。這樣吧,舉手表決!”
梅玉潔對江寒很有好感,感到崔習永說得有道理,但是與王本章一樣,為什麽不提前和江寒溝通好呢?
“我看啊,江縣長呢也是一片公心,希望咱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得更加協調、更加健康,立足點完全正確。財政局的同誌,還有大家的擔心也很有道理,實屬正常。我感到,崔縣長你是不是提前和江縣長溝通好,比如說,你說沒有找到新柱子,盲目推倒舊柱子。”
梅玉潔說道:“還有崔縣長說的,產業替代的問題。你這麽講,意思是江縣長沒有找到產業替代,沒有找到新柱子是吧?”
咦,對啊!
桑榆的精神一振,宣傳部長梅玉潔居然想到這一層了。
憑著江寒以前的成績,他感到江寒一定有辦法應對,敢砍掉“十五小”和“新六小”,應該是找到了替代產業和另外的財源。
梅玉潔說道:“我曾經在三河縣的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學習培訓過。三河縣過去的財政收入主要靠挖砂,嚴重破壞生態,後來被中央級媒體給曝光了。三河縣就大力招商引資,招來了華威公司等知名的企業集團。我聽說,這些集團都是江縣長在三河縣工作時招來的。”
“三河縣招來的商是大商,引來的資是優資,產業是高科技產業,三河縣的招商引資工作到現在還被省領導屢屢提及。再過幾年,三河縣的財政收入就會大幅度上升,在全省的排名恐怕會躍居二十強。”
“江縣長,你是不是已經有了什麽想法?比如說,把華威公司等大集團引到光軍縣?”
桑榆沒想到梅玉潔此時站出來給江寒解圍,她的話明顯是站在江寒的立場上。
“梅部長,看來你對三河縣比較了解啊。我有點不明白啊,華威公司作為南方起來的企業,怎麽會到三河縣?”
桑榆馬上接了話,好像他不知道華威公司到三河縣投資是怎麽迴事,其實他是想引出這個話題,讓常委們好好認識一下江寒,震一震他們!
梅玉潔的興致來了,她詳細講了講當時三河縣委書記、縣長分別帶兩班人同時赴南粵省招商的事情,大家聽得目瞪口呆。
梅玉潔是老宣傳了,從市委宣傳部到團市委,再到光軍縣委宣傳部長,表達能力一流。
可能梅玉潔的描述有所誇大,但是她不會說假話,最基本的事實是存在的。
沒想到江寒在招商引資方麵如此強悍,沒想到江寒會因地製宜,利用現成的山洞,低成本引來了高科技集團!而且還不止華威公司一家!
“對了,江縣長,我看了李窯村黑磚瓦窯的報道,那裏不是有一個大山洞嗎?我知道還有不少地方,也有這樣的山洞,我們也完全可以把山洞拿出來,免費提供給華威公司這些大集團。”梅玉潔此時突然想到了這一節。
崔習永深深地看了一眼江寒,沒想到此人真的有後招!
如果他真能把華威公司引到光軍縣,那就牛了!
華威公司一來,根本不會是一家!這家公司一來,上下遊、左右鏈的配套企業也都會跟著來!
江寒朝梅玉潔點頭微笑以示感謝,這才開口說道:“我目前還沒有這個打算。我現在就算讓華威公司來,他們也不會來。畢竟,企業經營不僅隻看某個人的麵子,而是要看企業自身的戰略布局,在這裏的後續發展。”
“毫不客氣地講,華威公司十年內不會來。主要有兩個方麵的因素。”
“第一是三河縣空軍一號山洞的空間足夠大,就算他們到時候要擴展,三河縣還有不少山洞。大數據產業是需要集聚的,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可能舍近求遠。”
“第二是我們的環境太差了,人家不願意來。”
統戰部長肖慶立說道:“江縣長,三河縣當時的環境不也是很差嗎,華威公司不照樣去了?”
江寒道:“三河縣的問題是,挖砂,破壞了河道的生態環境。因為三河縣的河流多,水資源豐富,河道修複就可以了。就空氣質量來講,三河縣相當不錯!大數據產業的基礎其實就是服務器等存儲設備,這些設備你們也知道,最怕的就是灰塵。”
“三河縣的空氣質量達標,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這一點大家倒是認同,現在不少單位都有了機房,大家進入機房的時候都還得換衣服,套上鞋套,目的就是防塵。
“我們光軍縣的生態環保問題比三河縣要嚴重得多!最要命的就是空氣!空氣,對人,對機器,對所有產業都是致命的!”
“別的地方,空氣都要說一說含多少負氧離子。而我們光軍縣,空氣都得算一算含多少致命微粒!”
“說個不客氣的話,到光軍縣,才能真正明白什麽叫做暗無天日!”
“我先不說機器了,華威公司的員工願意在光軍縣待嗎?”
“我曾到鳳凰山村去過,這邊是我們光軍縣,那邊就是另外一個省,向東看,灰撲撲的,向西看,清朗朗的。當時我就想到了一個詞,我們光軍縣與鄰近的省份,不共戴天!”
江寒的話帶上了幾分激憤,但卻無人敢接話。因為事實情況就是如此。
有不少幹部包括常委們在山上都有落腳之地,有的甚至晚上都不迴來,都住在山上。
從山上看得更清楚,一對比就知道光軍縣的空氣真是差。
“我們經常說,有破有立,先破後立,不破不立!不破解光軍縣的環保問題,所有的其他產業都招不來,其他的所謂支柱就立不住!”
“因此,現在不是什麽產業替代的問題,而是先破!就如同我們黨,那時候他考慮過建國後的事嗎?沒有!他們考慮的是,如何打碎一個舊世界!”
“不打碎舊世界,何來新世界?”
縣委辦主任曹東航一聽,江寒這是要翻盤呐!不行,得壓住他的氣勢!
“江縣長,你這麽講,等於是把我們縣多年來的成績說得分文不值,把多少年來一任又一任班子、一批又一批幹部貶得一無是處!”
“我雖然不抓經濟,但是我知道每個縣的發展情況不同。我們發展經濟,難得一定要靠外來企業嗎?華威是很厲害,他在南粵省不也是本地企業,他是怎麽發展起來的?我們一直在強調,艱苦奮鬥,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就得靠我們自己!”
“華威公司他愛來不來!不來,我們就靠自己!”
“我看,崔縣長說得沒有錯,我們的‘十五小’和‘新六小’企業是我們的孩子,是有毛病,但作為家長,一定要引導、培養和扶持。”
“我同意王局長和崔縣長的意見,縣裏出標準、出政策、出資金,引導這些企業搞技改、提水平、上質量,綜合施策,久久為功!”
曹東航話音剛落,縣委書記賈生明就道:
“我看這個問題爭來爭去,爭到明年也爭不出個結果來。這樣吧,舉手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