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幾步走過去來到賈生明麵前:“賈書記,今天才報到,真是抱歉。”
賈生明伸出手與江寒握了握鬆開了:“江寒同誌,先坐,我慢慢給你介紹。”
江寒坐下來,常委們都坐到了江寒的對麵,這樣一來,江寒與其他常委麵對麵,看得更清楚。
縣人大主任、縣政協主席也來了,除了兩個在外出差的,8名縣委常委全都在,算上江寒就是9個。
縣人大主任、縣政協主席並不是縣委常委,但他們在縣領導當中的排名很靠前。
縣領導的排名是:縣委書記→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委副書記→縣人大常委委主任(不指縣委書記兼任的)→縣政協主席→其他縣委常委→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政府副縣長→政協副主席→縣法檢兩長→上級組織部門宣布認可副縣級別的縣公安局局長、政委。
當然,縣委副書記有正縣級別的,也有副縣級別的,如果是副縣級別,那就要排在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和縣政協主席之後。
光軍縣委副書記是抓黨群的副書記,叫竺同和,40歲的正縣級領導幹部,是常委當中最有發展前途的。
盡管江寒是最年輕的,29歲就成了正處,但其他大部分常委感到江寒的仕途有可能會在哪一天會戛然而止。
剛則易折。江寒的個性太強,能撐到今天已經是官場的一大奇跡了。
像竺同和這樣的幹部,逢人便笑,遇事不慌,處處周嚴,才能行穩致遠。
當然,陳同和與賈生明的關係好像不那麽密切,縣長空缺了,賈生明也沒有推薦陳同和,一直推薦常務副縣長崔習永。
11名常委分別是:縣委書記賈生明,縣委副書記、代縣長江寒、縣委副書記竺同和、常務副縣長崔習永、組織部長王保泉、宣傳部長梅玉潔、縣委辦主任曹東航、政法委書記侯玉柱、統戰部長肖慶立、紀委書記桑榆、武裝部長徐向輝。
介紹完畢之後,賈生明向大家介紹江寒。
“江寒同誌,畢業於名牌大學,先後當過大學生村官,在縣委組織部寫過材料,在縣政府辦給縣長當過秘書,在縣委辦給縣委書記當過秘書,而且,他創造了一個奇跡,給前後三任縣委書記都當過秘書,這個可真是不容易。”
介紹到這裏,常務副縣長崔習永首先鼓起掌來。
江寒也鼓起了掌,心裏泛起一絲不快。
賈生明作為縣委書記,怎麽能這樣介紹?
如果江寒是個科級幹部,這麽介紹還馬馬虎虎。但江寒現在是縣委副書記、代縣長,賈生明這麽介紹就帶著貶低的意思。
意思是,你江寒不是牛嗎?你不也給縣長、縣委書記拎過包、開過門?
常委們也都聽出來了,賈生明這是在提醒江寒,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你的資曆差遠了!
賈生明繼續介紹道:“江寒同誌還曾當過縣國有林場的黨支部書記,縣酒廠和耐火材料廠的黨委書記,幹得都很出色。當了一年的鄉黨委書記。後來縣裏成立了一個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管理局,江寒同誌擔任副局長。”
“縱觀江寒同誌的經曆,可謂是豐富多彩,黨委、政府,機關、企業,基本輪了一個遍。對縣裏的情況可謂是了如指掌。”
“上級決定讓江寒同誌到我們光軍縣來,是對我們縣全麵建設的一個加強,對我們縣經濟發展是一個促進,我個人堅決擁護上級的決定,也真誠地歡迎江寒同誌的到來。”
賈生明帶頭鼓起了掌,所有人都跟著鼓起了掌。
“江寒同誌,四大班子都到齊了,你是不是給大家講幾句?”賈生明說道。
“感謝賈書記,感謝大家的掌聲!來到光軍縣,心中忐忑不安。在新原市,我們縣的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數據最好,這讓我既感到輕鬆,又感到壓力。輕鬆的是,財政上最起碼不是那麽捉襟見肘。但是,全縣的經濟發展想再進一步,可謂是難上加難。”
“我初來乍到,說不出什麽豪言壯語,也沒有什麽宏偉藍圖,隻是想實實在在、紮紮實實地幹幾件事,讓老百姓切切實實地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
“我相信,有縣委的正確領導,有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有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我一定能夠履行好職責,肩負起使命,為建設富強文明和諧的光軍縣做出自己的貢獻。”
江寒說完,站起身,朝大家鞠了一躬。
大家又都鼓起了掌。
不少常委感到,這個江寒講話很不錯,很簡短,但哪方麵都照顧到了。
掌聲結束,江寒坐下,賈生明說道:“今天開這個會,既是與江寒同誌的見麵會,也是今天趙固鄉李窯村黑磚窯的情況通報會。”
賈生明讓江寒說一說今天的情況。
“同誌們,這件事說來也是一種偶然。我在省台的一個記者朋友,以前在鄉裏支過教,他教過的幾個未成年學生被誘拐到了一個黑磚瓦窯,其中兩個學生逃走。根據兩個學生的描述,這名記者鎖定了咱們縣的汽車站……”
“後來,這名記者打了我的電話求救,情急之下,我直接趕了過去……”
江寒把事情描述了一遍,但沒有提到公安局和部隊的事情,當然也沒有提到政法委書記侯玉柱。
常委們都明白,江寒這是在給政法委書記留麵子。
但侯玉柱卻是恨透了江寒,哪兒有這麽巧的事?一定是江寒與那個記者合謀!
記者想在全國打出名聲,江寒想在縣裏打開缺口!
千算萬算,沒算到江寒能請得動部隊。
“桑書記,周斤項那裏怎麽樣?”賈生明問道。
“周斤項的問題,不僅僅是李鐵頭賄賂那麽簡單,當然,都還在調查之中,市紀委也下來人了。”桑榆說道。
賈生明說道:“周斤項的問題,能早結案就早結案,不要拖的時間太長。跟市紀委的同誌要好好溝通溝通。不要上手段。不少地方過去就有過屈打成招的現象。有些人為了逃避身體上的痛苦,為了立功,就亂咬一氣。這樣很不好。”
“穩定壓倒一切,不能因為周斤項一個人的問題而影響幹部隊伍穩定。這一點,你們紀委的同誌一定要把握好。”
“當然,話說迴來了,揪出一個貪腐分子,絕對是好事,這方麵,江寒同誌立功了。”
“但是江寒同誌可能沒想到,你這是搶了紀委書記的飯碗啊。哈哈,”賈生明開起了玩笑:“全縣的經濟發展都看你呢,所以,江寒同誌,你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經濟上,別的嘛,就不要多管了。”
會議室的人剛剛想跟著笑的,但是賈生明後麵的這句話,讓大家都笑不出來了。
縣委書記這是話裏有話,話裏藏刀啊。
賈生明伸出手與江寒握了握鬆開了:“江寒同誌,先坐,我慢慢給你介紹。”
江寒坐下來,常委們都坐到了江寒的對麵,這樣一來,江寒與其他常委麵對麵,看得更清楚。
縣人大主任、縣政協主席也來了,除了兩個在外出差的,8名縣委常委全都在,算上江寒就是9個。
縣人大主任、縣政協主席並不是縣委常委,但他們在縣領導當中的排名很靠前。
縣領導的排名是:縣委書記→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委副書記→縣人大常委委主任(不指縣委書記兼任的)→縣政協主席→其他縣委常委→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政府副縣長→政協副主席→縣法檢兩長→上級組織部門宣布認可副縣級別的縣公安局局長、政委。
當然,縣委副書記有正縣級別的,也有副縣級別的,如果是副縣級別,那就要排在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和縣政協主席之後。
光軍縣委副書記是抓黨群的副書記,叫竺同和,40歲的正縣級領導幹部,是常委當中最有發展前途的。
盡管江寒是最年輕的,29歲就成了正處,但其他大部分常委感到江寒的仕途有可能會在哪一天會戛然而止。
剛則易折。江寒的個性太強,能撐到今天已經是官場的一大奇跡了。
像竺同和這樣的幹部,逢人便笑,遇事不慌,處處周嚴,才能行穩致遠。
當然,陳同和與賈生明的關係好像不那麽密切,縣長空缺了,賈生明也沒有推薦陳同和,一直推薦常務副縣長崔習永。
11名常委分別是:縣委書記賈生明,縣委副書記、代縣長江寒、縣委副書記竺同和、常務副縣長崔習永、組織部長王保泉、宣傳部長梅玉潔、縣委辦主任曹東航、政法委書記侯玉柱、統戰部長肖慶立、紀委書記桑榆、武裝部長徐向輝。
介紹完畢之後,賈生明向大家介紹江寒。
“江寒同誌,畢業於名牌大學,先後當過大學生村官,在縣委組織部寫過材料,在縣政府辦給縣長當過秘書,在縣委辦給縣委書記當過秘書,而且,他創造了一個奇跡,給前後三任縣委書記都當過秘書,這個可真是不容易。”
介紹到這裏,常務副縣長崔習永首先鼓起掌來。
江寒也鼓起了掌,心裏泛起一絲不快。
賈生明作為縣委書記,怎麽能這樣介紹?
如果江寒是個科級幹部,這麽介紹還馬馬虎虎。但江寒現在是縣委副書記、代縣長,賈生明這麽介紹就帶著貶低的意思。
意思是,你江寒不是牛嗎?你不也給縣長、縣委書記拎過包、開過門?
常委們也都聽出來了,賈生明這是在提醒江寒,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你的資曆差遠了!
賈生明繼續介紹道:“江寒同誌還曾當過縣國有林場的黨支部書記,縣酒廠和耐火材料廠的黨委書記,幹得都很出色。當了一年的鄉黨委書記。後來縣裏成立了一個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管理局,江寒同誌擔任副局長。”
“縱觀江寒同誌的經曆,可謂是豐富多彩,黨委、政府,機關、企業,基本輪了一個遍。對縣裏的情況可謂是了如指掌。”
“上級決定讓江寒同誌到我們光軍縣來,是對我們縣全麵建設的一個加強,對我們縣經濟發展是一個促進,我個人堅決擁護上級的決定,也真誠地歡迎江寒同誌的到來。”
賈生明帶頭鼓起了掌,所有人都跟著鼓起了掌。
“江寒同誌,四大班子都到齊了,你是不是給大家講幾句?”賈生明說道。
“感謝賈書記,感謝大家的掌聲!來到光軍縣,心中忐忑不安。在新原市,我們縣的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數據最好,這讓我既感到輕鬆,又感到壓力。輕鬆的是,財政上最起碼不是那麽捉襟見肘。但是,全縣的經濟發展想再進一步,可謂是難上加難。”
“我初來乍到,說不出什麽豪言壯語,也沒有什麽宏偉藍圖,隻是想實實在在、紮紮實實地幹幾件事,讓老百姓切切實實地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
“我相信,有縣委的正確領導,有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有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我一定能夠履行好職責,肩負起使命,為建設富強文明和諧的光軍縣做出自己的貢獻。”
江寒說完,站起身,朝大家鞠了一躬。
大家又都鼓起了掌。
不少常委感到,這個江寒講話很不錯,很簡短,但哪方麵都照顧到了。
掌聲結束,江寒坐下,賈生明說道:“今天開這個會,既是與江寒同誌的見麵會,也是今天趙固鄉李窯村黑磚窯的情況通報會。”
賈生明讓江寒說一說今天的情況。
“同誌們,這件事說來也是一種偶然。我在省台的一個記者朋友,以前在鄉裏支過教,他教過的幾個未成年學生被誘拐到了一個黑磚瓦窯,其中兩個學生逃走。根據兩個學生的描述,這名記者鎖定了咱們縣的汽車站……”
“後來,這名記者打了我的電話求救,情急之下,我直接趕了過去……”
江寒把事情描述了一遍,但沒有提到公安局和部隊的事情,當然也沒有提到政法委書記侯玉柱。
常委們都明白,江寒這是在給政法委書記留麵子。
但侯玉柱卻是恨透了江寒,哪兒有這麽巧的事?一定是江寒與那個記者合謀!
記者想在全國打出名聲,江寒想在縣裏打開缺口!
千算萬算,沒算到江寒能請得動部隊。
“桑書記,周斤項那裏怎麽樣?”賈生明問道。
“周斤項的問題,不僅僅是李鐵頭賄賂那麽簡單,當然,都還在調查之中,市紀委也下來人了。”桑榆說道。
賈生明說道:“周斤項的問題,能早結案就早結案,不要拖的時間太長。跟市紀委的同誌要好好溝通溝通。不要上手段。不少地方過去就有過屈打成招的現象。有些人為了逃避身體上的痛苦,為了立功,就亂咬一氣。這樣很不好。”
“穩定壓倒一切,不能因為周斤項一個人的問題而影響幹部隊伍穩定。這一點,你們紀委的同誌一定要把握好。”
“當然,話說迴來了,揪出一個貪腐分子,絕對是好事,這方麵,江寒同誌立功了。”
“但是江寒同誌可能沒想到,你這是搶了紀委書記的飯碗啊。哈哈,”賈生明開起了玩笑:“全縣的經濟發展都看你呢,所以,江寒同誌,你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經濟上,別的嘛,就不要多管了。”
會議室的人剛剛想跟著笑的,但是賈生明後麵的這句話,讓大家都笑不出來了。
縣委書記這是話裏有話,話裏藏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