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長傑把江寒領進了陳順部長的辦公室。
江寒站在離陳順辦公宇前麵四米左右的樣子,恭敬地喊了一聲:“陳部長好。”
陳順和藹地一笑,指了指前麵對麵的椅子道:“江寒,不要拘束,坐下來說。”
江寒走過去,坐在了陳順的對麵。
“大學的專業是經濟,但你知道的東西好像很雜呀。”陳順說道。
“陳部長,經濟學本來就很寬泛,平時我也喜歡看一些雜書。”
江寒不知道陳順到底是什麽意思,畢竟是要離開河洛省了,所以他進來之後倒也不緊張。
“那天在課堂上,你很敢講嘛。關於計劃生育,其實有不少領導也有不同看法。隻是沒你這麽敢講。不過,現在嘛,也加入世貿了,大家的眼界也該打開一些。有幾個人大代表正在就這個問題進行調研,還要和有關方麵的專家座談,準備在兩會期間提出建議。”
江寒感到十分欣慰。
後來國家也放開了二胎政策,但那個時候已經有些晚,生育率已經明顯呈下降趨勢了。
作為重生的,江寒也想扇一扇蝴蝶的翅膀,對整個國家的發展進程起一定促進作用。
“陳部長,我是農村出來的,地地道道的農民,我想問題的出發點就是農民。我在農村目睹計劃生育政策在實行過程中所帶來的負麵影響。那天在課堂上,講得有些過激。”
“過激?你講得還不夠透!”
陳順道:“我在高校工作時也曾搞過調研,市縣鄉的計生幹部不夠,就雇傭一些當地的流氓地痞小混混,讓他們去抓超生的,什麽手段都使出來了。這些人本來就是惡人,給了他們權力,進一步激起了他們惡的本性。正是這群人,嚴重敗壞了我們黨的形象,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
江寒沒想到陳順還知道這些事情!
“但是這些事,為什麽上麵不知道?第一,是縣鄉壓住了,想反映問題,沒有渠道!第二,大多數人明哲保身,不願說,不敢說!”
陳順一下子點明了事情的本質,看來省領導看什麽問題都很透徹!
在江寒印象之中,從高校出來的幹部到了省部級的高位,可能長於戰略思維,短於具體事務,而陳順卻不一樣,不僅可以形而上,而且可以形而下。
“不說這個事了。你在青幹班代表學員給各市(區)挑毛病,反響很大嘛。我看你說光軍縣的問題,表麵看是經濟結構單一問題,實際上是環保問題,再挖一挖是惡霸橫行問題,根子上是幹部隊伍建設問題。你還說那什麽話?當道,當政?怎麽說的?”
江寒脫口而出:“惡霸當道,惡官當政。”
“對,惡霸當道是因為惡官當政,雖說偏激了一些,但不無道理。追根到底,還是組織部門的問題。”陳順說道。
江寒忙道:“我當時就是一時氣憤,口無遮攔,沒想那麽多。”
其實,江寒當時之所以講得那麽直白,不給新原市、光軍縣留一點情麵,主要是因為當時他確定要去姑蘇市任職。
“江寒,你敢講敢說,這是一種極為難得的品質!你看問題看得很透,可以說,你講的,比有的人調研十次、寫十次調研報告都全麵實在!”
“陳部長,過獎了,過獎了。”江寒的臉皮再厚,此時也被表揚得不好意思了。
“江寒,你不用謙虛。據我了解,你也不是個謙虛的人。”陳順笑道:“對於光軍縣,我感到你研究得很深,了解得很多。你說說,光軍縣的問題到底是什麽?”
陳順聽說江寒在光軍縣座談會上懟了常務副縣長,對於光軍縣的問題,隻是點了點題,沒有說那麽詳細。
江寒對於光軍縣的了解,當然不僅僅限於那兩天的實地考察,這個縣他前世去過多次。
“陳部長,光軍縣的問題是,後續發展乏力。國家隻要嚴格執行環保政策,對於小水泥、小煤礦、小化工等十五小堅決關停,那麽,光軍縣的經濟一定會掉入低穀。這個還不算嚴重,頂多就是財政上緊張一些,排名上難看一點。最重要的是大環境差了。”
“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特別是惡人、惡官的問題,將對光軍縣產生致命傷害。”
陳順問道:“如果對這些小水泥、小煤礦、小化工進行關停,那麽,光軍縣的經濟將如何重振?”
江寒道:“經濟問題好辦,抓住機遇,招商引資,突出本地特色,優化產業結構。”
陳順了解過江寒,抓經濟、促發展就是他的強項:給兩個廠子他救活,給他一個鄉他帶活,甚至當著鄉領導操心全縣的事,特別善於招商引資。尤其是他利用三河縣的空軍一號山洞,引來了幾家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入駐,大數據中心建設很值得期待。
江寒說經濟問題好辦,陳順不認為他在說大話。
“不解決人的問題,經濟就算一時起來了,到時候也會塌下去。”江寒搖了搖頭:“人的問題,是最難解決的問題。”
陳順當然知道,一個地方風氣不好,外地的客商都會繞道走。正如江寒在光軍縣所講的,黨風決定政風,政風決定民風。光軍縣最大的問題就是幹部問題。
省委組織部接到了不少舉報信,還有從省紀委轉過來的,都是來自光軍縣的告狀信。
因為涉及幹部的層級低,陳順讓市一級調查。
新原市委組織部給省委組織部來了一個調查報告,說這些告狀信大都查無實據,有幾封信不是匿名的,市委也找到了本人核實,對事情進行了查實,處理了幾名幹部。
但是,告狀信仍然不斷地向省裏飛來。
陳順感到,事情並不是像市委組織部所講的那麽簡單。
新原市委書記來向他匯報市裏的人事安排,陳順問到光軍縣的情況,他說光軍縣好訟的曆史由來已久,市裏完全可以處理好。
陳順也就沒有再關注,後來才知道,新原市的幹部,隻要不是光軍縣籍,都不願意去光軍縣任職!
緊接著發生了一係列古怪,三任縣長都是外地的,一個瘋了,一個死了,一個死活不幹了。
這下子陳順認識到,光軍縣的問題絕不像新原市委書記說的那麽簡單。
江寒站在離陳順辦公宇前麵四米左右的樣子,恭敬地喊了一聲:“陳部長好。”
陳順和藹地一笑,指了指前麵對麵的椅子道:“江寒,不要拘束,坐下來說。”
江寒走過去,坐在了陳順的對麵。
“大學的專業是經濟,但你知道的東西好像很雜呀。”陳順說道。
“陳部長,經濟學本來就很寬泛,平時我也喜歡看一些雜書。”
江寒不知道陳順到底是什麽意思,畢竟是要離開河洛省了,所以他進來之後倒也不緊張。
“那天在課堂上,你很敢講嘛。關於計劃生育,其實有不少領導也有不同看法。隻是沒你這麽敢講。不過,現在嘛,也加入世貿了,大家的眼界也該打開一些。有幾個人大代表正在就這個問題進行調研,還要和有關方麵的專家座談,準備在兩會期間提出建議。”
江寒感到十分欣慰。
後來國家也放開了二胎政策,但那個時候已經有些晚,生育率已經明顯呈下降趨勢了。
作為重生的,江寒也想扇一扇蝴蝶的翅膀,對整個國家的發展進程起一定促進作用。
“陳部長,我是農村出來的,地地道道的農民,我想問題的出發點就是農民。我在農村目睹計劃生育政策在實行過程中所帶來的負麵影響。那天在課堂上,講得有些過激。”
“過激?你講得還不夠透!”
陳順道:“我在高校工作時也曾搞過調研,市縣鄉的計生幹部不夠,就雇傭一些當地的流氓地痞小混混,讓他們去抓超生的,什麽手段都使出來了。這些人本來就是惡人,給了他們權力,進一步激起了他們惡的本性。正是這群人,嚴重敗壞了我們黨的形象,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
江寒沒想到陳順還知道這些事情!
“但是這些事,為什麽上麵不知道?第一,是縣鄉壓住了,想反映問題,沒有渠道!第二,大多數人明哲保身,不願說,不敢說!”
陳順一下子點明了事情的本質,看來省領導看什麽問題都很透徹!
在江寒印象之中,從高校出來的幹部到了省部級的高位,可能長於戰略思維,短於具體事務,而陳順卻不一樣,不僅可以形而上,而且可以形而下。
“不說這個事了。你在青幹班代表學員給各市(區)挑毛病,反響很大嘛。我看你說光軍縣的問題,表麵看是經濟結構單一問題,實際上是環保問題,再挖一挖是惡霸橫行問題,根子上是幹部隊伍建設問題。你還說那什麽話?當道,當政?怎麽說的?”
江寒脫口而出:“惡霸當道,惡官當政。”
“對,惡霸當道是因為惡官當政,雖說偏激了一些,但不無道理。追根到底,還是組織部門的問題。”陳順說道。
江寒忙道:“我當時就是一時氣憤,口無遮攔,沒想那麽多。”
其實,江寒當時之所以講得那麽直白,不給新原市、光軍縣留一點情麵,主要是因為當時他確定要去姑蘇市任職。
“江寒,你敢講敢說,這是一種極為難得的品質!你看問題看得很透,可以說,你講的,比有的人調研十次、寫十次調研報告都全麵實在!”
“陳部長,過獎了,過獎了。”江寒的臉皮再厚,此時也被表揚得不好意思了。
“江寒,你不用謙虛。據我了解,你也不是個謙虛的人。”陳順笑道:“對於光軍縣,我感到你研究得很深,了解得很多。你說說,光軍縣的問題到底是什麽?”
陳順聽說江寒在光軍縣座談會上懟了常務副縣長,對於光軍縣的問題,隻是點了點題,沒有說那麽詳細。
江寒對於光軍縣的了解,當然不僅僅限於那兩天的實地考察,這個縣他前世去過多次。
“陳部長,光軍縣的問題是,後續發展乏力。國家隻要嚴格執行環保政策,對於小水泥、小煤礦、小化工等十五小堅決關停,那麽,光軍縣的經濟一定會掉入低穀。這個還不算嚴重,頂多就是財政上緊張一些,排名上難看一點。最重要的是大環境差了。”
“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特別是惡人、惡官的問題,將對光軍縣產生致命傷害。”
陳順問道:“如果對這些小水泥、小煤礦、小化工進行關停,那麽,光軍縣的經濟將如何重振?”
江寒道:“經濟問題好辦,抓住機遇,招商引資,突出本地特色,優化產業結構。”
陳順了解過江寒,抓經濟、促發展就是他的強項:給兩個廠子他救活,給他一個鄉他帶活,甚至當著鄉領導操心全縣的事,特別善於招商引資。尤其是他利用三河縣的空軍一號山洞,引來了幾家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入駐,大數據中心建設很值得期待。
江寒說經濟問題好辦,陳順不認為他在說大話。
“不解決人的問題,經濟就算一時起來了,到時候也會塌下去。”江寒搖了搖頭:“人的問題,是最難解決的問題。”
陳順當然知道,一個地方風氣不好,外地的客商都會繞道走。正如江寒在光軍縣所講的,黨風決定政風,政風決定民風。光軍縣最大的問題就是幹部問題。
省委組織部接到了不少舉報信,還有從省紀委轉過來的,都是來自光軍縣的告狀信。
因為涉及幹部的層級低,陳順讓市一級調查。
新原市委組織部給省委組織部來了一個調查報告,說這些告狀信大都查無實據,有幾封信不是匿名的,市委也找到了本人核實,對事情進行了查實,處理了幾名幹部。
但是,告狀信仍然不斷地向省裏飛來。
陳順感到,事情並不是像市委組織部所講的那麽簡單。
新原市委書記來向他匯報市裏的人事安排,陳順問到光軍縣的情況,他說光軍縣好訟的曆史由來已久,市裏完全可以處理好。
陳順也就沒有再關注,後來才知道,新原市的幹部,隻要不是光軍縣籍,都不願意去光軍縣任職!
緊接著發生了一係列古怪,三任縣長都是外地的,一個瘋了,一個死了,一個死活不幹了。
這下子陳順認識到,光軍縣的問題絕不像新原市委書記說的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