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你不要危言聳聽!不要扣大帽子。各地這麽做,是為了農民好。你是農村出來的吧?農民的思想都很封建,他們為了生出個兒子來,就敢鋌而走險!生出一個兒子,覺得不夠,還要生!結果,越生越窮,越窮越生!”汪俊反駁道。
江寒冷笑一聲:“農民為什麽非得生兒子,而且是生得越多越好?原因還不僅僅是傳宗接代的觀念,更是因為農村傳統道德的崩塌!過去那種鄰裏互助、和睦相處的傳統被某個時代打破了!誰的拳頭硬,誰不講理,誰在農村就吃得開!”
“在農村,親兄弟們多,就可以不受欺負,甚至可以隨便欺負別人!”
“這才是農村寧願受罰也要超生的重要原因!”
江寒對於計劃生育是持反對態度的,不要說農村,就算是在城市,隻有一個孩子導致了多少悲劇!
過去,到處都是各種標語、各種文件在承諾:隻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
結果如何呢?
1985年是“……”!
2005年是“……”!
2012年是“……”!
2018年“……”!
由於獨生子女家庭規模龐大,伴隨著各種意外發生,失獨群體的數量保守也是百萬計。
從2007年開始,原國家人口計生委、財政部製定《關於印發全國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試點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對失獨家庭給予每月一定的經濟扶助。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在此基礎上提高扶助金,有些失獨家庭每人每月可獲得1000多元的扶助金。
但是,大多數地方的失獨家庭什麽都沒有,他們就是一個時代的犧牲者。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每個家庭頭上都是一座山。
“迴到經濟的概念上,汪老師說越生越窮,把原因歸結到農民身上,太可笑了!”
“原因在於政府不會抓經濟!原因在於不流動!你讓農民死死地困在土地上,不讓他離開,他沒有別的謀生手段,就那麽一點地,他當然是越生越窮!”
“你們看看南方發達地區,他們逐漸放開了戶口的限製,農民可以進廠、進城,打工賺錢,他們從打工賺來的,遠遠超過他們的種地收入!”
“有了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經濟就活躍了,農民的收入就高了。”
江寒說到這裏,汪俊大聲道:“要是農民都往發達地區跑了,我們省怎麽辦?糧食誰來種?中西部的經濟將怎麽發展?”
江寒又道:“首先,發展現代農業,需要那麽多農民嗎?”
“有一句叫作,要想富裕農民,就要減少農民。把農民困在一畝三分地上,怎麽致富?”
“我們發展經濟不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嗎?農民到南方掙到了錢,政府不高興嗎?這是什麽思想境界?”
江寒道:“我給大家講一段曆史,關於深圳30年前大逃港、內地百萬人越境香港的。”
1962年,央媒的一個記者受上級委派,來到深圳。他想搞清楚,這兒究竟發生了什麽。
當時,官方發過一份文件,叫《人間地獄香港》,其中是這樣描述的:
一、香港是世界上最荒淫的城市。二、香港黑社會橫行。三、香港是最大的製毒販毒基地。四、香港自殺者是世界上最多的……
這個記者通過當地公安辦理了一張過境證,隨著逃港的群眾,前往香港九龍。
但這個記者在香港看到的,並非如此。他和逃港者聊天,對方哭著說:“我們也是黨員啊,對不起黨,對不起祖國,給社會主義丟了人,可我們實在沒辦法啊!”
他第一次弄明白了,香港人並非像宣傳的那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的生活,比內地高出了許多。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正是香港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在內地還吃不飽飯的時候,香港居民已經用上了電視機、洗衣機。
迴到深圳後,這個記者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閉門不出。他先後寫了4篇內參,把自己看到和認識到的情況向中央報告,希望執政者能從大逃亡中“吸取教訓,反思曆史,調整政策”。
半年以後,原本鐵板一塊的政策,開始有所鬆動。據說,有國家領導人指示,對逃港者放寬不究,並且禁止邊防部隊向逃港者開槍。與此同時,內地開始通過香港購買糧食,饑荒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但這樣的政策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此後的十餘年裏,依然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逃港浪潮,各級政府對此似乎也束手無策。
1978年,南粵省委書記經過大量的走訪,親身感受到了當地居民對提高生活水平的渴望。他意識到,光靠嚴防死守不可能有效地遏製偷渡,必須另辟蹊徑。
隨後,南粵省委書記向中央提出了在深圳設立經濟特區的想法。很快,中央領導來了,他連吸了幾根煙,平靜地對大家說:
“這是我們的政策有問題。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產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決逃港問題。”
1980年8月26日,在逃港的橋頭堡深圳,率先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在特區條例公布後的幾天,逃港的人群突然消失了!
不僅如此,許多已經逃到香港的當地居民,在聽說深圳設立經濟特區、政策放寬後,又都迴來了。
1997年香港迴歸後,偷渡基本絕跡。近年來,大量的香港人擁入內地反而成為一種潮流。
但曆史依然會頑強地留下自己的印記。在深圳的工地裏,時常會挖出一些逃港死難者的遺骨。
在深圳特區成立十周年的1990年,還是這位記者,他采訪到了前來深圳參加慶典的原南粵省委書記。當聊起那段曆史時,他意味深長地說了這樣一番話:
“千言萬語說得再多,都是沒用的,最終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發展,要千方百計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搞上去。”
江寒提高聲音說道:“人往好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人性,這是自然規律!”
這時,黨校副校長賀鳴急了,站起身吼道:“江寒,給我閉嘴!”
江寒冷笑一聲:“農民為什麽非得生兒子,而且是生得越多越好?原因還不僅僅是傳宗接代的觀念,更是因為農村傳統道德的崩塌!過去那種鄰裏互助、和睦相處的傳統被某個時代打破了!誰的拳頭硬,誰不講理,誰在農村就吃得開!”
“在農村,親兄弟們多,就可以不受欺負,甚至可以隨便欺負別人!”
“這才是農村寧願受罰也要超生的重要原因!”
江寒對於計劃生育是持反對態度的,不要說農村,就算是在城市,隻有一個孩子導致了多少悲劇!
過去,到處都是各種標語、各種文件在承諾:隻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
結果如何呢?
1985年是“……”!
2005年是“……”!
2012年是“……”!
2018年“……”!
由於獨生子女家庭規模龐大,伴隨著各種意外發生,失獨群體的數量保守也是百萬計。
從2007年開始,原國家人口計生委、財政部製定《關於印發全國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試點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對失獨家庭給予每月一定的經濟扶助。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在此基礎上提高扶助金,有些失獨家庭每人每月可獲得1000多元的扶助金。
但是,大多數地方的失獨家庭什麽都沒有,他們就是一個時代的犧牲者。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每個家庭頭上都是一座山。
“迴到經濟的概念上,汪老師說越生越窮,把原因歸結到農民身上,太可笑了!”
“原因在於政府不會抓經濟!原因在於不流動!你讓農民死死地困在土地上,不讓他離開,他沒有別的謀生手段,就那麽一點地,他當然是越生越窮!”
“你們看看南方發達地區,他們逐漸放開了戶口的限製,農民可以進廠、進城,打工賺錢,他們從打工賺來的,遠遠超過他們的種地收入!”
“有了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經濟就活躍了,農民的收入就高了。”
江寒說到這裏,汪俊大聲道:“要是農民都往發達地區跑了,我們省怎麽辦?糧食誰來種?中西部的經濟將怎麽發展?”
江寒又道:“首先,發展現代農業,需要那麽多農民嗎?”
“有一句叫作,要想富裕農民,就要減少農民。把農民困在一畝三分地上,怎麽致富?”
“我們發展經濟不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嗎?農民到南方掙到了錢,政府不高興嗎?這是什麽思想境界?”
江寒道:“我給大家講一段曆史,關於深圳30年前大逃港、內地百萬人越境香港的。”
1962年,央媒的一個記者受上級委派,來到深圳。他想搞清楚,這兒究竟發生了什麽。
當時,官方發過一份文件,叫《人間地獄香港》,其中是這樣描述的:
一、香港是世界上最荒淫的城市。二、香港黑社會橫行。三、香港是最大的製毒販毒基地。四、香港自殺者是世界上最多的……
這個記者通過當地公安辦理了一張過境證,隨著逃港的群眾,前往香港九龍。
但這個記者在香港看到的,並非如此。他和逃港者聊天,對方哭著說:“我們也是黨員啊,對不起黨,對不起祖國,給社會主義丟了人,可我們實在沒辦法啊!”
他第一次弄明白了,香港人並非像宣傳的那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的生活,比內地高出了許多。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正是香港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在內地還吃不飽飯的時候,香港居民已經用上了電視機、洗衣機。
迴到深圳後,這個記者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閉門不出。他先後寫了4篇內參,把自己看到和認識到的情況向中央報告,希望執政者能從大逃亡中“吸取教訓,反思曆史,調整政策”。
半年以後,原本鐵板一塊的政策,開始有所鬆動。據說,有國家領導人指示,對逃港者放寬不究,並且禁止邊防部隊向逃港者開槍。與此同時,內地開始通過香港購買糧食,饑荒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但這樣的政策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此後的十餘年裏,依然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逃港浪潮,各級政府對此似乎也束手無策。
1978年,南粵省委書記經過大量的走訪,親身感受到了當地居民對提高生活水平的渴望。他意識到,光靠嚴防死守不可能有效地遏製偷渡,必須另辟蹊徑。
隨後,南粵省委書記向中央提出了在深圳設立經濟特區的想法。很快,中央領導來了,他連吸了幾根煙,平靜地對大家說:
“這是我們的政策有問題。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產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決逃港問題。”
1980年8月26日,在逃港的橋頭堡深圳,率先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在特區條例公布後的幾天,逃港的人群突然消失了!
不僅如此,許多已經逃到香港的當地居民,在聽說深圳設立經濟特區、政策放寬後,又都迴來了。
1997年香港迴歸後,偷渡基本絕跡。近年來,大量的香港人擁入內地反而成為一種潮流。
但曆史依然會頑強地留下自己的印記。在深圳的工地裏,時常會挖出一些逃港死難者的遺骨。
在深圳特區成立十周年的1990年,還是這位記者,他采訪到了前來深圳參加慶典的原南粵省委書記。當聊起那段曆史時,他意味深長地說了這樣一番話:
“千言萬語說得再多,都是沒用的,最終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發展,要千方百計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搞上去。”
江寒提高聲音說道:“人往好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人性,這是自然規律!”
這時,黨校副校長賀鳴急了,站起身吼道:“江寒,給我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