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棵樹鄉的人事問題,很快就明確下來。


    縣發改委副主任、“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建設組長戴言任兩棵樹鄉代鄉長。


    鄉裏的幹部群眾都認為,鄉人大主席袁自強很有可能接鄉長,後麵的幹部依次前移,沒想到又從縣裏空降一個。


    戴言在組織部找他談話之後,才知道自己竟然要當鄉長了!


    走出組織部之後,戴言趕快給副縣長程國新打電話。


    戴言是縣發改委主任,當時的主任就是程國新。


    戴言能從副科提拔為正科,肯定是有人推薦、為他說話的。


    戴言能想到的,第一個就是程國新。


    在他認識的圈子裏,程國新算是最大的官兒了。


    哪知道,程國新告訴他,是江寒推薦的。


    戴言沒想到江寒居然推薦他!


    誰都知道,江寒是縣委書記張雅文麵前的大紅人,他說一句話恐怕比程國新都管用。


    戴言與江寒聯係,剛好江寒迴到縣裏,參加下午召開的全縣春節安全生產與綜合治理工作會議。


    因為還有時間,戴言想與江寒在一起吃個飯,江寒答應了。


    戴言問江寒訂在什麽地方,江寒說就定在袁六福的花瓷藝術中心,這裏人不多,順便與袁六福談些事。


    袁六福的花瓷藝術中心後院,曾是管少卿吃飯、喝茶的地方。


    管少卿在三河縣沒有幹好,灰溜溜地離開了,於是這個地方很少有人來了。


    很多幹部出於謹慎的考慮,能不到這裏就不到這裏。


    當然,也有一些幹部不來這裏吃飯,也有一些封建迷信的因素。


    江寒定在這個地方吃飯,倒不會引起什麽猜想,因為誰知道清楚江寒與管少卿交惡。


    戴言定好之後,江寒帶著鄉黨政辦主任黑玉亮提前來到了花瓷藝術中心。


    袁六福早早就等著了,見江寒進來,眼淚都想掉下來。


    因為江寒的原因,花瓷現在有了很大名氣,特別是沾了“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的光!


    這幾年,來三河縣參觀考察“三河人”大遺址的省外以及國際客人越來越多。


    “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有一個博物館,在江寒的協調之下,袁六福的花瓷在裏麵擁有一個專門的展區。


    不少國際人士對花瓷感興趣,且不論價格,直接掏錢買下。


    後來管少卿訂購了不少花瓷擺件,以馬居多,後來又成了管少卿的吃飯、喝茶、待客之地。


    自此之後,袁六福有意識地減少了與江寒的聯絡。


    畢竟,江寒代表的是張雅文,和管少卿、尤文龍肯定要發生矛盾。


    作為一個民間的手工藝人,袁六福不太懂官場的事情,管少卿要把他這裏當作私人會場性質的存在,袁六福也不能反對。


    管少卿從縣裏走了,到市委宣傳部當一個無職無權的調研員,袁六福卻又不好意思與江寒聯係了,他害怕別人說他眼皮子太淺。


    而江寒中午在這裏吃飯,並早早地來了這裏,袁六福不由得心生慚愧。


    江寒問起了這幾年三河縣花瓷的情況,袁六福道:“現在做花瓷,越來越不容易了。這幾年,花瓷市場被自己人給搞亂了。”


    幾年前,縣裏隻有袁六福一家在做花瓷。


    花瓷的名氣大了之後,特別花瓷燒製技術成了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縣城做花瓷的紛紛冒出來。


    有兩個人做得跟袁六福差不多,一個是張曉東,一個是王友成。


    其中張曉東是袁六福的徒弟,學會了花瓷燒製技藝之後,自己開了家花瓷燒製公司。對於張曉東開花瓷公司,袁六福倒沒什麽意見,反而覺得大家一起做,應該是個好事。


    但是張曉東卻沒有守著傳統,而是用了現代的工藝,比如說不是用柴窯,而是用汽燒。


    用汽燒,容易控製溫度,容易量產。但是這種現代工藝,袁六福認為丟掉了傳統,也讓花瓷失去了美感和神秘感。


    花瓷的美感和神秘感在於燒出之後色彩、斑塊以及開片程度的未知。


    家裏用的盤子、碟子都是現代工藝生產的,千盤一篇,沒有時間沉澱,所以價格低廉。


    袁六福還專門找到張曉東,張曉東卻說他老土,祖先那點玩藝早就過時了,現在是效率社會、金錢社會,一通話懟得袁六福啞口無言。


    另外一個是王友成,他過去是做鈞瓷的,鈞瓷市場亂得很,於是他就盯上了花瓷。


    袁六福在高端市場上還占有很大優勢,主要是各級政府部門對外交往用到的花瓷,全都由袁六福的公司提供,國際友人來三河縣選購瓷器,縣裏也都推薦袁六福。


    “三河人”大遺址國家文化公園的博物館陳列的花瓷必須是手作花瓷,這讓袁六福還保持著一定優勢。


    但是在大眾市場上,張曉東和王友成的花瓷成本低,價格也低。


    張曉東和王友成還聯名卻向市紀委、縣紀委反映,全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所用花瓷全由袁六福提供,不公平,這裏邊一定有暗箱操作。


    “江書記,以前,鈞瓷、汝瓷市場就是這麽搞亂的。價格越拉越低,最後大家都沒有利潤,一個產業就毀了。”


    袁六福介紹了鈞瓷和汝瓷的情況,汝瓷和鈞瓷之所以不如南方的瓷器,還是本地做瓷器的人互相傾軋,最後把市場給弄砸了。


    “咱們花瓷,現在走的就是汝瓷和鈞瓷的老路。”袁六福十分擔憂。


    “你的擔憂不無道理。我們的產業從興盛到衰落,不是外部環境的原因,而是內部。怎麽解決這個問題,你有什麽建議沒有?”江寒問道。


    袁六福道:“減少內耗,停止內鬥,政府如何能下個通知就好了,比方說,不能低於什麽價格。低於這個價格就罰款。”


    江寒道:“市場的歸市場,市長的歸市長。你說這個恐怕不行。政府限價的東西,必須是與民生緊密相關的,比如說,水、電、氣還有食鹽的價格。其他的,政府不能下通知限價,這不是依法行政。”


    “政府要不管的話,做花瓷的自己內鬥,以後就一塊垮了。”袁六福很是失望。


    江寒現在雖說是鄉黨委書記,但隻要他願意管,就能管得住,因為他的話,縣委書記張雅文很認。


    “內鬥並不是壞事!鬥鬥更健康!”江寒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欲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照並收藏官欲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