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方是縣委辦主任,跟縣委書記站在同一條戰線,而現在李正方卻來親自接縣長張雅文。
“張縣長,你們這次出去招商引資的成果,相當於過去幾十年的總和,在縣裏引起了極大轟動,幹部們都在說,縣長出馬,一個頂兩!”
李正方的位置很特殊,管少卿來當縣委書記的同時,李正方從副縣長提拔成了縣委常委。
李正方過去是副縣長,是張雅文的手下,並且一直都很支持張雅文的工作。
當了縣委辦主任之後,李正方十分小心地處理著縣委書記和縣長之間的關係,管少卿對李正方還算滿意。
其實,管少卿想換縣委辦主任也不好換。
其他的常委們在各自的位置上好好的,不可能來當縣委辦主任。
再提拔一個?他說了又不算,縣委常委的任命得報市裏批準。
所以,李正方就這麽當下來了。
李正方這次親自接機,其實就有向張雅文進一步示好的意思。
這次,張雅文在招商引資上贏了管少卿,這也是個重要原因。
管少卿前一段時間在禁豬一事上被江寒和縣文聯主席聯手搞了個灰頭土臉,禁豬令無疾而終,部分農民的損失尚無定論,有關鄉鎮幹部還在哄騙,把事先捂住。
再加上養馬產業園從一開始的轟轟烈烈,到現在的無聲無息,讓人感到管少卿恐怕前途不妙。
這一次市裏讓排名靠後的縣(區)黨政一把手分開同時招商,縣裏的幹部們猜想,pk結果一出來,恐怕管少卿和張雅文兩人最少要走一個。
現在看來,管少卿要走了!
不少幹部在猜測,管少卿搞到市直部門當個一把手,張雅文直接當三河縣委書記。
其實,縣裏不少幹部對此感到十分興奮。
近兩年的時間,大家也能看得出來,管少卿是純粹當官的,而張雅文是幹實事的。
管少卿在講話上,一套一套的,比張雅文的水平高,但做的幾件事卻不敢讓人恭維。
特別是消失三年的江寒突然迴到三河縣之後,管少卿幹的事一件比一件不靠譜。
有人說,管少卿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迫於江寒的壓力。
江寒的壓力來自於江寒的能力,江寒的能力太強,讓張雅文在幹部當中的威信大漲,這讓管少卿感到權威受到了挑戰。
人在非理智狀態下作出的決策,往往是漏洞百出。
三河縣年輕幹部中有一個傳言叫做:寧惹大哥,莫惹江哥。李正方聽後也隻是笑一笑,沒當迴事。
現在看來,這句話還真有一定道理。
李正方親自來接,他在管少卿麵前也能解釋得過去。
畢竟管少卿不在家,張雅文迴到縣裏就是主持全縣工作的,李正方作為縣委辦主任來接一下機,也不能說是錯。
一個中巴載著張雅文、李正方、江寒等人迴到了三河縣。
政府院和縣委院的門正對著,中巴一到,兩邊都站滿了幹部。
像這種情況很少見,一般都是縣委書記或縣長要離開三河縣到別處任職了,大家才聚到這裏列隊歡送。
張雅文才外出一個星期而已,迴來就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
縣委副書記、縣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等常委在縣委院門口,常務副縣長帶著幾個副縣長還和科長在政府院門口。
政府院門口還搞了一個橫幅,上麵寫著熱烈慶祝三河縣招商引資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張雅文下車,一一和常委還有縣委、縣政府的科長們握手。
江寒明白,這些常委和幹部們都是在提前站隊!
他們已經看清楚了,這一次,管少卿在招商引資的正麵較量中已經敗北。
到年底了,三河縣的班子也該調整了。
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官場之中站隊,隻要看準了,越早越主動,越遲越被動。
迴到辦公室,張雅文就召開縣長辦公會,決定成立三河縣大數據中心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張雅文任組長,常務副縣長常鵬華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江寒擔任,副主任是邰寶龍。
常鵬華非常高興,因為當這個項目的副組長,協調難度基本為零!
第一,任何手續都不用跑!土地不用動!這麽大的項目,連動土都不用!因為山洞全都是挖好的!
第二,基本不用政府多大投資。凡是招商引資,最少得給土地,土地指標下來之後,還得搞三通一平等各種配套,前期投入都不少!但是這個項目,根本不用政府再投資。路是過去軍隊修的,現成的!水、電都早就配套好了。頂多出些人力,把溝溝渠渠的清理一下。
在用電方麵,空軍一號工程,當年就做了雙迴路,不會斷電!
第三,與華威等五家公司的協調很容易。據婁家慧、邰寶龍傳迴的消息說,江寒在南粵的人脈極廣,連省委副秘書長都給他麵子,這些企業對於江寒提出的要求就不討價還價!
有江寒當辦公室主任,他常鵬華的工作非常輕鬆。
以前,常鵬華對江寒很有意見,主要是江寒好幾次都削了他的麵子。
後來,常鵬華也想通了,江寒雖然是削了他的麵子,但當時他自己做的確實有不妥之處。
而江寒的立場並非是為個人,而是為了他的黃溝村,為了整個三河縣的利益。
這次江寒幫著張雅文在招商引資方麵贏了管少卿,張雅文大概率要接縣委書記,那麽江寒將成為三河縣最耀眼的那顆星!
這樣的人,遲早會一飛衝天!
所以,常鵬華也放下了以前的種種,在與張雅文握手之後,還特意到江寒麵前,主動伸手和他握了握。
邰寶龍這次很是高興,幾年前他從酒廠調入了縣財政局,完成了從自收自支編製到行政編的身份轉變,現在,他又成功地從縣財政局跳出來,到了縣政府辦!
在南粵調研的過程中,江寒提出了組建數據辦的想法,張雅文就讓江寒兼著辦公室主任,問他想調誰,江寒提到了邰寶龍。
張雅文一想,既然江寒這麽看中邰寶龍,那就幹脆就把邰寶龍從財政局調出來,直接到縣政府辦綜合科任副科長。
邰寶龍年輕,那就讓他小步快跑。
邰寶龍科員已經三年多了,符合提拔的最低年限要求。當然,不是說年限到了,就一定提拔。
從財政局的科員到政府辦的實職副科長,這在縣裏,絕對算是一個大跨越!
現在想要提升,必須經常換換單位,不換單位,經曆單一,會成為提拔晉升的一個軟肋。
邰寶龍從財政局調到政府辦,就比財政局同職級的幹部有了平台優勢,說不定幾年之後迴到縣財政局就是班子成員!
而一直在財政局幹的人,想混到班子成員,太難了。
邰寶龍為什麽如此幸運?不就是當年碰巧跟著江寒幹了幾個月嗎?
~~~~~~
一周之後,高平市商務局傳來了消息:三河縣招商組在南粵又獲豐收,簽約金額達40億元!
縣裏的幹部們都覺得瘋狂了,張雅文帶江寒已經創造了招商引資的曆史,達26億元!
而管少卿居然達到40億元!
沒想到,管少卿後來居上,贏了張雅文!
“張縣長,你們這次出去招商引資的成果,相當於過去幾十年的總和,在縣裏引起了極大轟動,幹部們都在說,縣長出馬,一個頂兩!”
李正方的位置很特殊,管少卿來當縣委書記的同時,李正方從副縣長提拔成了縣委常委。
李正方過去是副縣長,是張雅文的手下,並且一直都很支持張雅文的工作。
當了縣委辦主任之後,李正方十分小心地處理著縣委書記和縣長之間的關係,管少卿對李正方還算滿意。
其實,管少卿想換縣委辦主任也不好換。
其他的常委們在各自的位置上好好的,不可能來當縣委辦主任。
再提拔一個?他說了又不算,縣委常委的任命得報市裏批準。
所以,李正方就這麽當下來了。
李正方這次親自接機,其實就有向張雅文進一步示好的意思。
這次,張雅文在招商引資上贏了管少卿,這也是個重要原因。
管少卿前一段時間在禁豬一事上被江寒和縣文聯主席聯手搞了個灰頭土臉,禁豬令無疾而終,部分農民的損失尚無定論,有關鄉鎮幹部還在哄騙,把事先捂住。
再加上養馬產業園從一開始的轟轟烈烈,到現在的無聲無息,讓人感到管少卿恐怕前途不妙。
這一次市裏讓排名靠後的縣(區)黨政一把手分開同時招商,縣裏的幹部們猜想,pk結果一出來,恐怕管少卿和張雅文兩人最少要走一個。
現在看來,管少卿要走了!
不少幹部在猜測,管少卿搞到市直部門當個一把手,張雅文直接當三河縣委書記。
其實,縣裏不少幹部對此感到十分興奮。
近兩年的時間,大家也能看得出來,管少卿是純粹當官的,而張雅文是幹實事的。
管少卿在講話上,一套一套的,比張雅文的水平高,但做的幾件事卻不敢讓人恭維。
特別是消失三年的江寒突然迴到三河縣之後,管少卿幹的事一件比一件不靠譜。
有人說,管少卿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迫於江寒的壓力。
江寒的壓力來自於江寒的能力,江寒的能力太強,讓張雅文在幹部當中的威信大漲,這讓管少卿感到權威受到了挑戰。
人在非理智狀態下作出的決策,往往是漏洞百出。
三河縣年輕幹部中有一個傳言叫做:寧惹大哥,莫惹江哥。李正方聽後也隻是笑一笑,沒當迴事。
現在看來,這句話還真有一定道理。
李正方親自來接,他在管少卿麵前也能解釋得過去。
畢竟管少卿不在家,張雅文迴到縣裏就是主持全縣工作的,李正方作為縣委辦主任來接一下機,也不能說是錯。
一個中巴載著張雅文、李正方、江寒等人迴到了三河縣。
政府院和縣委院的門正對著,中巴一到,兩邊都站滿了幹部。
像這種情況很少見,一般都是縣委書記或縣長要離開三河縣到別處任職了,大家才聚到這裏列隊歡送。
張雅文才外出一個星期而已,迴來就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
縣委副書記、縣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等常委在縣委院門口,常務副縣長帶著幾個副縣長還和科長在政府院門口。
政府院門口還搞了一個橫幅,上麵寫著熱烈慶祝三河縣招商引資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張雅文下車,一一和常委還有縣委、縣政府的科長們握手。
江寒明白,這些常委和幹部們都是在提前站隊!
他們已經看清楚了,這一次,管少卿在招商引資的正麵較量中已經敗北。
到年底了,三河縣的班子也該調整了。
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官場之中站隊,隻要看準了,越早越主動,越遲越被動。
迴到辦公室,張雅文就召開縣長辦公會,決定成立三河縣大數據中心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張雅文任組長,常務副縣長常鵬華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江寒擔任,副主任是邰寶龍。
常鵬華非常高興,因為當這個項目的副組長,協調難度基本為零!
第一,任何手續都不用跑!土地不用動!這麽大的項目,連動土都不用!因為山洞全都是挖好的!
第二,基本不用政府多大投資。凡是招商引資,最少得給土地,土地指標下來之後,還得搞三通一平等各種配套,前期投入都不少!但是這個項目,根本不用政府再投資。路是過去軍隊修的,現成的!水、電都早就配套好了。頂多出些人力,把溝溝渠渠的清理一下。
在用電方麵,空軍一號工程,當年就做了雙迴路,不會斷電!
第三,與華威等五家公司的協調很容易。據婁家慧、邰寶龍傳迴的消息說,江寒在南粵的人脈極廣,連省委副秘書長都給他麵子,這些企業對於江寒提出的要求就不討價還價!
有江寒當辦公室主任,他常鵬華的工作非常輕鬆。
以前,常鵬華對江寒很有意見,主要是江寒好幾次都削了他的麵子。
後來,常鵬華也想通了,江寒雖然是削了他的麵子,但當時他自己做的確實有不妥之處。
而江寒的立場並非是為個人,而是為了他的黃溝村,為了整個三河縣的利益。
這次江寒幫著張雅文在招商引資方麵贏了管少卿,張雅文大概率要接縣委書記,那麽江寒將成為三河縣最耀眼的那顆星!
這樣的人,遲早會一飛衝天!
所以,常鵬華也放下了以前的種種,在與張雅文握手之後,還特意到江寒麵前,主動伸手和他握了握。
邰寶龍這次很是高興,幾年前他從酒廠調入了縣財政局,完成了從自收自支編製到行政編的身份轉變,現在,他又成功地從縣財政局跳出來,到了縣政府辦!
在南粵調研的過程中,江寒提出了組建數據辦的想法,張雅文就讓江寒兼著辦公室主任,問他想調誰,江寒提到了邰寶龍。
張雅文一想,既然江寒這麽看中邰寶龍,那就幹脆就把邰寶龍從財政局調出來,直接到縣政府辦綜合科任副科長。
邰寶龍年輕,那就讓他小步快跑。
邰寶龍科員已經三年多了,符合提拔的最低年限要求。當然,不是說年限到了,就一定提拔。
從財政局的科員到政府辦的實職副科長,這在縣裏,絕對算是一個大跨越!
現在想要提升,必須經常換換單位,不換單位,經曆單一,會成為提拔晉升的一個軟肋。
邰寶龍從財政局調到政府辦,就比財政局同職級的幹部有了平台優勢,說不定幾年之後迴到縣財政局就是班子成員!
而一直在財政局幹的人,想混到班子成員,太難了。
邰寶龍為什麽如此幸運?不就是當年碰巧跟著江寒幹了幾個月嗎?
~~~~~~
一周之後,高平市商務局傳來了消息:三河縣招商組在南粵又獲豐收,簽約金額達40億元!
縣裏的幹部們都覺得瘋狂了,張雅文帶江寒已經創造了招商引資的曆史,達26億元!
而管少卿居然達到40億元!
沒想到,管少卿後來居上,贏了張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