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招商引資工作座談會在建國飯店召開。
市委書記和市長都參加會議,與此相對應,各縣(區)黨政一把手全部參加。
座談會規模不大,規格極高。
每位與會者的麵前都擺著三份材料,一是全省招商引資工作會議精神,二是高平市招商引資工作任務分解,三是各縣(區)前三季度招商引資金額。
任永亮首先講話:“年初召開招商引資工作會議之後,大家按照會議精神,按照周書記的指示精神,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絕大部分縣(區)領導重視、組織得力、推進迅速、完成任務較好。比如說,武寧縣,前三季度招商引資任務達到了63億,提前、超額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全年招商引資任務……”
“但是也有一些縣(區)對招商引資工作不重視,思想沒有重視到位,責任沒有落實到位,指標沒有分解到位!”
“大家看看後三名的縣(區),前九個月才完成多少?!”
管少卿和張雅文早就看到了,排名末位的是三河縣,完成招商引資簽約金額6.3億元。倒數第二位的陸渾縣完成了12億元。
對這個排名和數據,張雅文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三河縣不僅僅今年如此,連續八年都是倒數第一。
管少卿此時滿臉羞慚,內心卻隱隱有一絲歡喜。
招商引資任務排名靠後,該挨板子的是縣長張雅文!
管少卿負領導責任,張雅文負具體責任。
領導責任往往是輕飄飄的,具體責任往往直接的、實打實的。
張雅文並不是沒有努力,但招商引資工作很特殊,企業家們投資都是嫌貧愛富。
越是富的地方,招商引資就越容易。
富,就說明這個地方的基礎條件好、營商環境優,大家來投資能賺到錢。
窮,就說明這個地方的基礎設施差、營商環境糟,大家來投資可能就打了水漂。
三河縣雖說這幾年的財政狀況有了較大改善,但仍然是人口大縣、經濟窮縣、產業弱縣,招商引資的難度極大。
商務局長也是用盡了辦法,全國各地去拜訪三河籍的成功人士,勸說他們迴家鄉投資,但收效不大。
今年的6.3億元投資,其實大部分是已落戶企業的二期、三期項目,嚴格意義上講,還不能算是新增金額。
當然,這個情況市領導也都很清楚,所以,今年在對各縣(區)進行任務指標分解時,就沒有對三河縣提出過高要求。
三河縣今年的招商引資簽約金額達到13億,就算合格。
從現在的進度看,三河縣很難完成全年任務。
任永亮批評了後三名之後,讓排名靠後的幾個縣發言,其實就是做檢討。
倒數第二、第三的縣發言之後,張雅文正想發言,卻被管少卿搶了先:
“我們縣招商引資的進度排名末位,我深感慚愧,深感不安。我們在招商引資上確實存在重視不夠、措施不力、抓得不緊的問題。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在此作深刻檢討!”
管少卿的檢討講得十分誠懇,張雅文聽著心裏極不舒服。
管少卿檢討完,市委書記周長河插話了:“我想起有個招商引資的笑話,可能也不是笑話,在有些縣真實存在。”
“窮縣招商引資jqk,把人“勾引”過來(j),誆(誆騙)你投資(q),k你一頓。”
“排名靠後的幾個縣,你們想一想,是不是有這種情況?”
“招商引資是硬任務,是硬指標!有沒有本事,有沒有能力,在招商引資簽約金額上就能看得出來!”
“我剛才有個想法,排在後三名的縣,必須是黨政領導齊上陣,招商引資求突破!”
“具體點說,那就是縣委書記、縣長一齊上!書記帶一隊,縣長帶一隊,同時出去招商!讓縣委副書記在家主持工作。”
“有些縣,書記和縣長互不服氣,這好辦,就在招商引資上比一比、賽一賽!”
“行不行,事上見!要打就打真仗,不要光打嘴仗!”
“還有三個月時間,必須用非常規的手段加以推進。後三名完不成任務,拖全市的後腿,我們市就會拖全省的後腿!”
“我看,這個星期,後三名的縣,書記、縣長同時出去,各自組隊,到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你們自己定。”
周長河說完,任永亮說道:“周書記說這個辦法,非常好!後麵三個縣,要每天匯報招商引資的進度和成果,關鍵是金額。不要說你如何如何辛苦、如何如何做工作,最主要的是簽約金額!”
“市商務局有個q群,各個縣區都有人在,每天的工作情況都發到群裏,讓各個縣都看一看!壓力不僅要上下縱向傳遞,更要左右橫向傳導!”
管少卿感到自己的倒黴時段快過去了!
市長任永亮專門交待他到南粵招商引資,隻要搞好了,說不定能提一級。
按照尤文龍的建議,管少卿十分有信心短時間內就能取得招商引資的巨大成果。
用這一成果,壓住縣長張雅文的風頭,消除禁止農村養豬還有養馬產業園帶來的負麵影響。
沒想到,今天市委書記想出一個縣委書記、縣長一齊招商引資的辦法!
這就太好了!
等於是周長河提供了一個讓他管少卿和張雅文正麵交鋒的機會。
這一次,張雅文一定會成為自己的手下敗將!
任永亮剛說完,管少卿站起來說道:“周書記,任市長。知恥而後勇,知弱而圖強。我代表三河縣委、縣政府在這裏鄭重表態:我們要大幹三個月,力爭第一名!”
啊,不是吧?
與會人員都愣了,管少卿沒有糊塗吧?
三個月時間,你能完成任務就不錯了,你還想爭第一名?
“管書記,態度不錯,但是要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你們能完成全年任務就行。”副市長孫義浩提醒道。
管少卿提高了音量:“各位領導,我有信心、有決心,在三個月內迎頭趕上,在招商引資工作上勇當排頭兵!”
任永亮也有些奇怪,管少卿這麽有把握?
“少卿,別光說漂亮話,你們準備怎麽做?”
管少卿道:“我相信事在人為。一會兒會議結束,我就和雅文縣長商量組隊招商,明天就出發,去南粵。”
所有人全愣了,不是吧,這麽著急?難道一點準備工作都不做嗎?
難道不提前確定一下招商引資的重點方向和項目?難道不提前聯係有意向的企業?
市委書記和市長都參加會議,與此相對應,各縣(區)黨政一把手全部參加。
座談會規模不大,規格極高。
每位與會者的麵前都擺著三份材料,一是全省招商引資工作會議精神,二是高平市招商引資工作任務分解,三是各縣(區)前三季度招商引資金額。
任永亮首先講話:“年初召開招商引資工作會議之後,大家按照會議精神,按照周書記的指示精神,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絕大部分縣(區)領導重視、組織得力、推進迅速、完成任務較好。比如說,武寧縣,前三季度招商引資任務達到了63億,提前、超額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全年招商引資任務……”
“但是也有一些縣(區)對招商引資工作不重視,思想沒有重視到位,責任沒有落實到位,指標沒有分解到位!”
“大家看看後三名的縣(區),前九個月才完成多少?!”
管少卿和張雅文早就看到了,排名末位的是三河縣,完成招商引資簽約金額6.3億元。倒數第二位的陸渾縣完成了12億元。
對這個排名和數據,張雅文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三河縣不僅僅今年如此,連續八年都是倒數第一。
管少卿此時滿臉羞慚,內心卻隱隱有一絲歡喜。
招商引資任務排名靠後,該挨板子的是縣長張雅文!
管少卿負領導責任,張雅文負具體責任。
領導責任往往是輕飄飄的,具體責任往往直接的、實打實的。
張雅文並不是沒有努力,但招商引資工作很特殊,企業家們投資都是嫌貧愛富。
越是富的地方,招商引資就越容易。
富,就說明這個地方的基礎條件好、營商環境優,大家來投資能賺到錢。
窮,就說明這個地方的基礎設施差、營商環境糟,大家來投資可能就打了水漂。
三河縣雖說這幾年的財政狀況有了較大改善,但仍然是人口大縣、經濟窮縣、產業弱縣,招商引資的難度極大。
商務局長也是用盡了辦法,全國各地去拜訪三河籍的成功人士,勸說他們迴家鄉投資,但收效不大。
今年的6.3億元投資,其實大部分是已落戶企業的二期、三期項目,嚴格意義上講,還不能算是新增金額。
當然,這個情況市領導也都很清楚,所以,今年在對各縣(區)進行任務指標分解時,就沒有對三河縣提出過高要求。
三河縣今年的招商引資簽約金額達到13億,就算合格。
從現在的進度看,三河縣很難完成全年任務。
任永亮批評了後三名之後,讓排名靠後的幾個縣發言,其實就是做檢討。
倒數第二、第三的縣發言之後,張雅文正想發言,卻被管少卿搶了先:
“我們縣招商引資的進度排名末位,我深感慚愧,深感不安。我們在招商引資上確實存在重視不夠、措施不力、抓得不緊的問題。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在此作深刻檢討!”
管少卿的檢討講得十分誠懇,張雅文聽著心裏極不舒服。
管少卿檢討完,市委書記周長河插話了:“我想起有個招商引資的笑話,可能也不是笑話,在有些縣真實存在。”
“窮縣招商引資jqk,把人“勾引”過來(j),誆(誆騙)你投資(q),k你一頓。”
“排名靠後的幾個縣,你們想一想,是不是有這種情況?”
“招商引資是硬任務,是硬指標!有沒有本事,有沒有能力,在招商引資簽約金額上就能看得出來!”
“我剛才有個想法,排在後三名的縣,必須是黨政領導齊上陣,招商引資求突破!”
“具體點說,那就是縣委書記、縣長一齊上!書記帶一隊,縣長帶一隊,同時出去招商!讓縣委副書記在家主持工作。”
“有些縣,書記和縣長互不服氣,這好辦,就在招商引資上比一比、賽一賽!”
“行不行,事上見!要打就打真仗,不要光打嘴仗!”
“還有三個月時間,必須用非常規的手段加以推進。後三名完不成任務,拖全市的後腿,我們市就會拖全省的後腿!”
“我看,這個星期,後三名的縣,書記、縣長同時出去,各自組隊,到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你們自己定。”
周長河說完,任永亮說道:“周書記說這個辦法,非常好!後麵三個縣,要每天匯報招商引資的進度和成果,關鍵是金額。不要說你如何如何辛苦、如何如何做工作,最主要的是簽約金額!”
“市商務局有個q群,各個縣區都有人在,每天的工作情況都發到群裏,讓各個縣都看一看!壓力不僅要上下縱向傳遞,更要左右橫向傳導!”
管少卿感到自己的倒黴時段快過去了!
市長任永亮專門交待他到南粵招商引資,隻要搞好了,說不定能提一級。
按照尤文龍的建議,管少卿十分有信心短時間內就能取得招商引資的巨大成果。
用這一成果,壓住縣長張雅文的風頭,消除禁止農村養豬還有養馬產業園帶來的負麵影響。
沒想到,今天市委書記想出一個縣委書記、縣長一齊招商引資的辦法!
這就太好了!
等於是周長河提供了一個讓他管少卿和張雅文正麵交鋒的機會。
這一次,張雅文一定會成為自己的手下敗將!
任永亮剛說完,管少卿站起來說道:“周書記,任市長。知恥而後勇,知弱而圖強。我代表三河縣委、縣政府在這裏鄭重表態:我們要大幹三個月,力爭第一名!”
啊,不是吧?
與會人員都愣了,管少卿沒有糊塗吧?
三個月時間,你能完成任務就不錯了,你還想爭第一名?
“管書記,態度不錯,但是要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你們能完成全年任務就行。”副市長孫義浩提醒道。
管少卿提高了音量:“各位領導,我有信心、有決心,在三個月內迎頭趕上,在招商引資工作上勇當排頭兵!”
任永亮也有些奇怪,管少卿這麽有把握?
“少卿,別光說漂亮話,你們準備怎麽做?”
管少卿道:“我相信事在人為。一會兒會議結束,我就和雅文縣長商量組隊招商,明天就出發,去南粵。”
所有人全愣了,不是吧,這麽著急?難道一點準備工作都不做嗎?
難道不提前確定一下招商引資的重點方向和項目?難道不提前聯係有意向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