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時鋒三人沒有說,江寒當然也不好直接問。
江寒帶著他們去看了看“三河人”的岩洞,因為洞口有禁止進入的標誌,三人很自覺,都沒有進洞。
江寒陪著人轉,這就說明這三個人身份非同一般。
高明星就親自擔任解說,把“三河人”考古發現的重大意義說了一遍,幾個人的神情更加肅穆。
“楊書記,您和範主席都是廳級幹部,你們來了,我是不是給張縣長、高書記打個電話報告一下?”
江寒知道,凡是上級來人,原則上必須給縣領導報告。
楊時鋒雖說進了市政協,但他是副廳級幹部,還是前任縣委書記,三河縣的縣委書記、縣長都得過來陪陪他。
“不用打了。退二線了,就沒必要給大家添麻煩了。”
楊時鋒很清楚,退二線的人迴來了,現任領導來也不是,不來也不妥。
他今天來黃溝,絕對會有人向上報告,想來的自然會來,不想來的可以裝作不知道。
更何況,他來黃溝村也並不是市政協安排的工作,主要目的是有些個人私事,要讓江寒幫忙出主意。
在黃溝村、平溝村轉悠的過程中,楊傑觀察的很仔細、聽得也很認真。
這讓江寒對楊傑的看法有了改變。
過去,楊傑做生意一直沒有起色,被畢老三拉上要挖砂。
當時江寒全力阻止畢老三挖砂,楊傑對江寒也是咬牙切齒。
後來的事實證明,正是江寒的阻止,讓他包括父親楊時鋒逃過了一場劫難。
如果不是江寒,楊時鋒恐怕早就降職了,更不要說提副廳了。
楊傑恐怕和武寧縣、林豐縣的很多老板們一樣,還在監獄裏蹲著。
楊傑對江寒從一開始的憤恨,到不服氣,到後來的心服口服,隻有短短一年的時間。
江寒又帶著幾個人到野坡林場轉了一圈,這個地方的旅遊已成規模和氣候,讓楊時鋒不禁生出一種人是物非的感覺。
晚上,江寒迴到伴山房的時候,發現縣長張雅文已經在餐廳裏等著了。
張雅文的車讓林逍逍開著,司機都沒有跟過來。
林逍逍把張雅文送來之後,就直接迴去陪她母親。
張雅文知道楊時鋒來了,當然得趕過來。
張雅文能直接從組織部長提拔成縣長,一方麵她有女幹部的身份,還有年齡優勢,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楊時鋒極力向市委推薦。
楊時鋒來了三河縣,張雅文怎麽說也得過來見一見給她很大幫助的老領導、老班長。
酒過三巡,楊時鋒這才說出了他這次來的主要目的。
楊傑今年年初從武寧縣接手了一家景區,名叫畫眉穀。
這是一家礦老板打造的景區,已經投資了兩千萬,他說在省外又買了一個礦,所以顧不上這個景區了。
楊傑準備拿下這個景區,楊時鋒把高平市旅遊局長都叫上,一塊去看。
這個地方果然是好景致,奇峰、怪石、清溪、碧潭、幽峽、秀瀑、石洞,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風景體係。
之所以叫畫眉穀,是因為這裏有眾多的畫眉鳥棲息繁衍。
最後楊時鋒替楊傑拍了板,拿下!
經過與老板多輪談判,最後以一千五百萬元的價格拿下。
楊傑和楊時鋒當然拿不出這麽多錢,最後還是托了銀行的關係貸了款。
接手之後,楊傑就找了不少旅遊專家來策劃,也花了不少錢到報紙、電視上做廣告,但收益甚微。
後來才逐漸找到原因:畫眉穀景區的確是美,但是離白雲山太近了!白雲山是5a級,遊客都跑到白雲山了。
楊傑粗略地畫了一下位置:畫眉穀在白雲山的北麵,黃溝村、平溝村則是在白雲山的南麵。
江寒大概知道了原因,畫眉穀離白雲山太近了。
白雲山下也有一個山穀,名叫出雲穀,從穀底出雲到山上,就是白雲山。
這個穀原來是沒有名字的,為了配合白雲山,就起了出雲穀這個名字。
遊客來看白雲山,先從白雲穀過,由低到高,越來越開闊,最後上到山頂,一覽眾山小。
從白雲山下來就不用步行了,直接坐?車。
剛走一個穀,再上一座山,遊客不會再去看另外一個穀。
畫眉穀離白雲山近,卻沒有沾到白雲山一點光,反而是被白雲山遮住了應有的光芒。
遊客越來越少,這讓楊時鋒和楊傑愁壞了。
為了畫眉穀,楊時鋒找了不少關係貸了款。如果景區一直慘淡,一直賠錢,還不上貸款怎麽辦?
楊時鋒有個同學叫範湧泉,是省文聯副主席,他曾在畫眉穀的一個農家住過兩個月,主要是避暑。
範湧泉在這裏一邊寫作,一邊休閑,時不時地約上省內的文友喝酒聊天、呤詩作賦。
範湧泉提出通過活動拉動、提升景區人氣,組織了好幾次筆會和文學作品研討會,效果還不錯。
範湧泉被楊時鋒聘請為畫眉穀景區的專家顧問。
但是筆會和研討會搞得多了,也沒有引起多大的市場反響。
作家們發表了不少有關畫眉穀的文章,但發表的地方受眾麵太小,老百姓看的人很少,倒是來了不少有頭有臉的人物。
但有頭有臉的人物不僅沒有給景區帶來收入,反倒讓景區搭進去不少錢。
有頭有臉的人一來畫眉穀,就提前打電話,不是打給市裏有關領導,就是直接給楊時鋒打。
來了不掏門票,直接領進門,還得好吃、好喝、好招待,臨走之際還順便送一些山裏的土特產。
最後,楊傑都忍不住給楊時鋒說,再這麽下去,新客源沒開發,這幫人就把景區給吃窮了!
楊時鋒此時是後悔不迭,左右為難。
很明顯,景區原來的老板早就認識到了問題所在,不惜打折也要出手,在楊傑之前還有很多老板到當地考察,最後都是不接。
楊傑和楊時鋒的性子太急,沒有經過全麵調查,於是成了接盤者。
最後,範湧泉說,三河縣的平溝村、黃溝村,旅遊搞得紅紅火火,他們離白雲山也很近,為什麽他們搞得好?
一句話提醒了楊時鋒和楊傑。
於是三人就來到黃溝村找江寒,一方麵是學習經驗,另一方麵也是想讓江寒出出主意。
張雅文道:“小江,楊書記的事就是我的事,就是你的事。這樣,這幾天我放你假,你跟著楊書記去一趟畫眉穀,多看看,好好想個辦法。”
江寒帶著他們去看了看“三河人”的岩洞,因為洞口有禁止進入的標誌,三人很自覺,都沒有進洞。
江寒陪著人轉,這就說明這三個人身份非同一般。
高明星就親自擔任解說,把“三河人”考古發現的重大意義說了一遍,幾個人的神情更加肅穆。
“楊書記,您和範主席都是廳級幹部,你們來了,我是不是給張縣長、高書記打個電話報告一下?”
江寒知道,凡是上級來人,原則上必須給縣領導報告。
楊時鋒雖說進了市政協,但他是副廳級幹部,還是前任縣委書記,三河縣的縣委書記、縣長都得過來陪陪他。
“不用打了。退二線了,就沒必要給大家添麻煩了。”
楊時鋒很清楚,退二線的人迴來了,現任領導來也不是,不來也不妥。
他今天來黃溝,絕對會有人向上報告,想來的自然會來,不想來的可以裝作不知道。
更何況,他來黃溝村也並不是市政協安排的工作,主要目的是有些個人私事,要讓江寒幫忙出主意。
在黃溝村、平溝村轉悠的過程中,楊傑觀察的很仔細、聽得也很認真。
這讓江寒對楊傑的看法有了改變。
過去,楊傑做生意一直沒有起色,被畢老三拉上要挖砂。
當時江寒全力阻止畢老三挖砂,楊傑對江寒也是咬牙切齒。
後來的事實證明,正是江寒的阻止,讓他包括父親楊時鋒逃過了一場劫難。
如果不是江寒,楊時鋒恐怕早就降職了,更不要說提副廳了。
楊傑恐怕和武寧縣、林豐縣的很多老板們一樣,還在監獄裏蹲著。
楊傑對江寒從一開始的憤恨,到不服氣,到後來的心服口服,隻有短短一年的時間。
江寒又帶著幾個人到野坡林場轉了一圈,這個地方的旅遊已成規模和氣候,讓楊時鋒不禁生出一種人是物非的感覺。
晚上,江寒迴到伴山房的時候,發現縣長張雅文已經在餐廳裏等著了。
張雅文的車讓林逍逍開著,司機都沒有跟過來。
林逍逍把張雅文送來之後,就直接迴去陪她母親。
張雅文知道楊時鋒來了,當然得趕過來。
張雅文能直接從組織部長提拔成縣長,一方麵她有女幹部的身份,還有年齡優勢,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楊時鋒極力向市委推薦。
楊時鋒來了三河縣,張雅文怎麽說也得過來見一見給她很大幫助的老領導、老班長。
酒過三巡,楊時鋒這才說出了他這次來的主要目的。
楊傑今年年初從武寧縣接手了一家景區,名叫畫眉穀。
這是一家礦老板打造的景區,已經投資了兩千萬,他說在省外又買了一個礦,所以顧不上這個景區了。
楊傑準備拿下這個景區,楊時鋒把高平市旅遊局長都叫上,一塊去看。
這個地方果然是好景致,奇峰、怪石、清溪、碧潭、幽峽、秀瀑、石洞,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風景體係。
之所以叫畫眉穀,是因為這裏有眾多的畫眉鳥棲息繁衍。
最後楊時鋒替楊傑拍了板,拿下!
經過與老板多輪談判,最後以一千五百萬元的價格拿下。
楊傑和楊時鋒當然拿不出這麽多錢,最後還是托了銀行的關係貸了款。
接手之後,楊傑就找了不少旅遊專家來策劃,也花了不少錢到報紙、電視上做廣告,但收益甚微。
後來才逐漸找到原因:畫眉穀景區的確是美,但是離白雲山太近了!白雲山是5a級,遊客都跑到白雲山了。
楊傑粗略地畫了一下位置:畫眉穀在白雲山的北麵,黃溝村、平溝村則是在白雲山的南麵。
江寒大概知道了原因,畫眉穀離白雲山太近了。
白雲山下也有一個山穀,名叫出雲穀,從穀底出雲到山上,就是白雲山。
這個穀原來是沒有名字的,為了配合白雲山,就起了出雲穀這個名字。
遊客來看白雲山,先從白雲穀過,由低到高,越來越開闊,最後上到山頂,一覽眾山小。
從白雲山下來就不用步行了,直接坐?車。
剛走一個穀,再上一座山,遊客不會再去看另外一個穀。
畫眉穀離白雲山近,卻沒有沾到白雲山一點光,反而是被白雲山遮住了應有的光芒。
遊客越來越少,這讓楊時鋒和楊傑愁壞了。
為了畫眉穀,楊時鋒找了不少關係貸了款。如果景區一直慘淡,一直賠錢,還不上貸款怎麽辦?
楊時鋒有個同學叫範湧泉,是省文聯副主席,他曾在畫眉穀的一個農家住過兩個月,主要是避暑。
範湧泉在這裏一邊寫作,一邊休閑,時不時地約上省內的文友喝酒聊天、呤詩作賦。
範湧泉提出通過活動拉動、提升景區人氣,組織了好幾次筆會和文學作品研討會,效果還不錯。
範湧泉被楊時鋒聘請為畫眉穀景區的專家顧問。
但是筆會和研討會搞得多了,也沒有引起多大的市場反響。
作家們發表了不少有關畫眉穀的文章,但發表的地方受眾麵太小,老百姓看的人很少,倒是來了不少有頭有臉的人物。
但有頭有臉的人物不僅沒有給景區帶來收入,反倒讓景區搭進去不少錢。
有頭有臉的人一來畫眉穀,就提前打電話,不是打給市裏有關領導,就是直接給楊時鋒打。
來了不掏門票,直接領進門,還得好吃、好喝、好招待,臨走之際還順便送一些山裏的土特產。
最後,楊傑都忍不住給楊時鋒說,再這麽下去,新客源沒開發,這幫人就把景區給吃窮了!
楊時鋒此時是後悔不迭,左右為難。
很明顯,景區原來的老板早就認識到了問題所在,不惜打折也要出手,在楊傑之前還有很多老板到當地考察,最後都是不接。
楊傑和楊時鋒的性子太急,沒有經過全麵調查,於是成了接盤者。
最後,範湧泉說,三河縣的平溝村、黃溝村,旅遊搞得紅紅火火,他們離白雲山也很近,為什麽他們搞得好?
一句話提醒了楊時鋒和楊傑。
於是三人就來到黃溝村找江寒,一方麵是學習經驗,另一方麵也是想讓江寒出出主意。
張雅文道:“小江,楊書記的事就是我的事,就是你的事。這樣,這幾天我放你假,你跟著楊書記去一趟畫眉穀,多看看,好好想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