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整天待在林逍逍的辦公室,張雅文上班下班都會遇到,但她也什麽都沒有問。
這天,張雅文終於把江寒叫到了辦公室。
“小江,這些天辛苦了。”張雅文說出這話時感到不妥,因為江寒這些天閑得沒事可幹,手下兩個人基本不在辦公室裏待,怎麽談得上辛苦?
其實,江寒這些天根本沒閑著。
江寒坐在林逍逍的辦公室,實際上是在看各種材料。
要想了解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最直接、最全麵的就是看材料。
宏觀上,必須看每年的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裏麵最主要的經濟指標都有。
微觀上,看各個部門的專題匯報材料就可以了。
這些天,江寒越看越覺得有意思。
前世的江寒曾在省直部門幹過十年處長,對於各個行業、各個領域都有所涉獵,但了解還是不夠全麵,更談不上深入。
而這些天在林逍逍辦公室,他看了不少材料,對於這個行業有了更深的了解。
以前對某項政策的理解,江寒有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這些天,江寒懂了。
一個縣再小,其工作的複雜程度也遠遠超過一個國家部委。
自秦設郡縣兩千多年來,重視縣域社會管理一直是曆朝曆代的傳統。
在數千年的疆域治理中,凡是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縣域治理得井井有條的時期。
總書記曾經說過: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也是幹部幹事創業、鍛煉成長的基本功訓練基地。
看了兩個月的材料,江寒才真正理解了劉在田勸他“先紮根,再發芽”的良苦用心。
江寒客氣幾句之後,張雅文問道:“夏眾集團捐了五千萬,這個你覺得應該怎麽用?”
“五千萬元扶貧開發基金,對於一個縣來講,根本不夠。我聽說有人建議,把五千萬元補貼到涉農企業上,這個恐怕不妥。”
五千萬到賬之後,有副縣長向張雅文建議,既然是扶貧開發基金,就應該將其補給各鄉鎮的果園、豬場、菌菇廠等,讓其產生收益。
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和農業局長一起到她辦公室,說有這五千萬元,完全可以成立一個農業開發公司。
“張縣長,果園、豬廠和菌菇廠都太小了,把錢補給他們基本是打了水漂。至於規定他們吸納多少貧困人口,讓他們脫貧致富,也不太可能。拿到補貼之後,他們會立馬辭退。這會引起群眾的質疑,他們覺得分配不公。他們會覺得,縣裏這麽做,是在幫富人更富。畢竟,這些包果園的、開廠子的,都不是窮人。他們不屬於扶貧對象。”
“成立農業開發公司也不妥。縣屬國有企業本身就經營困難,不能再成立新的了。”
“水投公司也並沒有增加新編製,而是從其他企業裏調過來的。而且水投公司就是采砂,任務特殊,與農業開發公司不可同日而語。”
“新成立的農業開發公司,必須是投資,不能親自做項目,否則必死無疑。”
“事實證明,除了公益性和壟斷性項目,在其他項目上,政府直接運作,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如果有一家大的製度規範、運作合規的公司來縣裏搞農業產業化項目,我們以農業開發公司的名義給他們投資,定期分紅,產生的收益補給貧困群眾,這倒是一條路子。”
“如果沒有這樣的企業進入,我建議五千萬元放到市裏、省裏新成立的一些商業銀行,他們利息給的高,很有保障。”
“每年的利息就用於貧困群眾的補助上。對於貧困群眾的補助,也不能撒胡椒麵。”
“如果補貼、補助錯了,就會引起群眾不滿,甚至大家爭著去當貧困戶,引起農村道德的滑坡。”
“我建議,貧困群眾的範圍不擴大。我們有現成的五保戶標準,就按這個來。現在咱們五保戶的標準是每個月200元,太低了。提高五保戶的五保供養經費,相信所有人都說不出什麽。因為這部分人本身就是要政府兜底。”
張雅文感到江寒的建議最為穩妥。
如果現在去評什麽貧困戶,費時費力不說,還會引起新的矛盾。
評上了貧困戶,就可以拿補助,不少村民就會擠破頭。
這些年,從上到下一直都在提倡爭當致富能手,這麽一樣,豈不是反過來了?
幸虧今天和江寒談了談,要是把補助範圍擴大了,甚至是搞錯了,會有一係列意想不到的後果。
不過,今天張雅文要的不是這個,而是想知道江寒下一步到底怎麽辦。
“小江,你的建議很好,我會認真考慮。夏眾集團給了五千萬的資金,下一步,是不是該推進遷人移墳了?”
對於這三個地方的遷人移墳工作,張雅文從心底裏來說是持反對意見的。
但後來市政府下達了死命令,張雅文的心思有所鬆動。
到時候夏眾集團在三河縣建墓地,老百姓罵起來,張雅文也有理由解釋或者是自我原諒,他是黨員領導幹部,服從上級的命令,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天經地義,她別無選擇。
夏眾集團捐出了五千萬元,這讓張雅文又有所動搖。
有了這五千萬元,對老百姓,對後人都能有所交待。
“張縣長,咱不必著急,離年底還有時間。任市長如果問起來,您就說我們正在加緊做具體的遷人移墳方案。”
“再等一個月,頂多一個月,一切都會豁然開朗。”
張雅文感到,一個月?為什麽是一個月?到時候會發生什麽?
“小江,你到底是什麽想法,不妨講出來。或許我也會幫你參詳參詳。”
“之前,我一直沒有對您說,並非是故弄玄虛。那是因為,事情起了一些變化。現在,我可以說了。其實前幾天,我就想找您說。”
江寒拿出了一份《河洛法製報》,打開,翻到第四版,指著一個顯眼的標題:
“驚天文物大案水落石出,離奇案情令人掩卷深思。”
這天,張雅文終於把江寒叫到了辦公室。
“小江,這些天辛苦了。”張雅文說出這話時感到不妥,因為江寒這些天閑得沒事可幹,手下兩個人基本不在辦公室裏待,怎麽談得上辛苦?
其實,江寒這些天根本沒閑著。
江寒坐在林逍逍的辦公室,實際上是在看各種材料。
要想了解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最直接、最全麵的就是看材料。
宏觀上,必須看每年的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裏麵最主要的經濟指標都有。
微觀上,看各個部門的專題匯報材料就可以了。
這些天,江寒越看越覺得有意思。
前世的江寒曾在省直部門幹過十年處長,對於各個行業、各個領域都有所涉獵,但了解還是不夠全麵,更談不上深入。
而這些天在林逍逍辦公室,他看了不少材料,對於這個行業有了更深的了解。
以前對某項政策的理解,江寒有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這些天,江寒懂了。
一個縣再小,其工作的複雜程度也遠遠超過一個國家部委。
自秦設郡縣兩千多年來,重視縣域社會管理一直是曆朝曆代的傳統。
在數千年的疆域治理中,凡是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縣域治理得井井有條的時期。
總書記曾經說過: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也是幹部幹事創業、鍛煉成長的基本功訓練基地。
看了兩個月的材料,江寒才真正理解了劉在田勸他“先紮根,再發芽”的良苦用心。
江寒客氣幾句之後,張雅文問道:“夏眾集團捐了五千萬,這個你覺得應該怎麽用?”
“五千萬元扶貧開發基金,對於一個縣來講,根本不夠。我聽說有人建議,把五千萬元補貼到涉農企業上,這個恐怕不妥。”
五千萬到賬之後,有副縣長向張雅文建議,既然是扶貧開發基金,就應該將其補給各鄉鎮的果園、豬場、菌菇廠等,讓其產生收益。
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和農業局長一起到她辦公室,說有這五千萬元,完全可以成立一個農業開發公司。
“張縣長,果園、豬廠和菌菇廠都太小了,把錢補給他們基本是打了水漂。至於規定他們吸納多少貧困人口,讓他們脫貧致富,也不太可能。拿到補貼之後,他們會立馬辭退。這會引起群眾的質疑,他們覺得分配不公。他們會覺得,縣裏這麽做,是在幫富人更富。畢竟,這些包果園的、開廠子的,都不是窮人。他們不屬於扶貧對象。”
“成立農業開發公司也不妥。縣屬國有企業本身就經營困難,不能再成立新的了。”
“水投公司也並沒有增加新編製,而是從其他企業裏調過來的。而且水投公司就是采砂,任務特殊,與農業開發公司不可同日而語。”
“新成立的農業開發公司,必須是投資,不能親自做項目,否則必死無疑。”
“事實證明,除了公益性和壟斷性項目,在其他項目上,政府直接運作,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如果有一家大的製度規範、運作合規的公司來縣裏搞農業產業化項目,我們以農業開發公司的名義給他們投資,定期分紅,產生的收益補給貧困群眾,這倒是一條路子。”
“如果沒有這樣的企業進入,我建議五千萬元放到市裏、省裏新成立的一些商業銀行,他們利息給的高,很有保障。”
“每年的利息就用於貧困群眾的補助上。對於貧困群眾的補助,也不能撒胡椒麵。”
“如果補貼、補助錯了,就會引起群眾不滿,甚至大家爭著去當貧困戶,引起農村道德的滑坡。”
“我建議,貧困群眾的範圍不擴大。我們有現成的五保戶標準,就按這個來。現在咱們五保戶的標準是每個月200元,太低了。提高五保戶的五保供養經費,相信所有人都說不出什麽。因為這部分人本身就是要政府兜底。”
張雅文感到江寒的建議最為穩妥。
如果現在去評什麽貧困戶,費時費力不說,還會引起新的矛盾。
評上了貧困戶,就可以拿補助,不少村民就會擠破頭。
這些年,從上到下一直都在提倡爭當致富能手,這麽一樣,豈不是反過來了?
幸虧今天和江寒談了談,要是把補助範圍擴大了,甚至是搞錯了,會有一係列意想不到的後果。
不過,今天張雅文要的不是這個,而是想知道江寒下一步到底怎麽辦。
“小江,你的建議很好,我會認真考慮。夏眾集團給了五千萬的資金,下一步,是不是該推進遷人移墳了?”
對於這三個地方的遷人移墳工作,張雅文從心底裏來說是持反對意見的。
但後來市政府下達了死命令,張雅文的心思有所鬆動。
到時候夏眾集團在三河縣建墓地,老百姓罵起來,張雅文也有理由解釋或者是自我原諒,他是黨員領導幹部,服從上級的命令,完成上級交待的任務,天經地義,她別無選擇。
夏眾集團捐出了五千萬元,這讓張雅文又有所動搖。
有了這五千萬元,對老百姓,對後人都能有所交待。
“張縣長,咱不必著急,離年底還有時間。任市長如果問起來,您就說我們正在加緊做具體的遷人移墳方案。”
“再等一個月,頂多一個月,一切都會豁然開朗。”
張雅文感到,一個月?為什麽是一個月?到時候會發生什麽?
“小江,你到底是什麽想法,不妨講出來。或許我也會幫你參詳參詳。”
“之前,我一直沒有對您說,並非是故弄玄虛。那是因為,事情起了一些變化。現在,我可以說了。其實前幾天,我就想找您說。”
江寒拿出了一份《河洛法製報》,打開,翻到第四版,指著一個顯眼的標題:
“驚天文物大案水落石出,離奇案情令人掩卷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