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遠遠地跟在餘國慶和巴偉的後麵。


    把巴偉推薦給秦懷禮,也是無意之舉。


    讓巴偉選擇“鄉鎮企業與縣域經濟發展”,就是讓巴偉沉下心來,好好思考,不為外界因素所幹擾。


    剛剛被組織重用,心態容易浮躁,也容易引起他人的妒忌,把握住自己很重要。


    就如同一輛車,不能總是奔跑,總得停下來加加油,保養保養。


    誰知道最後秦懷禮讓自己推薦一個人,江寒毫不猶豫地推薦了巴偉。


    餘國慶這次來,江寒也沒想到他還有考察巴偉的任務,直到昨天晚上喝酒時,江寒才得知。


    因此,江寒馬上給巴偉打電話,讓他連夜改稿子,並且把內容和主要觀點都記下來。


    餘國慶的右手插進兜裏,打開了錄音筆:“巴偉,剛才聽你們規劃局長的意思,你在規劃局好像過得不如意?”


    餘國慶根本不是循序漸進,不是由易到難,上來不是送分題,直接端上了送命題。


    說過得如意,明顯是假話。


    說過得不如意,原因是什麽?


    能力素質不夠?團結意識不強?這個問題,怎麽迴答都不妥。


    “餘處長,我剛到規劃局不久。全市最年輕的副科級幹部是江寒,緊跟著江寒的,就是我。”


    “江寒在縣裏的處境一直都不好,三進三出縣委辦就是實證。”


    “當時我十分理解江寒,從村裏直接到縣委辦,升得太快了。現在他從國家發改委返迴,很多人都在幸災樂禍。這就是人心,這就是人性。”


    餘國慶不禁暗讚,巴偉迴答得真好!


    聰明人,腦子反應夠快!


    他不說自己的問題,也不提規劃局的問題,而是直接把江寒與他捆綁到一起說。


    全市最年輕的兩名幹部,江寒在縣裏的處境都不好,總不能說江寒的素質低,或者是團結意識不強吧?


    因為江寒在國家發改委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


    餘國慶既然陪著江寒來三河縣,說明對江寒是高度認可的。


    這麽一說,餘國慶當然就明白了原因,規劃局的人是在妒忌巴偉。


    巴偉這麽說,沒有直接否定原單位,但把原因也迴答得清清楚楚。


    “你從縣委組織部直接到規劃局,業務上肯定不熟,從黨務部門到政府部門,跨度有些大,多少是有些不適應。”


    餘國慶又拋出一個問題,威力比剛才那個減小了一些。


    巴偉說道:“我在組織部,主要是寫綜合材料。其實在縣裏麵,黨政也不可能截然分開。現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黨建也是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我們在寫材料過程中,也必須要研究大量的經濟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麵的材料。我對經濟尤其是對產業發展,多少也有一些心得。”


    餘國慶說道:“那你就說說,你對國家的產業政策怎麽看?”


    巴偉謙虛了一下:“餘處長,國家的產業政策是宏觀的,我怕說不好啊。”


    “沒關係,我們今天就是漫談,隨便說。”餘國慶鼓勵道。


    “我認為,當前產業的發展,既要瞄準高精尖的,又要鼓勵小土微的。所謂的小土微,就是指鄉鎮企業。”


    巴偉鬆了一口氣,總算是扯上了鄉鎮企業!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發展國有大企業,必須有千家萬戶的鄉鎮企業與之配套。一個國家經濟有沒有活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要看鄉鎮企業的狀況如何。”


    餘國慶點點頭又問道:“鄉鎮企業大量倒閉,這又說明了什麽?”


    巴偉馬上舉例說明原因。


    “那麽,你認為鄉鎮企業有什麽作用?他與國有大企業有什麽不同?”


    餘國慶的問話讓巴偉又是一喜,這個問題,昨天晚上江寒都給他總結過了,把江寒的原話搬出來就是。


    巴偉此時的狀態顯得很鬆馳,迴答問題時不再像剛開始那樣拘謹。


    “鄉鎮企業的作用,可用三個詞十二個字來概括。”


    “接城連鄉、接工連農、接二連三。”


    餘國慶眼皮子一挑:“哦,仔細說說看。”


    “接城連鄉,國有大企業基本在城市周邊,鄉鎮企業大部分在縣以下的鄉鎮,鄉鎮企業的存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城鎮化進程、改善城鄉二元結構。”


    “接工連農,鄉鎮企業的員工,大都是農民,他們農忙時下地,農閑時上工,半工半農,這就是我們的特色。”


    “接二連三,就是鄉鎮企業連著第二產業,能產生第三產業,事實證明,鄉鎮企業的存在,繁榮了縣域經濟。”


    巴偉解釋下來,餘國慶感到巴偉的表達能力很強,當然他的表達能力的基礎是他紮實的文字功底和平時的思考積累。


    “你覺得當前鄉鎮企業存在的問題是什麽?怎麽解決?”


    此時的巴偉更加自信:“鄉鎮企業存在的問題,第一個就是地方政府部門對於其特點和定位認識不準。”


    “鄉鎮企業的特點是:起於村、聚於鄉、興於市。”


    “但是我們總是脫離實際,好高騖遠,盲目躍進。”


    巴偉又列舉了江寒昨天晚上列舉的例子,拿德國、日本、瑞士與我們的鄉鎮企業相比較。


    餘國慶十分意外,這個組織部政研室出來的幹部,對於經濟研究得這麽深。如果不是有心人,如果平時不積累,怎麽可能了解國外的鄉鎮企業?


    呆在小小的縣城,想著國際上的事情,巴偉和江寒這一點倒是很相似。


    “我覺得現階段,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明確鄉的定位。二是保持農的特色。三是圍繞人的需求。”


    “鄉鎮企業必須紮根農業農村,保持土味、鄉味、農味、老味。沉下來,深進去,不求大,不鋪開,搞特色,培育鄉村工匠,打造百年老店。”


    “從國家的層麵講,要出台一個意見,第一條就是要為鄉鎮企業定好位。第二條是給鄉鎮企業營造好環境。具體的是建立鄉鎮企業發展基金,建立健全鄉鎮企業信用製度和擔保機製。歸並管理程序,理順管理關係。”


    餘國慶說道:“好,你慢慢說,一條一條說。”


    ……


    縣委書記高升起在汽車營開了個小會,主要是讓大家迴去後給相關部門交待,多支持汽車營地的建設和賽事舉辦,幫不上忙,也不能添亂。


    凡是到野坡林場、黃溝村、平溝村檢查指導工作的,各部門必須提前向縣委辦報備。


    會開完了,餘國慶、巴偉還有江寒都沒有迴來,他們還在談!


    兩個小時了,還沒談完。


    巴偉今天的表現究竟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欲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照並收藏官欲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