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如黛,近水含煙。
春夏交接之時,三河縣黃溝村的風光讓人深深沉醉。
張雅文和林逍逍坐在伴山房的露台上環望。
蒼山鄉的鄉長趙宏業、黃溝村支部書記黃承印、民宿合作社黃自強也都陪在一邊。
“張縣長,黃溝村從兩年前的窮村變成了先進村,都得益於縣領導的大力支持啊。從省道到這兒的路,都完工了,這擱以前簡直是不敢想象啊。”
張雅文點頭道:“為了修這條路,高書記那是下了狠心的!你也知道咱縣的財政情況。為了這條路,連交通局長都換掉了。所以,你們得好好養護這條路。”
“還有,平溝村民的小木屋,高書記發了幾次脾氣。所以,現在就已經全建好了。”
“26個鄉鎮(辦事處),縣裏對你們蒼山鄉的支持最大!”
黃承印說道:“張縣長,俺咋聽說小寒犯錯誤了,要讓國家機關給攆迴來?”
“誰說的?”張雅文問道。
“都這樣說,”黃承印道:“這對小寒的打擊就太大了。現在不少人要看他的笑話哩。”
對於黃溝村現在的發展,黃承印和村民們幾年前做夢都想不到。
現在,從外地打工趕迴來的越來越多了。
在民宿合作社的帶領下,都在整修房屋,整治環境,村子越來越美了,來村裏參觀遊覽的人越來越多了。
村裏種的菜、土雞等等都不夠吃了,很多時候還得讓別的村送。
在黃溝村的河灘上,自然形成了一個小小的農貿市場。
有人從街上專門趕到這裏擺攤,賺得還不少。
黃自強還在構想,有了路,形成了集市,這裏就成了一個鎮!
最開始黃承印還以為黃自強說大話,現在看,還真是有可能。
這一切,都是江寒帶來的。
江寒的強硬個性為黃溝村的發展掃除了很多障礙。
特別是對那些打著檢查工作的旗號來吃拿卡要的人員,他絕不慣著。
這麽一整,反倒讓黃溝村出了名。
市委書記到黃溝村住了一晚上,最後還自己掏了錢,這給各方麵人員發出了警告,也做出了榜樣。
於是,各職能部門來村裏,一個個的都很規矩。
至於外邊的地痞流氓更是離黃溝村遠遠的。
黃溝村民把畢老三手下三十三名混混打斷腿的事情,威懾力實在太大。
江寒現在受屈了,從國家機關迴來了,那些對他不滿的人,會不會拿黃溝村來做文章?
張雅文說道:“別聽風就是雨。從國家機關迴來那就是犯錯誤了?沒有的事。他迴來,是因為三河縣更需要他。”
趙宏業說道:“江寒迴來的話,有什麽重大任務?”
對於江寒迴來之後幹什麽,大家都有不少猜測,江寒有三個職務:黃溝村大學生村官、野坡林場黨支部書記、縣發改委副主任,縣裏到底讓他去哪裏?
張雅文笑道:“宏業,你說說,如果你是縣領導,你把江寒放在哪兒最合適?”
趙宏業撓了撓頭:“我的層次低,站位不高,安排江寒到哪兒,我說的肯定不合適。”
“這也不是開會,就是聊天,你說說。”張雅文今天的心情似乎不錯。
“那我就說了,”趙宏業說道:“黃溝村也不用江寒迴來,他遙控指揮就行了。野坡林場我看已經進入了正規,也不用江寒迴來。江寒的思路開闊,是個做大事的人。應該讓他迴縣發改委,在經濟發展上為縣領導出謀劃策。”
趙宏業說完,想聽張雅文的評價。
張雅文沒有作評價,反而問趙宏業:“任市長下死令了,黃溝村、平溝村遷人移墳,十二月底完成,你們鄉怎麽想的?”
一提起這個,趙宏業頭都大了。
前幾天,市長任永亮召開專題協調會,夏眾集團的章澤宇,高眾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慶來在座,張雅文帶著蒼山鄉趙宏業、林業局長張留根參加。
內容是黃溝村、平溝村、野坡林場遷人移墳工作。
任永亮在會上提出,三河縣的縣鄉兩級幹部一定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不講價錢,不講條件,擔起責任,克服困難,把市裏交待的任務完成好。
誰都知道遷人移墳的難度。
高平市這幾年拉大城市框架,征了不少郊區村莊的土地,拆掉了農民的房子。
在另外的地方給他們蓋起了安置房,水電等基礎設施全通,比他們原來的生活更為便利。
即使如此,農民們仍然有很多不願意離開,村民與進入做工作的幹部經常發生衝突。
這種拆遷還好說,更難的是移墳。
新華區向外擴展的時候,遇到了一片墳園。
移墳過程異常艱難,有的答應了,但要價奇高,有的是死活不讓動。
最後每個墳頭給了3000塊錢的補償,還抓了四五個帶頭鬧事的,一年之後才算平息。
參與移墳的幹部們,有好多過得提心吊膽的,經常半夜裏有人往他們老家院子裏扔磚頭瓦塊。
盡管難度很大,但是,為了城市的發展,為了項目的落地,不管有多大的難度都得往前推進。
這幾年,搞拆遷的幹部盡管受了很大委屈,但在仕途上卻沒吃虧,大部分幹部都得到了提拔重用。
夏眾集團到三河縣要幹什麽,綜合各方麵的信息,其實從市裏到縣裏都很清楚。
但是市領導需要夏眾集團的水泥廠,需要這樣的硬投入,需要更多的穩定稅源,所以,三河縣建墓地就建墓地吧。市領導心裏默認,但口頭上都是強調要大力支持夏眾集團在三河縣的旅遊開發。
就算是三河縣為全市做貢獻了。
市長下了令,三河縣必須完成。下級服從上級,這是基本原則。
張雅文領了任務,就讓張留根和趙宏業迴去開班子會,就野坡林場、黃溝和平溝的遷人移墳工作做方案、分任務、明責任。
有什麽困難,需要縣裏支持什麽,有什麽建議等等都可以提出來。
趙宏業說道:“張縣長,遷人移墳工作,相比野坡林場,我們黃溝、平溝涉及人員更多、墳園更多,任務更重。我建議由一名縣領導組一個班子,先談好安置和補償方案。”
“縣裏把這些定下來,比如村民安置區在哪裏,每人每戶多少平方,以後生活靠什麽,每家每戶的墳園補償多少錢,都得提前定下來。”
“這樣,我們做工作才有底氣。鄉裏提出的補償標準,群眾不相信。如果是縣裏定下來的,我們也好解釋,群眾的對立情緒就會減少很多。”
張雅文說道:“你們開班子會了嗎?”
趙宏業道:“開了,我們還讓黃溝、平溝的村支書參加了。老黃還有自強也在場。我們統一口徑,先不要對村民講。怕引起亂子。”
張雅文看到黃溝村民都在忙忙碌碌搞建設,應該是還不知道麵臨著遷人移墳的情況。
“誰說俺們不知道呢?”一個聲音響了起來。
一樓的院子裏,花嬸戴著圍巾,朝上麵喊道。
趙宏業氣壞了,看著黃承印:“老黃,不是說好了先不要亂講嘛?!”
黃承印不緊不慢地說:“這事早晚得讓人知道。俺們村都知道了,不也沒亂嘛?!平溝的村民也都知道了,不也沒啥事?”
啊,怎麽會這樣?
下麵的花嬸笑道:“小寒說了,俺們村,誰也動不了!”
張雅文的心中一動。
春夏交接之時,三河縣黃溝村的風光讓人深深沉醉。
張雅文和林逍逍坐在伴山房的露台上環望。
蒼山鄉的鄉長趙宏業、黃溝村支部書記黃承印、民宿合作社黃自強也都陪在一邊。
“張縣長,黃溝村從兩年前的窮村變成了先進村,都得益於縣領導的大力支持啊。從省道到這兒的路,都完工了,這擱以前簡直是不敢想象啊。”
張雅文點頭道:“為了修這條路,高書記那是下了狠心的!你也知道咱縣的財政情況。為了這條路,連交通局長都換掉了。所以,你們得好好養護這條路。”
“還有,平溝村民的小木屋,高書記發了幾次脾氣。所以,現在就已經全建好了。”
“26個鄉鎮(辦事處),縣裏對你們蒼山鄉的支持最大!”
黃承印說道:“張縣長,俺咋聽說小寒犯錯誤了,要讓國家機關給攆迴來?”
“誰說的?”張雅文問道。
“都這樣說,”黃承印道:“這對小寒的打擊就太大了。現在不少人要看他的笑話哩。”
對於黃溝村現在的發展,黃承印和村民們幾年前做夢都想不到。
現在,從外地打工趕迴來的越來越多了。
在民宿合作社的帶領下,都在整修房屋,整治環境,村子越來越美了,來村裏參觀遊覽的人越來越多了。
村裏種的菜、土雞等等都不夠吃了,很多時候還得讓別的村送。
在黃溝村的河灘上,自然形成了一個小小的農貿市場。
有人從街上專門趕到這裏擺攤,賺得還不少。
黃自強還在構想,有了路,形成了集市,這裏就成了一個鎮!
最開始黃承印還以為黃自強說大話,現在看,還真是有可能。
這一切,都是江寒帶來的。
江寒的強硬個性為黃溝村的發展掃除了很多障礙。
特別是對那些打著檢查工作的旗號來吃拿卡要的人員,他絕不慣著。
這麽一整,反倒讓黃溝村出了名。
市委書記到黃溝村住了一晚上,最後還自己掏了錢,這給各方麵人員發出了警告,也做出了榜樣。
於是,各職能部門來村裏,一個個的都很規矩。
至於外邊的地痞流氓更是離黃溝村遠遠的。
黃溝村民把畢老三手下三十三名混混打斷腿的事情,威懾力實在太大。
江寒現在受屈了,從國家機關迴來了,那些對他不滿的人,會不會拿黃溝村來做文章?
張雅文說道:“別聽風就是雨。從國家機關迴來那就是犯錯誤了?沒有的事。他迴來,是因為三河縣更需要他。”
趙宏業說道:“江寒迴來的話,有什麽重大任務?”
對於江寒迴來之後幹什麽,大家都有不少猜測,江寒有三個職務:黃溝村大學生村官、野坡林場黨支部書記、縣發改委副主任,縣裏到底讓他去哪裏?
張雅文笑道:“宏業,你說說,如果你是縣領導,你把江寒放在哪兒最合適?”
趙宏業撓了撓頭:“我的層次低,站位不高,安排江寒到哪兒,我說的肯定不合適。”
“這也不是開會,就是聊天,你說說。”張雅文今天的心情似乎不錯。
“那我就說了,”趙宏業說道:“黃溝村也不用江寒迴來,他遙控指揮就行了。野坡林場我看已經進入了正規,也不用江寒迴來。江寒的思路開闊,是個做大事的人。應該讓他迴縣發改委,在經濟發展上為縣領導出謀劃策。”
趙宏業說完,想聽張雅文的評價。
張雅文沒有作評價,反而問趙宏業:“任市長下死令了,黃溝村、平溝村遷人移墳,十二月底完成,你們鄉怎麽想的?”
一提起這個,趙宏業頭都大了。
前幾天,市長任永亮召開專題協調會,夏眾集團的章澤宇,高眾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慶來在座,張雅文帶著蒼山鄉趙宏業、林業局長張留根參加。
內容是黃溝村、平溝村、野坡林場遷人移墳工作。
任永亮在會上提出,三河縣的縣鄉兩級幹部一定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不講價錢,不講條件,擔起責任,克服困難,把市裏交待的任務完成好。
誰都知道遷人移墳的難度。
高平市這幾年拉大城市框架,征了不少郊區村莊的土地,拆掉了農民的房子。
在另外的地方給他們蓋起了安置房,水電等基礎設施全通,比他們原來的生活更為便利。
即使如此,農民們仍然有很多不願意離開,村民與進入做工作的幹部經常發生衝突。
這種拆遷還好說,更難的是移墳。
新華區向外擴展的時候,遇到了一片墳園。
移墳過程異常艱難,有的答應了,但要價奇高,有的是死活不讓動。
最後每個墳頭給了3000塊錢的補償,還抓了四五個帶頭鬧事的,一年之後才算平息。
參與移墳的幹部們,有好多過得提心吊膽的,經常半夜裏有人往他們老家院子裏扔磚頭瓦塊。
盡管難度很大,但是,為了城市的發展,為了項目的落地,不管有多大的難度都得往前推進。
這幾年,搞拆遷的幹部盡管受了很大委屈,但在仕途上卻沒吃虧,大部分幹部都得到了提拔重用。
夏眾集團到三河縣要幹什麽,綜合各方麵的信息,其實從市裏到縣裏都很清楚。
但是市領導需要夏眾集團的水泥廠,需要這樣的硬投入,需要更多的穩定稅源,所以,三河縣建墓地就建墓地吧。市領導心裏默認,但口頭上都是強調要大力支持夏眾集團在三河縣的旅遊開發。
就算是三河縣為全市做貢獻了。
市長下了令,三河縣必須完成。下級服從上級,這是基本原則。
張雅文領了任務,就讓張留根和趙宏業迴去開班子會,就野坡林場、黃溝和平溝的遷人移墳工作做方案、分任務、明責任。
有什麽困難,需要縣裏支持什麽,有什麽建議等等都可以提出來。
趙宏業說道:“張縣長,遷人移墳工作,相比野坡林場,我們黃溝、平溝涉及人員更多、墳園更多,任務更重。我建議由一名縣領導組一個班子,先談好安置和補償方案。”
“縣裏把這些定下來,比如村民安置區在哪裏,每人每戶多少平方,以後生活靠什麽,每家每戶的墳園補償多少錢,都得提前定下來。”
“這樣,我們做工作才有底氣。鄉裏提出的補償標準,群眾不相信。如果是縣裏定下來的,我們也好解釋,群眾的對立情緒就會減少很多。”
張雅文說道:“你們開班子會了嗎?”
趙宏業道:“開了,我們還讓黃溝、平溝的村支書參加了。老黃還有自強也在場。我們統一口徑,先不要對村民講。怕引起亂子。”
張雅文看到黃溝村民都在忙忙碌碌搞建設,應該是還不知道麵臨著遷人移墳的情況。
“誰說俺們不知道呢?”一個聲音響了起來。
一樓的院子裏,花嬸戴著圍巾,朝上麵喊道。
趙宏業氣壞了,看著黃承印:“老黃,不是說好了先不要亂講嘛?!”
黃承印不緊不慢地說:“這事早晚得讓人知道。俺們村都知道了,不也沒亂嘛?!平溝的村民也都知道了,不也沒啥事?”
啊,怎麽會這樣?
下麵的花嬸笑道:“小寒說了,俺們村,誰也動不了!”
張雅文的心中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