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在替餘國慶圓話的同時,還不忘拍一拍副司長秦懷禮的馬屁。
秦懷禮心中好笑,這小子打圓場把自己也帶上了。
自己根本沒說過什麽部門之間分工不分家呀。
不過,江寒這麽講,就是為了增強真實性,讓人們真的相信餘國慶後麵還有半句話被任仲複給截了。
到這個時候,江寒也根本不會再客氣了。
“餘處長說的沒錯,向總提的這個問題,就是國家轉移支付的範疇。為什麽要搞轉移支付,相關的文件說得明白得不能再明白,我不妨在這裏帶著大家重溫一下。”
“財政轉移支付的主要政策目標是推進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國家給予了南粵省特殊的政策,把你們作為先富起來的地區多方扶持,你們發展的成績不能僅僅歸功於自己,你們發展的成果也不能自己獨享!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吧?”
“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先富帶動後富。你們是富了,但是卻不想奉獻!我真的是無語了!”
江寒搖了搖頭,深深吸了一口氣。
高人!
直接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話來迴答問題,讓你無可辯駁!
向來發沒有坐下來,避開了轉移支付的問題,就產業政策問題發出了質疑:
“江處長,大的方麵我也不懂,但我知道,你們對於產業和項目的補貼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尤其是對我們南粵這樣發達的地區,為什麽國家發改委的支持反而不夠?”
江寒走到台子前道:“政策支持是最大的支持,你們已經得到了很多特殊的政策。當然我也完全理解,其他省份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給的再多,都不嫌多。”
向來發的攻擊性明顯減弱,江寒自然也不再用那麽激烈的詞鋒。
“這裏我向大家解釋一下政策的普惠性、公平性與競爭性、傾向性問題。”
“對於牽扯到國計民生的政策和項目,必須堅持公平、公正、惠及大多數民眾。”
“對於競爭性比較充分的經濟領域,產業政策必須堅持突出重點、突出引導、突出效益。”
“國家的財政資金扶持,要扶什麽?我認為是兩個方向:基礎性民生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什麽?那就是科技含量高、引領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產業,或者說是複雜度極高的產業!”
江寒又走了兩步,任仲複急忙道:“經濟學裏有一個觀點:對這部分企業的扶持,就是對其他企業的不公。”
這老頭,總想打斷自己!
江寒扭過頭道:“對於單純代工的低端製造,為什麽還要給他們扶持?他們賺錢太容易了,或者說他們發財不是因為技術進步,而是人口紅利!”
單純代工,低端製造,這小子又在譏諷南粵!
任仲複馬上道:“人力成本低,這是我們南粵的最大優勢。不扶持優勢產業,那你們國家發改委扶持什麽,劣勢產業?”
江寒道:“任教授很會偷換概念啊。六十年代,我們最大的優勢產業是什麽?你告訴我?當時我們的優勢是農業,因為農業人力多呀。但是當時國家決定要犧牲農業,集中國家所有資源,勒緊褲帶支持兩彈一星!如果沒有兩彈一星,哪兒有我們今天和平發展的環境?”
“我感到,我們的製造業從低端走向高端,必然要經曆一個過程。但我們不能因為這個過程長,而停留在這個階段不動了!”
“我們的政策必須是前瞻性的,必須重點支持複雜度高的產業!”
任仲複的話筒剛拿起,江寒馬上搶先道:
“我再舉個例子,70年代,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利後重新調整亞洲戰略,尼克鬆宣傳終止對其亞洲盟友的直接軍事支持。時任韓國總統樸正熙抓住機會,相應地調整了產業發展戰略,著力發展六大戰略性行業:鋼鐵、有色金屬、造船、機械、電子、石化。”
“這一戰略在當時受到了諸多質疑。”
“美國認為韓國這麽發展不行,必須要發展他們的優勢產業。”
“1974年,世界銀行明確表示,對韓國的產業目標能否實現持保留意見,認為這些產業根本不是韓國的優勢產業。”
“美國政府和世界銀行都先後表態,建議把紡織業這個資金和技術壁壘較低的產業作為他們工業化的突破口。”
“韓國的民眾甚至走上街頭,反對總統的發展戰略,要求他聽從美國和世界銀行的建議。”
“大家猜一猜,韓國總統會怎麽做?”
江寒說到這裏停住了。
此時,任仲複也不好插話了,這小子又使出了他的殺手鐧,舉例子!
沒有人接話,江寒繼續講道:“韓國總統沒有聽美國的,也沒有聽民眾的,執意推行這一戰略。”
“從1973年起,韓國政府通過國家投資基金和韓國產業銀行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六大戰略行業。”
“韓國人對於低技術、低門檻的紡織業基本是不管不問,一心搞六大新興戰略產業。以我們的話說,是放著好好的肉不吃,卻偏偏去啃硬骨頭!”
“但是他們終於把硬骨頭給啃下來了!”
“後來,韓國出現了世界一流的造船業以及浦項製鐵、三星電子這樣的世界頂尖企業,而且大大降低了下遊產業投入品的價格,推動了下遊產業比如汽車行業的發展,培育出了現代集團這樣的一流車企。”
“後來,韓國這位做出過重大曆史貢獻的總統遇刺身亡,韓國產業政策開始轉型,原有的很多扶持政策被廢止。”
“但是,這些產業的基礎已經紮穩,後來長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今後,國家的產業政策扶持的一定不是像服裝鞋帽、初級加工製造這樣的行業和產業!現在看來是比較優勢,未來一定是絕對劣勢!”
江寒此時想到了後來美西方國家對我們實行的技術封鎖,那時候我們才明白過來,我們原來有這麽多方麵能被人家輕鬆地卡住脖子!
既然來了一次國家發改委,既然參與了促進製造業發展的調研,那麽就必須影響一下國家層麵的產業政策!
目前,我們與美西方國家的關係尚可,必須提前布局、努力推進關鍵技術的突破和高新產業的發展。
那麽,就趁著這個機會,向產業司的領導們傳達一下自己的觀點,但願他們能夠聽進去!
“那麽,現在我們迴過頭來看看我們國內。從五六十年代開始,好多省份也想快速推進工業化。我舉個我家鄉的例子吧。”
“拋開國家布局的三線廠和重大工業項目不說,我們省把工業化的突破口放在了紡織業。”
“當時在我們省,六個棉紡織廠拔地而起,當然後來這些都倒閉了。但我們也培育出了好幾個比如紡織機械、化纖等上市公司,但是我我省的工業化水平到底如何?不說大家也都清楚。”
“我們當時和七十年代初的韓國人一樣,都想發展這種低技術、低門檻的紡織業。後來的結果如何?”
“韓國人正是投入了自己並不在行、並不熟悉甚至是並不存在的產業,才創造了東亞經濟奇跡!韓國才躋身亞洲四小龍!”
“發達國家把他們並不重要的、汙染環境的工廠向發展中國家和落後地區轉移,我們還要給他們補貼和支持?”
“這完全沒有道理!對於他們來,我們歡迎,但也不至於給他們扶持!因為他們和國內的私人老板一起,在吃著我們的人口紅利,或者說是在壓榨我們國人的血汗錢。”
“現在,很多人說,我們具有著勞動力廉價的絕對優勢!一個個地自豪得不得了!”
“外國人很貴,我們中國人很便宜,這個很光榮嗎?”
“我真不知道這些人的臉,是用什麽材料做成的!”
江寒說到這裏又有些忍不住了,老子今天就憤青了!
江寒這幾句話的聲音陡然提高,話筒被震得一陣嘯叫,演播廳裏的音響都刺啦刺啦直響。
秦懷禮心中好笑,這小子打圓場把自己也帶上了。
自己根本沒說過什麽部門之間分工不分家呀。
不過,江寒這麽講,就是為了增強真實性,讓人們真的相信餘國慶後麵還有半句話被任仲複給截了。
到這個時候,江寒也根本不會再客氣了。
“餘處長說的沒錯,向總提的這個問題,就是國家轉移支付的範疇。為什麽要搞轉移支付,相關的文件說得明白得不能再明白,我不妨在這裏帶著大家重溫一下。”
“財政轉移支付的主要政策目標是推進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國家給予了南粵省特殊的政策,把你們作為先富起來的地區多方扶持,你們發展的成績不能僅僅歸功於自己,你們發展的成果也不能自己獨享!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吧?”
“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先富帶動後富。你們是富了,但是卻不想奉獻!我真的是無語了!”
江寒搖了搖頭,深深吸了一口氣。
高人!
直接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話來迴答問題,讓你無可辯駁!
向來發沒有坐下來,避開了轉移支付的問題,就產業政策問題發出了質疑:
“江處長,大的方麵我也不懂,但我知道,你們對於產業和項目的補貼是不是太不公平了?尤其是對我們南粵這樣發達的地區,為什麽國家發改委的支持反而不夠?”
江寒走到台子前道:“政策支持是最大的支持,你們已經得到了很多特殊的政策。當然我也完全理解,其他省份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給的再多,都不嫌多。”
向來發的攻擊性明顯減弱,江寒自然也不再用那麽激烈的詞鋒。
“這裏我向大家解釋一下政策的普惠性、公平性與競爭性、傾向性問題。”
“對於牽扯到國計民生的政策和項目,必須堅持公平、公正、惠及大多數民眾。”
“對於競爭性比較充分的經濟領域,產業政策必須堅持突出重點、突出引導、突出效益。”
“國家的財政資金扶持,要扶什麽?我認為是兩個方向:基礎性民生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什麽?那就是科技含量高、引領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產業,或者說是複雜度極高的產業!”
江寒又走了兩步,任仲複急忙道:“經濟學裏有一個觀點:對這部分企業的扶持,就是對其他企業的不公。”
這老頭,總想打斷自己!
江寒扭過頭道:“對於單純代工的低端製造,為什麽還要給他們扶持?他們賺錢太容易了,或者說他們發財不是因為技術進步,而是人口紅利!”
單純代工,低端製造,這小子又在譏諷南粵!
任仲複馬上道:“人力成本低,這是我們南粵的最大優勢。不扶持優勢產業,那你們國家發改委扶持什麽,劣勢產業?”
江寒道:“任教授很會偷換概念啊。六十年代,我們最大的優勢產業是什麽?你告訴我?當時我們的優勢是農業,因為農業人力多呀。但是當時國家決定要犧牲農業,集中國家所有資源,勒緊褲帶支持兩彈一星!如果沒有兩彈一星,哪兒有我們今天和平發展的環境?”
“我感到,我們的製造業從低端走向高端,必然要經曆一個過程。但我們不能因為這個過程長,而停留在這個階段不動了!”
“我們的政策必須是前瞻性的,必須重點支持複雜度高的產業!”
任仲複的話筒剛拿起,江寒馬上搶先道:
“我再舉個例子,70年代,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利後重新調整亞洲戰略,尼克鬆宣傳終止對其亞洲盟友的直接軍事支持。時任韓國總統樸正熙抓住機會,相應地調整了產業發展戰略,著力發展六大戰略性行業:鋼鐵、有色金屬、造船、機械、電子、石化。”
“這一戰略在當時受到了諸多質疑。”
“美國認為韓國這麽發展不行,必須要發展他們的優勢產業。”
“1974年,世界銀行明確表示,對韓國的產業目標能否實現持保留意見,認為這些產業根本不是韓國的優勢產業。”
“美國政府和世界銀行都先後表態,建議把紡織業這個資金和技術壁壘較低的產業作為他們工業化的突破口。”
“韓國的民眾甚至走上街頭,反對總統的發展戰略,要求他聽從美國和世界銀行的建議。”
“大家猜一猜,韓國總統會怎麽做?”
江寒說到這裏停住了。
此時,任仲複也不好插話了,這小子又使出了他的殺手鐧,舉例子!
沒有人接話,江寒繼續講道:“韓國總統沒有聽美國的,也沒有聽民眾的,執意推行這一戰略。”
“從1973年起,韓國政府通過國家投資基金和韓國產業銀行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六大戰略行業。”
“韓國人對於低技術、低門檻的紡織業基本是不管不問,一心搞六大新興戰略產業。以我們的話說,是放著好好的肉不吃,卻偏偏去啃硬骨頭!”
“但是他們終於把硬骨頭給啃下來了!”
“後來,韓國出現了世界一流的造船業以及浦項製鐵、三星電子這樣的世界頂尖企業,而且大大降低了下遊產業投入品的價格,推動了下遊產業比如汽車行業的發展,培育出了現代集團這樣的一流車企。”
“後來,韓國這位做出過重大曆史貢獻的總統遇刺身亡,韓國產業政策開始轉型,原有的很多扶持政策被廢止。”
“但是,這些產業的基礎已經紮穩,後來長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今後,國家的產業政策扶持的一定不是像服裝鞋帽、初級加工製造這樣的行業和產業!現在看來是比較優勢,未來一定是絕對劣勢!”
江寒此時想到了後來美西方國家對我們實行的技術封鎖,那時候我們才明白過來,我們原來有這麽多方麵能被人家輕鬆地卡住脖子!
既然來了一次國家發改委,既然參與了促進製造業發展的調研,那麽就必須影響一下國家層麵的產業政策!
目前,我們與美西方國家的關係尚可,必須提前布局、努力推進關鍵技術的突破和高新產業的發展。
那麽,就趁著這個機會,向產業司的領導們傳達一下自己的觀點,但願他們能夠聽進去!
“那麽,現在我們迴過頭來看看我們國內。從五六十年代開始,好多省份也想快速推進工業化。我舉個我家鄉的例子吧。”
“拋開國家布局的三線廠和重大工業項目不說,我們省把工業化的突破口放在了紡織業。”
“當時在我們省,六個棉紡織廠拔地而起,當然後來這些都倒閉了。但我們也培育出了好幾個比如紡織機械、化纖等上市公司,但是我我省的工業化水平到底如何?不說大家也都清楚。”
“我們當時和七十年代初的韓國人一樣,都想發展這種低技術、低門檻的紡織業。後來的結果如何?”
“韓國人正是投入了自己並不在行、並不熟悉甚至是並不存在的產業,才創造了東亞經濟奇跡!韓國才躋身亞洲四小龍!”
“發達國家把他們並不重要的、汙染環境的工廠向發展中國家和落後地區轉移,我們還要給他們補貼和支持?”
“這完全沒有道理!對於他們來,我們歡迎,但也不至於給他們扶持!因為他們和國內的私人老板一起,在吃著我們的人口紅利,或者說是在壓榨我們國人的血汗錢。”
“現在,很多人說,我們具有著勞動力廉價的絕對優勢!一個個地自豪得不得了!”
“外國人很貴,我們中國人很便宜,這個很光榮嗎?”
“我真不知道這些人的臉,是用什麽材料做成的!”
江寒說到這裏又有些忍不住了,老子今天就憤青了!
江寒這幾句話的聲音陡然提高,話筒被震得一陣嘯叫,演播廳裏的音響都刺啦刺啦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