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emba的學員們掌聲一片,專家就是專家,任仲複就是任仲複!


    看看國家發改委的幾個人,年齡都不大,坐得端端正正的,和任仲複坐到一起,就像是小學生在聽課。


    任炅說道:“沒想到任參事,連這個也知道。抱歉,我用詞欠妥。任參事了解配第·克拉克定理,我應該想到。”


    “配第·克拉克定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我竟然不知道。當然,我不知道,可以原諒吧,我學的是播音。”


    任炅的話裏也是軟中帶刺,意思是不知道配第·克拉克定理,作為從事經濟工作的人就不可原諒。


    秦守禮的麵子有些掛不住了。


    任仲複和主持人任炅在合謀挖坑,讓江寒在衛星直播的節目中丟醜。


    秦守禮用餘光瞟了一眼正襟危坐的關仁和,任仲複與電視台欄目組這麽做,會不會是關仁和授意或者是知情而默許的?


    司長此時在京城,應該正在收看這個節目。


    想到這裏,秦守禮的手心都出汗了。


    而此時,秦守禮卻幹著急沒辦法,因為他在台下,眾目睽睽之下,他也不能打斷。


    隻能是聽天由命了。


    秦守禮擰了擰身子,卻聽得江寒說話了:


    “主持人,我對你的看法,不敢苟同。”


    任炅說道:“江處長,還請指教。”


    任炅作為南粵電視台唯一一個衛星直播的非新聞類節目主持人,對於口才和現場把控能力非常自信。


    江寒竟然要與自己辯論,求之不得啊。


    “沒有哪個經濟學家敢說自己的理論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定理,放之四海,經濟發展規律?配第·克拉克還配不上這些詞!”


    秦守禮精神一振,江寒反擊了!


    這些話,是任仲複講的,隻不過江寒對的是任炅罷了。


    “配第·克拉克的觀點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配第·克拉克的觀點隻適合大多數美西方發達國家,在亞洲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比如巴西就不適用。”


    “巴西的情況不一樣,勞動力從第一產業流出,先去了第三產業,而後才去了第二產業。”


    啊,很多人都蒙了,江寒是不是胡諂亂說的?


    大家印象中,勞動力就是從一產流出,自然是到第二產業,等第二產業容納不下了,而後再轉向第三產業。


    “我給大家舉個數據,巴西第三產業就業比重超過一產的時間點是1977年,第二產業就業比重超過一產的時間點是1987年,相差了10年。”


    “這就是說,巴西的勞動力首先是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流動,而不是先去了二產。”


    “再看日本,第三產業就業比重超過一產的時間點是1957年,第二產業就業比重超過一產的時間點是1962年,相差了五年。”


    “意大利、匈牙利、韓國兩個時間點相差了三到五年。”


    江寒說到這裏,停了下來,給大家一個消化數據的時間。


    我的天啊,秦懷禮直想站起來拍巴掌,但又忍住了。


    因為這些數據,根本就不是常用的數據,江寒怎麽能記得住?莫非是天才?


    其實,秦懷禮所不知道的是,江寒從小就聰明,幾乎就是過目不忘。


    小學和初中時,好多教師都是代課老師,有的一邊教書,一邊種地。


    老師們的水平與城鎮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江寒的數學不是體育老師教的,因為江寒上小學和初中就沒有體育老師,一上體育課,等於是放羊,同學們滿河灘裏跑。


    從來沒有上過什麽補習班、輔導班。


    上初一的時候,江寒就看完了初二、初三的課本。


    老師搞不懂的題就私下問江寒,問得多了也就臉皮厚了,直接在課堂上問。


    江寒在課堂上睡覺,絕對沒人管,因為他都會。


    有江寒做不出來的題,肯定是老師把題出錯了。


    那時,考中專在農村最為吃香,短平快,一畢業就端上了鐵飯碗,吃上了皇糧。


    在農村和貧困地區,中專、中師的競爭異常激烈。


    以江寒的水平,考上絕對沒有問題。


    但是最後,江寒卻被鄉長的親戚給頂了。


    後來,縣高中接收了江寒。


    江寒上高中時,是全校最窮的一個,拿著鄉親們資助的錢也不敢亂花。


    鄉親們經常輪流騎著二八大杠自行車給他馱糧食到學校,用糧食換飯票和菜票。


    江寒在縣城,經常下館子。但他是進館子幫忙,洗菜刷碗幹雜活,為的就是能吃一點殘羹冷炙,就算是如此也比高中的夥食強太多。


    高中三年,江寒都是在打工,有一年在城郊的一個磚瓦廠搬磚,手都磨得不成樣子,迴到課堂,筆都拿不成。


    後來,縣城裏開了兩家台球館,還賭球,贏一盤得一到五塊錢不等。


    江寒看了看,也不難嘛,上去就打,哪知道最後贏遍了整個縣城。


    後來,兩個老板警告他,不要再來了,再來的話,把他的手給剁了。


    江寒的班主任擺平了這件事,讓江寒把精力放到學習上來。


    江寒從來沒有上過輔導班,英語的基礎很差,在最後半年總算是趕上來了。


    那個時候各個知名高校對於貧困縣還沒有貧困專項計劃,江寒考了全縣理科第一名。


    那時的江寒一心要掙大錢,所以就選擇了經濟。


    選擇經濟學,當然就要上位於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學。


    於是江寒來到了位於改革開放前沿的仲山大學。


    江寒在大學時也體現了極高的學習天賦,隻是為了早點工作,沒有再上研究生而已。


    在學校的時候,江寒就以博聞強記而出名。


    工作之後更是如此,他接觸過的數據都會印在腦子裏。


    所有人全愣了,江寒連如此偏僻的數據都搞得這麽清楚?


    要不是知道任炅是自己的親侄子,任仲複都要懷疑江寒與任炅是串通一氣!


    江寒又道:“大家可以打電話問一問同事,讓他們查一查,我剛才講的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


    “配第·克拉克的觀點是對過往現象的總結,但是時移勢移,他的理論出現了諸多反例。這些國家有發達的,有不發達的,美洲,歐洲,亞洲都有。”


    “有如此多的反例在,你卻告訴我,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


    “我想對各位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說一聲,對經濟感興趣固然好,但千萬不要人雲亦雲,一定要搞清楚來龍去脈。”


    “國內許多人把配第·克拉克的觀點翻譯為配第·克拉克定理,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說什麽定理就是固定下來的道理,太搞笑了!搞經濟,豈能如此顧名思義、望文生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欲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照並收藏官欲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