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澤宇馬上給聶文遠沏了一杯茶:“聶大師,請講。”
“第一,讓江寒滾蛋!”
“江寒最大的特點是不按常理出牌,他的招數讓人很難猜透。”
“再有幾天,執行總裁就要來高平市,而後去三河縣考察。我想高升起一定會派江寒陪同講解!”
“三千人的考察團到黃溝、平溝和野坡,高升起必然要讓江寒當講解員,因為沒有比江寒更合適的。”
“江寒講話的煽動性太強,他一旦講解,真不知會產生什麽後果。”
“因此,必須盡快讓江寒從三河縣滾蛋!”
章澤宇點點頭,朝聶大師豎了個大拇指:“聶大師看問題果然不一樣,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好,讓江寒從三河縣滾蛋,我來辦!”
“第二個是什麽?”章澤宇向前挪了一下沙發。
聶文遠微笑著拈了拈小胡子:“第二,由我們全麵控製三千人的考察團!”
……
教育局長牛勇帶著江寒去見副縣長李正方。
李正方分管文化、教育和體育。
牛勇給李正方介紹了情況,李正方臉上露出了笑容。
剛才張雅文縣長在電話裏說得很簡略,說是要找省教育廳解決縣裏中小學教師缺崗問題。
李正方當即有些頭大,中小學教師缺崗多根本就是一個時代性矛盾、普遍性難題,找上級部門根本沒用。
這麽一說,李正方就明白了。
江寒這小子辦法可真多。
剛剛結束的政府常務擴大會,江寒就提出了一個增加財政收入的好辦法。
不到一個小時,中小學教師缺崗的問題又讓江寒給解決了!
能想出辦法,一得吃透上級的文件精神,二得及時掌握上級部門的政策走向和工作動態,三得有勤於思考、善於鑽研的習慣。
江寒並非是懂教育,也並非是沒事就看教育方麵的文件,他是發現問題、圍繞問題、解決問題。
因為野坡林場的學生上學遠、不安全,他才想到在野坡林場辦一所小學。
解決了場地問題,但教師問題又擺在麵前。
為解決教師問題,他又搞了調研,而後才諮詢省教育廳的同學,偏偏就找到了這麽一條途徑。
江寒之所以有辦法,是因為他準確把握了問題導向。
這才叫有針對性地做工作。
怪不得,當時政法委書記陳利民也想把江寒調過去。
怪不得,張雅文縣長對江寒如此欣賞!
雖然江寒被縣委書記高升起弄到野坡林場了,但張雅文遇到事就把他給叫迴來。
江寒就是張雅文手下的一員虎將。
“小江,你和你教育廳的同學聯係一下,我們的報告是不是需要蓋市裏的章?或者是報告從市教育局發出?”
李正方感到,跳過市這一級,直接與省廳聯係,不太妥當,以後跟市教育局沒法處。
江寒馬上給教育廳的呂鬆奇打電話,並按下了免提。
“江寒,別磨磨嘰嘰的啊。全省就這麽點師範生,首批支教人員更少!省廳沒有下通知讓各地報,就是害怕照顧不過來。”
“你那個小學,要10個指標夠了吧?直接在教育局蓋個章,給我發過來不就得了?”
江寒說道:“老同學,不是10個指標了,我這次是獅子大張口!我要2000個!這個人數比較多,是不是要通過市局?”
“拉倒吧,2000個?全省缺口最多的縣也就是2000,你們一下子要2000?不對啊,你調到縣教育局了?”
“沒有,沒有。我說起我們野坡辦小學,我們縣長,就是當初把我調到縣委組織部的張部長,說我站立點低了,從省廳要指標,得從全縣的大局考慮。所以呢,我們就決定要1800個。”
呂鬆奇說道:“這事我做不了主,我可以給我們處長報告一下。你稍等一下,我等會兒給你迴話。”
“別急,晚上我們李縣長帶我,還有我們教育局長去綠城,請你吃飯,還想請你們處長賞個臉。”
“好的。我試試吧。”
李正方讓牛勇把教育局寫材料的人叫過來,直接到政府辦來寫報告。
教育局的人來了,跟政府辦四科科長一起寫起了報告。
江寒就在李正方的辦公室裏聊天。
半小時過後,呂鬆奇迴過來電話,說是處長晚上還有個應酬,不參加了。
“鬆奇,你沒有給處長說支教指標的事?”
“說了,處長說你們要得太多了,一百個還差不多。要一千多人,別的縣咋辦?”
“鬆奇,一百個咋夠,這不是打發叫花子嗎?”
“好了,好了,不說了,我得趕個材料。你趕快把報告打過來,就按100個指標來打。”
江寒掛完電話,李正方有些失望。
四科科長和牛勇進來了,把寫好的請示報告遞過來讓李正方過目。
“改改吧,指標按100個來申請。”
江寒說道:“李縣長,我們多寫幾份報告,1800、1500、1000、100,反正就是多蓋幾個章的事。”
牛勇說道:“這不妥吧,向省教育廳發傳真,一下子發好幾份?”
四科科長說道:“是啊,從來沒有這樣發傳真的,一下發好幾個版本,教育廳會不會批評咱們?”
“咱們不發傳真,咱們把報告寫好,蓋上章,帶著,晚上直接交給教育廳的人。”江寒說道。
牛勇明白了,江寒這是想去和省教育廳麵談,談下來多少指標,就遞哪份報告。
李正方問道:“晚上就去嗎?教育廳的那個處長,晚上有另外的應酬,咱見不到人啊。”
牛勇說道:“見不到處長,見見江寒的同學也中。”
江寒說道:“我們隻管去,到時候肯定有辦法!”
李正方心想,省廳麵對這麽多市縣,處長們肯定忙得要死,如果不是特別熟悉,人家根本就不想見你。
處長當政、處長治國,不管是京城的各部委還得省直各部門,處長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崗位。
一位老總理曾公開講過:有些部門,處長在那裏做主,地方的省長、市長來看他,他對人家連眼皮都不抬一下!
在行政體係中,任何一項政策,客觀上都要處長乃至科長來執行,由於信息不對稱以及政策環境的複雜多變,處級官員常常享有或大或小的部分權力。
在省級層麵,處長既是政策製定者,又是政策落實者。
雖然一項政策最後需要副廳長、廳長把關,但是處長對上級的政策最熟悉、對下麵的情況最了解,他們提出的意見往往能夠得到采納。
李正方曾經和市領導一起到省直部門匯報工作,那些處長們真的是牛氣哄哄的,對於副市長們都帶搭不理的。
江寒在省教育廳的同學,也就是個科員,所以他根本請不動處長。
但李正方又不能請市教育局的人出麵。
正在為難,江寒又打起了電話:“鬆奇,打聽一下,你們處長晚上有什麽應酬,在哪裏吃飯。”
“不用打聽,處長老家來人了,我接的站,晚上處長陪老家的村長、鄉長吃飯。在達裕國貿,我定的房間。”
“哈哈哈,真巧啊。鬆奇,你就在你定的房間旁邊或對麵,再訂一間,8人台。”
不一會兒,呂鬆奇訂好了房間,發來了房間號。
“李縣長,咱們晚上去綠城碰碰運氣。”
“第一,讓江寒滾蛋!”
“江寒最大的特點是不按常理出牌,他的招數讓人很難猜透。”
“再有幾天,執行總裁就要來高平市,而後去三河縣考察。我想高升起一定會派江寒陪同講解!”
“三千人的考察團到黃溝、平溝和野坡,高升起必然要讓江寒當講解員,因為沒有比江寒更合適的。”
“江寒講話的煽動性太強,他一旦講解,真不知會產生什麽後果。”
“因此,必須盡快讓江寒從三河縣滾蛋!”
章澤宇點點頭,朝聶大師豎了個大拇指:“聶大師看問題果然不一樣,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好,讓江寒從三河縣滾蛋,我來辦!”
“第二個是什麽?”章澤宇向前挪了一下沙發。
聶文遠微笑著拈了拈小胡子:“第二,由我們全麵控製三千人的考察團!”
……
教育局長牛勇帶著江寒去見副縣長李正方。
李正方分管文化、教育和體育。
牛勇給李正方介紹了情況,李正方臉上露出了笑容。
剛才張雅文縣長在電話裏說得很簡略,說是要找省教育廳解決縣裏中小學教師缺崗問題。
李正方當即有些頭大,中小學教師缺崗多根本就是一個時代性矛盾、普遍性難題,找上級部門根本沒用。
這麽一說,李正方就明白了。
江寒這小子辦法可真多。
剛剛結束的政府常務擴大會,江寒就提出了一個增加財政收入的好辦法。
不到一個小時,中小學教師缺崗的問題又讓江寒給解決了!
能想出辦法,一得吃透上級的文件精神,二得及時掌握上級部門的政策走向和工作動態,三得有勤於思考、善於鑽研的習慣。
江寒並非是懂教育,也並非是沒事就看教育方麵的文件,他是發現問題、圍繞問題、解決問題。
因為野坡林場的學生上學遠、不安全,他才想到在野坡林場辦一所小學。
解決了場地問題,但教師問題又擺在麵前。
為解決教師問題,他又搞了調研,而後才諮詢省教育廳的同學,偏偏就找到了這麽一條途徑。
江寒之所以有辦法,是因為他準確把握了問題導向。
這才叫有針對性地做工作。
怪不得,當時政法委書記陳利民也想把江寒調過去。
怪不得,張雅文縣長對江寒如此欣賞!
雖然江寒被縣委書記高升起弄到野坡林場了,但張雅文遇到事就把他給叫迴來。
江寒就是張雅文手下的一員虎將。
“小江,你和你教育廳的同學聯係一下,我們的報告是不是需要蓋市裏的章?或者是報告從市教育局發出?”
李正方感到,跳過市這一級,直接與省廳聯係,不太妥當,以後跟市教育局沒法處。
江寒馬上給教育廳的呂鬆奇打電話,並按下了免提。
“江寒,別磨磨嘰嘰的啊。全省就這麽點師範生,首批支教人員更少!省廳沒有下通知讓各地報,就是害怕照顧不過來。”
“你那個小學,要10個指標夠了吧?直接在教育局蓋個章,給我發過來不就得了?”
江寒說道:“老同學,不是10個指標了,我這次是獅子大張口!我要2000個!這個人數比較多,是不是要通過市局?”
“拉倒吧,2000個?全省缺口最多的縣也就是2000,你們一下子要2000?不對啊,你調到縣教育局了?”
“沒有,沒有。我說起我們野坡辦小學,我們縣長,就是當初把我調到縣委組織部的張部長,說我站立點低了,從省廳要指標,得從全縣的大局考慮。所以呢,我們就決定要1800個。”
呂鬆奇說道:“這事我做不了主,我可以給我們處長報告一下。你稍等一下,我等會兒給你迴話。”
“別急,晚上我們李縣長帶我,還有我們教育局長去綠城,請你吃飯,還想請你們處長賞個臉。”
“好的。我試試吧。”
李正方讓牛勇把教育局寫材料的人叫過來,直接到政府辦來寫報告。
教育局的人來了,跟政府辦四科科長一起寫起了報告。
江寒就在李正方的辦公室裏聊天。
半小時過後,呂鬆奇迴過來電話,說是處長晚上還有個應酬,不參加了。
“鬆奇,你沒有給處長說支教指標的事?”
“說了,處長說你們要得太多了,一百個還差不多。要一千多人,別的縣咋辦?”
“鬆奇,一百個咋夠,這不是打發叫花子嗎?”
“好了,好了,不說了,我得趕個材料。你趕快把報告打過來,就按100個指標來打。”
江寒掛完電話,李正方有些失望。
四科科長和牛勇進來了,把寫好的請示報告遞過來讓李正方過目。
“改改吧,指標按100個來申請。”
江寒說道:“李縣長,我們多寫幾份報告,1800、1500、1000、100,反正就是多蓋幾個章的事。”
牛勇說道:“這不妥吧,向省教育廳發傳真,一下子發好幾份?”
四科科長說道:“是啊,從來沒有這樣發傳真的,一下發好幾個版本,教育廳會不會批評咱們?”
“咱們不發傳真,咱們把報告寫好,蓋上章,帶著,晚上直接交給教育廳的人。”江寒說道。
牛勇明白了,江寒這是想去和省教育廳麵談,談下來多少指標,就遞哪份報告。
李正方問道:“晚上就去嗎?教育廳的那個處長,晚上有另外的應酬,咱見不到人啊。”
牛勇說道:“見不到處長,見見江寒的同學也中。”
江寒說道:“我們隻管去,到時候肯定有辦法!”
李正方心想,省廳麵對這麽多市縣,處長們肯定忙得要死,如果不是特別熟悉,人家根本就不想見你。
處長當政、處長治國,不管是京城的各部委還得省直各部門,處長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崗位。
一位老總理曾公開講過:有些部門,處長在那裏做主,地方的省長、市長來看他,他對人家連眼皮都不抬一下!
在行政體係中,任何一項政策,客觀上都要處長乃至科長來執行,由於信息不對稱以及政策環境的複雜多變,處級官員常常享有或大或小的部分權力。
在省級層麵,處長既是政策製定者,又是政策落實者。
雖然一項政策最後需要副廳長、廳長把關,但是處長對上級的政策最熟悉、對下麵的情況最了解,他們提出的意見往往能夠得到采納。
李正方曾經和市領導一起到省直部門匯報工作,那些處長們真的是牛氣哄哄的,對於副市長們都帶搭不理的。
江寒在省教育廳的同學,也就是個科員,所以他根本請不動處長。
但李正方又不能請市教育局的人出麵。
正在為難,江寒又打起了電話:“鬆奇,打聽一下,你們處長晚上有什麽應酬,在哪裏吃飯。”
“不用打聽,處長老家來人了,我接的站,晚上處長陪老家的村長、鄉長吃飯。在達裕國貿,我定的房間。”
“哈哈哈,真巧啊。鬆奇,你就在你定的房間旁邊或對麵,再訂一間,8人台。”
不一會兒,呂鬆奇訂好了房間,發來了房間號。
“李縣長,咱們晚上去綠城碰碰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