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現在鄉村小學沒有多少吸引力,我也知道招來有編製的正式老師有難度。”


    “但是,不能因為有難度而不去做。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攀登。”


    “明天我就去縣裏找教育局,力爭把這件事辦成。”


    “我向來有個原則:不打無準備之仗。”


    “水到渠成,哪兒有那麽完美的事?所以,水未到,先修渠!”


    “我們先把小學的區域劃出來,把老師的住房與孩子們的宿舍先給整好!這個事就由周場長具體負責。”


    “這個錢就從咱們林場的賬上劃。不是還有40萬嘛,就算是畢老三支持我們林場的教育事業了。”


    江寒說到這裏,大家也都不再說什麽了。


    盡管心中有疑問,但江寒去縣裏試一試,說不定會有效果。


    就算江寒沒把這事給辦成,大家也不會說什麽埋怨的話,畢竟江寒是給大家辦好事。


    哪個人不為自己的孩子著想呢?


    工作,掙錢,風裏來,雨裏去的,不都是為了孩子嗎?


    周得金想起農村一句俗話:狗窩裏藏不住剩饃。


    畢老三往林場賬戶轉了40萬元,江寒馬上就要花掉建小學。


    要是教師招不來,這錢不都白瞎了嗎?


    ……


    第二天,江寒跟林逍逍打了個電話,問了一下張雅文縣長在不在縣裏。


    林逍逍說張縣長今天有好幾個會,都在縣城開。


    江寒叫上周得金,讓宋誠帶著皮卡去縣城。


    之所以叫上周得金,主要是為了去拜訪一下林業局的局長們。


    不出正月都是年。


    雖說是大年初八正式上班,但上班後好長一段時間,大家都是在互相串著拜年。


    單位之間串,單位之間各科(股、室)之間串,下屬單位向上級部門串,再也正常不過。


    野坡林場的上級主管部門是縣林業局,支部書記和場長共同去局裏晃一圈,這是個基本禮節。


    江寒和張留根局長聯係了一下,張留根局長也是哪兒也沒去。


    進了張留根辦公室,江寒坐了下來,周得金慌著給張留根上煙。


    “喲,周老摳,現在不摳了呀,吸上玉溪了!”


    “托張局長的福,林場現在情況好轉了,咱也買幾包好煙。”


    張留根扭頭說道:“江寒,有個事整得不地道啊。你們引來一千萬元的投資,最後算到了縣旅遊局的頭上!”


    周得金一臉緊張,而江寒則是笑嘻嘻的。


    “縣旅遊局從最後一名擠進了前十,今年多了10萬元的經費!這10萬元的經費,本來應該就是我們林業局的!”


    江寒笑道:“張局長,沒辦法啊。當時崔局長硬要蹭我的車,最後我跟金總吃飯,崔局長硬是要跟著,我總不能把他給攆走吧?”


    “再說了,崔局長也是我老領導啊。當然,這事主要怨我,屁股沒有坐正。這不,今天我就來賠罪來了。”


    張留根也知道唬不住江寒。


    剛才的批評也帶有一點開玩笑的意思,並沒有真的責怪江寒。


    “賠罪?光嘴上說說?”張留根說道:“今年野坡林場搞得不錯,過了個肥年,也不想著給局裏麵貢獻一點?”


    作為行政部門,林業局是不能創收的,他們的福利都來自於下級事業單位的創收。


    但幾年來,四個國有林場的工資都時有拖欠,能不向林業局張口就算很好了,更不必提能給林業局提供什麽福利。


    江寒說道:“張局長,我從京城帶迴來一些烤鴨,從林場搜了一些山貨,都在我車上。等會兒讓宋誠卸下來,讓辦公室分吧。”


    周得金這才明白了,難怪昨天宋誠向各家各戶收山貨呢,什麽風幹的兔子,曬幹的木耳,臘肉等等。


    原來是來給林業局“賠罪”的。


    貨都卸了下來,林業局的人都從窗戶往下看,真不少啊。


    聽說這些貨都是江寒自個掏錢的,江寒這是為了林場而自掏腰包啊。


    “江寒,你不是要去見張縣長嗎?走,一起去。張縣長今天要召集大家研究財政稅收問題。”


    江寒坐上了張留根的車去開會。


    宋誠和周得金留在林業局,周得金在林場工作多年,跟局裏各個副局長、各個股長都很熟悉,趁機會和大家拉近一下關係,以利於今後林場的工作。


    張雅文今天要研究的頭一個議題是,如何增加財政收入,爭取擺脫財政收入全市墊底的尷尬局麵。


    這個議題,當然包含了招商引資工作,因此,幾乎所有的縣直部門都參加。


    除了招商引資之外,各個部門都必須想出一到兩條創收的路子,千方百計地增加財政收入。


    “林業局也有創收任務嗎?”


    “當然了,林業局的創收任務,估計輕不了!因為我們林業上有執法權!”


    “過去設得有森林公安,現在森林公安撤了,依據《林業行政執法監督辦法》規定,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林業行政執法監督。”


    “包括你們林場的護林員,雖然沒有行政執法權和罰款權,但是經過法製部門的授權,護林員經過培訓上崗,可以頒發執法證。”


    “所以,四個國有林場今年得創新工作方式,多罰款,多創收!”


    “現在凡是罰款都得撕發票,這部分罰款就直接進入了縣財政。”


    江寒問道:“多罰款?沒有人亂砍林子,怎麽能多罰款?”


    “要是縣裏給咱們局多壓任務,那就得想法子了。我給你舉個例子,這是別的縣的,看看人家是咋幹事的!”


    張留根說,陸渾縣一個林場,有個護林員與武寧縣一家菌菇廠聯係,說能夠供應便宜而穩定的木漿。


    現在因為林業上查得嚴,很多人在山上砍樹就地打成木漿,賣給菌菇廠。


    在食用菌發酵前,菌菇廠要把木頭經過木屑機加工製成物料。


    把木材在山上打碎成木漿,不僅方便運出來,還給菌菇廠省了一道程序。


    賣了幾次之後,護林員給菌菇廠透露,林場管得鬆,加上這幾天大部分人都去縣裏培訓了,讓他們開著東風大卡去運木漿。


    菌菇廠相信了,派了幾輛大卡車就去了,誰知道正在運送的時候,被陸渾縣林場的人給抓了。


    這個護林員也找不到了,菌菇廠被罰了幾十萬才放人放車。


    “看看咱們,就會逮住老百姓罰款。老百姓上山砍點柴,也不是賣的,而是自家燒的,也不應該罰他們!再說了,罰老百姓,吵吵半天,能罰多少錢?有的人,寧願你把他抓進去坐幾天,也不願意交罰款。”


    “所以,得創新方法,得瞄準目標!一網下去,就得網條大魚!”


    聽著張留根這麽講,江寒不禁感歎,釣魚執法現在就有了。


    靠罰款來增加財政收入,這不是長久之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欲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照並收藏官欲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