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八點鍾還有五分鍾的時候,縣委辦主任劉慶福打開了會議室的門,拿著高升起的杯子和筆記本。
等高升起坐下之後,劉慶福才把水杯和筆記本擺到桌子上。
高升起坐下後,一眼就看到了江寒。
江寒所坐的位置和下午開會時一樣,正好在自己的對麵。
扭頭看了一下劉慶福,難道劉慶福沒有聽懂自己的意思?
劉慶福的屁股剛剛挨到椅子上,就看到了對麵的江寒。
怎麽迴事?
江寒怎麽自己來了?
不對,一定是張雅文特意帶江寒來的。
下午的常委會,自己和王書高、李明貴聯手,想利用江寒來挫一挫張雅文的銳氣。
哪知道,短短幾個小時,局勢就發生了逆轉。
本來說好的負麵新聞,居然變成了正麵新聞,並且是要表揚江寒的!
現在,江寒成了張雅文手中的利器。
於是,張雅文將這把利器帶到了會場,其用意非常明顯,她要反擊!
可能高升起這幾個月的行動和講話,把張雅文給惹毛了。
特別是下午的常委會,張雅文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張雅文就像一根彈簧,被壓到了極致,也該反彈了。
劉慶福發現,張雅文坐在那裏明顯是精神煥發,與下午開會時的狀態大不一樣。
人家都說,張雅文是有後台的,據說後台是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水長東。
現在看來,一點都不假呀。
她得知晚上央台新聞報道的內容,肯定是通過水長東這個渠道。
劉慶福本來想向高升起建議不再召開常委會,讓大家各自在辦公室收看,但是又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高升起沒有說不開,劉慶福也就不再多此一舉了。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
還不到八點鍾,央台17頻道的節目主持人就開始了。
會議室裏,所有人的目光都同時看向屏幕。
劉慶福心中一動,原來是這個主持人!
這是個三十出頭的男主持,名叫嚴鬆,長著一副苦大仇深的臉,過去曾經是“社會萬象”欄目的主持人。
這個欄目主要是反映各種社會問題,嚴鬆以言辭犀利、敢講敢說而著稱。
因種種原因,“社會萬象”欄目停辦。
嚴鬆就成為了央台大型活動的主持人和一些重大問題和熱點新聞的評論員。
特別是地方出現重大負麵新聞時,嚴鬆的評論一針見血、不留情麵。
大家都說,隻要看到嚴鬆出現,準沒有好事。
嚴鬆一出現,不是矛盾問題,就是重大負麵新聞。
“為貫徹落實一號文件精神,促進農業健康持續發展,央台17套於今晚推出一檔全新的欄目:鄉音。”
“《鄉音》欄目的宗旨是:反映農民心聲、直麵農村問題、促進農業發展。”
嚴鬆說完,一名女主持人說道:“為了支持農民農村農業,中西部地區國家級貧困縣在《鄉音》欄目所做的公益廣告,一律免費。”
此時,電視畫麵切換到了西部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一個滿臉滄桑的農民捧著紅棗,介紹說當地特產。
電視屏幕下麵出現了一行字:正在播放國家級貧困縣公益廣告,五分鍾後請收看《鄉音》。
此時,劉慶福、王書高、李明貴等人狂喜!
特別是劉慶福,一興奮,把杯子都給碰倒了,水灑到褲子上,服務員趕快過來給他擦。
《鄉音》欄目,主要是反映農民心聲,直麵農村問題,最後才是促進農業發展!
也就是說,這個《鄉音》欄目純粹就是找碴的!
這些年,農村人口大量流失,剩下的以老人、婦女和孩子居多,有人戲稱留守農村的是部隊。
農村“精英”人口的流失和金錢至上等觀念的影響,農村的經濟發展、道德評價、鄉風建設等都遭到很大衝擊。
各種矛盾問題層出不窮。
但是農村的問題一直缺乏發聲的平台,導致很多農民進縣城、到省城拉橫幅、訴冤屈。
現在,央台的農業農村頻道專開了《鄉音》欄目,內容就是反映農民心聲、直麵農村問題!
加上嚴鬆這個主持人的出現,劉慶福已經篤定:今天晚上對於三河縣的報道,一定是負麵的。
有江寒參與的負麵報道,那會是什麽?
一定是下午常委會上宣傳部長李明貴和組織部長王書高所分析的那樣,一定是黃溝村。
縣直有關部門曾到村裏吃拿卡要過、蒼山鄉政府曾給了黃溝村民不公平的待遇!
因此,江寒代表黃溝村民才向央台反映這個問題。
時間應該是在江寒被抽調到縣委組織部之前。
不可能是關於平溝村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建設,因為這個是屬於安全生產範圍,雖然安全事故發生在農村,建設基地設在農村,但是與農業沒有關係。
大家都從電視屏幕上移開目光,有意無意地觀察著縣長張雅文和坐在後麵的江寒。
張雅文一臉愕然,江寒一臉茫然。
劉慶福高興了,把工作人員喊了過來:“現在是播廣告的,把聲音調小一點。”
電視上隻剩下麵畫,聲音開到了最小。
“高書記,嚴鬆這個主持人,那可是名人呐,金話筒獲得者。他還有自己的微博帳號,專門抨擊社會問題,揭露社會矛盾。凡是有他的地方,基本不會有什麽好事。”
劉慶福輕鬆地介紹著。
“是啊,有人說央台有三大主持人,有三大特色,任秋的無腦吹,白露的大長腿,嚴鬆的刀子嘴。”
縣委宣傳部長李明貴也跟著補充,因為一時高興,把民間說法也禿嚕出來。
“結合主持人的特點,再聯係《鄉音》欄目的宗旨,我估計下麵的新聞與黃溝村有關。”
下午的常委會上,李明貴是首先猜到新聞與黃溝村有關的,此時講出來,不免有些自得之色。
王書高也笑道:“其實呢,央台這是小題大做、舊題新做。個別部門的個別工作人員到農村檢查工作,存在冷、硬、橫、推的問題太正常了。而且態度這個東西,標準是啥?我也駐過村,碰到不講理的農民,心裏也憋火。”
劉慶福道:“不是央台小題大做,而是我們縣有人在小題大做。央台正好要辦這樣的欄目,正好缺這樣的問題,黃溝村剛好給提供了央台想要的材料!”
“央台備好了彈藥,但是沒有靶子。有人馬上就把靶子給遞了上去。”
三河縣有人在小題大做?有人給央台遞靶子?
究竟這人是誰?
劉慶福的話剛畢,所有人的目光如同探照燈一般,不約而同地射向了坐在後麵的江寒。
等高升起坐下之後,劉慶福才把水杯和筆記本擺到桌子上。
高升起坐下後,一眼就看到了江寒。
江寒所坐的位置和下午開會時一樣,正好在自己的對麵。
扭頭看了一下劉慶福,難道劉慶福沒有聽懂自己的意思?
劉慶福的屁股剛剛挨到椅子上,就看到了對麵的江寒。
怎麽迴事?
江寒怎麽自己來了?
不對,一定是張雅文特意帶江寒來的。
下午的常委會,自己和王書高、李明貴聯手,想利用江寒來挫一挫張雅文的銳氣。
哪知道,短短幾個小時,局勢就發生了逆轉。
本來說好的負麵新聞,居然變成了正麵新聞,並且是要表揚江寒的!
現在,江寒成了張雅文手中的利器。
於是,張雅文將這把利器帶到了會場,其用意非常明顯,她要反擊!
可能高升起這幾個月的行動和講話,把張雅文給惹毛了。
特別是下午的常委會,張雅文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張雅文就像一根彈簧,被壓到了極致,也該反彈了。
劉慶福發現,張雅文坐在那裏明顯是精神煥發,與下午開會時的狀態大不一樣。
人家都說,張雅文是有後台的,據說後台是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水長東。
現在看來,一點都不假呀。
她得知晚上央台新聞報道的內容,肯定是通過水長東這個渠道。
劉慶福本來想向高升起建議不再召開常委會,讓大家各自在辦公室收看,但是又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高升起沒有說不開,劉慶福也就不再多此一舉了。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
還不到八點鍾,央台17頻道的節目主持人就開始了。
會議室裏,所有人的目光都同時看向屏幕。
劉慶福心中一動,原來是這個主持人!
這是個三十出頭的男主持,名叫嚴鬆,長著一副苦大仇深的臉,過去曾經是“社會萬象”欄目的主持人。
這個欄目主要是反映各種社會問題,嚴鬆以言辭犀利、敢講敢說而著稱。
因種種原因,“社會萬象”欄目停辦。
嚴鬆就成為了央台大型活動的主持人和一些重大問題和熱點新聞的評論員。
特別是地方出現重大負麵新聞時,嚴鬆的評論一針見血、不留情麵。
大家都說,隻要看到嚴鬆出現,準沒有好事。
嚴鬆一出現,不是矛盾問題,就是重大負麵新聞。
“為貫徹落實一號文件精神,促進農業健康持續發展,央台17套於今晚推出一檔全新的欄目:鄉音。”
“《鄉音》欄目的宗旨是:反映農民心聲、直麵農村問題、促進農業發展。”
嚴鬆說完,一名女主持人說道:“為了支持農民農村農業,中西部地區國家級貧困縣在《鄉音》欄目所做的公益廣告,一律免費。”
此時,電視畫麵切換到了西部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一個滿臉滄桑的農民捧著紅棗,介紹說當地特產。
電視屏幕下麵出現了一行字:正在播放國家級貧困縣公益廣告,五分鍾後請收看《鄉音》。
此時,劉慶福、王書高、李明貴等人狂喜!
特別是劉慶福,一興奮,把杯子都給碰倒了,水灑到褲子上,服務員趕快過來給他擦。
《鄉音》欄目,主要是反映農民心聲,直麵農村問題,最後才是促進農業發展!
也就是說,這個《鄉音》欄目純粹就是找碴的!
這些年,農村人口大量流失,剩下的以老人、婦女和孩子居多,有人戲稱留守農村的是部隊。
農村“精英”人口的流失和金錢至上等觀念的影響,農村的經濟發展、道德評價、鄉風建設等都遭到很大衝擊。
各種矛盾問題層出不窮。
但是農村的問題一直缺乏發聲的平台,導致很多農民進縣城、到省城拉橫幅、訴冤屈。
現在,央台的農業農村頻道專開了《鄉音》欄目,內容就是反映農民心聲、直麵農村問題!
加上嚴鬆這個主持人的出現,劉慶福已經篤定:今天晚上對於三河縣的報道,一定是負麵的。
有江寒參與的負麵報道,那會是什麽?
一定是下午常委會上宣傳部長李明貴和組織部長王書高所分析的那樣,一定是黃溝村。
縣直有關部門曾到村裏吃拿卡要過、蒼山鄉政府曾給了黃溝村民不公平的待遇!
因此,江寒代表黃溝村民才向央台反映這個問題。
時間應該是在江寒被抽調到縣委組織部之前。
不可能是關於平溝村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建設,因為這個是屬於安全生產範圍,雖然安全事故發生在農村,建設基地設在農村,但是與農業沒有關係。
大家都從電視屏幕上移開目光,有意無意地觀察著縣長張雅文和坐在後麵的江寒。
張雅文一臉愕然,江寒一臉茫然。
劉慶福高興了,把工作人員喊了過來:“現在是播廣告的,把聲音調小一點。”
電視上隻剩下麵畫,聲音開到了最小。
“高書記,嚴鬆這個主持人,那可是名人呐,金話筒獲得者。他還有自己的微博帳號,專門抨擊社會問題,揭露社會矛盾。凡是有他的地方,基本不會有什麽好事。”
劉慶福輕鬆地介紹著。
“是啊,有人說央台有三大主持人,有三大特色,任秋的無腦吹,白露的大長腿,嚴鬆的刀子嘴。”
縣委宣傳部長李明貴也跟著補充,因為一時高興,把民間說法也禿嚕出來。
“結合主持人的特點,再聯係《鄉音》欄目的宗旨,我估計下麵的新聞與黃溝村有關。”
下午的常委會上,李明貴是首先猜到新聞與黃溝村有關的,此時講出來,不免有些自得之色。
王書高也笑道:“其實呢,央台這是小題大做、舊題新做。個別部門的個別工作人員到農村檢查工作,存在冷、硬、橫、推的問題太正常了。而且態度這個東西,標準是啥?我也駐過村,碰到不講理的農民,心裏也憋火。”
劉慶福道:“不是央台小題大做,而是我們縣有人在小題大做。央台正好要辦這樣的欄目,正好缺這樣的問題,黃溝村剛好給提供了央台想要的材料!”
“央台備好了彈藥,但是沒有靶子。有人馬上就把靶子給遞了上去。”
三河縣有人在小題大做?有人給央台遞靶子?
究竟這人是誰?
劉慶福的話剛畢,所有人的目光如同探照燈一般,不約而同地射向了坐在後麵的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