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省調查組的調查報告已經新鮮出爐,省領導當即批示,召開全省違法采砂整治工作大會。
會議原文學習了關於高平市違法采砂的調查報告,高平市市長、林豐縣和武寧縣的代縣長都上台作了深刻檢查。
林豐縣和武寧縣的縣長剛剛被擼。
這次大會,省裏黨政一把手分別講話,一個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一個提出了明確而嚴肅的要求。
書記在講話中嚴肅批評了高平市,同時對三河縣提出了表揚,點到了縣委書記楊時鋒的名字。
在全省大會上,三河縣得到了表揚,這也是近五年來的第一次。
楊時鋒沒想到在他從政生涯的末期迎來了人生中最高光的時刻。
所有人都知道,楊時鋒副廳級穩了。
並不是所有縣委書記平穩退休都能享受副廳級。
省報、省電視台又集中火力,對三河縣河道整治、生態恢複的經驗做法給予了報道。
三河縣的做法,與林豐縣、武寧縣違法采砂亂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省裏的會議一開,省媒的報道一出,楊時鋒的去向就明確了。
楊時鋒離開三河縣,任高平市政協副主席。
同時,三河縣的班子也發生了大變動。
高平市新華區委書記高升起任三河縣委書記。
縣委組織部長張雅文任縣委副書記、被提名為三河縣人民政府縣長。
縣委辦主任王書高挪了一下位置,從縣委辦主任改任縣委組織部部長。
縣委辦主任暫時空缺,縣委辦由副主任羅誌華暫時主持。
這次三河縣的官場變動當中,收獲最大的是楊時鋒和張雅文。
楊時鋒順理成章地提拔為副廳到市裏了。
楊時鋒強烈推薦張雅文提拔為三河縣縣長,得到了市委領導的高度重視。
第一次推薦的時候,楊時鋒的理由都比較充分,是為了高平市多出幹部。
由於種種原因,蔣繼鍾最後當了三河縣的縣長。
沒想到,蔣繼鍾剛剛當選為縣長就馬上被黨媒點了名。
楊時鋒在第二次向市委推薦張雅文的時候,分量就更重了。
這一次楊時鋒有了省委領導點名表揚的加持。
市委重用蔣繼鍾已經證明是一個錯誤。
因此,這次市委終於把張雅文放到了三河縣縣長的位置上。
三十五歲的縣長,而且是女幹部,張雅文一下子成了高平市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楊時鋒在離開三河縣之前,在張雅文的陪同下,去了一趟黃溝村。
作為秘書的江寒當然也跟著。
楊時鋒的意圖很明顯,黃溝村還有平溝村的發展路子是對的,誰都不得幹擾和破壞。
楊時鋒雖然退二線了,但他要認真起來,三河縣也得小心應對。
作為市政協副主席,可以隨時迴來調研,寫成提案直送市政府,市政府還得認真辦理。
還可以隨時寫成報告,遞交給市委。
這就叫參政議政!
省安監局關於平溝村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的建設方案已經通過,省裏確定了一家公司。
等到開春之後就開始建設,包括災難博物館、氣象教育館、現場警示教育點、播放災難片的3d電影院以及會議室等等設施。
相關的教育培訓教材都正在編寫之中。
在亂石嶺上為村民建木屋也開始了,承建單位是省城一家公司。
平溝村民們還住在帳篷裏,盡管天很冷,條件很艱苦,但是他們都看到了巨幅公示欄上的彩色規劃圖,看到圖中的木屋與正在建設的很吻合,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楊時鋒帶著張雅文、江寒還有蒼山鄉的領導去慰問平溝村民。
村民們都真心地感謝黨和政府。
有二十來戶本來都很窮的人家,家裏的房子破爛不堪,有的牆裂縫,有的上麵漏雨。
經過一次大災難,大家反而是因禍得福。
政府出錢給大家蓋房子,並且這房子還這麽高檔,以後還能接待遊客,吃上旅遊飯。
一路走過去,楊時鋒和張雅文都感受到了平溝和黃溝村民對於江寒發自肺腑的感激。
可以說江寒的出名和起步,都是在這裏。
農業、農村、農民,這始終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大省需要始終關注的。
江寒自從迴到黃溝村當大學生村官,就一直在保護著黃溝村生態,在此基礎上發展旅遊,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江寒與有關部門“作對”,跟縣裏的決策對著幹,其實都是為了黃溝村的生態保護。
為此,江寒采取了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甚至還有不少偏激的怪招、歪招、損招,一度引起了大家的誤解。
想給江寒製造麻煩的人不少,但最後的贏家還是江寒。
究其根本是因為江寒的出發點是好的、站立點是對的。
為了家鄉、為了農村、為了鄉親,這也許就是江寒無所畏懼的底氣所在。
沒有這一基點,哪怕是擁有再多的技巧、再高的智慧,這個人都不會有大格局。
來到河邊,楊時鋒看到了一個木牌子,陰刻著垂釣園三個字。
一問之下,黃承印介紹說,這是畢老三用一個月時間“免費”為黃溝村挖的。
聽完之後,楊時鋒樂得哈哈大笑,張雅文也忍俊不禁。
沒想到畢老三,三河縣有名的大能人,居然被江寒給耍了。
多多少少帶著一些小孩子意氣。
到這時,楊時鋒才意識到,江寒才22歲。
迴到伴山房,楊時鋒一下子就覺得周身放鬆。
坐在二樓的露台上,沏一壺茶,看一帶山,觀一片雲,突然間覺得這才叫生活!
從政幾十年,一直緊緊張張,忙忙碌碌,現在可以靜下來了,慢下來了。
江寒說要把伴山房民宿與平溝村的木屋群結合起來,打造一個山地休閑康養度假地,楊時鋒感到一定能做成。
“雅文縣長,黃溝村、平溝村其實可以考慮成立一個聯合黨委,這樣一來,就可以把兩個村統到一起,便於今後旅遊業的發展。”
楊時鋒提出了一個建議。
張雅文道:“去年,組織部帶頭到黃溝村調研,後來各個部門也都來了。就準備把黃溝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典型推出去。後來事情太多,也就放下了。”
“楊書記,下一步,小江怎麽安排?”張雅文不急於推出黃溝村的典型。
她已經不是組織部長了,她是縣長。
黃溝村的旅遊隻是起步階段,要推也隻能從基層黨建的角度來推。
如果按這個角度推的話,其功勞都算到了組織部長王書高和縣委書記高升起的頭上。
張雅文現在最關心的是楊時鋒要把江寒安排到哪裏。
會議原文學習了關於高平市違法采砂的調查報告,高平市市長、林豐縣和武寧縣的代縣長都上台作了深刻檢查。
林豐縣和武寧縣的縣長剛剛被擼。
這次大會,省裏黨政一把手分別講話,一個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一個提出了明確而嚴肅的要求。
書記在講話中嚴肅批評了高平市,同時對三河縣提出了表揚,點到了縣委書記楊時鋒的名字。
在全省大會上,三河縣得到了表揚,這也是近五年來的第一次。
楊時鋒沒想到在他從政生涯的末期迎來了人生中最高光的時刻。
所有人都知道,楊時鋒副廳級穩了。
並不是所有縣委書記平穩退休都能享受副廳級。
省報、省電視台又集中火力,對三河縣河道整治、生態恢複的經驗做法給予了報道。
三河縣的做法,與林豐縣、武寧縣違法采砂亂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省裏的會議一開,省媒的報道一出,楊時鋒的去向就明確了。
楊時鋒離開三河縣,任高平市政協副主席。
同時,三河縣的班子也發生了大變動。
高平市新華區委書記高升起任三河縣委書記。
縣委組織部長張雅文任縣委副書記、被提名為三河縣人民政府縣長。
縣委辦主任王書高挪了一下位置,從縣委辦主任改任縣委組織部部長。
縣委辦主任暫時空缺,縣委辦由副主任羅誌華暫時主持。
這次三河縣的官場變動當中,收獲最大的是楊時鋒和張雅文。
楊時鋒順理成章地提拔為副廳到市裏了。
楊時鋒強烈推薦張雅文提拔為三河縣縣長,得到了市委領導的高度重視。
第一次推薦的時候,楊時鋒的理由都比較充分,是為了高平市多出幹部。
由於種種原因,蔣繼鍾最後當了三河縣的縣長。
沒想到,蔣繼鍾剛剛當選為縣長就馬上被黨媒點了名。
楊時鋒在第二次向市委推薦張雅文的時候,分量就更重了。
這一次楊時鋒有了省委領導點名表揚的加持。
市委重用蔣繼鍾已經證明是一個錯誤。
因此,這次市委終於把張雅文放到了三河縣縣長的位置上。
三十五歲的縣長,而且是女幹部,張雅文一下子成了高平市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楊時鋒在離開三河縣之前,在張雅文的陪同下,去了一趟黃溝村。
作為秘書的江寒當然也跟著。
楊時鋒的意圖很明顯,黃溝村還有平溝村的發展路子是對的,誰都不得幹擾和破壞。
楊時鋒雖然退二線了,但他要認真起來,三河縣也得小心應對。
作為市政協副主席,可以隨時迴來調研,寫成提案直送市政府,市政府還得認真辦理。
還可以隨時寫成報告,遞交給市委。
這就叫參政議政!
省安監局關於平溝村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基地的建設方案已經通過,省裏確定了一家公司。
等到開春之後就開始建設,包括災難博物館、氣象教育館、現場警示教育點、播放災難片的3d電影院以及會議室等等設施。
相關的教育培訓教材都正在編寫之中。
在亂石嶺上為村民建木屋也開始了,承建單位是省城一家公司。
平溝村民們還住在帳篷裏,盡管天很冷,條件很艱苦,但是他們都看到了巨幅公示欄上的彩色規劃圖,看到圖中的木屋與正在建設的很吻合,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希望。
楊時鋒帶著張雅文、江寒還有蒼山鄉的領導去慰問平溝村民。
村民們都真心地感謝黨和政府。
有二十來戶本來都很窮的人家,家裏的房子破爛不堪,有的牆裂縫,有的上麵漏雨。
經過一次大災難,大家反而是因禍得福。
政府出錢給大家蓋房子,並且這房子還這麽高檔,以後還能接待遊客,吃上旅遊飯。
一路走過去,楊時鋒和張雅文都感受到了平溝和黃溝村民對於江寒發自肺腑的感激。
可以說江寒的出名和起步,都是在這裏。
農業、農村、農民,這始終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大省需要始終關注的。
江寒自從迴到黃溝村當大學生村官,就一直在保護著黃溝村生態,在此基礎上發展旅遊,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江寒與有關部門“作對”,跟縣裏的決策對著幹,其實都是為了黃溝村的生態保護。
為此,江寒采取了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甚至還有不少偏激的怪招、歪招、損招,一度引起了大家的誤解。
想給江寒製造麻煩的人不少,但最後的贏家還是江寒。
究其根本是因為江寒的出發點是好的、站立點是對的。
為了家鄉、為了農村、為了鄉親,這也許就是江寒無所畏懼的底氣所在。
沒有這一基點,哪怕是擁有再多的技巧、再高的智慧,這個人都不會有大格局。
來到河邊,楊時鋒看到了一個木牌子,陰刻著垂釣園三個字。
一問之下,黃承印介紹說,這是畢老三用一個月時間“免費”為黃溝村挖的。
聽完之後,楊時鋒樂得哈哈大笑,張雅文也忍俊不禁。
沒想到畢老三,三河縣有名的大能人,居然被江寒給耍了。
多多少少帶著一些小孩子意氣。
到這時,楊時鋒才意識到,江寒才22歲。
迴到伴山房,楊時鋒一下子就覺得周身放鬆。
坐在二樓的露台上,沏一壺茶,看一帶山,觀一片雲,突然間覺得這才叫生活!
從政幾十年,一直緊緊張張,忙忙碌碌,現在可以靜下來了,慢下來了。
江寒說要把伴山房民宿與平溝村的木屋群結合起來,打造一個山地休閑康養度假地,楊時鋒感到一定能做成。
“雅文縣長,黃溝村、平溝村其實可以考慮成立一個聯合黨委,這樣一來,就可以把兩個村統到一起,便於今後旅遊業的發展。”
楊時鋒提出了一個建議。
張雅文道:“去年,組織部帶頭到黃溝村調研,後來各個部門也都來了。就準備把黃溝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典型推出去。後來事情太多,也就放下了。”
“楊書記,下一步,小江怎麽安排?”張雅文不急於推出黃溝村的典型。
她已經不是組織部長了,她是縣長。
黃溝村的旅遊隻是起步階段,要推也隻能從基層黨建的角度來推。
如果按這個角度推的話,其功勞都算到了組織部長王書高和縣委書記高升起的頭上。
張雅文現在最關心的是楊時鋒要把江寒安排到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