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寒!”蔣繼鍾眼中射出一道冷光:“讓你十分鍾到,為啥遲到?”
會議室裏有人竊喜,本以為衝突平息,哪知道被蔣繼鍾重新挑起!
江寒站在那裏,絲毫不懼,聲音不急不徐:“因為,我在楊書記辦公室,所以來遲了。”
蔣繼鍾稍稍一怔,又加大了聲音道:“你在楊書記辦公室?”
崔永軍意識到壞事了,一場衝突不可避免,一觸即發。
江寒幾乎是直接挑明了,他就是縣委書記的秘書。
這個愣小子已經做好了與縣長戰鬥的準備。
這小子還是這種個性,不肯吃虧,不願受氣,有氣就撒,當場就懟。
果然,江寒直接表明了身份:“是的,我是楊書記秘書。”
蔣繼鍾說道:“這麽說來,你不是純粹的大學生村官,你是幹部,為什麽在背後指使群眾阻擾全縣重大工程的施工?”
江寒說道:“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是創造曆史和推動曆史的英雄,我指使不動。”
此話一出,滿室皆驚!
江寒,果然還是那個江寒,膽子太大了!
用無比正確的政治語言來迴擊蔣繼鍾。
蔣繼鍾口中的群眾與江寒所講的群眾不管從範疇還是從內涵上來講,都不一樣。
江寒這麽說實際上是偷換概念,屬於詭辯。
用這種方式對縣長講話,說明江寒心中沒有絲毫懼意,對縣長沒有絲毫尊敬,甚至是戲謔!
衝突眼看就要升級。
有人掩不住擔心,有人興奮地期待,人們的心態各異,會議的氣氛詭異。
蔣繼鍾沒想到江寒這麽虎,一時間卡住了殼。
江寒是楊時鋒的秘書,蔣繼鍾當然知道,但他不知道江寒是這種個性!
在蔣繼鍾的觀念中,凡是當領導秘書的,不僅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更要容得住不平、控得住情緒、壓得住脾氣。
領導幹部需要喜怒不形於色,那是在公開的場合。
領導幹部也有情緒,也會生氣,但他們的情緒總得有發泄的出口。
而秘書就是一個很好的宣泄對象。
秘書還有一個稱謂是“二筒”,當然不是麻將當中的“二筒”。
二筒即,傳聲筒,出氣筒。
江寒是這種個性,縣政府秘書長還有秘書穀濤居然都沒有提前告知!
對於這種個性的人,凡是領導幹部都是避而遠之!
對於這種定時炸彈,何必自找麻煩呢。
寂靜一片中,還是江寒打破了會議室的沉悶:“剛才楊書記在辦公室批評我了,作為黃溝村的大學生村官,對於村民沒有起到宣傳、說服和引導工作。”
“楊書記特別強調,對於清淤疏浚工程,全縣上下都得支持配合。因此,我一定盡好村長助理的職責,力爭讓黃溝村成為清淤疏浚工程的示範。”
眾人都像看外星人一樣瞪著江寒。
怎麽迴事?
江寒所講,幾分真?幾分假?
應該是真的!作為秘書,豈能講假話?
這麽說來,楊時鋒這是向新來的縣長妥協了!
江寒接到來縣政府見縣長的消息後,楊時鋒專門對他有過交待。
以江寒的個性,他不可能服軟!
但縣委書記都選擇了讓步,江寒作為秘書當然得跟楊時鋒保持一致。
因此,這才有了剛開始的劍拔弩張,這才有了突然之間的刀槍入庫。
江寒剛才的表現,多多少少有點耍弄蔣繼鍾的意思。
而實際上,江寒就是故意這麽做的。
對於蔣繼鍾,江寒在京城時就聽婁家慧介紹過。
蔣繼鍾一到三河縣,就擺出一副天大地大不如老子大的姿態,讓江寒十分反感。
這倒還罷了,關鍵是蔣繼鍾要立威,把地點選在了黃溝村,對江寒揚起了刀。
江寒剛才提醒楊時鋒勸一勸楊傑,不要去武寧縣挖砂,並透露了央媒要重點報道武寧縣違法采砂的消息。
作為浸淫官場多年的楊時鋒,當即就明白了下一步該如何做。
武寧縣的報道一出,一場環保問責風暴就會在高平市刮起來!
現在,蔣繼鍾折騰得越厲害,到時候就越狼狽。
楊時鋒對王書高和江寒輕鬆地說,蔣縣長也是為了全縣著想,你們不要多想。
從這句話裏,江寒已經猜到了楊時鋒的心思,現在就全力支持蔣繼鍾的工作,也顯示縣委書記的大度,反襯出蔣繼鍾的狂妄。
等到武寧縣的報道一出,人們將會看到一個沮喪的蔣繼鍾。
到時候,蔣繼鍾將乖乖地迴到楊時鋒指定的道路上,按照楊時鋒既定的部署行事。
當然,楊時鋒剛剛表現出來的輕鬆,是因為他得到了江寒的信息。
王書高壓根不知道這個信息,所以根本不理解楊時鋒為何表現偏軟。
江寒如此說了,就是代表了楊書記的意思。
楊書記要支持蔣繼鍾的工作,而江寒也答應迴去做村民的工作,當好清淤疏浚工程的示範村。
哪怕是窩了一肚子的火,蔣繼鍾此時也不能發出來。
楊時鋒作為縣委書記,作出如此讓步,已經給足了蔣繼鍾的麵子。
此時如果再發火,那就是給臉不要臉了。
蔣繼鍾咳嗽了一聲:“好,好,這就好。那就落實楊書記的指示,做好黃溝村民的工作。縣委工作人員理應在服務和推動全縣重點工作上帶好頭。”
江寒這才坐下來。
蔣繼鍾隻當沒看到,又掃視了一圈道:“大家都聽到了。現在全縣上下,圍繞清淤疏浚工程,形成了一條心、一根繩、一股勁,下麵就看大家的了!”
接下來,蔣繼鍾做起了工作動員。
很多人都沒有聽進去。
大家都在分析當下的局勢和未來的走向。
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時期,縣委書記要走,縣長新上任還沒有去掉“代”字。
縣委書記楊時鋒選擇了讓步,一個月之後呢?
縣委書記不需選舉,是上級黨委直接任命,因此,楊時鋒一個月之後走也可以,停幾個月去市政協或市人大也未嚐不可。
主要是看市委如何決定。
有不少市政協副主席兼任縣委書記的先例。
如果楊時鋒一個月之後,對蔣繼鍾“扶上馬送一程”呢?
楊時鋒對蔣繼鍾到底如何“送”?
楊時鋒在去市裏之前,絕對要把這兩個月忍下的氣全部撒出來!
現在,誰跟蔣繼鍾走得近,大概率會成為楊時鋒開刀的對象!
江寒還在會議室裏坐著,楊時鋒就得到了縣政府會議的具體情況。
楊時鋒喝了一口茶,王書高拎起茶瓶給續上。
“書高,江寒剛才說的話,你如何評價?”
會議室裏有人竊喜,本以為衝突平息,哪知道被蔣繼鍾重新挑起!
江寒站在那裏,絲毫不懼,聲音不急不徐:“因為,我在楊書記辦公室,所以來遲了。”
蔣繼鍾稍稍一怔,又加大了聲音道:“你在楊書記辦公室?”
崔永軍意識到壞事了,一場衝突不可避免,一觸即發。
江寒幾乎是直接挑明了,他就是縣委書記的秘書。
這個愣小子已經做好了與縣長戰鬥的準備。
這小子還是這種個性,不肯吃虧,不願受氣,有氣就撒,當場就懟。
果然,江寒直接表明了身份:“是的,我是楊書記秘書。”
蔣繼鍾說道:“這麽說來,你不是純粹的大學生村官,你是幹部,為什麽在背後指使群眾阻擾全縣重大工程的施工?”
江寒說道:“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是創造曆史和推動曆史的英雄,我指使不動。”
此話一出,滿室皆驚!
江寒,果然還是那個江寒,膽子太大了!
用無比正確的政治語言來迴擊蔣繼鍾。
蔣繼鍾口中的群眾與江寒所講的群眾不管從範疇還是從內涵上來講,都不一樣。
江寒這麽說實際上是偷換概念,屬於詭辯。
用這種方式對縣長講話,說明江寒心中沒有絲毫懼意,對縣長沒有絲毫尊敬,甚至是戲謔!
衝突眼看就要升級。
有人掩不住擔心,有人興奮地期待,人們的心態各異,會議的氣氛詭異。
蔣繼鍾沒想到江寒這麽虎,一時間卡住了殼。
江寒是楊時鋒的秘書,蔣繼鍾當然知道,但他不知道江寒是這種個性!
在蔣繼鍾的觀念中,凡是當領導秘書的,不僅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更要容得住不平、控得住情緒、壓得住脾氣。
領導幹部需要喜怒不形於色,那是在公開的場合。
領導幹部也有情緒,也會生氣,但他們的情緒總得有發泄的出口。
而秘書就是一個很好的宣泄對象。
秘書還有一個稱謂是“二筒”,當然不是麻將當中的“二筒”。
二筒即,傳聲筒,出氣筒。
江寒是這種個性,縣政府秘書長還有秘書穀濤居然都沒有提前告知!
對於這種個性的人,凡是領導幹部都是避而遠之!
對於這種定時炸彈,何必自找麻煩呢。
寂靜一片中,還是江寒打破了會議室的沉悶:“剛才楊書記在辦公室批評我了,作為黃溝村的大學生村官,對於村民沒有起到宣傳、說服和引導工作。”
“楊書記特別強調,對於清淤疏浚工程,全縣上下都得支持配合。因此,我一定盡好村長助理的職責,力爭讓黃溝村成為清淤疏浚工程的示範。”
眾人都像看外星人一樣瞪著江寒。
怎麽迴事?
江寒所講,幾分真?幾分假?
應該是真的!作為秘書,豈能講假話?
這麽說來,楊時鋒這是向新來的縣長妥協了!
江寒接到來縣政府見縣長的消息後,楊時鋒專門對他有過交待。
以江寒的個性,他不可能服軟!
但縣委書記都選擇了讓步,江寒作為秘書當然得跟楊時鋒保持一致。
因此,這才有了剛開始的劍拔弩張,這才有了突然之間的刀槍入庫。
江寒剛才的表現,多多少少有點耍弄蔣繼鍾的意思。
而實際上,江寒就是故意這麽做的。
對於蔣繼鍾,江寒在京城時就聽婁家慧介紹過。
蔣繼鍾一到三河縣,就擺出一副天大地大不如老子大的姿態,讓江寒十分反感。
這倒還罷了,關鍵是蔣繼鍾要立威,把地點選在了黃溝村,對江寒揚起了刀。
江寒剛才提醒楊時鋒勸一勸楊傑,不要去武寧縣挖砂,並透露了央媒要重點報道武寧縣違法采砂的消息。
作為浸淫官場多年的楊時鋒,當即就明白了下一步該如何做。
武寧縣的報道一出,一場環保問責風暴就會在高平市刮起來!
現在,蔣繼鍾折騰得越厲害,到時候就越狼狽。
楊時鋒對王書高和江寒輕鬆地說,蔣縣長也是為了全縣著想,你們不要多想。
從這句話裏,江寒已經猜到了楊時鋒的心思,現在就全力支持蔣繼鍾的工作,也顯示縣委書記的大度,反襯出蔣繼鍾的狂妄。
等到武寧縣的報道一出,人們將會看到一個沮喪的蔣繼鍾。
到時候,蔣繼鍾將乖乖地迴到楊時鋒指定的道路上,按照楊時鋒既定的部署行事。
當然,楊時鋒剛剛表現出來的輕鬆,是因為他得到了江寒的信息。
王書高壓根不知道這個信息,所以根本不理解楊時鋒為何表現偏軟。
江寒如此說了,就是代表了楊書記的意思。
楊書記要支持蔣繼鍾的工作,而江寒也答應迴去做村民的工作,當好清淤疏浚工程的示範村。
哪怕是窩了一肚子的火,蔣繼鍾此時也不能發出來。
楊時鋒作為縣委書記,作出如此讓步,已經給足了蔣繼鍾的麵子。
此時如果再發火,那就是給臉不要臉了。
蔣繼鍾咳嗽了一聲:“好,好,這就好。那就落實楊書記的指示,做好黃溝村民的工作。縣委工作人員理應在服務和推動全縣重點工作上帶好頭。”
江寒這才坐下來。
蔣繼鍾隻當沒看到,又掃視了一圈道:“大家都聽到了。現在全縣上下,圍繞清淤疏浚工程,形成了一條心、一根繩、一股勁,下麵就看大家的了!”
接下來,蔣繼鍾做起了工作動員。
很多人都沒有聽進去。
大家都在分析當下的局勢和未來的走向。
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時期,縣委書記要走,縣長新上任還沒有去掉“代”字。
縣委書記楊時鋒選擇了讓步,一個月之後呢?
縣委書記不需選舉,是上級黨委直接任命,因此,楊時鋒一個月之後走也可以,停幾個月去市政協或市人大也未嚐不可。
主要是看市委如何決定。
有不少市政協副主席兼任縣委書記的先例。
如果楊時鋒一個月之後,對蔣繼鍾“扶上馬送一程”呢?
楊時鋒對蔣繼鍾到底如何“送”?
楊時鋒在去市裏之前,絕對要把這兩個月忍下的氣全部撒出來!
現在,誰跟蔣繼鍾走得近,大概率會成為楊時鋒開刀的對象!
江寒還在會議室裏坐著,楊時鋒就得到了縣政府會議的具體情況。
楊時鋒喝了一口茶,王書高拎起茶瓶給續上。
“書高,江寒剛才說的話,你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