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市領導所講的,萬一是個假記者怎麽辦?


    當然,楊時鋒倒希望是個假記者。


    如果是假記者,那就不怕被曝光,因為假記者的稿件不可能上到央媒。


    他們頂多會發到一些不起眼的報紙上或者是網絡論壇、微博上。


    這些假記者很好搞定,為了息事寧人,出一部分錢就可以了。


    就害怕是真記者。


    如果現在停止整治、重啟挖砂,到時候被央媒曝光,楊時鋒的政治生活正式終結。


    如果不停止整治,到時候江寒說服了央媒記者,媒體沒有報道出來,自己又會麵臨更大的質疑。


    從上到下,從領導到群眾,會認為根本沒有媒體來三河縣采訪一說!


    也就是說,現在楊時鋒的工作是往前推進,還是停止不前,都會有人質疑。


    大張旗鼓地搞河道整治,有人會說他是置全縣榮譽於不顧,搞政治作秀!


    如果把河道整治停了,豈不是承認自己之前的決策是錯的?


    一個縣委書記,抓工作怎麽會如此草率?


    說不定,自己連副廳的待遇都享受不了而黯然退休!


    一連幾天,楊時鋒都沒有過問河道的事情,因為他下不了決心。


    中間與婁家慧、張全保持聯係,他們反饋的情況讓楊時鋒越來越沒有底。


    與楊時鋒的焦慮相比,江寒在京城的生活卻過得十分愜意。


    房本已經拿到手了,泰合院所有的一切都歸江寒和沈芸所有。


    艾誌堅、艾誌誠和艾夢準備返迴南方,江寒叫來沈芸,加上婁家慧和張全,在一起喝了一場酒。


    艾家人不習慣喝北方的白酒,喝的還是他們存的米香白酒。


    艾誌誠這二十多天來,十分興奮。


    因為他的公司緩過勁了。


    他用江寒付的四千萬元,連同拋掉夏眾電子的錢,購買江寒推薦的那隻股票。


    夏眾電子跌得一塌糊塗,而新近進入的股票漲勢喜人。


    這麽一來一迴,一漲一消,艾誌誠賺了三個億。


    艾誌誠平時說普通話本來就有些大舌頭,幾杯酒一下肚,舌頭更僵了。


    “江先生,我們艾家隨時歡迎您,不管您當不當我們的戰略顧問,我都視您為最尊貴的客人!”


    江寒道:“艾先生,這裏還是你們的家,三個房間不會動,你們到京城,隨時進駐。”


    “不管當不當你們的戰略顧問,我都會隨時關注你們還有你們的投資方向。”


    江寒說出這樣的話讓艾氏兄弟大喜過望。


    江寒隨時關注他們還有他們的投資方向,其實就相當於顧問。


    隻不過江寒可能是考慮到他公務員的身份,不便於在企業兼職。


    隻要江寒隨時關注就好,一旦股票發生什麽情況,江寒一定會給艾夢說。


    同時,艾誌堅和艾誌誠又很是遺憾,江寒,堪稱是經濟奇才、投資天才!


    但是,江寒卻對商業不感興趣,隻想一頭紮進官場裏。


    可惜,可歎!


    第二天,艾家三人都告辭而去。


    江寒與沈芸商量,泰合院的名字不變,一切物品都不變。


    人員方麵還是用原來的人,可以對外營業,隻接待高端客人。


    每天隻做兩桌飯,不追求賺多少錢,能給員工發工資即可。


    沈芸不再住校,每天就住在泰合院,順帶著打理一下院子。


    “沈芸,你終於當上我的管家婆了。”


    “你什麽時候能調到京城來?”


    “等你上完碩士吧。這三年,我想在縣裏鍛煉鍛煉。”


    “你在縣裏也別太拚了。三年之後,我求求我爸,把你調過來。”


    這時沈芸才告訴江寒,她爸爸是京城市委黨校的常務副校長,正廳級。


    江寒想起來沈芸曾告訴過他,她父親是校長,也沒有錯。


    沈芸的爸爸叫劉茗軒,沈芸跟著媽媽姓。


    沈芸想通過她父親的關係把他調到京城來,江寒從心底裏有些排斥。


    畢竟現在江寒還沒有見過劉茗軒,也不知道是不是和沈心一樣有著強烈的門戶觀念。


    還有一點,江寒並不想去黨校教書。


    沈芸很想進學校,認為學校的人際關係會簡單一些。


    江寒不想讓自己的職業與沈芸相同,兩個人最好有一定的互補性。


    ……


    楊時鋒在縣裏的工作不被市裏認同,幾乎處於停滯狀態。


    江寒打電話說他在京城的工作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還需要看到三河縣的河道整治成果。


    楊時鋒感到騎虎難下。


    開弓沒有迴頭箭,也隻能是硬著頭皮往前推進了。


    楊時鋒又召開了一次常委會,又強調了一次任務分工,要求大家不要有任何顧慮,排除領導和親友等來自各個方麵的幹擾,加快速度,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會後,楊時鋒帶著王書高到各個河段巡迴檢查、現場督促。


    恰在此時,省國土廳、省安監局對楊時鋒大力整治河道的工作給予了極大的支持。


    省國土廳副廳長李士勇帶著安監局和國土廳幾位處長來三河縣專題調研。


    市裏派常務副市長陪同調研。


    李士勇在縣裏待了兩天時間,一再強調,河道整治是國土整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把河、田、林、草、湖、沙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全麵施治。


    市縣領導一定要站在為生態資源負責、為子孫後代負責的角度,抓好河道的生態恢複;要本著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負責的態度,抓好河道修複,利於行洪,防止發生重特大災害。


    李士勇雖然是副廳長,但說話的分量很重。


    因為國土廳管著全省國土空間規劃,具體一點說就是土地指標的調整與分配。


    一個市要想發展,必須要有項目,項目要最終落地,必須有土地指標。


    財政部門被人稱為財神爺,國土部門被人稱為土地爺。


    國土廳副廳長都這麽講了,高平市、三河縣的幹部對於河道整治工作的雜音也就逐步得以消除。


    李士勇從三河縣走的時候才向楊時鋒透露,江寒給他介紹了三河縣河道整治的情況,這才了解到這項工作推進的難度。


    因此,李士勇專門到三河縣走了一趟。


    楊時鋒這才想起來了,平溝村特大災難發生的那天晚上,李士勇跟著省空勤救援隊隊長楊天增一起乘直升機來過。


    看來,江寒與李士勇的關係也相當密切。


    李士勇走之後,楊時鋒又得到了個很鬱悶的消息。


    三河縣的縣長已經定了!高平市委提名林豐縣常務副縣長蔣繼鍾當三河縣縣長。


    楊時鋒向市委推薦的人選是張雅文。


    雖說張雅文從一個組織部長直接當縣長不合常規,但也說得過去,因為女幹部很缺乏。


    把張雅文提拔為縣長,將來能夠進市委班子。


    楊時鋒的理由是,各級班子必須有一定數量的女幹部,必須現在培養。


    如果現在不培養,到時候市委班子缺女幹部,市裏沒有符合條件的,那麽省裏必然外派。


    推薦張雅文的事,得到了部分領導的讚同。


    但沒想到最後卻變成了蔣繼鍾。


    在楊時鋒看來,蔣繼鍾屁本事沒有,就是個會鑽營的庸官俗吏!


    他來三河縣當縣長,還不如劉慶來!


    楊時鋒很鬱悶。


    比楊時鋒更加鬱悶的是張雅文。


    蔣繼鍾與張雅文曾經是黨校的科級班同學,在一次舞會上,張雅文曾經給了蔣繼鍾一耳光。


    現在居然在一個班子裏共事,這以後的工作如何開展?


    張雅文正在鬱悶之時,接到了江寒的電話。


    “小江,這話不能亂說啊。呃,你說的是真是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欲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照並收藏官欲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