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時鋒承認江寒是他的秘書,並當眾提出表揚。
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難道僅僅是江寒向楊時鋒透露了他兒子的事情?
會議室陷入了一片寂靜,隻有掛鍾的聲音在滴答滴答作響。
誰也不敢貿然說話,因為誰也摸不透楊時鋒到底是如何想的。
張雅文和陳利民對楊時鋒這麽做很佩服,但也隻能從心裏讚歎。
此時,誰附和楊時鋒的話,就等於向王書高的臉上扇一巴掌。
楊時鋒是確定要離開的人了,王書高大概率還要在縣裏與大家共事。
常委們低著頭,看著麵前的筆記本。
放在平時,會議的氛圍到了這個地步,就應該由王書高出來調節一下。
但是這個氛圍的形成,與王書高緊密相關。
王書高此時出來調節,會場氛圍將更加詭異。
楊時鋒剛才小發了一頓脾氣,看看差不多了這才坐下來,常委們都暗暗舒了一口氣。
“下麵,我們說一說清淤疏浚工程!今天下午,我專門看了看有關製度規定,感到我們這個工程問題很多!”
三河縣的清淤疏浚工程已經搞了好幾年了,主要是縣政府在主導和實施。
作為縣委書記的楊時鋒並沒有管太多。
也有不少人告狀,說是這個工程沒有環評,說是疏通河床、利於行洪,但實際上是賣砂發財。
楊時鋒專門打電話問了一下縣長和常務副縣長,他們都解釋說,工程年年都搞,其實就是把河底的東西清出來拉走,沒有什麽影響,搞環評既費錢,又多次一舉。
楊時鋒感到可能是沒有中標的公司不滿意,因此才到處亂告。
今年因為平溝村特大災難,劉慶來被降職調走,楊時鋒這才簽字批準全縣清淤疏浚工程的實施。
本以為這就是一年一度的例行性工作。
關鍵是除了這些告狀信,並沒有常委向楊時鋒反映這個工程的違規操作。
當江寒給他看了記者拍攝的照片之後,楊時鋒才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楊時鋒一迴到單位,就讓市委的人給他發來了一些文件規定。
之所以沒有讓王書高和其他常委找,是因為楊時鋒敏感地認識到,這個工程可能牽扯到大部分常委。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沒有把楊傑也參與挖砂的事情告訴自己。
楊時鋒看了看規定,嚇了一跳。
這報道要是出來,三河縣又是一場地震!
江寒說得對,一定要整改,提前整改!
常委們又愣了!
楊書記這是什麽意思?你想讓兒子楊傑退出就退出,但不能把清淤疏浚工程給停了!
常鵬華最為著急,財政收入上不去,就證明他這個常務副縣長無能。
“楊書記,這個工程是有問題。但是,這些年隻要搞工程,不可能沒有一點問題。要是嚴格按照文件規定來摳,哪個工程都幹不成,哪項工作都別想搞。”
“工程沒有環評,其他縣也是這麽幹的。招標方麵也是盡量照顧了本地企業,雖說是與市場公平競爭有些小衝突,但這也是做大做強本地企業,把稅收留在本地的措施。相信上級也會給予理解。”
其他常委們也感到,楊時鋒的反應有些過頭了。
楊時鋒道:“我們與其他地方情況不一樣,我們縣的生態保護要求更高!”
“我下午詳細了解了一下,我們三條河,其中兩條都關係到全市的飲水安全問題。”
“其中,沙河自西向東,橫貫全縣,上遊有沙湖水庫,下遊有白山水庫,兩水庫之間的近26公裏河段,大前年被省政府劃定為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
“蕩澤河,自北向南流入交山水庫。前年被省政府劃定為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
“根據《河洛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是禁采區。”
“也就是說,沙河、蕩澤河這兩條河,連動都不能動!”
“所以,我建議,馬上停止全縣的清淤疏浚工程!”
啊,常鵬華算是徹底傻眼了!
這都是招過標的!中標的企業都交了錢!
要是把工程停了,豈不是把錢給人家退了?
年底財政收入難道還要全市墊底?
“書記,這個說停就停了,不合適吧?哪怕是給企業交待一下,挖砂之後把河道整治整治,也別停啊。”
楊時鋒道:“必須停!現在我們不能光講發展!有生態才有生存!有生存才有發展!”
“大家看看大屏幕,看看我們的河成什麽樣子了?!”
楊時鋒把手機交給工作人員,把東西拷到電腦上,通過投影儀放大到白色的牆壁上。
都是照片,一張一張地翻過去。
被砂石包圍的死水,渾濁不堪,漂著汙漬!
大部分河床已是幹涸的砂石堆,高低不平,寬窄不一!
還有好幾張照片,上麵有死在河中的兒童屍體以及哭天搶地的群眾!
最後一張照片是一張紙,紙上有一段手寫的話:
“三河縣采砂致使河岸裸露,植被破壞,眾多生物失去棲息環境和產卵環境,河段魚蝦基本絕跡,鳥類減少,目前河流基本功能衰退,濕地萎縮,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看完了,楊時鋒道:“大家有什麽感想?”
還能有什麽感想?
剛才楊時鋒已經明確地表態了立場:有生態才有生存,有生存才有發展!
道理是這個道理,楊時鋒這麽說,絕對正確!
但實際上呢,其他地方不也是這麽幹的?
在發展的初期,包括發達國家當年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時候,比我們破壞更加嚴重!
生態搞得好沒人表揚,老百姓生活不好、全縣經濟發展太慢,上級批評,群眾罵娘!
常委們都默然不語。
楊時鋒道:“我並非沒有考慮到全縣的經濟發展,但,現在是非常時期,必須行非常之舉!”
非常時期?
常鵬華感到,隻不過是楊時鋒的非常時期罷了,因為他在三河縣的最後時光,不想留下任何把柄和汙點。
“除了黃溝村和平溝村的河道不能動,其他所有的河道都要馬上開始整治,修複河道、恢複生態!”
楊時鋒對常鵬華道:“對於中標的公司,該退的退,該賠的賠!至於河道生態整治的資金,你是常務副縣長,你自己想辦法!”
楊時鋒又指著牆壁上顯示的那張紙:“這個字是誰寫的?我告訴你們,是寫平溝村特大事故災難內參的那個記者!”
“換下一張!”
牆壁上又顯示了一張照片。
“這一張,是省領導在內參上的批示!”
“還是這名記者,已經盯上了我們三河縣的違法采砂問題!馬上就要發出來!”
所有人都驚了,這個報道要是發出來,對於三河縣太有殺傷力了!
報道,內參,災難,記者!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同一個名字:江寒!
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麽?
難道僅僅是江寒向楊時鋒透露了他兒子的事情?
會議室陷入了一片寂靜,隻有掛鍾的聲音在滴答滴答作響。
誰也不敢貿然說話,因為誰也摸不透楊時鋒到底是如何想的。
張雅文和陳利民對楊時鋒這麽做很佩服,但也隻能從心裏讚歎。
此時,誰附和楊時鋒的話,就等於向王書高的臉上扇一巴掌。
楊時鋒是確定要離開的人了,王書高大概率還要在縣裏與大家共事。
常委們低著頭,看著麵前的筆記本。
放在平時,會議的氛圍到了這個地步,就應該由王書高出來調節一下。
但是這個氛圍的形成,與王書高緊密相關。
王書高此時出來調節,會場氛圍將更加詭異。
楊時鋒剛才小發了一頓脾氣,看看差不多了這才坐下來,常委們都暗暗舒了一口氣。
“下麵,我們說一說清淤疏浚工程!今天下午,我專門看了看有關製度規定,感到我們這個工程問題很多!”
三河縣的清淤疏浚工程已經搞了好幾年了,主要是縣政府在主導和實施。
作為縣委書記的楊時鋒並沒有管太多。
也有不少人告狀,說是這個工程沒有環評,說是疏通河床、利於行洪,但實際上是賣砂發財。
楊時鋒專門打電話問了一下縣長和常務副縣長,他們都解釋說,工程年年都搞,其實就是把河底的東西清出來拉走,沒有什麽影響,搞環評既費錢,又多次一舉。
楊時鋒感到可能是沒有中標的公司不滿意,因此才到處亂告。
今年因為平溝村特大災難,劉慶來被降職調走,楊時鋒這才簽字批準全縣清淤疏浚工程的實施。
本以為這就是一年一度的例行性工作。
關鍵是除了這些告狀信,並沒有常委向楊時鋒反映這個工程的違規操作。
當江寒給他看了記者拍攝的照片之後,楊時鋒才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楊時鋒一迴到單位,就讓市委的人給他發來了一些文件規定。
之所以沒有讓王書高和其他常委找,是因為楊時鋒敏感地認識到,這個工程可能牽扯到大部分常委。
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沒有把楊傑也參與挖砂的事情告訴自己。
楊時鋒看了看規定,嚇了一跳。
這報道要是出來,三河縣又是一場地震!
江寒說得對,一定要整改,提前整改!
常委們又愣了!
楊書記這是什麽意思?你想讓兒子楊傑退出就退出,但不能把清淤疏浚工程給停了!
常鵬華最為著急,財政收入上不去,就證明他這個常務副縣長無能。
“楊書記,這個工程是有問題。但是,這些年隻要搞工程,不可能沒有一點問題。要是嚴格按照文件規定來摳,哪個工程都幹不成,哪項工作都別想搞。”
“工程沒有環評,其他縣也是這麽幹的。招標方麵也是盡量照顧了本地企業,雖說是與市場公平競爭有些小衝突,但這也是做大做強本地企業,把稅收留在本地的措施。相信上級也會給予理解。”
其他常委們也感到,楊時鋒的反應有些過頭了。
楊時鋒道:“我們與其他地方情況不一樣,我們縣的生態保護要求更高!”
“我下午詳細了解了一下,我們三條河,其中兩條都關係到全市的飲水安全問題。”
“其中,沙河自西向東,橫貫全縣,上遊有沙湖水庫,下遊有白山水庫,兩水庫之間的近26公裏河段,大前年被省政府劃定為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
“蕩澤河,自北向南流入交山水庫。前年被省政府劃定為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
“根據《河洛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是禁采區。”
“也就是說,沙河、蕩澤河這兩條河,連動都不能動!”
“所以,我建議,馬上停止全縣的清淤疏浚工程!”
啊,常鵬華算是徹底傻眼了!
這都是招過標的!中標的企業都交了錢!
要是把工程停了,豈不是把錢給人家退了?
年底財政收入難道還要全市墊底?
“書記,這個說停就停了,不合適吧?哪怕是給企業交待一下,挖砂之後把河道整治整治,也別停啊。”
楊時鋒道:“必須停!現在我們不能光講發展!有生態才有生存!有生存才有發展!”
“大家看看大屏幕,看看我們的河成什麽樣子了?!”
楊時鋒把手機交給工作人員,把東西拷到電腦上,通過投影儀放大到白色的牆壁上。
都是照片,一張一張地翻過去。
被砂石包圍的死水,渾濁不堪,漂著汙漬!
大部分河床已是幹涸的砂石堆,高低不平,寬窄不一!
還有好幾張照片,上麵有死在河中的兒童屍體以及哭天搶地的群眾!
最後一張照片是一張紙,紙上有一段手寫的話:
“三河縣采砂致使河岸裸露,植被破壞,眾多生物失去棲息環境和產卵環境,河段魚蝦基本絕跡,鳥類減少,目前河流基本功能衰退,濕地萎縮,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看完了,楊時鋒道:“大家有什麽感想?”
還能有什麽感想?
剛才楊時鋒已經明確地表態了立場:有生態才有生存,有生存才有發展!
道理是這個道理,楊時鋒這麽說,絕對正確!
但實際上呢,其他地方不也是這麽幹的?
在發展的初期,包括發達國家當年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時候,比我們破壞更加嚴重!
生態搞得好沒人表揚,老百姓生活不好、全縣經濟發展太慢,上級批評,群眾罵娘!
常委們都默然不語。
楊時鋒道:“我並非沒有考慮到全縣的經濟發展,但,現在是非常時期,必須行非常之舉!”
非常時期?
常鵬華感到,隻不過是楊時鋒的非常時期罷了,因為他在三河縣的最後時光,不想留下任何把柄和汙點。
“除了黃溝村和平溝村的河道不能動,其他所有的河道都要馬上開始整治,修複河道、恢複生態!”
楊時鋒對常鵬華道:“對於中標的公司,該退的退,該賠的賠!至於河道生態整治的資金,你是常務副縣長,你自己想辦法!”
楊時鋒又指著牆壁上顯示的那張紙:“這個字是誰寫的?我告訴你們,是寫平溝村特大事故災難內參的那個記者!”
“換下一張!”
牆壁上又顯示了一張照片。
“這一張,是省領導在內參上的批示!”
“還是這名記者,已經盯上了我們三河縣的違法采砂問題!馬上就要發出來!”
所有人都驚了,這個報道要是發出來,對於三河縣太有殺傷力了!
報道,內參,災難,記者!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同一個名字: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