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老三趕快跑到牆角,撿起了楊傑的手機。
那條短信還在顯示,手機比較結實,再加上屋裏是軟包裝,沒有摔壞。
“這小子,還真以為老子的公司是清淤的?居然讓老子給他挖魚塘!打發叫花子呢!”
楊傑感到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畢老三道:“楊公子,這小子裝傻,您就直接挑明!把他擠到牆角去!”
楊傑拿過手機給江寒又發了一條短信:“江科長,金發建設工程公司中了縣裏的標,名義上是清淤疏浚工程,但實際上就是挖砂賣砂,縣財政也緊張得很。黃溝和平溝的村民都聽你的,請你給他們講一聲。”
江寒沒有迴複。
楊傑耐著性子又發一條:“江科長,本次工程與過去平溝挖砂不同,金發建設工程公司很正規,給村子的補償一定會讓大家滿意。當然,事成之後,必有厚報。”
畢老三此時不禁有些後悔,前幾年在平溝村,做得有些過分了。
如果當時承諾給村裏的補償到位了,也不至於到今天這麽被動。
一個小小的破村長助理,一個剛剛進入公務員隊伍的小年輕,就把自己的財路給擋住了!
楊傑這個家夥也是的,雖說是縣委書記的公子,但是膽子實在是太小。
平時被他家老爺子訓斥多了,啥都不敢幹。
這麽好的資源,楊傑都不好好利用。
楊時鋒肯定是要提拔的,但位置肯定不如現在。
在楊時鋒的仕途末期,楊傑總算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決定和自己合夥開公司,拿下了最肥的那塊肉。
這塊肉肥得流油,放在那裏,就是吃不成!
楊傑的短信說得這麽明白,江寒還在裝糊塗。
遇到這種官場二愣子,橫豎就是沒辦法!
“楊公子,我看還是直接給楊書記說吧。老爺子應該想開了,清廉一輩子,最後階段總得考慮考慮養老問題。再說了,我們不管是開公司,還是競標都是合法合規的。”
楊傑麵色一緊,搖了搖頭:“你不知道我們家老爺子的樣子,有時候我甚至以為我不是他親生的。”
這時,江寒的短信到了:“楊總,我有個建議請考慮:你可以編製一個關於三河縣河床修複、生態恢複的建議以及調研報告,聯合幾個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向縣政府提出。”
楊傑氣壞了。
這小子拒絕了還好,他居然讓自己提建議、寫報告,去修複河床、恢複生態!
我是挖砂賺錢的,你讓我提這種建議?豈不是把其他標段的老板給得罪了?
“這小子夠狂的!修複河床,恢複生態?誰給錢?這小子以為他是省領導、市領導呢?!”
畢老三道:“一不做,二不休,從外地找幾個高人來,不信就治不了他!”
……
江寒接到了好幾個人的電話,基本都是暗示他在黃溝村、平溝村的清淤疏浚上,不要太死板。
這裏不僅僅涉及到楊書記的麵子問題,更涉及到很多人的飯碗,還有縣財政的收入。
沒有這筆錢,全縣的日子恐怕不好過。
縣旅遊局長崔永軍專門找了江寒一趟,如果他一味擋住不讓挖,恐怕今後在縣裏就很難混。
縣委書記的秘書不給縣委書記麵子,聽起為就是天方夜譚。
以後到任何一個單位,領導們恐怕都要考慮一下,誰都不想手下有一個不聽話的刺頭兵。
江寒半開玩笑地說,如果山不成山、河不成河了,以後旅遊業怎麽發展?
崔永軍總算是又一次領教了江寒的固執,這小子真是有主見啊,隻要他拿定的主意,八匹馬都拉不迴。
雖說從內裏感到江寒的堅持是對的,但崔永軍卻為江寒擔心起來。
接連七天時間,楊時鋒居然都沒有迴辦公室一次,都是在鄉下調研。
楊時鋒先後開了兩次常委會,都是在鎮上開的,縣委常委和縣直有關局委都趕到鎮上。
這也是多少年來沒有出現的情景。
一個主持全縣工作的領導,一周都不在辦公室裏待!
作為縣委書記秘書,江寒連續十天時間都沒見到縣委書記!
秘書基本上是一刻不離地跟著,但江寒卻像是被縣委書記給晾在了一邊。
有人從畢老三那裏得到消息,縣委書記的公子對江寒十分不滿意。
原因是眾所周知的。
江寒明顯是不識時務啊。
縣委書記在鄉下調研,作為秘書怎麽著也得趕過去,但江寒偏偏就在辦公室裏待著,一邊看報紙,一邊悠閑地喝著茶!
縣委辦公室的人看到每天江寒按時上下班,都感到他在這裏恐怕待不久了。
不等楊時鋒迴來,江寒就要被攆迴到組織部去。
還有一種可能,他恐怕連組織部都進不去。
得罪了楊時鋒的人,組織部還敢用嗎?
張雅文還有對江寒比較欣賞的陳利民,也不敢用。
畢竟楊時鋒還是書記,還是常委一班人的班長。
畢老三的手下人開著機器準備進黃溝和平溝村,卻被兩個村的人給攔住了。
還是江寒當時在村裏慣用的招數!
打頭的是村婦和兒童!
畢老三手下的流氓地痞也沒招!
因為黃溝和平溝的人太多!
特別是平溝村因為泥石流把房子都衝了,暫時集中安置在黃溝村的河灘空地上。
過去,平溝村的人住的比較分散,沒有什麽凝聚力。
現在,平溝村都集中在臨時安置點,反而有了群膽。
畢老三的手下雖然亮出了棍棒,但畢竟隻有二十多人。
平溝村之所以這麽起勁,是因為江寒祭起了金元政策,隻要攔住挖砂人員,按次數給大家發錢!
發生衝突,有人受傷,江寒負責報銷醫藥費並給予每人每次五百元的補償。
這讓畢老三和楊傑火冒三丈,而又無可奈何。
黃溝村和平溝村的做法引起了連鎖反應,其他村子紛紛效仿。
其他幾個標段所涉及到的村子,特別是有大學生村官的村子,都積極學習黃溝和平溝的先進經驗,組織了護河隊,阻止人員進河道施工。
這下子,所有中標的老板都找到了縣財政局或者是副縣長。
常務副縣長是分管縣財政局的,感到事態已經擴大了。
這樣一來,各個村都阻止挖砂了,這些中標的企業豈不是沒有收入?
這是縣政府通過招投標確定的重大項目工程,各個村子居然都群起而反對!
追根溯源,江寒是罪魁禍首!
這天,縣委辦主任王書高走進江寒的房間:“小江,非常遺憾,你得從這裏離開了。”
江寒笑道:“王主任,這是楊書記的意思嗎?”
那條短信還在顯示,手機比較結實,再加上屋裏是軟包裝,沒有摔壞。
“這小子,還真以為老子的公司是清淤的?居然讓老子給他挖魚塘!打發叫花子呢!”
楊傑感到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畢老三道:“楊公子,這小子裝傻,您就直接挑明!把他擠到牆角去!”
楊傑拿過手機給江寒又發了一條短信:“江科長,金發建設工程公司中了縣裏的標,名義上是清淤疏浚工程,但實際上就是挖砂賣砂,縣財政也緊張得很。黃溝和平溝的村民都聽你的,請你給他們講一聲。”
江寒沒有迴複。
楊傑耐著性子又發一條:“江科長,本次工程與過去平溝挖砂不同,金發建設工程公司很正規,給村子的補償一定會讓大家滿意。當然,事成之後,必有厚報。”
畢老三此時不禁有些後悔,前幾年在平溝村,做得有些過分了。
如果當時承諾給村裏的補償到位了,也不至於到今天這麽被動。
一個小小的破村長助理,一個剛剛進入公務員隊伍的小年輕,就把自己的財路給擋住了!
楊傑這個家夥也是的,雖說是縣委書記的公子,但是膽子實在是太小。
平時被他家老爺子訓斥多了,啥都不敢幹。
這麽好的資源,楊傑都不好好利用。
楊時鋒肯定是要提拔的,但位置肯定不如現在。
在楊時鋒的仕途末期,楊傑總算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決定和自己合夥開公司,拿下了最肥的那塊肉。
這塊肉肥得流油,放在那裏,就是吃不成!
楊傑的短信說得這麽明白,江寒還在裝糊塗。
遇到這種官場二愣子,橫豎就是沒辦法!
“楊公子,我看還是直接給楊書記說吧。老爺子應該想開了,清廉一輩子,最後階段總得考慮考慮養老問題。再說了,我們不管是開公司,還是競標都是合法合規的。”
楊傑麵色一緊,搖了搖頭:“你不知道我們家老爺子的樣子,有時候我甚至以為我不是他親生的。”
這時,江寒的短信到了:“楊總,我有個建議請考慮:你可以編製一個關於三河縣河床修複、生態恢複的建議以及調研報告,聯合幾個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向縣政府提出。”
楊傑氣壞了。
這小子拒絕了還好,他居然讓自己提建議、寫報告,去修複河床、恢複生態!
我是挖砂賺錢的,你讓我提這種建議?豈不是把其他標段的老板給得罪了?
“這小子夠狂的!修複河床,恢複生態?誰給錢?這小子以為他是省領導、市領導呢?!”
畢老三道:“一不做,二不休,從外地找幾個高人來,不信就治不了他!”
……
江寒接到了好幾個人的電話,基本都是暗示他在黃溝村、平溝村的清淤疏浚上,不要太死板。
這裏不僅僅涉及到楊書記的麵子問題,更涉及到很多人的飯碗,還有縣財政的收入。
沒有這筆錢,全縣的日子恐怕不好過。
縣旅遊局長崔永軍專門找了江寒一趟,如果他一味擋住不讓挖,恐怕今後在縣裏就很難混。
縣委書記的秘書不給縣委書記麵子,聽起為就是天方夜譚。
以後到任何一個單位,領導們恐怕都要考慮一下,誰都不想手下有一個不聽話的刺頭兵。
江寒半開玩笑地說,如果山不成山、河不成河了,以後旅遊業怎麽發展?
崔永軍總算是又一次領教了江寒的固執,這小子真是有主見啊,隻要他拿定的主意,八匹馬都拉不迴。
雖說從內裏感到江寒的堅持是對的,但崔永軍卻為江寒擔心起來。
接連七天時間,楊時鋒居然都沒有迴辦公室一次,都是在鄉下調研。
楊時鋒先後開了兩次常委會,都是在鎮上開的,縣委常委和縣直有關局委都趕到鎮上。
這也是多少年來沒有出現的情景。
一個主持全縣工作的領導,一周都不在辦公室裏待!
作為縣委書記秘書,江寒連續十天時間都沒見到縣委書記!
秘書基本上是一刻不離地跟著,但江寒卻像是被縣委書記給晾在了一邊。
有人從畢老三那裏得到消息,縣委書記的公子對江寒十分不滿意。
原因是眾所周知的。
江寒明顯是不識時務啊。
縣委書記在鄉下調研,作為秘書怎麽著也得趕過去,但江寒偏偏就在辦公室裏待著,一邊看報紙,一邊悠閑地喝著茶!
縣委辦公室的人看到每天江寒按時上下班,都感到他在這裏恐怕待不久了。
不等楊時鋒迴來,江寒就要被攆迴到組織部去。
還有一種可能,他恐怕連組織部都進不去。
得罪了楊時鋒的人,組織部還敢用嗎?
張雅文還有對江寒比較欣賞的陳利民,也不敢用。
畢竟楊時鋒還是書記,還是常委一班人的班長。
畢老三的手下人開著機器準備進黃溝和平溝村,卻被兩個村的人給攔住了。
還是江寒當時在村裏慣用的招數!
打頭的是村婦和兒童!
畢老三手下的流氓地痞也沒招!
因為黃溝和平溝的人太多!
特別是平溝村因為泥石流把房子都衝了,暫時集中安置在黃溝村的河灘空地上。
過去,平溝村的人住的比較分散,沒有什麽凝聚力。
現在,平溝村都集中在臨時安置點,反而有了群膽。
畢老三的手下雖然亮出了棍棒,但畢竟隻有二十多人。
平溝村之所以這麽起勁,是因為江寒祭起了金元政策,隻要攔住挖砂人員,按次數給大家發錢!
發生衝突,有人受傷,江寒負責報銷醫藥費並給予每人每次五百元的補償。
這讓畢老三和楊傑火冒三丈,而又無可奈何。
黃溝村和平溝村的做法引起了連鎖反應,其他村子紛紛效仿。
其他幾個標段所涉及到的村子,特別是有大學生村官的村子,都積極學習黃溝和平溝的先進經驗,組織了護河隊,阻止人員進河道施工。
這下子,所有中標的老板都找到了縣財政局或者是副縣長。
常務副縣長是分管縣財政局的,感到事態已經擴大了。
這樣一來,各個村都阻止挖砂了,這些中標的企業豈不是沒有收入?
這是縣政府通過招投標確定的重大項目工程,各個村子居然都群起而反對!
追根溯源,江寒是罪魁禍首!
這天,縣委辦主任王書高走進江寒的房間:“小江,非常遺憾,你得從這裏離開了。”
江寒笑道:“王主任,這是楊書記的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