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用競爭演講的方式選拔幹部在全縣引起了廣泛關注。
於是,各個部門都相繼效仿。
縣直各個部門也都將組織部關於開展“三台”活動的內部文件拿了過去,比照著活動方案,也開展起來。
一時間,全縣上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不僅沒有耽誤工作,反而讓工作得到進一步推動。
縣委楊時鋒書記這一段時間,很少向外跑,畢竟縣長還空著,他得把三河縣這一大攤子先穩住。
楊時鋒每天都在縣裏轉,發現各個局委還有鄉鎮幹部的精神狀態明顯不一樣了。
這才發現各個單位都在搞學習,並且這學習活動並不是一時的,而是定期開展的。
再一問才知道,這是縣委組織部帶頭搞的。
楊時鋒十分高興,在黨委中心組學習時專門提到此事,對組織部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張雅文仍然沒有貪功,實話實說,這是組織部政研室江寒的主意。
政法委書記陳利民對於江寒被截胡一事一直耿耿於懷,就因為張雅文是女的,也沒有計較。
現在,陳利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讓江寒進縣委組織部幫助工作的,是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張部長,江寒是個人才,隻不過年輕人有脾氣,要求不要太高了。”陳利民說道。
“陳書記,組織部的幹部們對江寒好著呢,你就放心吧。”
張雅文也疑惑,幾個月前江寒的脾氣還是那麽倔,但現在怎麽突然變了?
看看現在的江寒,說話辦事,幾乎挑不出一點毛病。
不看他的臉,還真以為江寒是多年的老機關呢。
“陳書記,張部長,你們兩個也別爭了。這人呐,爭得越多,身價越高。說不定幾天之後,江寒就被弄走了。”
統戰部長李太智開起了兩人的玩笑。
這時,縣委辦主任王書高走過來了:“張部長,說到這兒,我還真想讓江寒到縣委辦呢,縣委辦也缺人呐。”
縣委辦主任幹的是大管家活,當然也是縣委常委,實權沒有組織部長大,但是地位很高,因為縣委辦主任通常是縣委書記的化身。
王書高如果真要人,張雅文還真得給。
但是江寒剛剛成為組織部的公務員,已經成為政研室的絕對主力,怎麽也不舍得放他走。
別看王書高可以代表書記,但對於張雅文的人,也不敢說調就調。
王書高盯著江寒已經很久了。
江寒在黃溝村的那些事,他後來也都了解了。
這些事乍一聽,就認為這個江寒簡直就是個混不吝。
但仔細全麵地了解,卻發現不是這麽迴事。
江寒做的事情,出發點都是好的,隻是有的時候方式方法有些過激,或者是不被大多數人所理解。
特別讓王書高吃驚的是,江寒居然成了這次官場大地震的源動力。
歸根到底,還是江寒救了四百多口人。
江寒在這次災難中表現出來的預判力、執行力都讓人不可思議。
正是如此,這才出現了政法委與組織部爭搶江寒的現象。
自從借調到組織部,這個江寒就如同開掛一般,迅速成為政研室的主力。
搞出的材料很出彩,典型被推薦到省裏。
提出的活動建議得到了組織部采納,並迅速推廣到全縣。
參加全縣的公務員考錄,他直接拿第一。
很難想象,這一連串的亮眼成績是他在三個月內完成的。
剛好,縣委辦公室缺人了。
王書高就動了把江寒調入縣委辦的心思。
……
縣委辦公室要調入一個人!
這對於全縣副科級以下的幹部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縣委辦公室與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一樣,一把手都是縣委常委,都屬於常委部門。
縣委辦是縣委的重要辦事機構和綜合職能部門、是縣委工作運轉、承上啟下、聯係左右和溝通內外的樞紐,具有參與政務、處理事務、履行服務三大職能。
相對來講,縣委辦的平台比其他部門都高。
因為縣委辦離縣委書記最近。
離領導越近,其機會就越多。當然,如果能力不足,離領導越近就越危險。
縣委辦綜合科的材料主力生病了,是慢性病,今後可能要處於慢慢休養的狀態。
所以,王書高要給綜合科要挑一個材料功夫過硬的。
幾乎所有局委、鄉鎮都盯上了。
組織部剛剛帶頭,全縣上下都開展了“三台”活動,最後一條是給表現舞台。
你有多大能耐,就給你多大舞台。
現在,縣委辦這個舞台需要人!
所以各局委、鄉鎮都積極向王書高推薦人選。
並不是說這些單位的人不重視人才、不想留住人才。
他們把人才輸送到了縣委辦,對本單位、本鄉鎮的發展十分有利。
他們能夠第一時間知道縣委書記的思路。
知道了書記的思路,自己的工作才能跟得上。
如果不了解一把手的思路,盲目去幹,幹得越多,錯得越多,挨批越多。
但是一把手的思路,並不好琢磨。
能琢磨出一把手思路的,隻有縣委辦的人,特別是寫材料的人。
一說起江寒,縣委辦主任王書高的眼睛就冒光。
張雅文當然知道王書高的心思。
雖說是舍不得江寒,但畢竟人家有了更高的平台,也不能攔著。
張雅文專門把江寒叫到了辦公室,征求江寒的意見。
隻要江寒願意,相信王書高一定會選擇江寒。
扒拉扒拉全縣符合條件的幹部,江寒實在是太突出了。
所以,張雅文直接開門見山:“小江,縣委辦主任王書高看中你了,想把你調到縣委辦,想聽聽你個人的想法。”
“張部長,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我的欣賞和培養!從素質提升來看,我更願意留在組織部,因為這裏的環境氛圍極好,有利於我的成長和進步。”
“但是,怎麽說呢?我談了個女朋友,她家裏提了一個條件,所以,如果有機會,我還得想到縣委辦公室。”
張雅文明白了,江寒談的女朋友,不就是水部長的女兒水小滿嗎?
看來,水部長這是要考驗江寒的能力。
具體是什麽條件,張雅文也不好問。
得知江寒的意願後,張雅文說道:“你到縣委辦,好好表現,你的表現也代表了組織部。今後有什麽困難,隨時找我。”
江寒心中一鬆,隻要進了縣委辦綜合科,離沈芸母親提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張雅文部長當即撥通了王書高的電話。
王書高正在陪著楊時鋒在鄉下蹲點,聽到江寒願意進縣委辦,十分高興。
所有局委和鄉鎮符合條件且一心想進縣委辦的人都泄了氣。
因為王書高選中了江寒,江寒也願意,組織部長同意放人,其他人全都沒戲了。
政研室主任王成喜雖說是舍不得江寒走,但也隻能接受現實。
對於江寒個人來講,進縣委辦是最佳選擇。
晚上,王書高請江寒吃飯,馬明雨、巴偉還有組織一科的蔡鬆坡都到了,向江寒表示祝賀。
酒喝到一半,江寒接到張良鎮派出所長王峰的電話。
“江寒,王書高讓你進縣委辦,你答應了嗎?”
“答應了。”
“你千萬別去!王書高這是給你挖了個大坑!你去了,就爬不出來了!”電話那頭的王峰語氣很是著急。
“不是吧,人家是常委,給我挖坑?”江寒感到王峰是不是喝多了?
這時手機上又顯示了一個號碼,是陳利民。
江寒摁掉了王峰的,接聽了政法委書記陳利民的電話。
“小江,別去縣委辦了,留在組織部吧。”
陳利民說完就掛了電話。
於是,各個部門都相繼效仿。
縣直各個部門也都將組織部關於開展“三台”活動的內部文件拿了過去,比照著活動方案,也開展起來。
一時間,全縣上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不僅沒有耽誤工作,反而讓工作得到進一步推動。
縣委楊時鋒書記這一段時間,很少向外跑,畢竟縣長還空著,他得把三河縣這一大攤子先穩住。
楊時鋒每天都在縣裏轉,發現各個局委還有鄉鎮幹部的精神狀態明顯不一樣了。
這才發現各個單位都在搞學習,並且這學習活動並不是一時的,而是定期開展的。
再一問才知道,這是縣委組織部帶頭搞的。
楊時鋒十分高興,在黨委中心組學習時專門提到此事,對組織部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
張雅文仍然沒有貪功,實話實說,這是組織部政研室江寒的主意。
政法委書記陳利民對於江寒被截胡一事一直耿耿於懷,就因為張雅文是女的,也沒有計較。
現在,陳利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讓江寒進縣委組織部幫助工作的,是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張部長,江寒是個人才,隻不過年輕人有脾氣,要求不要太高了。”陳利民說道。
“陳書記,組織部的幹部們對江寒好著呢,你就放心吧。”
張雅文也疑惑,幾個月前江寒的脾氣還是那麽倔,但現在怎麽突然變了?
看看現在的江寒,說話辦事,幾乎挑不出一點毛病。
不看他的臉,還真以為江寒是多年的老機關呢。
“陳書記,張部長,你們兩個也別爭了。這人呐,爭得越多,身價越高。說不定幾天之後,江寒就被弄走了。”
統戰部長李太智開起了兩人的玩笑。
這時,縣委辦主任王書高走過來了:“張部長,說到這兒,我還真想讓江寒到縣委辦呢,縣委辦也缺人呐。”
縣委辦主任幹的是大管家活,當然也是縣委常委,實權沒有組織部長大,但是地位很高,因為縣委辦主任通常是縣委書記的化身。
王書高如果真要人,張雅文還真得給。
但是江寒剛剛成為組織部的公務員,已經成為政研室的絕對主力,怎麽也不舍得放他走。
別看王書高可以代表書記,但對於張雅文的人,也不敢說調就調。
王書高盯著江寒已經很久了。
江寒在黃溝村的那些事,他後來也都了解了。
這些事乍一聽,就認為這個江寒簡直就是個混不吝。
但仔細全麵地了解,卻發現不是這麽迴事。
江寒做的事情,出發點都是好的,隻是有的時候方式方法有些過激,或者是不被大多數人所理解。
特別讓王書高吃驚的是,江寒居然成了這次官場大地震的源動力。
歸根到底,還是江寒救了四百多口人。
江寒在這次災難中表現出來的預判力、執行力都讓人不可思議。
正是如此,這才出現了政法委與組織部爭搶江寒的現象。
自從借調到組織部,這個江寒就如同開掛一般,迅速成為政研室的主力。
搞出的材料很出彩,典型被推薦到省裏。
提出的活動建議得到了組織部采納,並迅速推廣到全縣。
參加全縣的公務員考錄,他直接拿第一。
很難想象,這一連串的亮眼成績是他在三個月內完成的。
剛好,縣委辦公室缺人了。
王書高就動了把江寒調入縣委辦的心思。
……
縣委辦公室要調入一個人!
這對於全縣副科級以下的幹部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縣委辦公室與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一樣,一把手都是縣委常委,都屬於常委部門。
縣委辦是縣委的重要辦事機構和綜合職能部門、是縣委工作運轉、承上啟下、聯係左右和溝通內外的樞紐,具有參與政務、處理事務、履行服務三大職能。
相對來講,縣委辦的平台比其他部門都高。
因為縣委辦離縣委書記最近。
離領導越近,其機會就越多。當然,如果能力不足,離領導越近就越危險。
縣委辦綜合科的材料主力生病了,是慢性病,今後可能要處於慢慢休養的狀態。
所以,王書高要給綜合科要挑一個材料功夫過硬的。
幾乎所有局委、鄉鎮都盯上了。
組織部剛剛帶頭,全縣上下都開展了“三台”活動,最後一條是給表現舞台。
你有多大能耐,就給你多大舞台。
現在,縣委辦這個舞台需要人!
所以各局委、鄉鎮都積極向王書高推薦人選。
並不是說這些單位的人不重視人才、不想留住人才。
他們把人才輸送到了縣委辦,對本單位、本鄉鎮的發展十分有利。
他們能夠第一時間知道縣委書記的思路。
知道了書記的思路,自己的工作才能跟得上。
如果不了解一把手的思路,盲目去幹,幹得越多,錯得越多,挨批越多。
但是一把手的思路,並不好琢磨。
能琢磨出一把手思路的,隻有縣委辦的人,特別是寫材料的人。
一說起江寒,縣委辦主任王書高的眼睛就冒光。
張雅文當然知道王書高的心思。
雖說是舍不得江寒,但畢竟人家有了更高的平台,也不能攔著。
張雅文專門把江寒叫到了辦公室,征求江寒的意見。
隻要江寒願意,相信王書高一定會選擇江寒。
扒拉扒拉全縣符合條件的幹部,江寒實在是太突出了。
所以,張雅文直接開門見山:“小江,縣委辦主任王書高看中你了,想把你調到縣委辦,想聽聽你個人的想法。”
“張部長,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我的欣賞和培養!從素質提升來看,我更願意留在組織部,因為這裏的環境氛圍極好,有利於我的成長和進步。”
“但是,怎麽說呢?我談了個女朋友,她家裏提了一個條件,所以,如果有機會,我還得想到縣委辦公室。”
張雅文明白了,江寒談的女朋友,不就是水部長的女兒水小滿嗎?
看來,水部長這是要考驗江寒的能力。
具體是什麽條件,張雅文也不好問。
得知江寒的意願後,張雅文說道:“你到縣委辦,好好表現,你的表現也代表了組織部。今後有什麽困難,隨時找我。”
江寒心中一鬆,隻要進了縣委辦綜合科,離沈芸母親提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張雅文部長當即撥通了王書高的電話。
王書高正在陪著楊時鋒在鄉下蹲點,聽到江寒願意進縣委辦,十分高興。
所有局委和鄉鎮符合條件且一心想進縣委辦的人都泄了氣。
因為王書高選中了江寒,江寒也願意,組織部長同意放人,其他人全都沒戲了。
政研室主任王成喜雖說是舍不得江寒走,但也隻能接受現實。
對於江寒個人來講,進縣委辦是最佳選擇。
晚上,王書高請江寒吃飯,馬明雨、巴偉還有組織一科的蔡鬆坡都到了,向江寒表示祝賀。
酒喝到一半,江寒接到張良鎮派出所長王峰的電話。
“江寒,王書高讓你進縣委辦,你答應了嗎?”
“答應了。”
“你千萬別去!王書高這是給你挖了個大坑!你去了,就爬不出來了!”電話那頭的王峰語氣很是著急。
“不是吧,人家是常委,給我挖坑?”江寒感到王峰是不是喝多了?
這時手機上又顯示了一個號碼,是陳利民。
江寒摁掉了王峰的,接聽了政法委書記陳利民的電話。
“小江,別去縣委辦了,留在組織部吧。”
陳利民說完就掛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