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溝的早晨,空氣格外清新。
太陽還未升起,霧氣為群山圍上了白色的腰帶。
劉在田穿一身白色的太極服,在院子裏打太極。
江寒也跟著他練起來。
一套動作做完,劉在田已經出了汗。
“江寒,你知道打太極有什麽訣竅嗎?”劉在田接過司機遞來的毛巾邊擦邊問。
江寒搖了搖頭:“我不太懂,還請劉老明示。”
“太極,不能太急。”劉在田道:“其實,這和幹工作是一個道理。你想用三年帶好一個村子?有句話叫,欲速則不達。”
江寒覺得劉在田小瞧了他。
自己能把公司做上市,也能把一個村子給帶富。
“我知道你賺了不少錢,否則也搞不成這個民宿。但是,帶富一個村,不等於帶好一個村!”
劉在田坐到餐桌前,指著熬好的玉米糝:
“就像這個,用高壓鍋蒸出來的就沒有小火慢慢熬出來的好喝。”
“三年時間你把村子帶富了,但有可能帶來更多問題,有錢之後的農民會不會丟掉過去那種天然的純樸?”
“鄉村傳統的丟失、鄉村倫理道德的滑坡可能隻需要半年、一年時間,而你想重振鄉村文化、促進鄉風文明恐怕需要十年以上!”
“當然,我也注意到你做的工作,比方說你搞民宿,你招聘各種副村長,想借助外來的力量來促進鄉村的全麵發展。”
“但你三年之後將農民帶富了,鄉村的文明沒有跟上,你一走了之,我敢說,這個村子會馬上混亂,甚至比過去更加不如!”
江寒被老頭的話給震住了。
沒想到這老頭看到了問題的實質。
自己光想著把農村帶富,但沒想到富裕之後產生的問題。
江寒想把村子帶富,這一年來基本都是自己掏腰包,等到民宿建到一定規模,就成立民宿合作社。
讓村民以現金、閑置房屋、林地入股,讓村民們參與鄉村經營。
其目的也是增強鄉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但江寒沒有想到文化建設,抓好鄉村文化才能促進鄉風文明,這才是鄉村發展的根本。
這老頭看問題很深刻!
“劉老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受教了。”
劉在田喝了一口玉米糝,點點頭:“坐下來,一起喝。對了,昨天我說的那副對聯,你有什麽感想?”
江寒道:“這副對聯的核心是:自己也是百姓,地方全靠一官。”
“自己也是百姓不用講了。你說說,地方全靠一官。”
江寒心道,這老頭還真是進入了教育副村長的角色了,看來,平時給人做思想工作已經習慣了。
“劉老,真的,我對官場不感興趣。因為,官場爭鬥時時有、處處在,太內卷了。”
江寒十年的省直機關生涯,讓他有切身體會。
劉在田把筷子一放,聲音提高了許多:“你的思想太狹隘了!官場爭鬥?你認為鬥爭不好?”
“沒有鬥爭,哪裏有發展?”
“你給我說說,哪裏沒有鬥爭?”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進入官場,就得鬥爭。但要把握住為誰而鬥爭,為何而鬥爭!”
“偉人說過,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對於與人鬥爭,人們都誤解了。”
“與人鬥爭,兩個方麵,一是與敵對勢力鬥。二是與同誌鬥爭,與同誌鬥爭是為了取得觀念上和路線上的一致。”
“鬥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經過充分的鬥爭,方向才能更明,路子才能更對,發展才能更好!”
“鬥爭得好,就會事半功倍,能達到目的,缺乏鬥爭本領,就會事倍功半,把自己置於不利被動的境地。這就叫做鬥爭的藝術!”
“鬥爭就是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麵,合理選擇鬥爭方式、把握鬥爭火候,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這就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鬥爭中謀合作,在鬥爭中求統一。”
“就像你和鄉黨委書記、鎮長,你就不會鬥爭!你以為鬥爭就是急赤白臉地吵架?不管不顧地打架?”
“說白了,你就是想急著把村子搞富裕,而後急著去周遊列國、享受生活,所以不把上級領導放在眼裏。”
“你現在就是急,讓村民馬上富起來,你完成了報恩的心願,就可以離開了。豈不知,你其實是給黃溝村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某種程度上講,你這就是一種自私自利!”
被劉在田一通教育,江寒覺得有些慚愧。
劉在田真是人老成精啊,把自己的想法看得透透的。
其實有些心思潛藏在內心深處自己不願承認,剛才被劉在田點出來,江寒不禁額頭冒汗。
江寒立馬站起來,朝劉在田鞠了一躬:“劉老,感謝提點!”
劉在田擺了擺手,示意江寒坐下:“怎麽樣,我這個教育副村長還合格吧?別人我不管,先給我做個證書!”
“當然,當然,劉老的證書得先做,最好的木匠來做,我讓村裏學習最好的孩子給您頒發。”江寒笑道。
“嗯,這個牌子,對我來說最有意義。”
江寒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黃溝村其實很有曆史,也有不少曆史文化遺存,所以想建一個鄉村博物館+村史館。
“每一個為黃溝村做過貢獻的人都體現到村史館裏。特別是教育副村長、培訓副村長、法律副村長等等,都要把照片掛在村史館裏,增強大家的榮譽感和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
劉在田道:“我的照片就不要掛了。”
“要掛,必須掛到最顯眼的位置。”江寒說道。
“我一個老頭子,還想多活幾年呢,你就想把我照片掛到牆上?咒我呢,咹?”老頭突然變臉,江寒猝不及防。
……
三天後,公安局長張全新給江寒打來了電話:“小江,有個事你得想通啊。關於縣裏這次災害的調查報告已經成稿,省調查組與市縣達成了一致。”
調查報告的結果是,這是一場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是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但三河縣也存在重視不夠、指揮不力等問題。
市裏對事故已經做出了處理:常務副縣長降職為正科,調到縣酒廠任黨委書記。縣長劉慶來得到一個行政警告。
這和前世的記憶是一樣的。
“小江,要不是你救了那麽多人,處理不會這麽輕。但是,調查報告對你卻隻字不提。陳書記氣不過,還到縣長辦公室吵了一架。”
太陽還未升起,霧氣為群山圍上了白色的腰帶。
劉在田穿一身白色的太極服,在院子裏打太極。
江寒也跟著他練起來。
一套動作做完,劉在田已經出了汗。
“江寒,你知道打太極有什麽訣竅嗎?”劉在田接過司機遞來的毛巾邊擦邊問。
江寒搖了搖頭:“我不太懂,還請劉老明示。”
“太極,不能太急。”劉在田道:“其實,這和幹工作是一個道理。你想用三年帶好一個村子?有句話叫,欲速則不達。”
江寒覺得劉在田小瞧了他。
自己能把公司做上市,也能把一個村子給帶富。
“我知道你賺了不少錢,否則也搞不成這個民宿。但是,帶富一個村,不等於帶好一個村!”
劉在田坐到餐桌前,指著熬好的玉米糝:
“就像這個,用高壓鍋蒸出來的就沒有小火慢慢熬出來的好喝。”
“三年時間你把村子帶富了,但有可能帶來更多問題,有錢之後的農民會不會丟掉過去那種天然的純樸?”
“鄉村傳統的丟失、鄉村倫理道德的滑坡可能隻需要半年、一年時間,而你想重振鄉村文化、促進鄉風文明恐怕需要十年以上!”
“當然,我也注意到你做的工作,比方說你搞民宿,你招聘各種副村長,想借助外來的力量來促進鄉村的全麵發展。”
“但你三年之後將農民帶富了,鄉村的文明沒有跟上,你一走了之,我敢說,這個村子會馬上混亂,甚至比過去更加不如!”
江寒被老頭的話給震住了。
沒想到這老頭看到了問題的實質。
自己光想著把農村帶富,但沒想到富裕之後產生的問題。
江寒想把村子帶富,這一年來基本都是自己掏腰包,等到民宿建到一定規模,就成立民宿合作社。
讓村民以現金、閑置房屋、林地入股,讓村民們參與鄉村經營。
其目的也是增強鄉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但江寒沒有想到文化建設,抓好鄉村文化才能促進鄉風文明,這才是鄉村發展的根本。
這老頭看問題很深刻!
“劉老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受教了。”
劉在田喝了一口玉米糝,點點頭:“坐下來,一起喝。對了,昨天我說的那副對聯,你有什麽感想?”
江寒道:“這副對聯的核心是:自己也是百姓,地方全靠一官。”
“自己也是百姓不用講了。你說說,地方全靠一官。”
江寒心道,這老頭還真是進入了教育副村長的角色了,看來,平時給人做思想工作已經習慣了。
“劉老,真的,我對官場不感興趣。因為,官場爭鬥時時有、處處在,太內卷了。”
江寒十年的省直機關生涯,讓他有切身體會。
劉在田把筷子一放,聲音提高了許多:“你的思想太狹隘了!官場爭鬥?你認為鬥爭不好?”
“沒有鬥爭,哪裏有發展?”
“你給我說說,哪裏沒有鬥爭?”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進入官場,就得鬥爭。但要把握住為誰而鬥爭,為何而鬥爭!”
“偉人說過,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對於與人鬥爭,人們都誤解了。”
“與人鬥爭,兩個方麵,一是與敵對勢力鬥。二是與同誌鬥爭,與同誌鬥爭是為了取得觀念上和路線上的一致。”
“鬥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經過充分的鬥爭,方向才能更明,路子才能更對,發展才能更好!”
“鬥爭得好,就會事半功倍,能達到目的,缺乏鬥爭本領,就會事倍功半,把自己置於不利被動的境地。這就叫做鬥爭的藝術!”
“鬥爭就是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麵,合理選擇鬥爭方式、把握鬥爭火候,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這就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鬥爭中謀合作,在鬥爭中求統一。”
“就像你和鄉黨委書記、鎮長,你就不會鬥爭!你以為鬥爭就是急赤白臉地吵架?不管不顧地打架?”
“說白了,你就是想急著把村子搞富裕,而後急著去周遊列國、享受生活,所以不把上級領導放在眼裏。”
“你現在就是急,讓村民馬上富起來,你完成了報恩的心願,就可以離開了。豈不知,你其實是給黃溝村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某種程度上講,你這就是一種自私自利!”
被劉在田一通教育,江寒覺得有些慚愧。
劉在田真是人老成精啊,把自己的想法看得透透的。
其實有些心思潛藏在內心深處自己不願承認,剛才被劉在田點出來,江寒不禁額頭冒汗。
江寒立馬站起來,朝劉在田鞠了一躬:“劉老,感謝提點!”
劉在田擺了擺手,示意江寒坐下:“怎麽樣,我這個教育副村長還合格吧?別人我不管,先給我做個證書!”
“當然,當然,劉老的證書得先做,最好的木匠來做,我讓村裏學習最好的孩子給您頒發。”江寒笑道。
“嗯,這個牌子,對我來說最有意義。”
江寒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黃溝村其實很有曆史,也有不少曆史文化遺存,所以想建一個鄉村博物館+村史館。
“每一個為黃溝村做過貢獻的人都體現到村史館裏。特別是教育副村長、培訓副村長、法律副村長等等,都要把照片掛在村史館裏,增強大家的榮譽感和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
劉在田道:“我的照片就不要掛了。”
“要掛,必須掛到最顯眼的位置。”江寒說道。
“我一個老頭子,還想多活幾年呢,你就想把我照片掛到牆上?咒我呢,咹?”老頭突然變臉,江寒猝不及防。
……
三天後,公安局長張全新給江寒打來了電話:“小江,有個事你得想通啊。關於縣裏這次災害的調查報告已經成稿,省調查組與市縣達成了一致。”
調查報告的結果是,這是一場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是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但三河縣也存在重視不夠、指揮不力等問題。
市裏對事故已經做出了處理:常務副縣長降職為正科,調到縣酒廠任黨委書記。縣長劉慶來得到一個行政警告。
這和前世的記憶是一樣的。
“小江,要不是你救了那麽多人,處理不會這麽輕。但是,調查報告對你卻隻字不提。陳書記氣不過,還到縣長辦公室吵了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