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陳煊大師,啟動!
異世天庭:誰讓你這麽當山神的? 作者:道前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裏的寺廟頗為安靜。
這座名為安佛寺的廟宇,隻要不到深夜,便是香客不絕,燭火通明。
由於佛門這些年來大肆傳教,安月城中也有不少百姓信奉佛祖,常常供奉,求個心安。
對此,假神分身和顧劍並沒有阻攔。
顧劍看得很嚴,他絕不會允許佛門拿歪理禍害安月百姓。
不知是否有人警告過傳聞中的詭佛,再加上這位都城隍的時時防備,佛門並未傳頌詭佛理念,暫時還算老實。
而且,安月百姓對於安山山神的敬仰度極高,十分難以動搖。
顧劍給李源講了個故事。
就在幾年前,內城建立了一座佛廟,傳教積極,每日倒也有數十香客前往。
那些佛門弟子也都算是慈悲好善之輩,常常奔波城中,幫助有需要的百姓。
不過尷尬的一點就來了。
安月都城......幾乎沒有窮人。
大家的生活都算挺富裕的,日子過得也安逸,佛門想要救死扶傷、布善濟貧,或是借這些事情收些弟子,根本沒什麽效果。
於是,廟中的高僧們隻得每日講道,希望以佛經之理,教化百姓,度人心安寧。
某次講道時。
有一高僧坐於青石之上,麵對數百百姓,引經據典,侃侃而談。
論及佛祖之念、至善之理的時候,高僧念出一個個在北海地區成名的佛師名號,更是告知了百姓們如今新誕生的幾位佛祖名號。
講述佛祖們做過的善事、心中的慈悲善念,試著讓安月百姓們生出敬仰信奉之心。
然後,有個百姓問了:
“大師,我們家山神老爺良善謙遜、心懷眾生,更有大慈悲救世之心,定然也能號作佛祖吧?”
那高僧不急不緩,又引經據典,以眾生皆有諸相根器為由,說安山山神終究隻是仙神,心性有限,不可稱佛,否決了這個說法。
然後百姓們就炸了。
你口口聲聲說人人皆有佛相,眾生善念平等。
大慈悲者為佛,為何我們家山神老爺不可?
大無相者為佛,為何我們家山神老爺不算?
那高僧深吸一口氣,看著臉色不忿的百姓們,繼續保持平和,與百姓交談,試圖‘糾正’百姓們的想法。
然後......
“禿驢!我們是不是給你臉給多了,滾出去!”
一番扯皮之下,百姓們聽夠了所謂的慈悲理念、窺破諸相。
他們深知今日的一切安寧,都是源自山上那位山神老爺的庇佑,以及先輩們的血汗。
如今你佛門傳教,老老實實給我們家山神老爺加個佛祖稱號也就罷了,竟敢否決?
還說我們家山神老爺心性有限,不可稱佛?
“大家夥,給我砸!”
在安月,尤其是安山地區,安山山神是絕對不可被辱及的存在,那是家家戶戶都供奉著的神明,是子子孫孫都要信仰的存在,豈容你一個外人在這胡說八道?!
憤怒的百姓們當日就打砸了內城那座寺廟,所謂的高僧被百姓們拿著掃帚趕出了都城。
後來,還是內中外三城的佛門寺廟都出麵致歉,表示此僧六根不淨,心有雜念,必將重罰雲雲。
再加上態度良好,以及安月官員的製止,此事才算罷休。
有些好笑的是,從此之後,不少百姓都自製佛像,刻畫上李源的麵容,放在家裏的神壇或者神龕旁,一同供奉。
仿佛以此舉,暗暗譏諷那位高僧的話語。
聽完這個故事,李源也是有些忍俊不禁。
詭佛雖然目前傳頌的乃是真佛之理念,但還是試圖動過手腳,想潛移默化地扭曲百姓們的潛意識,用貶低他這個山神的方式,去讓百姓認為佛祖有多麽高大上。
隻不過,安月地區的百姓們,那誠摯的信仰,哪有那麽好動搖。
“照你所說,那些佛門弟子都還算是幹淨?”
兩人站在寺廟門外不遠處,李源聽顧劍說完所有事情,不由得輕聲問道。
顧劍點點頭:
“那些佛門弟子乃修習的真佛之理,其中也有不少安月的子民,都是閑來無事做個小僧玩玩......想要暗中作亂的,隻有一些北海派來的所謂高僧大師。”
李源也點了點頭,他心中對於安月佛門的情況算是大概了解清楚了。
不久後,李源從城西某處,拎來了一個光頭。
陳煊這些年過得挺不錯的,和妻子開了家茶鋪,又打理了一家早餐店,生意紅火,名聲也極好。
和和美美的生活中,妻子雖然已經逐漸步入老邁,但他身有修為,麵容倒是沒什麽變化。
剛剛,他正在家中和麵呢,準備明日早餐的硬餅子。
結果一晃神,就被一個有點眼熟的人給拎了出來,而且還是在飛的那種。
“陳煊,妻與佛,你可明白了?”
原本李源打算讓這一對小夫妻安安穩穩地過上一世。
但劫意逐漸洶湧,安山也將不寧,一旦平靜被打破,所有百姓的幸福,都會被顛覆。
陳煊這個好忽悠的工具人,不能再白白放著不用了。
剛落地的陳煊心驚膽戰:“你...你是誰!竟敢在城中掠人,當心城隍老爺抓了你去!”
這些年,安月也知曉城中有一位都城隍,守護黎民,管理諸事,值得信任。
顧劍低頭瞥了瞥自己的黑色金線錦衣:“別瞎講,我哪敢捉安山山神啊?”
陳煊一愣,看了看顧劍,又看了看李源。
“天呐,是山神老爺......”
陳煊還沒喊出來,就被李源捂住了嘴。
“別瞎嚷嚷,這記憶被封還真就完全不是一個人了......”
李源輕聲吐槽著,也施展秘法,解開了陳煊身上的記憶封印。
隻是片刻,陳煊便神色一變,下意識地掐起佛印,臉色變得肅穆莊嚴起來。
“妻與佛......唉......”
陳煊記起了一切,包括這些年的記憶。
他心中糾結萬分,卻又緩緩明白,自己的心結,已然在妻與佛兩者之間,緩緩消散。
李源封印陳煊記憶的行為,雖然他有些不喜,但他不得不承認,這些年來他的心很寧靜。
那位苦苦等待的妻子,值得用一生去守護、陪伴,直至終老。
佛既是大愛,等上數十年又何妨。
看著逐漸明悟的陳煊,李源也趕緊忽悠了幾句,也說出了自己的需求。
“什麽,你要我度化佛門弟子入安山?倒反天罡啊!”
“你還說自己有一棵菩提樹?騙人的吧?”
記憶剛複蘇的陳煊,還沒重新進入古井無波的大佛狀態,記得這十幾二十年的紅塵記憶,也保留著不少的人性。
“什麽話!我堂堂安山山神,能騙你嗎!咱倆也是闖過北海,並肩過命的交情,你摸著良心問問,我什麽時候騙過你?”
李源義正言辭地忽悠了好一陣。
然後,一把給他推進了麵前的安佛寺中。
“陳煊,迷茫的佛門弟子等著你去拯救,現在,啟動吧!”
李源臉含正義,眼中充滿悲天憫人之色。
這座名為安佛寺的廟宇,隻要不到深夜,便是香客不絕,燭火通明。
由於佛門這些年來大肆傳教,安月城中也有不少百姓信奉佛祖,常常供奉,求個心安。
對此,假神分身和顧劍並沒有阻攔。
顧劍看得很嚴,他絕不會允許佛門拿歪理禍害安月百姓。
不知是否有人警告過傳聞中的詭佛,再加上這位都城隍的時時防備,佛門並未傳頌詭佛理念,暫時還算老實。
而且,安月百姓對於安山山神的敬仰度極高,十分難以動搖。
顧劍給李源講了個故事。
就在幾年前,內城建立了一座佛廟,傳教積極,每日倒也有數十香客前往。
那些佛門弟子也都算是慈悲好善之輩,常常奔波城中,幫助有需要的百姓。
不過尷尬的一點就來了。
安月都城......幾乎沒有窮人。
大家的生活都算挺富裕的,日子過得也安逸,佛門想要救死扶傷、布善濟貧,或是借這些事情收些弟子,根本沒什麽效果。
於是,廟中的高僧們隻得每日講道,希望以佛經之理,教化百姓,度人心安寧。
某次講道時。
有一高僧坐於青石之上,麵對數百百姓,引經據典,侃侃而談。
論及佛祖之念、至善之理的時候,高僧念出一個個在北海地區成名的佛師名號,更是告知了百姓們如今新誕生的幾位佛祖名號。
講述佛祖們做過的善事、心中的慈悲善念,試著讓安月百姓們生出敬仰信奉之心。
然後,有個百姓問了:
“大師,我們家山神老爺良善謙遜、心懷眾生,更有大慈悲救世之心,定然也能號作佛祖吧?”
那高僧不急不緩,又引經據典,以眾生皆有諸相根器為由,說安山山神終究隻是仙神,心性有限,不可稱佛,否決了這個說法。
然後百姓們就炸了。
你口口聲聲說人人皆有佛相,眾生善念平等。
大慈悲者為佛,為何我們家山神老爺不可?
大無相者為佛,為何我們家山神老爺不算?
那高僧深吸一口氣,看著臉色不忿的百姓們,繼續保持平和,與百姓交談,試圖‘糾正’百姓們的想法。
然後......
“禿驢!我們是不是給你臉給多了,滾出去!”
一番扯皮之下,百姓們聽夠了所謂的慈悲理念、窺破諸相。
他們深知今日的一切安寧,都是源自山上那位山神老爺的庇佑,以及先輩們的血汗。
如今你佛門傳教,老老實實給我們家山神老爺加個佛祖稱號也就罷了,竟敢否決?
還說我們家山神老爺心性有限,不可稱佛?
“大家夥,給我砸!”
在安月,尤其是安山地區,安山山神是絕對不可被辱及的存在,那是家家戶戶都供奉著的神明,是子子孫孫都要信仰的存在,豈容你一個外人在這胡說八道?!
憤怒的百姓們當日就打砸了內城那座寺廟,所謂的高僧被百姓們拿著掃帚趕出了都城。
後來,還是內中外三城的佛門寺廟都出麵致歉,表示此僧六根不淨,心有雜念,必將重罰雲雲。
再加上態度良好,以及安月官員的製止,此事才算罷休。
有些好笑的是,從此之後,不少百姓都自製佛像,刻畫上李源的麵容,放在家裏的神壇或者神龕旁,一同供奉。
仿佛以此舉,暗暗譏諷那位高僧的話語。
聽完這個故事,李源也是有些忍俊不禁。
詭佛雖然目前傳頌的乃是真佛之理念,但還是試圖動過手腳,想潛移默化地扭曲百姓們的潛意識,用貶低他這個山神的方式,去讓百姓認為佛祖有多麽高大上。
隻不過,安月地區的百姓們,那誠摯的信仰,哪有那麽好動搖。
“照你所說,那些佛門弟子都還算是幹淨?”
兩人站在寺廟門外不遠處,李源聽顧劍說完所有事情,不由得輕聲問道。
顧劍點點頭:
“那些佛門弟子乃修習的真佛之理,其中也有不少安月的子民,都是閑來無事做個小僧玩玩......想要暗中作亂的,隻有一些北海派來的所謂高僧大師。”
李源也點了點頭,他心中對於安月佛門的情況算是大概了解清楚了。
不久後,李源從城西某處,拎來了一個光頭。
陳煊這些年過得挺不錯的,和妻子開了家茶鋪,又打理了一家早餐店,生意紅火,名聲也極好。
和和美美的生活中,妻子雖然已經逐漸步入老邁,但他身有修為,麵容倒是沒什麽變化。
剛剛,他正在家中和麵呢,準備明日早餐的硬餅子。
結果一晃神,就被一個有點眼熟的人給拎了出來,而且還是在飛的那種。
“陳煊,妻與佛,你可明白了?”
原本李源打算讓這一對小夫妻安安穩穩地過上一世。
但劫意逐漸洶湧,安山也將不寧,一旦平靜被打破,所有百姓的幸福,都會被顛覆。
陳煊這個好忽悠的工具人,不能再白白放著不用了。
剛落地的陳煊心驚膽戰:“你...你是誰!竟敢在城中掠人,當心城隍老爺抓了你去!”
這些年,安月也知曉城中有一位都城隍,守護黎民,管理諸事,值得信任。
顧劍低頭瞥了瞥自己的黑色金線錦衣:“別瞎講,我哪敢捉安山山神啊?”
陳煊一愣,看了看顧劍,又看了看李源。
“天呐,是山神老爺......”
陳煊還沒喊出來,就被李源捂住了嘴。
“別瞎嚷嚷,這記憶被封還真就完全不是一個人了......”
李源輕聲吐槽著,也施展秘法,解開了陳煊身上的記憶封印。
隻是片刻,陳煊便神色一變,下意識地掐起佛印,臉色變得肅穆莊嚴起來。
“妻與佛......唉......”
陳煊記起了一切,包括這些年的記憶。
他心中糾結萬分,卻又緩緩明白,自己的心結,已然在妻與佛兩者之間,緩緩消散。
李源封印陳煊記憶的行為,雖然他有些不喜,但他不得不承認,這些年來他的心很寧靜。
那位苦苦等待的妻子,值得用一生去守護、陪伴,直至終老。
佛既是大愛,等上數十年又何妨。
看著逐漸明悟的陳煊,李源也趕緊忽悠了幾句,也說出了自己的需求。
“什麽,你要我度化佛門弟子入安山?倒反天罡啊!”
“你還說自己有一棵菩提樹?騙人的吧?”
記憶剛複蘇的陳煊,還沒重新進入古井無波的大佛狀態,記得這十幾二十年的紅塵記憶,也保留著不少的人性。
“什麽話!我堂堂安山山神,能騙你嗎!咱倆也是闖過北海,並肩過命的交情,你摸著良心問問,我什麽時候騙過你?”
李源義正言辭地忽悠了好一陣。
然後,一把給他推進了麵前的安佛寺中。
“陳煊,迷茫的佛門弟子等著你去拯救,現在,啟動吧!”
李源臉含正義,眼中充滿悲天憫人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