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騎虎難下。
張月娥也感到了不安。
她拽了拽柳南的袖子,掩耳低語道:“別衝動,沈峰那家夥雖然混不吝,但是不得不承認,他有時候的鑒定還是很邪門的,上次咱們已經吃過他的虧了。”
張月娥不勸還好,她這一勸,柳南立刻吼道:“行,賭就賭,誰做保?”
柳南現在也有自己的算盤。
他確定銅香爐就是假貨。
到時候沈峰說不出所以然,倒賠自己三百萬。
那他之前在趙鐵山那損失的資金就能迴籠了。
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圍觀的人群紛紛緘默。
楚唯賢請纓道:“我擔保!”
同時,楚唯賢跟身邊那位須發皆白的老人說道:“楊老,您是青銅器專家,又是博物館的館長,勞煩您老,讓對賭的雙方做個公正的裁決。”
“好。”楊館長摩挲著發白的胡須,目光落在那件銅香爐上。
在他看來,這件銅香爐真假參半。
即便是自己上手,也恐怕會被打眼。
這時,楚唯賢問道:“你們二位也沒意見吧?”
“沒有,當然沒有。”
柳南率先表態。
他對於楊館長的權威還是有所耳聞的。
這位楊館長的輩分跟資曆,跟京城四大頑主李四海相當。
再加上楊老又是博物館的首席鑒定專家。
論在古董圈的影響力,隻怕還要略勝李四海一籌。
有他做裁決,柳南就不怕沈峰耍賴。
“沈峰,你說說,此器是真品的理由。”楚唯賢率先問道。
沈峰將銅香爐顛倒過來,亮出了底座上的‘大明宣德’字眼。
柳南冷笑道:“那有什麽?你不會憑一款底印就斷定真品嗎?太小兒科了。”
“看清楚了,文字沒錯,但是在高溫之後,底座會凸顯出大明宮的禦章,而且這尊銅香爐的真偽,就得在高溫下辨。”
柳南譏笑:“得了吧,口說無憑,你在這胡亂揣測什麽?”
楚唯賢道:“這好辦,去取個噴燈來,誰對誰錯,加熱便知。”
很快,展廳的保安拿來一把汽油噴燈。
沈峰將銅香爐加熱。
這個時候,香爐底座上的禦章變得清晰可見。
眾人圍觀上來。
柳南的臉色也變得鐵青。
難不成真的是真品?
萬千思緒集於一身,事情的苗頭開始朝著對他不利的方向發展。
張月娥這時候語氣古怪地說道:“沈峰,這種頂多算是製作的防偽印章,這種手段說不上高明,現在的很多工藝也能做到。”
“最典型的便是用金粉在翠蓮的時候繪入印記,加熱的時候,不同的金屬因為熔點不同,所以顯現出來的顏色明顯不同。這種原理,還不足以說明這是真品。”
張月娥作為鑒定師,雖然她經常出具假的鑒定。
但是本身的辨偽本事還是有的。
換句話說,看真的她可能會看走眼。
但是造贗,她還是很有功底的。
柳南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當即說道:“沒錯,這種並不高明的手段不足為提,也無以為憑。”
沈峰笑道:“當然,這隻是其一,第二點,那就是你們都看起來這銅香爐很新,嶄新的就像是機械打磨出來的新品。”
“但是,恰恰因為這件青銅香爐的色澤太過新穎,所以大家不會將它跟四百多年前的明朝時期聯係到一處。”
“然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就是宣德年間出爐的精品,而且是少見的精品。”
“沈峰,你別誇誇其談了,說你的理由。”張月娥不耐煩的問道。
沈峰點了點頭:“宣德香爐的特點是什麽?”
旁邊的楊館長摩挲著胡須說道:“宣德爐的特點是風磨銅打製,風磨銅的特點則是常年不腐,甚至不見鐵鏽。”
沈峰當即附和楊館長的話茬,接著說道:“沒錯,宣德年間製作的青銅路,從工藝上已經達到了遠邁周秦甚至漢末的水準了。”
“風磨銅本身熔點高,因此不怕烈火的燒灌,更不怕被蒙塵數百年,所以,這樣的器具重現人間的時候,清掃出表麵的泥土,依然看起來像是從最新打製的一般。”
“這便是宣德爐特別的地方,也是明朝製作工藝的高明之所在。”
“除此之外,加熱後的銅爐邊紋跟胎口,也符合大明宮廷的審美特點。”
“大家看。”
沈峰示意眾人觀察紅彤彤的香爐,說道:“這種器形看起來趨於扁平,上麵鐫刻的大明麒麟獸首,正是宣德皇帝最喜歡的瑞獸。”
“大明那時期,已經成為了世界的中心,所以在製作器皿的時候,特點也變得開放、張揚,這爐子的敞口跟淺碗一般,內部滑潤,色澤均勻,沒有時間的沉澱,縱然是現代工藝也難以壓縮出如此均勻的色澤。”
沈峰從兜裏掏出一包銀白色的粉末。
倒在炙熱的青銅爐上。
楊館長的驚訝聲當即傳來:“這是鎂粉,作用在青銅跟鐵器上麵,能快速散熱。”
沈峰微微頷首。
在場眾人當中,楊老還是少有的見多識廣的大佬之一。
等青銅爐降溫之後,沈峰將爐子放在稱重器上,繼續說道:“這家夥看起來就一個淺底的茶碗,卻足具備十幾斤的重量。”
“即便要做假,單純的銅爐也打不到這個分量。”
“莫說是銅,即便是重金屬金子也不會有這個分量。”
沈峰說的這句話,可謂是全場最為通透的結論了。
所有人的神色頓時恍然。
“是啊,在器形特定的條件下,尋常金屬根本無法製作出這個重量,即便是液壓機壓縮,也很難達到,而且用液壓機的話,銅爐底座上就不會有那麽清晰的禦章了。”
楊老一語成讖,周圍人紛紛點頭。
同時大家一臉狐疑的看著沈峰,問道:“這位先生,那你說說,這銅爐為何有這麽獨特的分量?”
柳南也是一頭霧水,他還特地跑到稱重器四周看了看。
確保稱重器本身沒有被調整。
“這尊銅爐之所以達到如此的重量,是因古代的工藝所致。”
沈峰不慌不忙地說道:“自大明朝立國之始,朱氏一脈的天子跟皇親國戚就酷愛青銅器跟玉器。”
張月娥也感到了不安。
她拽了拽柳南的袖子,掩耳低語道:“別衝動,沈峰那家夥雖然混不吝,但是不得不承認,他有時候的鑒定還是很邪門的,上次咱們已經吃過他的虧了。”
張月娥不勸還好,她這一勸,柳南立刻吼道:“行,賭就賭,誰做保?”
柳南現在也有自己的算盤。
他確定銅香爐就是假貨。
到時候沈峰說不出所以然,倒賠自己三百萬。
那他之前在趙鐵山那損失的資金就能迴籠了。
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圍觀的人群紛紛緘默。
楚唯賢請纓道:“我擔保!”
同時,楚唯賢跟身邊那位須發皆白的老人說道:“楊老,您是青銅器專家,又是博物館的館長,勞煩您老,讓對賭的雙方做個公正的裁決。”
“好。”楊館長摩挲著發白的胡須,目光落在那件銅香爐上。
在他看來,這件銅香爐真假參半。
即便是自己上手,也恐怕會被打眼。
這時,楚唯賢問道:“你們二位也沒意見吧?”
“沒有,當然沒有。”
柳南率先表態。
他對於楊館長的權威還是有所耳聞的。
這位楊館長的輩分跟資曆,跟京城四大頑主李四海相當。
再加上楊老又是博物館的首席鑒定專家。
論在古董圈的影響力,隻怕還要略勝李四海一籌。
有他做裁決,柳南就不怕沈峰耍賴。
“沈峰,你說說,此器是真品的理由。”楚唯賢率先問道。
沈峰將銅香爐顛倒過來,亮出了底座上的‘大明宣德’字眼。
柳南冷笑道:“那有什麽?你不會憑一款底印就斷定真品嗎?太小兒科了。”
“看清楚了,文字沒錯,但是在高溫之後,底座會凸顯出大明宮的禦章,而且這尊銅香爐的真偽,就得在高溫下辨。”
柳南譏笑:“得了吧,口說無憑,你在這胡亂揣測什麽?”
楚唯賢道:“這好辦,去取個噴燈來,誰對誰錯,加熱便知。”
很快,展廳的保安拿來一把汽油噴燈。
沈峰將銅香爐加熱。
這個時候,香爐底座上的禦章變得清晰可見。
眾人圍觀上來。
柳南的臉色也變得鐵青。
難不成真的是真品?
萬千思緒集於一身,事情的苗頭開始朝著對他不利的方向發展。
張月娥這時候語氣古怪地說道:“沈峰,這種頂多算是製作的防偽印章,這種手段說不上高明,現在的很多工藝也能做到。”
“最典型的便是用金粉在翠蓮的時候繪入印記,加熱的時候,不同的金屬因為熔點不同,所以顯現出來的顏色明顯不同。這種原理,還不足以說明這是真品。”
張月娥作為鑒定師,雖然她經常出具假的鑒定。
但是本身的辨偽本事還是有的。
換句話說,看真的她可能會看走眼。
但是造贗,她還是很有功底的。
柳南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當即說道:“沒錯,這種並不高明的手段不足為提,也無以為憑。”
沈峰笑道:“當然,這隻是其一,第二點,那就是你們都看起來這銅香爐很新,嶄新的就像是機械打磨出來的新品。”
“但是,恰恰因為這件青銅香爐的色澤太過新穎,所以大家不會將它跟四百多年前的明朝時期聯係到一處。”
“然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就是宣德年間出爐的精品,而且是少見的精品。”
“沈峰,你別誇誇其談了,說你的理由。”張月娥不耐煩的問道。
沈峰點了點頭:“宣德香爐的特點是什麽?”
旁邊的楊館長摩挲著胡須說道:“宣德爐的特點是風磨銅打製,風磨銅的特點則是常年不腐,甚至不見鐵鏽。”
沈峰當即附和楊館長的話茬,接著說道:“沒錯,宣德年間製作的青銅路,從工藝上已經達到了遠邁周秦甚至漢末的水準了。”
“風磨銅本身熔點高,因此不怕烈火的燒灌,更不怕被蒙塵數百年,所以,這樣的器具重現人間的時候,清掃出表麵的泥土,依然看起來像是從最新打製的一般。”
“這便是宣德爐特別的地方,也是明朝製作工藝的高明之所在。”
“除此之外,加熱後的銅爐邊紋跟胎口,也符合大明宮廷的審美特點。”
“大家看。”
沈峰示意眾人觀察紅彤彤的香爐,說道:“這種器形看起來趨於扁平,上麵鐫刻的大明麒麟獸首,正是宣德皇帝最喜歡的瑞獸。”
“大明那時期,已經成為了世界的中心,所以在製作器皿的時候,特點也變得開放、張揚,這爐子的敞口跟淺碗一般,內部滑潤,色澤均勻,沒有時間的沉澱,縱然是現代工藝也難以壓縮出如此均勻的色澤。”
沈峰從兜裏掏出一包銀白色的粉末。
倒在炙熱的青銅爐上。
楊館長的驚訝聲當即傳來:“這是鎂粉,作用在青銅跟鐵器上麵,能快速散熱。”
沈峰微微頷首。
在場眾人當中,楊老還是少有的見多識廣的大佬之一。
等青銅爐降溫之後,沈峰將爐子放在稱重器上,繼續說道:“這家夥看起來就一個淺底的茶碗,卻足具備十幾斤的重量。”
“即便要做假,單純的銅爐也打不到這個分量。”
“莫說是銅,即便是重金屬金子也不會有這個分量。”
沈峰說的這句話,可謂是全場最為通透的結論了。
所有人的神色頓時恍然。
“是啊,在器形特定的條件下,尋常金屬根本無法製作出這個重量,即便是液壓機壓縮,也很難達到,而且用液壓機的話,銅爐底座上就不會有那麽清晰的禦章了。”
楊老一語成讖,周圍人紛紛點頭。
同時大家一臉狐疑的看著沈峰,問道:“這位先生,那你說說,這銅爐為何有這麽獨特的分量?”
柳南也是一頭霧水,他還特地跑到稱重器四周看了看。
確保稱重器本身沒有被調整。
“這尊銅爐之所以達到如此的重量,是因古代的工藝所致。”
沈峰不慌不忙地說道:“自大明朝立國之始,朱氏一脈的天子跟皇親國戚就酷愛青銅器跟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