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和頭部的比例明顯有些失調,瘦小的身軀上頂著一個碩大的圓腦袋,腦袋上無鼻無嘴,隻有兩隻圓圓的眼睛。
“外,外,外……外星人!”胖子指著石門上的圖像驚唿道。
鼎羽給了咋咋唿唿的胖子一巴掌:“外雞毛!”
“不就是幾個奇形怪狀的人麽,天朝古時候傳下來的奇形怪狀的雕像和圖案還少嗎?萬一是戴著麵具呢?”
胖子愣了一下,道:“啊,對啊!就是外星人,沒看都戴著宇航員的頭盔麽!”
“屁的宇航員頭盔,你見過光帶個頭盔沒有宇航服的宇航員?”
艾蘇恩似乎也被一驚一乍的胖子感染了,疑惑的問道:“這上麵到底雕的什麽鬼東西?”
“這真是咱們天朝古時候的少數民族留下的?”
鼎羽用袖子將石門上麵的水漬和汙泥又擦了擦,這次看到那兩條平行花紋上方,整整齊齊的刻著一些很熟悉的符號。
“這絕對是‘古彝文’,我們在大畢摩的墓見過類似的符號。”
“隻是不知道這個是那一代‘古彝文’。”
“得找‘專家’給考證一下。”
說著掏出手機將這些符號和那“宇航員”的雕刻拍攝下來。
看了看甬道中除了這道石門值得研究,沒有其他有用的線索,三人隻得暫時離開。
迴到外麵鼎羽迫不及待的聯係上了“二蛋”,將照片發送過去讓二蛋進行識別,得到的結論很讓人失望。
這些符號恰巧是畢摩墓中最古老的那種無法解讀的符號。
至於那些“宇航員”的圖像,經過檢索未發現有相似度較高的圖案匹配。
這時候鼎羽突然想起了不知道還在不在玉溪的丁瑞銘。
一個電話打過去。
“老丁,是我,鼎羽!”
老丁同誌聽到鼎羽的來電很是興奮:“你小子迴燕京了嗎?”
“我跟你說,我還在玉溪呢。”
“上麵臨時給我安排了任務,就在我出事的那個‘遺址’主持發掘工作。”
“那幾個發掘出來的青銅罐子絕對是本世紀考古上最大發現。”
“佐證了……”
鼎羽顧不上聽丁瑞銘扯閑篇,打斷了他碎碎念:“得了,甭嘚瑟了,你覺得你那邊的事還能有我不知道的?”
“額!”
丁瑞銘一下想起自己能參與後繼發掘工作基本上都是鼎羽運作的,連那青銅罐子都是鼎羽幾人挖出來又埋迴去的。
鼎羽繼續提醒道:“老老實實的幹你的活,管住自己的嘴,等完事迴燕京估計還有好處。”
“一會兒我給你發一些資料過去,有可能跟你現在的發掘現場某種關聯,我需要你的專業判斷。”
“跟發掘現場有關聯?你不會在附近的山裏又有發現了吧?!”
丁瑞銘的聲調一下提高了八度,溶洞現場雖然是按照鼎羽的預計完整的發掘出來了。
隻不過那是被鼎羽幾人偽造過的現場,那些頗有研究價值的石板,洞壁頂部的石刻全都讓邵成文給毀掉了。
他正在為無法考證這些青銅罐的發愁呢,作為考古領域的專家總不能學鼎羽,就憑一個彝族留下來的神話傳說就斷定這是遠古時期“七代大畢摩”的墓葬吧?!
說起來最近一年也奇怪,自己遇到的所有無法破譯的符號,貌似都跟鼎羽有關係。
這邊自己還在琢磨怎麽圓謊呢,鼎羽居然又冒出來其他資料。
丁瑞銘的腦子還沒轉過彎來,鼎羽就說道:“我提醒你一下,跟以前一樣,最好不要聲張,先幫我看看,給點意見出來。”
“好吧,你先發過來我看看。”
鼎羽將自己從不同角度拍攝到的石門上浮雕的照片給丁瑞銘發了過去。
一支煙不到的功夫丁瑞銘就把電話打了迴來。
剛接通就聽到他在那邊激動的問道:“你小子也太缺德了,不帶這麽坑人的啊!”
“注意影響!”鼎羽提醒道。
丁瑞銘會意,馬上壓低了聲音問道:“你們幾個也太那啥了……”
“怎麽有點價值的東西都讓你們幾個給發現了。”
“我看照片像是在一個甬道裏拍的,就這個石門我估計最少有兩千年的曆史。至少是漢代的東西,至於是西漢還是東漢還需要考證。”
“從環境上分析倒是不太像墓葬,至少我是沒見過漢代有類似的地宮。”
“丁老師,我不是您的學生,不用給我上課。”
“我就想知道,石門上的浮雕到底描繪的是什麽。還有那些符號,類似的符號我已經給過你很多了,你到底研究出什麽眉目沒有。”
聽鼎羽提起那些無法破解的符號,丁瑞銘瞬間就鬱悶了。
“別提這些鬼畫符成麽。”
“從先秦時期,到秦朝,又到漢朝,幾千年都沒人發現的符號,到你手裏就跟蹦豆子一樣,一波一波往出拿。”
“別說解讀了,我特麽的連個參考都找不到。你給我的這些符號,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跨度了。”
“我怎麽感覺下迴你有可能拿出來的是三國時期的這種古怪的符號呢!”
丁瑞銘的話讓鼎羽瞬間陷入了沉思。
自己以前還真沒從這方麵思考過,這些埋藏在曆史當中的符號為什麽時間跨度這麽大,為什麽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被考古學家發現過?
難道真的是自己跟這東西“有緣”?
於是開口道:“算了,符號解讀不了也沒什麽。“
“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繼續追查下去,早晚有一天能找到破解這些符號的‘關鍵點’。到時候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符號您沒什麽意見,那些大頭娃娃呢?胖子認為是‘外星人、宇航員’,我認為是某種麵具之類的裝飾物。”
“你還別說,這東西我還真見過相似的。”
“在你提醒過我溶洞裏的可能是古彝族‘大畢摩’的墓,而且跟彝族的神話史書有關係。”
“我開始尋找這方麵的資料,京大曆史係研究民俗的教授給我提供了一些支持。”
“他提供的資料中有記載,在具有古老傳承的彝族村落,祭祀的用的神簽上有類似的圖像。”
“傳說大畢摩下界的時候,用三根神竹竿做成‘神簽、法笠、法扇’三個法器,那個大頭娃娃就是帶著‘法笠’的畢摩,據說帶上可以溝通神靈。”
“外,外,外……外星人!”胖子指著石門上的圖像驚唿道。
鼎羽給了咋咋唿唿的胖子一巴掌:“外雞毛!”
“不就是幾個奇形怪狀的人麽,天朝古時候傳下來的奇形怪狀的雕像和圖案還少嗎?萬一是戴著麵具呢?”
胖子愣了一下,道:“啊,對啊!就是外星人,沒看都戴著宇航員的頭盔麽!”
“屁的宇航員頭盔,你見過光帶個頭盔沒有宇航服的宇航員?”
艾蘇恩似乎也被一驚一乍的胖子感染了,疑惑的問道:“這上麵到底雕的什麽鬼東西?”
“這真是咱們天朝古時候的少數民族留下的?”
鼎羽用袖子將石門上麵的水漬和汙泥又擦了擦,這次看到那兩條平行花紋上方,整整齊齊的刻著一些很熟悉的符號。
“這絕對是‘古彝文’,我們在大畢摩的墓見過類似的符號。”
“隻是不知道這個是那一代‘古彝文’。”
“得找‘專家’給考證一下。”
說著掏出手機將這些符號和那“宇航員”的雕刻拍攝下來。
看了看甬道中除了這道石門值得研究,沒有其他有用的線索,三人隻得暫時離開。
迴到外麵鼎羽迫不及待的聯係上了“二蛋”,將照片發送過去讓二蛋進行識別,得到的結論很讓人失望。
這些符號恰巧是畢摩墓中最古老的那種無法解讀的符號。
至於那些“宇航員”的圖像,經過檢索未發現有相似度較高的圖案匹配。
這時候鼎羽突然想起了不知道還在不在玉溪的丁瑞銘。
一個電話打過去。
“老丁,是我,鼎羽!”
老丁同誌聽到鼎羽的來電很是興奮:“你小子迴燕京了嗎?”
“我跟你說,我還在玉溪呢。”
“上麵臨時給我安排了任務,就在我出事的那個‘遺址’主持發掘工作。”
“那幾個發掘出來的青銅罐子絕對是本世紀考古上最大發現。”
“佐證了……”
鼎羽顧不上聽丁瑞銘扯閑篇,打斷了他碎碎念:“得了,甭嘚瑟了,你覺得你那邊的事還能有我不知道的?”
“額!”
丁瑞銘一下想起自己能參與後繼發掘工作基本上都是鼎羽運作的,連那青銅罐子都是鼎羽幾人挖出來又埋迴去的。
鼎羽繼續提醒道:“老老實實的幹你的活,管住自己的嘴,等完事迴燕京估計還有好處。”
“一會兒我給你發一些資料過去,有可能跟你現在的發掘現場某種關聯,我需要你的專業判斷。”
“跟發掘現場有關聯?你不會在附近的山裏又有發現了吧?!”
丁瑞銘的聲調一下提高了八度,溶洞現場雖然是按照鼎羽的預計完整的發掘出來了。
隻不過那是被鼎羽幾人偽造過的現場,那些頗有研究價值的石板,洞壁頂部的石刻全都讓邵成文給毀掉了。
他正在為無法考證這些青銅罐的發愁呢,作為考古領域的專家總不能學鼎羽,就憑一個彝族留下來的神話傳說就斷定這是遠古時期“七代大畢摩”的墓葬吧?!
說起來最近一年也奇怪,自己遇到的所有無法破譯的符號,貌似都跟鼎羽有關係。
這邊自己還在琢磨怎麽圓謊呢,鼎羽居然又冒出來其他資料。
丁瑞銘的腦子還沒轉過彎來,鼎羽就說道:“我提醒你一下,跟以前一樣,最好不要聲張,先幫我看看,給點意見出來。”
“好吧,你先發過來我看看。”
鼎羽將自己從不同角度拍攝到的石門上浮雕的照片給丁瑞銘發了過去。
一支煙不到的功夫丁瑞銘就把電話打了迴來。
剛接通就聽到他在那邊激動的問道:“你小子也太缺德了,不帶這麽坑人的啊!”
“注意影響!”鼎羽提醒道。
丁瑞銘會意,馬上壓低了聲音問道:“你們幾個也太那啥了……”
“怎麽有點價值的東西都讓你們幾個給發現了。”
“我看照片像是在一個甬道裏拍的,就這個石門我估計最少有兩千年的曆史。至少是漢代的東西,至於是西漢還是東漢還需要考證。”
“從環境上分析倒是不太像墓葬,至少我是沒見過漢代有類似的地宮。”
“丁老師,我不是您的學生,不用給我上課。”
“我就想知道,石門上的浮雕到底描繪的是什麽。還有那些符號,類似的符號我已經給過你很多了,你到底研究出什麽眉目沒有。”
聽鼎羽提起那些無法破解的符號,丁瑞銘瞬間就鬱悶了。
“別提這些鬼畫符成麽。”
“從先秦時期,到秦朝,又到漢朝,幾千年都沒人發現的符號,到你手裏就跟蹦豆子一樣,一波一波往出拿。”
“別說解讀了,我特麽的連個參考都找不到。你給我的這些符號,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跨度了。”
“我怎麽感覺下迴你有可能拿出來的是三國時期的這種古怪的符號呢!”
丁瑞銘的話讓鼎羽瞬間陷入了沉思。
自己以前還真沒從這方麵思考過,這些埋藏在曆史當中的符號為什麽時間跨度這麽大,為什麽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被考古學家發現過?
難道真的是自己跟這東西“有緣”?
於是開口道:“算了,符號解讀不了也沒什麽。“
“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繼續追查下去,早晚有一天能找到破解這些符號的‘關鍵點’。到時候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符號您沒什麽意見,那些大頭娃娃呢?胖子認為是‘外星人、宇航員’,我認為是某種麵具之類的裝飾物。”
“你還別說,這東西我還真見過相似的。”
“在你提醒過我溶洞裏的可能是古彝族‘大畢摩’的墓,而且跟彝族的神話史書有關係。”
“我開始尋找這方麵的資料,京大曆史係研究民俗的教授給我提供了一些支持。”
“他提供的資料中有記載,在具有古老傳承的彝族村落,祭祀的用的神簽上有類似的圖像。”
“傳說大畢摩下界的時候,用三根神竹竿做成‘神簽、法笠、法扇’三個法器,那個大頭娃娃就是帶著‘法笠’的畢摩,據說帶上可以溝通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