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聽了鼎羽的話,似乎一點都不驚訝。
“在地下深處修建這麽一個大工程,看門的機關都用上了你說的什麽生物圈生態圈的。下麵還有更龐大的工程有什麽奇怪的?”
“現在你就是告訴我,咱再往下走直接能通往地心,下麵還有個地底世界我都能接受。”
鼎羽怔怔的看著其中一個牆麵的浮雕,心不在焉的迴答:“地下深處有什麽目前還不知道。但是這裏應該供奉著什麽東西才對。”
浮雕上清晰的顯示著一群人圍繞著這座古怪的正方體神廟轉圈,似乎在祭拜著什麽。除了領頭的人物之外,後麵的人抬著一個上圓下方的物體。
最後將這個造型奇特的東西放在了神廟中心房間的正中央。
胖子走過去往房間中央的洞下麵看了看:“你的意思是缺了個井蓋?誰特麽的閑的沒事九死一生的跑進來偷走個井蓋?”
鼎羽圍著房間轉悠了一圈,將四麵牆壁上的浮雕都研究了一遍之後,皺著眉頭思索。
突然開口說道:“我知道咱們的出路在哪裏了。”
胖子緊忙湊了過來激動的問道:“從哪兒出去?”
“四幅浮雕,四座神廟都通往地下深處的祭壇。換句話說就是每一座神廟都應該有通往地麵的出口。”
“隻要我們能通過後麵的關卡,到達最深處的祭壇找到通往其他神廟的路。那麽我有七成把握能夠通過其他神廟返迴地麵。”
胖子觀察了一下鼎羽的表情,說道:“您就直接說‘但是’以後的話吧!有什麽難聽的我都能接受。”
鼎羽眼中狂熱的光芒一閃而過,說道:“四座神廟,你知道代表著什麽嗎?”
“代表古人吃飽了撐的?跑地下這麽深的地方連著蓋四座廟?”
“代表‘五行’!”
“金木水火土?古人不會數數?少修了一個廟?”
鼎羽一臉無奈:“最深處的祭壇不算了?我認為古人這樣修建遺跡,一定是有什麽我沒參透的說法或者作用。”
用電筒照著四周的牆壁給胖子解釋:“中央最深處的祭壇屬‘土’,土居中。其餘四個神廟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咱們現在所在的廟屬‘金’,所以是金屬黃鐵礦修建的。”
“至於這座遺跡的作用到底是什麽目前還沒搞明白,從那巨大的‘玄門’來看,似乎是為了封印什麽。”
“按照這些浮雕推斷,王錫袞那老家夥和村長一家子,可能隻發現了其中一扇大門。在太行山脈大茂山這片廣袤的山區,一定還有其餘的四扇大門存在。”
“這印證了我最初的推斷,這座上古遺跡一定是在先秦時期修建的。”
“五行衍生於周朝的‘五材’,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春秋戰國的時候讓管仲和鄒衍這倆人發揚光大,總結出了陰陽五行學說。”
“按照邏輯推理,至少是有了‘五行學說’才能有按照‘五行’修造的神廟和祭壇。”
胖子一臉的不可置信,很不爽的懟道:“你丫別吹牛逼了成麽?旁證左引搞的自己好像挺有學問的。”
“誰特麽的知道幾千年前的古人腦子是怎麽長的。”
“秦始皇能造出那種跟水蚊子一樣的怪船給徐福開著去東海找仙島,一塊碎片能讓丁瑞銘激動個半死。徐福能找到個‘變異菌’還能把自己的記憶通過某種方式存儲在裏麵。還有蜃樓號上的那個藏寶的青銅蛋。”
“我估計這些東西就算拿出來交給現在那幫專家,用最先進的技術也仿造不出來。”
“這個遺跡比秦始皇的年代還早,真按咱曆史上的年代計算,那時候的人還穿獸皮吃生肉茹毛飲血呢!懂什麽叫‘五行’麽?懂什麽叫陰陽八卦麽?”
“可是人家偏偏就幹死了大怪獸,占了大怪獸的老巢,修了這麽個遺跡。”
“這說明什麽?這說明你那咬文嚼字的曆史記載都是屁話,沒準幾千年前的科技比現在還發達呢?要不然哪兒來的那麽多神話故事?”
鼎羽難得讓胖子給懟的接不上話,心裏卻對於胖子突然智商爆表,發出的靈魂拷問很是讚同。
不管關於“五行神廟”的推論正確與否,這時候爭執這些沒邊沒沿的事情沒什麽意義,等出去以後有的是時間來推斷討論。
現在的事實是浮雕刻畫的在這座“金”神廟供奉的物件確實不見了,隻在房間中央留下像口井一樣的通道。
鼎羽舉起雙手投降,說道:“得,您都說的對。”
“現在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如果我們能夠抵達地下深處核心的祭壇,就能通過其他神廟的出路出去。還有三座神廟,意味著還有三個潛在的出口。咱就是運氣再差,也總會找到一條迴到地麵上的通路。”
胖子深以為然的點點頭:“孺子可教,你滴,前麵開路滴幹活!”
鼎羽強製啟動大腦超頻,有點不舍的重新觀察了一遍四周和頂部的精彩浮雕,並且嚐試將所有的細節都印在腦子裏。
不知什麽原因讓鼎羽覺得這些浮雕上的內容可能另有含義,多少能夠揣摩到從“神廟”通往“祭壇”的路徑信息。
“祖宗,別墨跡了,出發吧!”
站在房間中央的井口邊上,鼎羽最後看了一眼頭頂那美輪美奐的浮雕,進入了通往祭壇的通道。
……
房間中央的“井”裏的台階不斷的折返向下延伸,兩人感覺就像是走在摩天大樓封閉的樓梯間裏。
不斷的有潮熱的氣流從下往上吹,帶來陣陣的窒息感。
幾圈後胖子就徹底懵了,扶著平整的黃鐵礦金屬牆壁,停下腳步問道:“鼎爺,咱繞了幾圈了?”
走在前麵的鼎羽頭也不迴的迴答:“已經二十九圈了。”
“臥槽,真他媽的往地心走呢?一圈算一層咱已經走了二十九層樓的高度了?”
“這才哪兒到哪,按照古人的尿性,弄多少層都是有含義的,要麽是十八層,要麽是四十九層,要麽是八十一層。”
看了看手腕上的潛水表,說道:“現在咱們是在負122米海拔,再往下垂直距離二百多米應該就到頭了。”
“九九歸真,八十一這個數字在古代象征著圓滿、全麵、完整。也正好是符合神廟到祭壇這段路的距離。”
“在地下深處修建這麽一個大工程,看門的機關都用上了你說的什麽生物圈生態圈的。下麵還有更龐大的工程有什麽奇怪的?”
“現在你就是告訴我,咱再往下走直接能通往地心,下麵還有個地底世界我都能接受。”
鼎羽怔怔的看著其中一個牆麵的浮雕,心不在焉的迴答:“地下深處有什麽目前還不知道。但是這裏應該供奉著什麽東西才對。”
浮雕上清晰的顯示著一群人圍繞著這座古怪的正方體神廟轉圈,似乎在祭拜著什麽。除了領頭的人物之外,後麵的人抬著一個上圓下方的物體。
最後將這個造型奇特的東西放在了神廟中心房間的正中央。
胖子走過去往房間中央的洞下麵看了看:“你的意思是缺了個井蓋?誰特麽的閑的沒事九死一生的跑進來偷走個井蓋?”
鼎羽圍著房間轉悠了一圈,將四麵牆壁上的浮雕都研究了一遍之後,皺著眉頭思索。
突然開口說道:“我知道咱們的出路在哪裏了。”
胖子緊忙湊了過來激動的問道:“從哪兒出去?”
“四幅浮雕,四座神廟都通往地下深處的祭壇。換句話說就是每一座神廟都應該有通往地麵的出口。”
“隻要我們能通過後麵的關卡,到達最深處的祭壇找到通往其他神廟的路。那麽我有七成把握能夠通過其他神廟返迴地麵。”
胖子觀察了一下鼎羽的表情,說道:“您就直接說‘但是’以後的話吧!有什麽難聽的我都能接受。”
鼎羽眼中狂熱的光芒一閃而過,說道:“四座神廟,你知道代表著什麽嗎?”
“代表古人吃飽了撐的?跑地下這麽深的地方連著蓋四座廟?”
“代表‘五行’!”
“金木水火土?古人不會數數?少修了一個廟?”
鼎羽一臉無奈:“最深處的祭壇不算了?我認為古人這樣修建遺跡,一定是有什麽我沒參透的說法或者作用。”
用電筒照著四周的牆壁給胖子解釋:“中央最深處的祭壇屬‘土’,土居中。其餘四個神廟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咱們現在所在的廟屬‘金’,所以是金屬黃鐵礦修建的。”
“至於這座遺跡的作用到底是什麽目前還沒搞明白,從那巨大的‘玄門’來看,似乎是為了封印什麽。”
“按照這些浮雕推斷,王錫袞那老家夥和村長一家子,可能隻發現了其中一扇大門。在太行山脈大茂山這片廣袤的山區,一定還有其餘的四扇大門存在。”
“這印證了我最初的推斷,這座上古遺跡一定是在先秦時期修建的。”
“五行衍生於周朝的‘五材’,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春秋戰國的時候讓管仲和鄒衍這倆人發揚光大,總結出了陰陽五行學說。”
“按照邏輯推理,至少是有了‘五行學說’才能有按照‘五行’修造的神廟和祭壇。”
胖子一臉的不可置信,很不爽的懟道:“你丫別吹牛逼了成麽?旁證左引搞的自己好像挺有學問的。”
“誰特麽的知道幾千年前的古人腦子是怎麽長的。”
“秦始皇能造出那種跟水蚊子一樣的怪船給徐福開著去東海找仙島,一塊碎片能讓丁瑞銘激動個半死。徐福能找到個‘變異菌’還能把自己的記憶通過某種方式存儲在裏麵。還有蜃樓號上的那個藏寶的青銅蛋。”
“我估計這些東西就算拿出來交給現在那幫專家,用最先進的技術也仿造不出來。”
“這個遺跡比秦始皇的年代還早,真按咱曆史上的年代計算,那時候的人還穿獸皮吃生肉茹毛飲血呢!懂什麽叫‘五行’麽?懂什麽叫陰陽八卦麽?”
“可是人家偏偏就幹死了大怪獸,占了大怪獸的老巢,修了這麽個遺跡。”
“這說明什麽?這說明你那咬文嚼字的曆史記載都是屁話,沒準幾千年前的科技比現在還發達呢?要不然哪兒來的那麽多神話故事?”
鼎羽難得讓胖子給懟的接不上話,心裏卻對於胖子突然智商爆表,發出的靈魂拷問很是讚同。
不管關於“五行神廟”的推論正確與否,這時候爭執這些沒邊沒沿的事情沒什麽意義,等出去以後有的是時間來推斷討論。
現在的事實是浮雕刻畫的在這座“金”神廟供奉的物件確實不見了,隻在房間中央留下像口井一樣的通道。
鼎羽舉起雙手投降,說道:“得,您都說的對。”
“現在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如果我們能夠抵達地下深處核心的祭壇,就能通過其他神廟的出路出去。還有三座神廟,意味著還有三個潛在的出口。咱就是運氣再差,也總會找到一條迴到地麵上的通路。”
胖子深以為然的點點頭:“孺子可教,你滴,前麵開路滴幹活!”
鼎羽強製啟動大腦超頻,有點不舍的重新觀察了一遍四周和頂部的精彩浮雕,並且嚐試將所有的細節都印在腦子裏。
不知什麽原因讓鼎羽覺得這些浮雕上的內容可能另有含義,多少能夠揣摩到從“神廟”通往“祭壇”的路徑信息。
“祖宗,別墨跡了,出發吧!”
站在房間中央的井口邊上,鼎羽最後看了一眼頭頂那美輪美奐的浮雕,進入了通往祭壇的通道。
……
房間中央的“井”裏的台階不斷的折返向下延伸,兩人感覺就像是走在摩天大樓封閉的樓梯間裏。
不斷的有潮熱的氣流從下往上吹,帶來陣陣的窒息感。
幾圈後胖子就徹底懵了,扶著平整的黃鐵礦金屬牆壁,停下腳步問道:“鼎爺,咱繞了幾圈了?”
走在前麵的鼎羽頭也不迴的迴答:“已經二十九圈了。”
“臥槽,真他媽的往地心走呢?一圈算一層咱已經走了二十九層樓的高度了?”
“這才哪兒到哪,按照古人的尿性,弄多少層都是有含義的,要麽是十八層,要麽是四十九層,要麽是八十一層。”
看了看手腕上的潛水表,說道:“現在咱們是在負122米海拔,再往下垂直距離二百多米應該就到頭了。”
“九九歸真,八十一這個數字在古代象征著圓滿、全麵、完整。也正好是符合神廟到祭壇這段路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