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有些許疲乏,可是老家夥搞出來的30天期限,在鼎羽心裏有點像沒有計時器的定時炸彈一樣,不知道什麽時候會爆炸。
莫名的緊迫感讓鼎羽在心裏提醒自己,明天是最後的期限了,一點都不能耽誤。
“這樣吧,現在時間還早,先吃口東西,不然我怕死胖子幹活出工不出力。”
“下午去圖書館附近找個酒店先住下。然後羅莉負責去圖書館找資料,我跟胖子去那便民診所查查看有沒有線索。完事兒以後大家酒店集合,隨時保持電話聯係。”
說完讓胖子把車開上了昆侖中路,直奔格爾木圖書館而去。
……
天已經擦黑,格爾木雖然用的是東八區的時間,但實際上要比燕京黑的晚,天擦黑的時候已經快八點多快九點了。
羅莉正坐在酒店套房的房間裏整理自己從圖書館順迴來的資料,就聽見樓道裏傳來兩個二貨的吵鬧聲:
“我特麽都犧牲那啥相了,好容易套出的線索,你丫還不知足。對付大媽哥們還能犧牲一下,對付老頭你讓我咋辦?露啥都不好使。”
“滾犢子,我讓你露啥了?讓你送條煙給那老頭,誰知道你丫想的這麽齷齪。”
話音沒落,胖子就推門進了房間。
為了這次行動,胖子也算是大出血了,咬牙直接訂了個大商務套間,兩個臥室一個會客廳。
進門就看見羅莉坐在會客廳,茶幾上放滿了各種紙質資料,笑眯眯的問鼎羽:
“怎麽樣?你倆有收獲嗎?”
胖子沒等鼎羽說話,趕緊接口表現了一下自己的功勞:
“別提了,哥們連珍藏的後麵都貢獻出來了,那大媽下手太狠,這一針打的我,現在走路都不利索呢!”
“少廢話,說點正經的。”鼎羽把胖子扒拉到一邊,坐在沙發上開始講述兩個人的遭遇。
本來依照鼎羽的意思,直接去小診所找管事兒的人問問就得了。
胖子自己出的餿主意,非要搞個微服私訪,冒充自己病了要掛水,說是這樣比較容易套出有用線索。
結果悲催了,診所裏裏外外就一個大媽負責,聽說胖子咳嗽,簡單用聽診器一聽,話不帶多說,直接開了一堆消炎藥。
完事兒還給胖子屁股上狠狠來了一針,說打針見效快。
還好診所中午沒什麽人比較清靜,胖子自己苦兮兮的坐那掛著水,鼎羽坐在旁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跟大媽套話。
這個診所是去年年初從管理局租下來的,過去這幾個臨街的鋪麵都不對外,一直是作為管理局的食堂。
後來食堂不開了,空置好幾年才開始對外出租。聽大媽話裏話外的意思,想租這麽個地方不光得有錢,還得有關係才能拿下。
這連鎖診所是她兒子開的,老牛x了,一年輕輕鬆鬆賺好幾十萬。
又問了問大媽知不知道93年發生的那場地震,結果人家一家人93年的時候還在別的地方開診所呢。
磨嘰了一下午,胖子白挨了一針算不說,還掛了一肚子抗生素。
幾乎沒什麽收獲的鼎羽,念頭一轉又把算盤打到了管理局看門老頭的身上。正趕上人家管理局下班,倆人堅持等到人走樓空以後,才找個借口進去跟看門老頭搭上話。
也虧了胖子死皮賴臉的精神,倆人打著尋人的旗號,一條煙扔過去,總算在看門大爺嘴裏得到了些有用的線索。
小診所租用的門臉房過去是管理局的食堂,承包管理局食堂的是當年察爾汗鉀肥廠的一個退休員工。
這人姓李,有點神神叨叨,當麵大家叫李師傅,背地裏都喊他“李神經”。
有謠言說 “李神經”以前是鉀肥廠的骨幹員工,後來因為廠裏的事故,搞壞了腦子,變得有點神經質,沒辦法隻好安排在管理局負責食堂。
前幾年“李神經”突發腦溢血,幹不了食堂的工作,被子女接迴老家休養。管理局的食堂也被迫關門大吉,這房子就一直空置,直到被便民診所租下來。
看門大爺甚至連“李神經”的本名都不知道,至於“李神經”現在是不是活著,到底去了哪裏,家是哪裏的,更是完全不知道。
大爺看在另外一條煙和二百塊錢的承諾上,答應鼎羽明天上班以後,去幫忙打聽一下。
講完這些,鼎羽隨手翻了翻羅莉桌子上的那些紙質資料,發現大部分是鉀肥廠也就是現在鹽湖集團很久以前的內刊,有些已經破損的不成樣子了,但是能看出來是原始資料。按理說這些資料應該放在檔案館或者圖書館期刊庫裏,普通讀者一般是接觸不到的。
鼎羽有些奇怪的問羅莉:
“這些資料你隨手就拿出來了?沒人管?”
羅莉歎了口氣迴答道:
“你知道這些資料我在哪裏找到的嗎?地下室一個又陰又潮的小房間裏,堆得滿滿全是八九十年代的各種紙質資料,蟲吃鼠咬破破爛爛一堆。”
原來羅莉以研究生寫關於察爾汗鹽湖的論文為借口,找到圖書館裏的人說要借閱些資料。隨便賣了賣萌,連證件都沒看,就被工作人員領到了地下室的庫房裏。
這些說起來既珍貴,又不珍貴的資料,像垃圾一樣堆在地下室兩旁的房間裏任其蟲吃鼠咬,根本就沒有人來管理。
圖書館的內部人員完全不當迴事,扔下羅莉就趕緊跑樓上去吹空調喝茶水了。
整整一個下午羅莉咬著牙灰頭土臉的在山一樣的資料裏翻找線索。
“翻騰了一下午,我隻找到這一小部分當年鉀肥廠的內部資料,還有許多資料壓根就沒法看了,發黴的粘在一起的,被老鼠咬壞的太多了,發現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羅莉無奈的道。
“你看這個,估計是當年廠裏的通訊稿,還是手寫的。”
一張好像一碰就碎的發黃稿紙上寫著:
……隨著霍布遜湖區的擴產,產能提高了百分之八十……已經成為首屈一指的重要鉀肥生產基地。幾百員工苦幹大幹一百天,圓滿完成上級交代的重大任務。但是不能忽視工程質……震造成重大損失……一九九三年九月六日
這張紙上勉強能辨認的就是這些,其餘的字跡已經破損模糊。
93年地震發生在9月5日,這篇稿子結尾的日期剛好是地震過後的第二天。
從能夠辨認的部分文字推斷,很可能是地震造成了什麽損失,而且還是重大損失。在那個年代,能算得上是重大損失的,十有八九是人員傷亡或者資產損失。
鼎羽突然有一種強烈的感覺,會不會管理局看門大爺說的“李神經”,就是在當年地震造成的重大損失中“發神經”的呢?
莫名的緊迫感讓鼎羽在心裏提醒自己,明天是最後的期限了,一點都不能耽誤。
“這樣吧,現在時間還早,先吃口東西,不然我怕死胖子幹活出工不出力。”
“下午去圖書館附近找個酒店先住下。然後羅莉負責去圖書館找資料,我跟胖子去那便民診所查查看有沒有線索。完事兒以後大家酒店集合,隨時保持電話聯係。”
說完讓胖子把車開上了昆侖中路,直奔格爾木圖書館而去。
……
天已經擦黑,格爾木雖然用的是東八區的時間,但實際上要比燕京黑的晚,天擦黑的時候已經快八點多快九點了。
羅莉正坐在酒店套房的房間裏整理自己從圖書館順迴來的資料,就聽見樓道裏傳來兩個二貨的吵鬧聲:
“我特麽都犧牲那啥相了,好容易套出的線索,你丫還不知足。對付大媽哥們還能犧牲一下,對付老頭你讓我咋辦?露啥都不好使。”
“滾犢子,我讓你露啥了?讓你送條煙給那老頭,誰知道你丫想的這麽齷齪。”
話音沒落,胖子就推門進了房間。
為了這次行動,胖子也算是大出血了,咬牙直接訂了個大商務套間,兩個臥室一個會客廳。
進門就看見羅莉坐在會客廳,茶幾上放滿了各種紙質資料,笑眯眯的問鼎羽:
“怎麽樣?你倆有收獲嗎?”
胖子沒等鼎羽說話,趕緊接口表現了一下自己的功勞:
“別提了,哥們連珍藏的後麵都貢獻出來了,那大媽下手太狠,這一針打的我,現在走路都不利索呢!”
“少廢話,說點正經的。”鼎羽把胖子扒拉到一邊,坐在沙發上開始講述兩個人的遭遇。
本來依照鼎羽的意思,直接去小診所找管事兒的人問問就得了。
胖子自己出的餿主意,非要搞個微服私訪,冒充自己病了要掛水,說是這樣比較容易套出有用線索。
結果悲催了,診所裏裏外外就一個大媽負責,聽說胖子咳嗽,簡單用聽診器一聽,話不帶多說,直接開了一堆消炎藥。
完事兒還給胖子屁股上狠狠來了一針,說打針見效快。
還好診所中午沒什麽人比較清靜,胖子自己苦兮兮的坐那掛著水,鼎羽坐在旁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跟大媽套話。
這個診所是去年年初從管理局租下來的,過去這幾個臨街的鋪麵都不對外,一直是作為管理局的食堂。
後來食堂不開了,空置好幾年才開始對外出租。聽大媽話裏話外的意思,想租這麽個地方不光得有錢,還得有關係才能拿下。
這連鎖診所是她兒子開的,老牛x了,一年輕輕鬆鬆賺好幾十萬。
又問了問大媽知不知道93年發生的那場地震,結果人家一家人93年的時候還在別的地方開診所呢。
磨嘰了一下午,胖子白挨了一針算不說,還掛了一肚子抗生素。
幾乎沒什麽收獲的鼎羽,念頭一轉又把算盤打到了管理局看門老頭的身上。正趕上人家管理局下班,倆人堅持等到人走樓空以後,才找個借口進去跟看門老頭搭上話。
也虧了胖子死皮賴臉的精神,倆人打著尋人的旗號,一條煙扔過去,總算在看門大爺嘴裏得到了些有用的線索。
小診所租用的門臉房過去是管理局的食堂,承包管理局食堂的是當年察爾汗鉀肥廠的一個退休員工。
這人姓李,有點神神叨叨,當麵大家叫李師傅,背地裏都喊他“李神經”。
有謠言說 “李神經”以前是鉀肥廠的骨幹員工,後來因為廠裏的事故,搞壞了腦子,變得有點神經質,沒辦法隻好安排在管理局負責食堂。
前幾年“李神經”突發腦溢血,幹不了食堂的工作,被子女接迴老家休養。管理局的食堂也被迫關門大吉,這房子就一直空置,直到被便民診所租下來。
看門大爺甚至連“李神經”的本名都不知道,至於“李神經”現在是不是活著,到底去了哪裏,家是哪裏的,更是完全不知道。
大爺看在另外一條煙和二百塊錢的承諾上,答應鼎羽明天上班以後,去幫忙打聽一下。
講完這些,鼎羽隨手翻了翻羅莉桌子上的那些紙質資料,發現大部分是鉀肥廠也就是現在鹽湖集團很久以前的內刊,有些已經破損的不成樣子了,但是能看出來是原始資料。按理說這些資料應該放在檔案館或者圖書館期刊庫裏,普通讀者一般是接觸不到的。
鼎羽有些奇怪的問羅莉:
“這些資料你隨手就拿出來了?沒人管?”
羅莉歎了口氣迴答道:
“你知道這些資料我在哪裏找到的嗎?地下室一個又陰又潮的小房間裏,堆得滿滿全是八九十年代的各種紙質資料,蟲吃鼠咬破破爛爛一堆。”
原來羅莉以研究生寫關於察爾汗鹽湖的論文為借口,找到圖書館裏的人說要借閱些資料。隨便賣了賣萌,連證件都沒看,就被工作人員領到了地下室的庫房裏。
這些說起來既珍貴,又不珍貴的資料,像垃圾一樣堆在地下室兩旁的房間裏任其蟲吃鼠咬,根本就沒有人來管理。
圖書館的內部人員完全不當迴事,扔下羅莉就趕緊跑樓上去吹空調喝茶水了。
整整一個下午羅莉咬著牙灰頭土臉的在山一樣的資料裏翻找線索。
“翻騰了一下午,我隻找到這一小部分當年鉀肥廠的內部資料,還有許多資料壓根就沒法看了,發黴的粘在一起的,被老鼠咬壞的太多了,發現了一些有用的信息。”羅莉無奈的道。
“你看這個,估計是當年廠裏的通訊稿,還是手寫的。”
一張好像一碰就碎的發黃稿紙上寫著:
……隨著霍布遜湖區的擴產,產能提高了百分之八十……已經成為首屈一指的重要鉀肥生產基地。幾百員工苦幹大幹一百天,圓滿完成上級交代的重大任務。但是不能忽視工程質……震造成重大損失……一九九三年九月六日
這張紙上勉強能辨認的就是這些,其餘的字跡已經破損模糊。
93年地震發生在9月5日,這篇稿子結尾的日期剛好是地震過後的第二天。
從能夠辨認的部分文字推斷,很可能是地震造成了什麽損失,而且還是重大損失。在那個年代,能算得上是重大損失的,十有八九是人員傷亡或者資產損失。
鼎羽突然有一種強烈的感覺,會不會管理局看門大爺說的“李神經”,就是在當年地震造成的重大損失中“發神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