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將軍府離開,因為不遠處便是三公府,是故劉表自是準備前去拜見朝廷三公。


    說到這裏再簡單講述一下洛陽宮城的分布,洛陽皇宮分為北宮、南宮。


    此前皇帝劉宏多居北宮,年初黃巾叛亂之時,皇帝劉宏為表勤政之心,特地搬到南宮之中處理政事。


    而朝中有開府征辟之權的五府,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大將軍府、太傅府,皆位於洛陽北宮的東南角。


    現今朝堂之中倒是無人擔任太傅之職,若是有人擔任太傅之職了,那麽征辟賢良的最高榮譽便是“五府並征”了。


    劉表首先拜訪的是三公之首的太尉鄧盛,待遞上名帖之後,門房自是領劉表入得太尉府。


    進得太尉府不多時,太尉鄧盛卻是引豫州刺史王允,一並前來相迎。


    “高平侯來訪,有失遠迎,罪過罪過!”


    劉表也知豫州刺史王允,乃是太尉鄧盛一手提攜的。


    太尉鄧盛既然能領豫州刺史王允前來相迎,自是表明他與王允之間的親近關係,是故劉表自是拱手施禮道。


    “不敢、不敢,末將鎮南將軍劉表拜見太尉大人,見過王使君!”


    太尉鄧盛見此,自是欣喜扶起劉表,隨後又為劉表介紹起身旁的豫州刺史王允來。


    “來,我為高平侯介紹,此乃豫州刺史、並州太原王允王子師。”


    前兩日皇城飲宴之時,劉表倒是見得荊州刺史徐璆、豫州刺史王允、青州刺史黃琬等人。


    隻是因為時間倉促,尚未來得及結識,是故劉表自是再次拱手道。


    “子師兄之名,如雷貫耳,恨不能早日相識啊!”


    王允聞言,也自是欣喜的拱手迴禮道。


    “不敢、不敢,王某應當早日拜識高平侯才是。”


    說來王允比劉表還要年長五歲,王允的才學、聲名也是不差,更是並州太原的一方名士。


    但劉表現今已是高平侯,又擔任即將升任朝中公卿的南陽太守之職。


    王允即便有太尉鄧盛提攜,現今已然擔任豫州刺史之職,但與劉表的之間差距,那也是拍馬也趕不上的。


    是故見得劉表這般謙遜有禮,王允自然也是傾心結交了。


    太尉鄧盛見此,自是喜不自禁。


    畢竟自己現今年紀頗大,而且還常有病痛,也不知還能為王允保駕護航多少時日。


    王允若能與劉表這等,板上釘釘的朝中公卿交好,自是再好不過。


    三人入得太尉府正堂,待分主次坐定之後,自是又一番侃侃而談。


    三人聊及過往、聊及朝中局勢,聊及黃巾叛亂的戰事,倒也頗有些指點江山、臧否天下人物之感。


    劉表與太尉鄧盛及豫州刺史王允相談之際,方才了解二人之間的這一段關係。


    說來太原王氏也是名門望族,王允年輕之時,擔任郡吏,敢於處死貪橫跋扈的閹宦黨羽,著實是個敢作敢為之人。


    後來王允麵對太守王球的不法之事,也敢於直言不諱,著實是個清正之人。


    不過王允的行為,著實惹惱了太守王球,於是太守王球便將他逮捕入獄,準備暗地裏殺掉。


    當時還是並州刺史的鄧盛聽聞消息,連忙趕來想救,並征辟王允為別駕從事。


    在鄧盛不遺餘力的提拔和宣揚之下,王允的名聲自然也是越來越大。


    此後鄧盛進入朝堂,也是一路提攜王允擔任侍禦史。


    直到現今鄧盛擔任太尉之職,而王允也是擔任豫州刺史之職。


    而太尉鄧盛對豫州刺史王允,既有救命之恩,又有舉薦之恩,王允自然對其感激涕零了。


    是故這也是太尉鄧盛與豫州刺史王允,這一派係的由來了。


    了解了豫州刺史王允王子師的過往,劉表卻是又想起了昔日好友,‘八顧’之一的郭泰郭林宗,於是不禁開口言道。


    “劉某曾聽故友郭泰郭林宗之言,‘王生一日千裏,王佐之才也’。”


    “今日一見,子師兄果然才學卓越,日後定當早登三公九卿之位也!”


    王允聞言,自是連連謙遜不敢不敢,但其眉眼間的笑意卻是怎麽也止不住。


    說來這‘八顧’之一的郭泰郭林宗乃是128年出生,王允則是137年出生,而劉表則是142年出生。


    黨錮之禍時,士人之中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這些士人領袖。


    劉表恩師王暢位列“八俊”,郭泰位列“八顧”,而劉表、張儉則是“八及”,張邈、胡毋班等人則是“八廚”。


    是故同為士人領袖郭泰與劉表,自然也是彼此相熟的。


    第一次黨錮之禍後,郭泰迴鄉避禍,教授學子千人,並舉薦賢良無數。


    在並州刺史鄧盛的引薦下,郭泰見到了剛剛擔任並州別駕從事的王允,又聽得並州刺史鄧盛誇耀王允的所作所為。


    郭泰方才說出那麽一句,“王生一日千裏,王佐之才也”。


    不管是商業互吹,還是王允真有才學,自此之後王允聲名鵲起,仕途高歌猛進。


    而鄧盛、王允聽得劉表講述郭泰之言,開懷之餘,卻又暗歎一聲。


    隻因第二次黨錮之禍後,這位“八顧”之一的郭泰郭林宗,聽聞竇武、陳膺等人謀誅閹宦,反而被害身亡之後,便因憂心時局,鬱鬱而死,年僅四十二歲。


    想到這裏,太尉鄧盛卻是感歎一聲道。


    “當年兩次黨錮之禍,有多少士林俊傑,清正之臣,盡皆被閹宦所害。”


    “現今又因為諸多閹宦黨羽為禍一方,方有民不聊生,官逼民反之舉,著實應當好好懲治懲治了。”


    朝中大佬的感慨是隨便發的麽,鄧盛之言也無非是征詢劉表乃至宗親一係的意見,是否要對為非作歹的閹宦一黨開火的意思。


    當然太尉鄧盛有此一言,定然也是抓住了閹宦一黨的痛處,甚至已經與其他朝臣謀劃一二了。


    現今正好又遇得劉表來訪,方才征詢一番劉表乃至宗親一係的意見罷了。


    當然此舉除了懲治閹宦不法之事外,也有拉攏盟友、爭奪權勢之意。


    這裏麵的彎彎繞太多太多,劉表自然不會,也不敢擺明車馬。


    畢竟劉表乃至一眾朝臣都是知曉,閹宦乃是陛下製衡朝堂的爪牙,若是真一下子把閹宦打趴了,這朝堂局勢還不得亂了套。


    不過閹宦一黨若是真的太過分,還是需要懲戒一二的,是故劉表隻能模棱兩可的說道。


    “朝中局勢在穩,陛下期許朝臣、閹宦、外戚,三方鼎足而立,而我宗親一係居中調停。不過閹宦一黨若是真有太過惡劣之舉,還是需要懲戒一二的。”


    太尉鄧盛聞言自是大喜,仿佛下一刻便將扳倒一眾閹宦,成就不世之功一般。


    劉表見此,不禁眉頭一皺道。


    “太尉大人,朝中局勢牽一發而動全身,當慎之又慎啊。”


    太尉鄧盛自是滿口答應,又閑聊片刻,待送劉表出府之後,豫州刺史王允卻是徑自趕往尚書台,呈遞彈劾閹宦的奏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表之鯨吞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而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而立並收藏三國劉表之鯨吞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