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迴到五月上旬的南陽宛城,待劉表得知荊州刺史徐璆與江夏都尉秦頡,已然攻下涅陽、棘陽二城之後,三人領兵相約抵達宛城城下。


    劉表於宛城城北,徐璆於宛城城西,秦頡於宛城城南,各自安營紮寨。


    大軍安營紮寨之際,劉表已然帶著一眾部屬來到宛城邊觀看敵情。


    劉表看著宛城那足有十米多高,且完全不遜色於洛陽的城牆,此外還有八、九米寬的護城河,不禁眉頭緊鎖。


    這時身旁的主簿伊籍,已然開始介紹到宛城的情況。


    “宛城乃漢之五都,是僅次於洛陽的第二大城池。”


    “宛城周長三十裏,城牆高五丈(11.5米),寬四丈(9米)。護城河聯通淯水,護城河寬四丈(9米)。”


    “此外宛城周遭的人口也是僅次於洛陽的百萬人口,足有多達八十餘萬”


    “此前宛城也有多達五十萬人口,隻是不知曆經此番黃巾叛亂,宛城還剩多少人口。”


    劉表聞言,低歎一聲,也不知張曼成當時是怎麽攻下宛城這等堅城的。


    現今要攻下十餘萬黃巾賊寇據守的堅城,隻怕戰事要曠日持久了。


    待劉表一行人剛剛迴到中軍大帳,準備商討攻打宛城的策略之時。


    荊州刺史徐璆、江夏都尉秦頡二人,卻是齊齊前來拜見南中郎將劉表。


    劉表聞聽消息,自是喜不自禁的領一眾部屬出迎。


    出得中軍大帳,一名麵相莊嚴的文士及一名身材壯碩的武將,已然到得中軍大帳跟前,二人見得劉表等人出迎,忙欣喜的上前拜道。


    “荊州刺史徐璆、江夏都尉秦頡拜見南中郎將!”


    劉表見此,自是快步上前將二人扶起。


    “徐刺史、秦都尉快快請起,二位前來,有失遠迎,罪過罪過。”


    徐璆、秦頡二人,自是謙遜的迴道不敢當。


    “久聞徐刺史懲治貪腐之名,大漢有徐刺史這等清正之士,幸甚幸甚。”


    說著,劉表已然朝著荊州刺史躬身一拜。


    荊州刺史徐璆聽得劉表說起自己得意之事,也是欣喜。


    “不敢當劉公讚譽,此皆徐某之職責也。”


    原來徐璆任荊州刺史之時,董太後知其清正之名,刻意跟徐璆打招唿,希望他能放過自己擔任南陽太守的外甥張忠。


    畢竟張忠貪腐無度,多達數億錢,若是此事被揭發出來,不但斷了董太後、閹宦以及張忠財路,還會給皇室抹黑。


    不過徐璆卻是拒絕了董太後的要求,董太後無奈之下,才把外甥張忠調離南陽太守這個肥差,轉任司隸校尉。


    而徐璆赴任之後,不但揭發了張忠貪腐的罪證,還揭發了荊州七郡中的五個有貪腐惡行的郡太守以及屬縣貪腐之人,使得民心大快。


    可是發生黃巾叛亂之時,張忠及一眾閹宦卻是誣陷荊州刺史徐璆,造成了南陽黃巾叛亂,是故要將他押迴洛陽治罪。


    此時的皇帝劉宏,也開始了和稀泥,最終徐璆繼續擔任荊州刺史,領兵平叛,戴罪立功。


    當然曆史上的徐璆,後續還將出任任城相,汝南太守、東海相等,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時,詔令徐璆迴京任衛尉,結果被袁術劫持。


    袁術稱帝後,欲以三公之位待之,徐璆以死相逼,斷然拒絕。


    袁術身死之後,徐璆卻是奪得玉璽,獻與天子,後來徐璆卒於太常之職。


    劉表與荊州刺史徐璆客套一番,又轉頭看向一旁的江夏都尉秦頡。


    秦頡身材壯碩,長得也是儀表堂堂。


    曆史上,南陽太守褚貢身死之後,秦頡臨危受命繼任南陽太守。


    至於他當時有沒有送錢買官卻是不得而知,隻是現今卻是被劉表截胡了這南陽太守之位。


    同時張曼成也是死於秦頡之手,現今卻也是死於亂入的劉表之手。


    如此一來,秦頡相較於曆史,卻是遜色不少,不過也不能否認其領兵之能。


    劉表也是本著交好之意的拱手一拜。


    “久聞秦都尉領兵之能,此次平定南陽黃巾叛亂還要多多仰仗秦都尉才是。”


    秦頡此時心中其實有著說不完的膩歪,畢竟如果沒有劉表的出現,自己現今應該已然是南陽太守。


    如今非但南陽太守未能如願,就連閹宦許諾的江夏太守之職,也還沒有到手,秦頡心裏又怎能開懷。


    不過見得劉表的舉止,秦頡還是立馬換了一副笑容,躬身迴拜道。


    “不敢當南中郎將之禮,此皆末將應盡之責。”


    隨後劉表領荊州刺史徐璆、江夏都尉秦頡及一眾部屬進得中軍大帳。


    同時劉表也一路的給徐璆、秦頡二人,介紹自己身旁的一眾部屬。


    待聽得軍師荀攸是潁川荀氏子弟,軍丞陳群是潁川陳氏子弟。


    軍中別部司馬黃忠是南陽黃氏子弟,此外還有九卿太常劉焉幼子,以及其餘部屬也都是獨當一麵之才時。


    荊州刺史徐璆自是恭賀不已,而秦頡也不得不感歎劉表帳下人才濟濟,劉表能夠接任南陽太守之位,也不是沒有道理。


    眾人按次坐定之後,劉表開口言道。


    “適才我等查探了一番宛城情況,正準備商討攻城之策。現今正好又有徐刺史及秦都尉前來,不若眾人集思廣益,商討一番攻城之策如何?”


    徐璆、秦頡二人自是應允。


    隨後主簿伊籍再次把宛城情況一一詳說,眾人又商討一番,最終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隻能使用最為殘酷的攻城作戰。


    畢竟宛城城高牆厚,再加之其特殊的地位,尋常的火攻、水淹都派不上用場。


    火攻速度倒是快一點,用投石車拋射火種即可,不過宛城作為漢之五都,南陽又是帝鄉。


    若是宛城被焚毀,這是南陽太守劉表及朝廷都不能接受的。


    而要是使用水攻,引淯水灌城,宛城城高牆厚,能不能成功不說。


    單單要等到河水將宛城城牆泡塌,那就是想都不敢想的時日悠長。


    而基於黃巾賊寇與官府之間的仇怨,離間計、反間計,也不存在成功的可能。


    同樣也不存在一經招降,黃巾賊寇就火速歸附的情況,除非黃巾賊寇已經被打得半殘,再加之彈盡糧絕才有可能。


    最後在劉表的拍板下,官兵三麵合圍,先行打造攻城器械,其次則堆壘土山。


    然後在土山之上用投石車、弓箭手持續消耗賊軍人數,打擊賊軍軍心士氣,待賊軍軍心士氣低落之時,再行攻城。


    眾人聞言,盡皆躬身應諾。


    隨後荊州刺史徐璆與江夏都尉秦頡躬身告退,各迴軍營,打造攻城器械,堆壘土山,圍攻宛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劉表之鯨吞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而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而立並收藏三國劉表之鯨吞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