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考校
重生官場:退婚後我青雲直上 作者:紅糖豆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牛援朝這邊早就安排好了位置。
眾人依次落座,環顧四周,屋內陳設簡陋,幾張老舊的木桌拚湊在一起,桌椅板凳都有些斑駁,顯然是用了多年的老物件。
幾個中年婦女端著盆盆罐罐,腳步匆匆地從廚房走了出來,將手中的菜肴一一擺放在桌上。
這些菜肴盛放在大小不一的器皿中,有的用的是粗瓷大碗,有的用的是搪瓷盆,甚至還有幾個直接用的是家裏常用的鋁盆,顯然是臨時從各家各戶湊來的。
雖然這些器皿看起來有些寒酸,但上麵的菜肴卻散發著誘人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一盤盤農家小炒,顏色鮮亮,香氣撲鼻,有紅彤彤的辣椒炒土雞塊,綠油油的清炒小白菜,還有黃澄澄的土雞蛋炒韭菜,每一道菜都透著濃鬱的鄉村氣息。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大盆金黃酥脆的野菜團子,它們被堆疊成小山狀,散發著陣陣清香,讓人忍不住想要嚐上一口。
直到羅雲孝看著麵前的野菜團子,伸手拿起一個,眾人才開始動筷子。
羅雲孝輕輕咬了一口野菜團子,細細品嚐著,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神色。
“好吃!比我以前吃過的野菜團子,更多了一份獨特的香味!”羅雲孝忍不住讚歎道。
牛援朝原本一直提心吊膽地觀察著眾人的反應,此時聽到羅雲孝的誇讚,臉上頓時堆滿了笑容,但語氣中依然帶著幾分謙卑。
“羅老板,您喜歡就好,我們這窮鄉僻壤的,也沒什麽好東西招待您,都是些粗茶淡飯,您別嫌棄就好。”
羅雲孝聞言,笑著搖了搖頭,用古語反駁道:“牛書記,您這話就言重了,古語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可見古人把做飯和治國放在一起討論,這鄉村美食,自有其獨特的風味,豈能以粗陋視之?”
說著,羅雲孝又拿起一個野菜團子,放入口中,一邊吃一邊問道:“對了,牛書記,這野菜團子是用什麽做的?味道真是特別!”
牛援朝連忙招唿身旁一個正在收拾碗筷的中年婦女過來。
“來,秀娥,你跟羅總說說,這野菜團子是怎麽做的。”
那個叫秀娥的中年婦女,身材微胖,皮膚黝黑,笑起來的時候,眼角的皺紋像盛開的菊花一樣。
她有些拘謹地走到羅雲孝麵前,用帶著濃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話說道:“羅總,俺們這野菜團子,是用山上剛挖的薺菜和清明草做的,再加上自家磨的糯米粉,用柴火慢慢蒸熟,所以吃起來特別香。”
羅雲孝一邊聽,一邊點頭,眼中滿是讚賞之色。
“原來如此,這野菜團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蘊含著濃濃的鄉土氣息,真是難得的美味啊!”
羅雲孝一連吃了好幾個野菜團子,似乎對這道樸素的農家美食情有獨鍾。
牛援朝看到這一幕,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臉上也露出了放心的笑容。
陸江河這邊自然也沒閑著,他也算是半個主人公,見羅雲孝吃的開心,他也略微放心。
但是見李華和趙鴻菲兩人始終在交頭接耳,時不時看向自己,他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果不其然,正吃的高興,趙鴻菲突然問道:“陸縣長,我們現在已經見識到了萬壽村的發展潛力,咱們可以進一步談談投資的事情嗎?比如說,拿到第一筆投資,您會將這筆投資用在什麽地方?”
陸江河一愣,隨即看了看羅雲孝。
那羅雲孝正在大快朵頤,似乎沒注意到這邊。
或者說,他注意到了,也是抱著考校的心態,想看看陸江河怎麽迴答這個問題。
陸江河不動聲色,吃了一顆花生,搓了搓手,開始迴答起趙鴻菲的問題。
他知道,趙鴻菲這是在故意考他。
“趙老板這個問題問得好,投資要精準,更要注重效益。”陸江河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趙鴻菲臉上,“如果我拿到第一筆投資,會優先考慮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改善基礎設施。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萬壽村目前的路況堪憂,嚴重製約了農產品的運輸和銷售。我會將一部分資金用於修建通往村裏的水泥路,方便村民出行和農產品運輸。”
“第二,發展特色農業。萬壽村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適合發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我會鼓勵和扶持村民種植特色農作物,比如剛才我們吃的野菜團子,就可以發展成一個品牌,打入城市市場。”
“第三,發展鄉村旅遊。萬壽村風景秀麗,民風淳樸,具有發展鄉村旅遊的潛力。我會利用一部分資金,完善村裏的旅遊基礎設施,打造幾個特色旅遊項目,吸引城裏人來這裏觀光旅遊,體驗鄉村生活。”
陸江河侃侃而談,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將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
趙鴻菲聽得頻頻點頭,眼中露出讚賞之色。
羅雲孝也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饒有興致地聽著陸江河的講述。
趙鴻菲看了看羅雲孝,點了點頭。
此刻,聽了陸江河的迴答,大家都停了下來,靜靜聽著陸江河說話。
“陸縣長,您說的這三個方向都確實符合萬壽村的實際情況。”
趙鴻菲放下筷子,身子微微前傾,目光灼灼地盯著陸江河,“但是,具體要怎麽操作呢?比如說,修路的話,要修多寬?多長?用什麽材質?預算多少?發展特色農業,哪些農產品最有市場?如何打造品牌?發展鄉村旅遊,要開發哪些項目?如何吸引遊客?這些都需要詳細的計劃和方案。”
陸江河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趙老板問得好,我正是要講這個。”
他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裏掏出一份文件,遞給趙鴻菲,“這是我針對萬壽村發展製定的一份初步規劃,您可以先看看。”
趙鴻菲接過文件,仔細翻閱起來。
羅雲孝也探過頭去,和趙鴻菲一起看著文件。
文件裏,陸江河用圖表和文字,詳細闡述了如何改善萬壽村基礎設施、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具體方案。
眾人依次落座,環顧四周,屋內陳設簡陋,幾張老舊的木桌拚湊在一起,桌椅板凳都有些斑駁,顯然是用了多年的老物件。
幾個中年婦女端著盆盆罐罐,腳步匆匆地從廚房走了出來,將手中的菜肴一一擺放在桌上。
這些菜肴盛放在大小不一的器皿中,有的用的是粗瓷大碗,有的用的是搪瓷盆,甚至還有幾個直接用的是家裏常用的鋁盆,顯然是臨時從各家各戶湊來的。
雖然這些器皿看起來有些寒酸,但上麵的菜肴卻散發著誘人的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一盤盤農家小炒,顏色鮮亮,香氣撲鼻,有紅彤彤的辣椒炒土雞塊,綠油油的清炒小白菜,還有黃澄澄的土雞蛋炒韭菜,每一道菜都透著濃鬱的鄉村氣息。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大盆金黃酥脆的野菜團子,它們被堆疊成小山狀,散發著陣陣清香,讓人忍不住想要嚐上一口。
直到羅雲孝看著麵前的野菜團子,伸手拿起一個,眾人才開始動筷子。
羅雲孝輕輕咬了一口野菜團子,細細品嚐著,臉上露出了驚喜的神色。
“好吃!比我以前吃過的野菜團子,更多了一份獨特的香味!”羅雲孝忍不住讚歎道。
牛援朝原本一直提心吊膽地觀察著眾人的反應,此時聽到羅雲孝的誇讚,臉上頓時堆滿了笑容,但語氣中依然帶著幾分謙卑。
“羅老板,您喜歡就好,我們這窮鄉僻壤的,也沒什麽好東西招待您,都是些粗茶淡飯,您別嫌棄就好。”
羅雲孝聞言,笑著搖了搖頭,用古語反駁道:“牛書記,您這話就言重了,古語說,‘治大國,若烹小鮮’,可見古人把做飯和治國放在一起討論,這鄉村美食,自有其獨特的風味,豈能以粗陋視之?”
說著,羅雲孝又拿起一個野菜團子,放入口中,一邊吃一邊問道:“對了,牛書記,這野菜團子是用什麽做的?味道真是特別!”
牛援朝連忙招唿身旁一個正在收拾碗筷的中年婦女過來。
“來,秀娥,你跟羅總說說,這野菜團子是怎麽做的。”
那個叫秀娥的中年婦女,身材微胖,皮膚黝黑,笑起來的時候,眼角的皺紋像盛開的菊花一樣。
她有些拘謹地走到羅雲孝麵前,用帶著濃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話說道:“羅總,俺們這野菜團子,是用山上剛挖的薺菜和清明草做的,再加上自家磨的糯米粉,用柴火慢慢蒸熟,所以吃起來特別香。”
羅雲孝一邊聽,一邊點頭,眼中滿是讚賞之色。
“原來如此,這野菜團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蘊含著濃濃的鄉土氣息,真是難得的美味啊!”
羅雲孝一連吃了好幾個野菜團子,似乎對這道樸素的農家美食情有獨鍾。
牛援朝看到這一幕,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臉上也露出了放心的笑容。
陸江河這邊自然也沒閑著,他也算是半個主人公,見羅雲孝吃的開心,他也略微放心。
但是見李華和趙鴻菲兩人始終在交頭接耳,時不時看向自己,他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果不其然,正吃的高興,趙鴻菲突然問道:“陸縣長,我們現在已經見識到了萬壽村的發展潛力,咱們可以進一步談談投資的事情嗎?比如說,拿到第一筆投資,您會將這筆投資用在什麽地方?”
陸江河一愣,隨即看了看羅雲孝。
那羅雲孝正在大快朵頤,似乎沒注意到這邊。
或者說,他注意到了,也是抱著考校的心態,想看看陸江河怎麽迴答這個問題。
陸江河不動聲色,吃了一顆花生,搓了搓手,開始迴答起趙鴻菲的問題。
他知道,趙鴻菲這是在故意考他。
“趙老板這個問題問得好,投資要精準,更要注重效益。”陸江河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趙鴻菲臉上,“如果我拿到第一筆投資,會優先考慮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改善基礎設施。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萬壽村目前的路況堪憂,嚴重製約了農產品的運輸和銷售。我會將一部分資金用於修建通往村裏的水泥路,方便村民出行和農產品運輸。”
“第二,發展特色農業。萬壽村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適合發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我會鼓勵和扶持村民種植特色農作物,比如剛才我們吃的野菜團子,就可以發展成一個品牌,打入城市市場。”
“第三,發展鄉村旅遊。萬壽村風景秀麗,民風淳樸,具有發展鄉村旅遊的潛力。我會利用一部分資金,完善村裏的旅遊基礎設施,打造幾個特色旅遊項目,吸引城裏人來這裏觀光旅遊,體驗鄉村生活。”
陸江河侃侃而談,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將自己的想法娓娓道來。
趙鴻菲聽得頻頻點頭,眼中露出讚賞之色。
羅雲孝也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饒有興致地聽著陸江河的講述。
趙鴻菲看了看羅雲孝,點了點頭。
此刻,聽了陸江河的迴答,大家都停了下來,靜靜聽著陸江河說話。
“陸縣長,您說的這三個方向都確實符合萬壽村的實際情況。”
趙鴻菲放下筷子,身子微微前傾,目光灼灼地盯著陸江河,“但是,具體要怎麽操作呢?比如說,修路的話,要修多寬?多長?用什麽材質?預算多少?發展特色農業,哪些農產品最有市場?如何打造品牌?發展鄉村旅遊,要開發哪些項目?如何吸引遊客?這些都需要詳細的計劃和方案。”
陸江河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趙老板問得好,我正是要講這個。”
他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裏掏出一份文件,遞給趙鴻菲,“這是我針對萬壽村發展製定的一份初步規劃,您可以先看看。”
趙鴻菲接過文件,仔細翻閱起來。
羅雲孝也探過頭去,和趙鴻菲一起看著文件。
文件裏,陸江河用圖表和文字,詳細闡述了如何改善萬壽村基礎設施、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具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