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母家是威武最大的地主。


    姑母做事向來風風火火,有一說一。親弟弟、親侄子升了官,一個侄女做了太子側妃,一個做了薛王側妃,她雖不至於拿喇叭進行廣播,但也從不藏著掖著。


    與她相反,但姑父素來低調,自從江家水漲船高後,他仍不改質樸本色,越發小心謹慎了。


    姑母家的宅子,在武威已算是數一數二的大。但因為他們家有五個兒子,五個兒子又生了一堆孫子,算起來一家有三十多口人,所以平均住宅麵積並不大。


    但比江家的人均麵積,還是高很多的。


    一家人雖然都住在一個大宅子裏,可是各家都有獨立的小院。


    平時都是從公家賬上領月例,家庭日常開支自負盈虧。


    隻有重大節日和每月固定一日在江姑母處用飯,其他時候都是各吃各各的。


    江風見姑母與五個兒媳的相處,江姑母是絕對的權威,但又不會毫無感情地壓迫兒媳,總之介於領導和親情的平衡點上。


    這種婆媳關係,讓江風不由得想到江母曾說起的事情:江風的外婆,是如何被兒媳婦拿捏了,最後晚景淒涼的。


    如果江風外婆有這樣的手段,也不至於落入那樣境地了。


    關山雲在威武隻歇了一晚就返迴了涼州。


    風、雲二人共同經曆生死,有一些複雜的情緒在江風心裏形成。


    她此時,竟然不知該怎樣麵對關山雲。


    顯然,關山雲也不想給她壓力。


    若不是姑母攔著,他是要星夜走的。


    農村的過年,是忙碌而又熱鬧的,殺豬宰羊,祭祀灑掃。


    人口若多,熱鬧便加倍。


    江風同那幾個小侄子很能瘋到一起去,她帶著七八個小孩子 ,在院子裏羅麻雀,羅到了放生,放生了再羅,能樂嗬嗬地玩一整天。


    姑姑的幾個地主婆牌友,聽說她的王妃侄女來莊子上小住,都爭相來看。


    看完之後的一致反饋是:當王妃不是挺容易的嗎?!


    衣服也不華麗,頭發簡單的網在腦後,笑嗬嗬地沒架子,擼著袖子跟小孩子抓鳥……


    第二天,把自己家的女兒也帶了來,有心要跟江風比上一比。


    幾個小姑娘和江風坐在一起,衣服更華麗,發式更精美,儀態也不差……


    總之樣樣跟這個王妃不相上下,可入眼之後,總覺得和江風,差了點什麽。


    至於差了點啥,幾個婦人說不清楚。


    封常青和薛王府的十來個侍衛,仿佛蛟龍入海,自在的不得了。


    他們現在唯一的任務,就是在這民風淳樸的鄉下,將地主家那些企圖接近江風的傻兒子,趕跑。


    趕來趕去,趕出來感情。


    一起喝酒吃肉吹牛皮。


    一邊的說長安城如何繁華,月兮樓的姑娘樣樣來的。


    另一邊說威武如何質樸,黃土地長出十八珍來。


    ……


    江風在江姑母家裏,熱熱鬧鬧、快快樂樂地過了年。


    她什麽都不去想。


    不想江母,不想報仇。


    不想沈顧行,不想過去。


    不想李隆業,不想未來。


    她隻是她自己,所以輕鬆而快樂。


    可她不尋煩惱,煩惱自會尋她。


    那一日,已經出了正月。


    她和封常青、悠然鑿冰釣魚迴來,正巧聽到大表哥同姑母和姑父說話。


    大表哥從他朋友那,得了一個新鮮出爐的消息。


    太子李隆基和寧王李成器被外放,薛王李隆業監國。


    “怎麽太子和薛王也鬥了起來?不是說他們兄弟一體嗎?”大表哥問。


    這一問,直接把江風的一桶活魚,驚掉了地上。


    監國是什麽意思?再明顯不過。


    把太子和嫡長子外派,獨留李隆業監國,這不是托付江山的意思嗎?


    江姑母的想法很簡單,皇位不論是李隆基做還是李隆業做,都大差不差。


    基業倆兄弟相比,她反而更喜歡李隆業一些,所以當了皇帝不是更好嗎!


    可她那小侄女,為何臉色白得嚇人!


    江風心裏一清二楚,李隆基是板上釘釘的皇帝。


    誰跟他爭,誰就是炮灰。


    太平公主是最大的炮灰。


    李成器是全身而退的炮灰。


    那李隆業呢?


    他怎麽會監國?


    曆史上並沒有李隆業爭搶儲位的記載,這橫生出來枝節,到底是怎麽迴事。


    江風在這方世外桃源,實在待不下去了。


    她告別了江姑母,匆匆趕迴涼州。


    冬雪未融,路仍是不好走的。


    四個女孩在顛簸的馬車裏。


    江風顧不得悠然和樵青在場,盯著阿恕,問:“關於這件事,你知道多少?”


    阿恕淡定地迴:“同你一樣。”


    江風想了想,說:“那我這樣問你,他到底放沒放棄爭儲?”


    阿恕嘴角蠕動。


    到底沒有說話。


    不迴答,就已經是迴答了。


    李隆業從來沒有放棄儲位。


    他們之間曾經有約法三章,最重要的那一條就是永不爭儲,永遠跟李隆基統一戰線。


    他答應得痛快。


    想來可笑,她竟然想以所謂的愛情換他的霸業之心。


    江風大笑,笑自己愚蠢,笑自己天真。


    阿恕臉有愧色,說:“陛下登基,王爺之功,絕不讓太子。他本就形勢大好,太平公主和很多大臣,從開始就支持他!我不明白,姑娘為什麽不願意讓王爺爭上一爭!”


    江風麵露譏諷:“阿恕,你素有大誌,唐隆政變也居功至偉。可因為我,他先讓你從安樂那退出來,現在又讓你陪我到鄉下到深山,實在的大材小用,委托你。”


    阿恕已換了冷靜的神色,說:“我隻是一顆棋。王爺指哪,我便去哪,我的價值不以事論,而是以驅使論。”


    江風說:“你倒是忠心耿耿。”


    阿恕歎了口氣,聲音低沉:“王爺確實動搖過,他曾一心一意地輔佐太子,可到頭來呢?湯泉山、洛陽、感恩寺,所有的證據都抵不過太子的一句話。”


    江風訝異。


    阿恕冷笑:“你隻以為王爺不肯將縣主正法。其實,不是不肯,是力所不及。”


    她看著江風的雙眼,補充說:“監國之事,如果是爭儲端倪,那也是因為你。”


    江風甚至氣笑,說:“如果這世上,隻有一個人真心實意地不想他爭儲,便隻能是我。他反而因我,再去爭儲。這個因果,我可不接。”


    阿恕說:“你們之間的事,我不懂。但王爺為何監國?下一步到底如何?我們總不能因為這些小道消息,就蓋棺定論。”


    阿恕繼續說:“我總覺得,您和王爺之間的信任程度,應該遠比我堅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半入江風,半入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樂魚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樂魚之樂並收藏半入江風,半入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