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說開後,江風終於不用擔心關山雲被美女蛇纏住。


    便同關山雲商量,怎樣把褚顏給孫老頭送去。


    關山雲說:“按照阿瑛的性子,褚顏不交出詔書,她斷然不會放任她離開的。”


    江風點頭:“阿瑛姐姐一門心思繼承武皇遺誌,輔佐寧王,卻不知是螳臂當車。”


    關山雲說:“阿瑛執拗,你又何嚐不是?!你怎麽從開始就認定太子能登大寶?”


    江風想到她和袁瑛的賭約,隻希望李旦盡快提出禪位。


    她這個人有個大毛病,對數字和年份都不敏感。所以,她知道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鬥法的過程中,李旦曾兩讓皇位,第一次肯定沒讓成。


    但是,具體是哪年、什麽時候,李旦第一次禪位,她卻記不清楚,隻模糊地覺得是李旦登基的第二年。


    她對關山雲的問題,避而不答,說:“不管怎樣,我都得拖袁瑛姐姐出來。”


    關山雲不知道倆人的賭約,搖著頭說:“李唐天下,惹得你們兩個分庭而立,何苦!”


    在關山雲看來,江風跟李隆業一樣,是妥妥的太子派。


    可太子就真的能安安穩穩登上皇位嗎!


    他麵有隱憂,又說:“你別隻顧著擔心袁瑛,也要考慮你自己!”


    江風說:“我?褚顏如今這樣,還能興風作浪嗎?而袁瑛……”


    江風一頓,說:“既然知道了敵人所在,也就沒什麽好怕的了。”


    關山雲說:“你可知,薛王爺為何讓我跟著去長安?”


    江風原來是很疑惑的,可是因為這幾天發生了太多事情,便一直沒機會問,聽關山雲主動提及,便問:“我也一直奇怪,大哥何時與王爺投契了?”


    關山雲神色凝重,說:“阿瑛雖然性情大變,可你真覺得她會對你痛下殺手嗎?”


    江風說:“可是,鳴雀已經承認了。”


    關山雲道:“鳴雀隻是冤你,恨你,可從未親口承認害你。她和袁瑛的籌謀,都是為了寧王登儲。她出麵招攬江湖人士,可那些江湖人士對你的殺招,卻不是袁瑛下的。”


    江風說:“這是王爺跟你說的?”


    關山雲點頭,說:“對。如果不是袁瑛,那必是袁瑛背後之人。所以,一直要殺你的,可能是寧王!”


    江風倒吸一口涼氣,想到寧王李成器人到中年,還算玉樹臨風的形象,說:“那他也太小氣了些!”


    關山雲繼續說:“長安那邊,不知發生了什麽事。太子前幾日傳來消息,岐王李隆範和薛王李隆業被免去了左、右羽林軍大將軍,陛下還要兩位王爺遷出長安,薛王外放為涼州刺史。”


    江風大驚:“王爺外放涼州?”


    關山雲說:“所以,他擔心寧王還會出手,他又不在長安,便拜托我在長安,照拂你些時日。”


    江風低頭不語,寧王真的會如此癲狂,已經知道他是幕後黑手,還敢對付自己嗎?便說:“家裏總歸是安全的。我在長安無親無友,便老老實實地宅在家裏,他又能如何?”


    關山雲搖頭。


    江風又說:“實在不行,我就還住到太平公主那裏去。她原來雖然要攆我,但我落入陷阱,她還不是照樣替我出氣,不止褚顏,就連薛王韋華莊也被她逐出宴會。我想著,她還是疼我的。”


    關山雲還是搖頭,說:“薛王就是不想你再和太空公主有牽扯。”


    江風啞然。


    她原來一心要求李隆業和李隆基統一戰線,還將此項納入她和李隆業的“約法三章”裏麵。


    李隆業倒是真的規規矩矩地遵守。


    反而她自己,在太平公主和李隆業中間的灰色地帶瘋狂試探。


    真是當局者迷吧。


    關山雲見她沉思,又說:“況且,太平公主將被安置在東都洛陽!”


    江風又是一驚!曆史上有這迴事嗎!


    她問:“消息可靠嗎?”


    關山雲說:“太子送來的消息,千真萬確!”


    江風皺著眉,說:“岐王和薛王是太子的人,如今倆人都被免去羽林軍大將軍,太子在軍隊的勢力,又弱了一層。”


    關山雲點頭,李隆業當時也是這樣分析的。


    江風又說:“公主如果遷到洛陽,即將被迫遠離政治中心,再難左右朝堂之事。”


    關山雲說:“太平公主對你是極好的。她若遷去洛陽,你也不必在王爺和她之間,左右為難了。”


    江風不以為然:“大哥,你覺得公主真的甘心留在洛陽嗎?”


    關山雲說:“聖旨已下,不甘心又能怎麽樣?”


    江風說:“當今陛下,極為看中這個妹妹。今年秋獮時,太子殿下頒布了‘十不準’的法令,陛下自然而然地就要詢問公主意見。如今,陛下雖然下旨讓公主前往東都,可朝令夕改的事,從來不新鮮。”


    關山雲驚訝,他沒想到涼州城的那個小女孩,分析起朝堂局勢來,竟然絲絲入扣。


    江風接下來的話,更讓他訝異,江風問:“如果太平公主迴到長安,你猜會怎麽樣?”


    關山雲心思不在朝堂上,他懶得去想這些問題。


    可江風的發問,卻讓他一下子明白了症結所在,他說:“公主必定怨極了太子,她若迴朝,定然瘋狂反撲,不讓太子好過!”


    江風卻又想到了另一層,她說:“我和太平公主在終南山遇襲,那夥人口口聲聲說是太子主使,太子百口莫辯。從那時開始,太平公主和太子的關係便急轉直下。”


    關山雲知道江風和太平公主亡命奔逃一天一夜,江風險些遭辱,他後來聽到仍然膽戰心驚。


    想到這,他的心思已全然不在那些朝堂紛爭上,甚至想就此帶她遠離這些是是非非,去那煙柳畫橋,風簾翠幕的江南。


    江風卻仍認真地分析著:“這一次,太子折了兩翼,必然以為是公主所為。而公主也會像大哥剛才說的那樣,將這筆賬算在太子頭上。姑侄兩人,隻怕更加水火不容了。”


    關山雲終於上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總有人坐收漁翁之利。”


    這個坐收漁翁之利的人,就是挑起姑侄矛盾的幕後推手。


    如今隨著袁瑛的現身,那個人終於由幕後來到了台前。


    可江風卻猶豫了,她記得李隆基兄弟五人的感情是很好的。史書上並沒有寧王李成器爭奪儲君的記載。


    他從始至終都是一個逍遙的王爺,所以李隆基才會在他壽終正寢後,追諡了“讓皇帝”!


    或許,史書寥寥幾筆,沒有辦法記錄那些小打小鬧。又或許,史書故意掩去了天家皇子的爭鬥,粉飾了一個兄友弟恭的假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半入江風,半入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樂魚之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樂魚之樂並收藏半入江風,半入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