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那夥江湖人的供述,他們大概一個月前同太子府的人搭上關係,秘密進了長安城。終於在前日找到了襲擊太平公主的機會。
太子府的侍衛不便出麵,先派弓箭手打死公主府外圍侍衛,再由他們上前,殺死公主。不論事成與否,都有黃金萬兩作為酬謝。
因為與太子府直接進行聯絡的頭目已被江風手刃,很多線索都中斷了,竟然真的查不下去了。
江風和李隆業都認為這是栽贓嫁禍,可是太平公主卻信以為真。畢竟,她親耳聽到李隆基要取她性命。
江風其實有一個懷疑,但她不敢問李隆業。
如果李隆業也有意爭儲,那會不會是他幹的!挑撥那姑侄倆的矛盾,引起倆人紛爭,他來一個黃雀在後,直接摘取勝利果實。
給她一百個膽子她也不敢問。
李隆業蹙著眉看她,問:“想什麽呢?”
江風一驚,道:“我在想,如果不是太子,”那這個幕後之人的目的是什麽呢?誰會從中受益呢?”
李隆業說:“那你還不如直接說是我。”
江風神思凝重,說:“王爺,您也得多想想。我既然能這麽想,難道太子和公主就不這麽想嗎?”
太平公主也就罷了,李隆基如今東宮不穩,兄弟二人千萬別生了嫌隙。她如今上了李隆業的賊船,自然希望一帆風順,別翻了才好。
李隆業道:“你放心,我知道輕重。”
然後突然問道:“那日搬救兵,一路去了郢國公府一路去了太子府,為何不去薛王府求救?”
江風心裏一虛,說:“我怎麽知道?”
李隆業看著他不說話。
江風心裏不自在,撓著頭說:“郢國公是公主長子,公主有難,下人們自然第一個想到他。而陛下子侄輩中,權勢最高的當然是太子,能調動的資源最大,不找他找誰?”
李隆業問:“你真是這麽想的?”
江風心想,那個小太監也太實在了些,何必要把她供出來,他自己獨得一個大功勞,不好嗎!
江風道:“那時候情況緊急,我不知道裏麵有沒有陰謀陷阱。若是你貿然來了,怕你說不清楚。”
李隆業甫一知道她讓人通知太子和郢國公而不告訴他,隻以為她不信任自己,心中又氣又急。如今聽她這樣說,心中卻既溫暖又酸澀。
因為那樣的緊急時刻,她依然在想著他,為他的立場和安危著想。
可是,她依舊怕他同爭儲惹上關係,怕他同太子或是太平公主產生矛盾。關於這一點,她一直如此,他也不會再問。
隻得說:“你想得倒是周全,就是沒算到自己差點丟了小命吧。”
江風長舒一口氣,點頭道:“當真兇險!若是沒有王爺送我的短刀,也是吉兇難料!”
李隆業沒好氣道:“再讓你逞英雄!”
江風笑嘻嘻:“我是逞英雄,王爺是真英雄!”
一張笑臉,一個討好,薛王爺怒氣消於無形。
第二日,皇帝李旦和太子李隆基紛紛遣使慰問。
太平公主板著臉,對高力士說:“你迴去告訴三郎,本宮命硬,一時半會還死不了。”
高力士吃了一個大排頭,滿頭官司,看向李隆業,李隆業搖頭示意。
可巧又被太平公主看到,“啪”地摔了茶盞,罵道:“在我眼皮底下,有什麽話不能直接說。”
李隆業收起吊兒郎當姿態一本正經的賠禮,高力士也已嚇得跪了。餘下的,太平公主三個兒子都立在一側不敢說話。
也難怪太平公主盛怒,她自出生以來就從沒有吃過這麽大的虧。自己在山中逃命,藏身臭水溝中,要靠一個黃毛丫頭才能活命。她的貼身女官晴川,被敵人一刀穿透心髒,其他的侍從仆婦死傷無數。
她休養了一天,終於攢足了精力。先是重賞了報信的小太監和枉死的侍衛仆從,最後將三個兒子,一個侄子及餘下眾人罵的狗血噴頭。
李隆業屬於被連累,郢國公也虧,太平是在生另外兩個人兒子的氣。
話說那個小太監也算伶俐,報告了太子和薛崇簡後,想著多個人多條路,就又去武崇敏和武崇行的府邸報信,沒想到一個被拒之門外,連門都沒進去,另一個以為他是騙子,給他轟了出去!
如今所有人中,隻有江風的話在太平公主心中分量最足。眾人都期盼她能出來說幾句好話。
她卻穩如泰山!一方麵覺得有些人該罵,另一方麵她認為得需要把心中的委屈和邪火發泄出去,人才能真正的平靜下來 。
太平公主罵累了,心裏舒坦了。看著眾人低頭耷腦又嫌煩,都敢趕了出去。
單江風和李隆業留了下來。
芳草驚嚇加受傷臥床不起,她便從小宮女手中接過茶盞,說:“娘娘,喝點茶吧。”
太平公主看了她,又見後麵跟著李隆業,登時怒目圓瞪:“你在這做什麽!還不走!”
江風笑道:“娘娘留王爺在這吧,一會兒想起來再罵幾句。他不在,娘娘就得拎著我罵了。”
太平公主氣道:“那晚你不是說,要是能逃出來,你就立馬迴涼州嗎?還要拐了他去?快快將他拐走!本宮是一刻也看不得了。”
江風聽了,臉上一紅。
李隆業卻又驚又喜,猛地想到昨天江風的那句話:“得想個辦法,拐了你去。”
他當時不明所以,卻原來是這個原因。
接下來,不論太平公主如何責罵訓斥也都無所謂了,隻一個勁陪笑臉。
太平公主倒也氣消了大半。
又歇息了兩日,一行人便打點行李迴長安。因為皇帝和太子輪番來請,還要給太平公主設宴壓驚。
江風也在受邀之列,終於第二次進入了太極宮。
相比第一次入宮時的忐忑和卑微,這一次倒算是“衣錦還鄉”了。
太子府的侍衛不便出麵,先派弓箭手打死公主府外圍侍衛,再由他們上前,殺死公主。不論事成與否,都有黃金萬兩作為酬謝。
因為與太子府直接進行聯絡的頭目已被江風手刃,很多線索都中斷了,竟然真的查不下去了。
江風和李隆業都認為這是栽贓嫁禍,可是太平公主卻信以為真。畢竟,她親耳聽到李隆基要取她性命。
江風其實有一個懷疑,但她不敢問李隆業。
如果李隆業也有意爭儲,那會不會是他幹的!挑撥那姑侄倆的矛盾,引起倆人紛爭,他來一個黃雀在後,直接摘取勝利果實。
給她一百個膽子她也不敢問。
李隆業蹙著眉看她,問:“想什麽呢?”
江風一驚,道:“我在想,如果不是太子,”那這個幕後之人的目的是什麽呢?誰會從中受益呢?”
李隆業說:“那你還不如直接說是我。”
江風神思凝重,說:“王爺,您也得多想想。我既然能這麽想,難道太子和公主就不這麽想嗎?”
太平公主也就罷了,李隆基如今東宮不穩,兄弟二人千萬別生了嫌隙。她如今上了李隆業的賊船,自然希望一帆風順,別翻了才好。
李隆業道:“你放心,我知道輕重。”
然後突然問道:“那日搬救兵,一路去了郢國公府一路去了太子府,為何不去薛王府求救?”
江風心裏一虛,說:“我怎麽知道?”
李隆業看著他不說話。
江風心裏不自在,撓著頭說:“郢國公是公主長子,公主有難,下人們自然第一個想到他。而陛下子侄輩中,權勢最高的當然是太子,能調動的資源最大,不找他找誰?”
李隆業問:“你真是這麽想的?”
江風心想,那個小太監也太實在了些,何必要把她供出來,他自己獨得一個大功勞,不好嗎!
江風道:“那時候情況緊急,我不知道裏麵有沒有陰謀陷阱。若是你貿然來了,怕你說不清楚。”
李隆業甫一知道她讓人通知太子和郢國公而不告訴他,隻以為她不信任自己,心中又氣又急。如今聽她這樣說,心中卻既溫暖又酸澀。
因為那樣的緊急時刻,她依然在想著他,為他的立場和安危著想。
可是,她依舊怕他同爭儲惹上關係,怕他同太子或是太平公主產生矛盾。關於這一點,她一直如此,他也不會再問。
隻得說:“你想得倒是周全,就是沒算到自己差點丟了小命吧。”
江風長舒一口氣,點頭道:“當真兇險!若是沒有王爺送我的短刀,也是吉兇難料!”
李隆業沒好氣道:“再讓你逞英雄!”
江風笑嘻嘻:“我是逞英雄,王爺是真英雄!”
一張笑臉,一個討好,薛王爺怒氣消於無形。
第二日,皇帝李旦和太子李隆基紛紛遣使慰問。
太平公主板著臉,對高力士說:“你迴去告訴三郎,本宮命硬,一時半會還死不了。”
高力士吃了一個大排頭,滿頭官司,看向李隆業,李隆業搖頭示意。
可巧又被太平公主看到,“啪”地摔了茶盞,罵道:“在我眼皮底下,有什麽話不能直接說。”
李隆業收起吊兒郎當姿態一本正經的賠禮,高力士也已嚇得跪了。餘下的,太平公主三個兒子都立在一側不敢說話。
也難怪太平公主盛怒,她自出生以來就從沒有吃過這麽大的虧。自己在山中逃命,藏身臭水溝中,要靠一個黃毛丫頭才能活命。她的貼身女官晴川,被敵人一刀穿透心髒,其他的侍從仆婦死傷無數。
她休養了一天,終於攢足了精力。先是重賞了報信的小太監和枉死的侍衛仆從,最後將三個兒子,一個侄子及餘下眾人罵的狗血噴頭。
李隆業屬於被連累,郢國公也虧,太平是在生另外兩個人兒子的氣。
話說那個小太監也算伶俐,報告了太子和薛崇簡後,想著多個人多條路,就又去武崇敏和武崇行的府邸報信,沒想到一個被拒之門外,連門都沒進去,另一個以為他是騙子,給他轟了出去!
如今所有人中,隻有江風的話在太平公主心中分量最足。眾人都期盼她能出來說幾句好話。
她卻穩如泰山!一方麵覺得有些人該罵,另一方麵她認為得需要把心中的委屈和邪火發泄出去,人才能真正的平靜下來 。
太平公主罵累了,心裏舒坦了。看著眾人低頭耷腦又嫌煩,都敢趕了出去。
單江風和李隆業留了下來。
芳草驚嚇加受傷臥床不起,她便從小宮女手中接過茶盞,說:“娘娘,喝點茶吧。”
太平公主看了她,又見後麵跟著李隆業,登時怒目圓瞪:“你在這做什麽!還不走!”
江風笑道:“娘娘留王爺在這吧,一會兒想起來再罵幾句。他不在,娘娘就得拎著我罵了。”
太平公主氣道:“那晚你不是說,要是能逃出來,你就立馬迴涼州嗎?還要拐了他去?快快將他拐走!本宮是一刻也看不得了。”
江風聽了,臉上一紅。
李隆業卻又驚又喜,猛地想到昨天江風的那句話:“得想個辦法,拐了你去。”
他當時不明所以,卻原來是這個原因。
接下來,不論太平公主如何責罵訓斥也都無所謂了,隻一個勁陪笑臉。
太平公主倒也氣消了大半。
又歇息了兩日,一行人便打點行李迴長安。因為皇帝和太子輪番來請,還要給太平公主設宴壓驚。
江風也在受邀之列,終於第二次進入了太極宮。
相比第一次入宮時的忐忑和卑微,這一次倒算是“衣錦還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