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府中,沈夫人剛剛禮佛畢,檀香盈滿整間屋子,遣了丫頭婆子,咂了一口茶,慢悠悠地對沈顧行道:“宜業,你與江家公子一向交好,看樣子和江家三姑娘也是稔熟的,你覺得阿風如何?”
沈顧行笑道:“母親怎麽問起阿風來。”
“我今日見江家的那姑娘,從心裏喜歡,隻不知她人品如何。我想著,若品行都好,你瞧著將她說與子安可好?”
沈顧行訝異地看著母親,竟噗“嗤”地一下,笑出聲來,沈夫人訝異道:“我兒如何笑了?”
沈顧行斂了長袍,正色道:“母親好偏的心,見到這麽好的姑娘卻隻想著二弟。”
沈母隻當他說笑,也不禁莞爾道:“若說阿風模樣性子也是沒得挑了,可到底家世單薄。不是我當母親的自誇,她如何能匹配上你?母親想著,定要給你尋一個名門貴女才好,既模樣性情好,也能端正持家。你父親去世早,你身上的擔子重,不止要支撐門楣,還要扶持幼弟,就是你姑姑那一家孤兒寡母,將來也是要依靠你的,若再不尋一個家世好的嶽家,也太苦了我兒……”
“母親,大丈夫安生立命,豈能一味想著依靠別人?若說門第家世,還有人比得過公主嗎?可兒子孑孓一生,也絕不娶她。”
沈顧行接過母親的話,擲地有聲。
沈夫人留意長子言談懇切,不像說笑,心下大驚,道:“宜業,你對江家姑娘動了心思?”
沈顧行站起身,恭恭敬敬地給沈母行禮,言辭懇切:“兒子兩年前初見阿風,就已下定決心非她不娶,請母親成全!”
“這如何使得!”沈母低聲訓斥道。
“如何使不得?既然二弟可以,我如何不行?”沈顧行急道。
“雖然公主同武家的婚事最終作罷,皇後娘娘知道強扭的瓜不甜,把眼光轉向了韋家子弟,我看對你也算死了心。這些日子,壽春郡王妃倒是熱絡起來,她家的吉安縣主也能同你說到一塊去。縣主是神仙般的模樣性子,比江風還要強上幾分。你父親亡故得早,你舅舅官至五品也到頭了,你叔叔遠在涼州指望不上,若不再尋一個有助力的嶽家……”
“母親!”沈顧行打斷道:“我雖與縣主投契,但也隻是因為我們有一些相同的愛好,又怎麽扯到婚嫁上去!況且……況且我決心要娶江風這事,吉安也是知道的。”
沈母神色訝異,道:“可那年你登科及第,與同期的士子們在杏花園舉行探花宴。那些姑娘小姐紛紛向你投花,你卻將最大最鮮豔的那支送了吉安縣主。這事惹得皇後不快,隔日便宣召了我和壽春王妃進宮,雖然沒有明著訓斥,但也並沒有好臉色。我以為你那時……”
沈顧行解釋道:“那也隻是一支花而已,當時沒想到會引來那麽大的風波。”
“可自那以後,壽春王妃也就有意撮合你和吉安。我隻當你也心悅縣主,便也存了這個想頭……”沈母道。
她既希望兒子嶽家得力,也希望沈顧行能與相愛之人攜手一生,深以為吉安縣主為良配。
沈顧行知道他們家與壽春王府關係親近,卻屬實沒想到兩個中年夫人竟然起了兒女婚事的念頭。
此時,沈顧行轉頭要娶別的女孩,江母又怎麽能接受!見兒子如此堅定,慶幸壽春王府對韋後頗為忌憚,兩家並不敢大張旗鼓地議親,隻是互相接觸試探,從沒有將兒女之事拿到台麵上談。
否則,此事萬難迴轉。
沈顧行看不明沈母主意,隻得又道:“那些與我一般的公子和同窗們,有的捐了斜封官,有的沒有功名仍在苦讀,更有那一味閑耍浪蕩的。隻有兒子讀書最辛苦,寒來暑往從不停歇,冬天生了凍瘡還要堅持寫字,母親也曾哭著勸我‘別家父母規勸孩子讀書上進,我倒要我兒歇一歇才好’。兒子現在到了官場,因為公主的緣故,同僚上峰多有打壓,幸得與巴陵郡王相識,明刀暗箭才少些。到如今,我竟然也看透了幾分,覺得這樣汲汲營營,好生沒趣味。兒子說這話,倒顯得沒誌向,有負母親期望和父親栽培,但若能跟心愛的姑娘一起,縱使一介布衣,在終南山過此餘生,也當了無遺憾!”
沈顧行竟然已做了這樣的打算!
他這一路艱辛,沈母豈能不知。隻是沈顧行從來不訴苦,她也隻能裝糊塗。思及過往,沈母悲從中來,又聽他無心仕途,更是心如針紮,痛哭出聲:“宜業,你受苦了……可你若為了那隻見過幾麵的女孩,放棄大好前途,九泉之下,我……我……讓我如何去見你父親!”
“我自小羨慕父親母親情投意合,舉案齊眉。父親去後,母親日日以淚洗麵,直至看破紅塵,皈依佛法。逝者已去,母親尚不能自已,難道讓兒子再經曆一場生離嗎?”
沈母想到夫君去世時,那種痛徹心扉苦痛,讓她恨不得也跟了去,隻舍不得一雙幼子,這才苦苦支撐到現在。如果她的夫君活著,會怎麽做決定?她的兒子也已經有那樣摯愛的女孩了嗎?她一時也沒有主意,隻得道:“你年紀還小,那情愛之事怎麽能一下子就說死呢!”
沈顧行攙扶母親坐下,勸慰道:“母親,我原來隻是不喜歡公主,想著若我強大一些,便沒人能左右我娶誰了。但自見了阿風,卻覺得這漫漫人生,若不能有她在身邊,就太悲苦了。母親!兒子婚事艱難,這是我一心要娶的姑娘,還請母親多多思量。”
沈母自己是精神世界富足的貴婦,她的愛情甜蜜,琴瑟和鳴,有過高質量的婚姻生活。雖然仍認為江風配不上沈顧行,做不了沈家的長媳嗣婦,但是她也願意摒棄偏見,了解那個女孩。
如果她真是一個好姑娘,或許,她願意為了兒子的婚姻幸福,割舍榮華富貴。
當下便按捺心思,細細地打聽起江風來。
沈顧行隻瞞了李隆業那檔子事,其餘和盤托出。
沈顧行這邊一番賣慘、講道理,還算順風順水,江風那邊卻一塌糊塗。
沈顧行笑道:“母親怎麽問起阿風來。”
“我今日見江家的那姑娘,從心裏喜歡,隻不知她人品如何。我想著,若品行都好,你瞧著將她說與子安可好?”
沈顧行訝異地看著母親,竟噗“嗤”地一下,笑出聲來,沈夫人訝異道:“我兒如何笑了?”
沈顧行斂了長袍,正色道:“母親好偏的心,見到這麽好的姑娘卻隻想著二弟。”
沈母隻當他說笑,也不禁莞爾道:“若說阿風模樣性子也是沒得挑了,可到底家世單薄。不是我當母親的自誇,她如何能匹配上你?母親想著,定要給你尋一個名門貴女才好,既模樣性情好,也能端正持家。你父親去世早,你身上的擔子重,不止要支撐門楣,還要扶持幼弟,就是你姑姑那一家孤兒寡母,將來也是要依靠你的,若再不尋一個家世好的嶽家,也太苦了我兒……”
“母親,大丈夫安生立命,豈能一味想著依靠別人?若說門第家世,還有人比得過公主嗎?可兒子孑孓一生,也絕不娶她。”
沈顧行接過母親的話,擲地有聲。
沈夫人留意長子言談懇切,不像說笑,心下大驚,道:“宜業,你對江家姑娘動了心思?”
沈顧行站起身,恭恭敬敬地給沈母行禮,言辭懇切:“兒子兩年前初見阿風,就已下定決心非她不娶,請母親成全!”
“這如何使得!”沈母低聲訓斥道。
“如何使不得?既然二弟可以,我如何不行?”沈顧行急道。
“雖然公主同武家的婚事最終作罷,皇後娘娘知道強扭的瓜不甜,把眼光轉向了韋家子弟,我看對你也算死了心。這些日子,壽春郡王妃倒是熱絡起來,她家的吉安縣主也能同你說到一塊去。縣主是神仙般的模樣性子,比江風還要強上幾分。你父親亡故得早,你舅舅官至五品也到頭了,你叔叔遠在涼州指望不上,若不再尋一個有助力的嶽家……”
“母親!”沈顧行打斷道:“我雖與縣主投契,但也隻是因為我們有一些相同的愛好,又怎麽扯到婚嫁上去!況且……況且我決心要娶江風這事,吉安也是知道的。”
沈母神色訝異,道:“可那年你登科及第,與同期的士子們在杏花園舉行探花宴。那些姑娘小姐紛紛向你投花,你卻將最大最鮮豔的那支送了吉安縣主。這事惹得皇後不快,隔日便宣召了我和壽春王妃進宮,雖然沒有明著訓斥,但也並沒有好臉色。我以為你那時……”
沈顧行解釋道:“那也隻是一支花而已,當時沒想到會引來那麽大的風波。”
“可自那以後,壽春王妃也就有意撮合你和吉安。我隻當你也心悅縣主,便也存了這個想頭……”沈母道。
她既希望兒子嶽家得力,也希望沈顧行能與相愛之人攜手一生,深以為吉安縣主為良配。
沈顧行知道他們家與壽春王府關係親近,卻屬實沒想到兩個中年夫人竟然起了兒女婚事的念頭。
此時,沈顧行轉頭要娶別的女孩,江母又怎麽能接受!見兒子如此堅定,慶幸壽春王府對韋後頗為忌憚,兩家並不敢大張旗鼓地議親,隻是互相接觸試探,從沒有將兒女之事拿到台麵上談。
否則,此事萬難迴轉。
沈顧行看不明沈母主意,隻得又道:“那些與我一般的公子和同窗們,有的捐了斜封官,有的沒有功名仍在苦讀,更有那一味閑耍浪蕩的。隻有兒子讀書最辛苦,寒來暑往從不停歇,冬天生了凍瘡還要堅持寫字,母親也曾哭著勸我‘別家父母規勸孩子讀書上進,我倒要我兒歇一歇才好’。兒子現在到了官場,因為公主的緣故,同僚上峰多有打壓,幸得與巴陵郡王相識,明刀暗箭才少些。到如今,我竟然也看透了幾分,覺得這樣汲汲營營,好生沒趣味。兒子說這話,倒顯得沒誌向,有負母親期望和父親栽培,但若能跟心愛的姑娘一起,縱使一介布衣,在終南山過此餘生,也當了無遺憾!”
沈顧行竟然已做了這樣的打算!
他這一路艱辛,沈母豈能不知。隻是沈顧行從來不訴苦,她也隻能裝糊塗。思及過往,沈母悲從中來,又聽他無心仕途,更是心如針紮,痛哭出聲:“宜業,你受苦了……可你若為了那隻見過幾麵的女孩,放棄大好前途,九泉之下,我……我……讓我如何去見你父親!”
“我自小羨慕父親母親情投意合,舉案齊眉。父親去後,母親日日以淚洗麵,直至看破紅塵,皈依佛法。逝者已去,母親尚不能自已,難道讓兒子再經曆一場生離嗎?”
沈母想到夫君去世時,那種痛徹心扉苦痛,讓她恨不得也跟了去,隻舍不得一雙幼子,這才苦苦支撐到現在。如果她的夫君活著,會怎麽做決定?她的兒子也已經有那樣摯愛的女孩了嗎?她一時也沒有主意,隻得道:“你年紀還小,那情愛之事怎麽能一下子就說死呢!”
沈顧行攙扶母親坐下,勸慰道:“母親,我原來隻是不喜歡公主,想著若我強大一些,便沒人能左右我娶誰了。但自見了阿風,卻覺得這漫漫人生,若不能有她在身邊,就太悲苦了。母親!兒子婚事艱難,這是我一心要娶的姑娘,還請母親多多思量。”
沈母自己是精神世界富足的貴婦,她的愛情甜蜜,琴瑟和鳴,有過高質量的婚姻生活。雖然仍認為江風配不上沈顧行,做不了沈家的長媳嗣婦,但是她也願意摒棄偏見,了解那個女孩。
如果她真是一個好姑娘,或許,她願意為了兒子的婚姻幸福,割舍榮華富貴。
當下便按捺心思,細細地打聽起江風來。
沈顧行隻瞞了李隆業那檔子事,其餘和盤托出。
沈顧行這邊一番賣慘、講道理,還算順風順水,江風那邊卻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