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佐的功課越發刻苦,夫子的課也越拖越晚,一家人每次等江佐吃飯都饑腸轆轆。江父索性將書房單獨辟出來,專做江佐讀書之用,一應吃食令廚房單獨準備。
偶爾有心想去指點一二,奈何胸中文墨有限,怕成了負向牽引。
江母每日燒香拜佛,盯著院子不讓出一點聲響,生怕影響了苦讀的兒子。就連除夕也是力求精簡,除了祭祖守歲必備流程,其他一應娛樂全無。
在這樣緊張的氛圍裏,江風大唿壓力山大,搞不好考生要做心理諮詢。
過了正月十五,江佐便啟程了,一應東西都是齊全的。沈顧行在年前來了信,都尉夫人也過來說得了弟妹囑托,務必讓江佐住在府上,一應事宜從宜。
江父樂得從之,連聲道謝。
江佐走後,日子又恢複如常。
江父忙碌起來,都護府新增建製,長安貴人們開了年便一批批地來涼州,巡檢的、整肅的、鹽務糧草的。江老爹多年來隻喝茶看報,工作能力嚴重退化。連日來馬不停蹄地公務、宴飲不斷,竟然至腿腳虛浮,麵色蠟黃。色字頭上一把刀,為身體計,竟多日不曾去侍妾屋裏,驚得芸姨娘更加小心謹慎。
江二哥也在校場多日未歸,自稱小爺的那位被江風狠狠踢了一腳後,也鮮少露麵了。江緋抓著高毓問:“你家哥哥在忙些什麽?平日裏沒遍數地在眼前轉,怎麽好些日子瞧不見他了?”
高毓雙手一攤,無奈道:“我哥哥最近真是怪得很,動輒傻笑臉紅,有時喃喃自語,母親嚷著要給他找法師驅魔,這才好些了。前日叮囑我按時喂他那隻鼇拜,便去了校場,現今還沒迴來。”
“什麽熬白?”江母不禁插問道。
“還不是前些年給阿風姐姐逮的那隻蒼鷹,不知道怎地起了這麽怪的名字!”
江緋聽著失了神,思索著,手指來迴撫著茶杯,喃喃道:“是有些怪的。”
江風正全神貫注地畫那幅《紅豆生南國》,卻還是不小心塗汙了一塊。
正說著,就聽前頭孫嬤嬤喊:“老爺迴來了。”
話音未落,江父已自己打簾進來。江母和三個女孩忙起身,見江父麵有懼色,江母伸手接過官帽,還未待相問,江父便伸手拿了江母剩一半的茶,一口氣喝了,然後道:“出大事了!”
江父為人謹小慎微,畏事如鼠,這些年官場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雖然不鹹不淡地過了這麽多年,但在涼州官場也算如魚得水,上司待見下屬得力,實在未見如此驚慌過。
江父繼續說著,江風開始飛快地轉著大腦,絞盡腦汁地搜羅那點曆史知識——神龍元年五大臣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與薛思行等人率領左右羽林兵,誅殺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張昌宗,逼迫武則天退位,中宗李顯第二次當上皇帝。
李顯是武則天和高宗李治的第三子,因為武則天要當皇帝的關係,他前麵的兩個哥哥成了武則天的刀下亡魂。而他自己,也曾被武則天推上皇位又罷免,最後發配廬陵。
他還有一弟一妹。妹妹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弟弟則是同樣兩登皇帝位的睿宗李旦,李旦有一個更著名的兒子,唐玄宗李隆基。
江風心裏明白,李家複辟歸來的最初十年,是不安穩的十年,十年間出了四位皇帝、發生了四次宮變。除了李顯本人橫死外,他還搭進去兩個兒子。
清洗一輪接一輪,所以現在終於排到涼州了麽?當初參與神龍政變,擁立李顯複位的五大臣各個不得善終。覆巢之下,安得完卵!她雖拿出了那十萬兩銀子,但是也沒能救下“巢下袁瑛”,多方打聽也隻知道被發賣到了京城,便再無音信。
如今韋後垂簾聽政;其嫡出女兒安樂公主對皇太女之位虎視眈眈;武三思上了皇後的鳳榻,重迴權力中心;李重俊雖勉強被立為太子,但東宮勢微;相王李旦無欲無求,架不住有一群野心勃勃的兒子,這些人無不覬覦那把九五至尊的寶座。
而她,握著袁瑛交予她的“燙手山芋”,惶惶不可終日。
命運雖早已暗中選定了天之驕子,卻罔顧世人癡念,任由權力爭奪掀起血雨腥風。自玄武門之變、神龍政變後,盛唐政治中心第三輪清洗又悄悄地開始了。至高無上的王權寶座再一次撕開了他的華麗麵紗,張開了猙獰的血盆大口。
王權爭鬥,不過人心和兵權。
涼州設安西都護府,作為戰略要塞屯兵十萬,前扞強敵、後衛長安,自是兵家必爭之地。這便不難理解涼州軍中的這一場又一場的整肅了,如今誰擁有了軍隊絕對控製權,誰就在這場爭鬥中擁有了主權。
上邊鬥法,下麵遭殃,站錯隊是要賠上身家性命的。江家的傻二哥和隔壁的高晦畢竟隻是大兵頭子沒得要緊,大姐姐家的那位可得小心了。
江風正想著,就聽江父又說道:“今上仁慈,隻將黨附二張兄弟的張昌儀、張昌期、張同休斬首,餘下的不過貶黜。但是這一年多來,朝堂局勢卻驟然緊張起來,皇後公主一派、武家一派、太子一派,竟是針鋒相對的架勢!”
江母拍著胸脯說:“咱們涼州隻禦外敵,離長安也遠,從不涉黨爭,朝堂之爭波及不到吧。”
江風咧咧嘴,暗道兵家必爭之地,豈能安然躲過這場清洗?
果然,江父搖搖頭道:“婦人之人!你以為是出了什麽大事!涼州屯兵三十萬,是京師軍力的三倍還多,陛下焉能大意。前些日子向都尉已被砍了頭,竇大人說,郭虔瓘老將軍剛剛被下獄了!”
江母、緋、風及高毓四人俱是一驚,江風道:“郭老將軍曾護衛高宗皇帝泰山封禪,進封了太原郡公。況且我聽大姐夫說老將軍帶軍嚴明,一心隻效忠朝廷,從不結黨營私,怎麽…”
“那個老頭眼睛長在頭頂上,脾氣也壞得狠。經高宗、武後而不倒,若沒攀附鑽營我才不信!如今新帝威嚴日盛,那起擁軍自重的又怎能逃過!”江緋打斷道。
因為高晦的緣故,她向來和沁如不和,連帶著連沁如的祖父也討厭起來。
江父聽了喝道:“黃口小兒,不要胡說!”
江母也顧不得這些,隻關心郭老將軍的情況,急道:“到底是怎麽迴事,老爺倒是說呀,也省得孩子們胡亂猜測!”
江父喝了口茶,才道:“太子殿下李重俊和中山王李隆業,月餘前已到了涼州。”
江緋道:“難道是太子殿下親自將郭將軍下的獄?這還了的!”
江風道:“便是陛下親臨,無故也不能將二品國公下獄,到底出了什麽事呢?”江風實在看不慣江緋幸災樂禍的樣子。
江父又道:“太子殿下初到涼州,大營內奏對,郭將軍背闕而坐,與部下言笑自若,全然不將太子放在眼中。左羽林將獨孤禕之當場參奏他大不敬之罪,最後還是中山郡王李隆業出來打圓場,憐恤郭公年老宿醉,寬宥了他。太子也罷了,那獨孤禕之卻不依不饒,不停的同老將軍抬杠拱火,最後倆人拔了刀!哪知道一個不小心,擊倒了陛下新賜的丹書鐵券。”
江母“啊”了一聲,許久道:“大姑爺可是郭公一路提攜上來的,不會…”
江父道:“茲事體大,太子不敢擅專。獨孤禕之已脫了官服迴京請罪了,中山郡王下令將郭將軍扣押,並在帳前眾武將見證下,同太子一起,親寫了表書呈陛下。”
江風了然,從理論上講,當皇權代言人發表重要講話時,你就是大聲咳嗽都是罪過,郭老頭如此囂張,不僅太子跟前無禮,還失手打翻了禦賜的丹書鐵券,太子完全有理由收拾他。
我們耳熟能詳的沙僧同誌,從卷簾大將降格為水妖,也不過是打翻了玉帝的琉璃盞。
可是說實話,這裏麵的操作空間也還是很大的,就看太子是否真的要治郭將軍的大罪。
可江風忖度太子的這番操作——當場在郭老將軍舊部前寫表書!這表書內容肯定要偏袒郭老頭啊,不然涼州這些跟著老頭兒刀尖舔血的兵頭子不答應。
太子此行,如果不是為了玉璽,就是兵權和人心!郭虔瓘深耕西北數十年,黨羽遍布軍中,收了這老頭便等於收了整個西北軍。此天賜良機,何樂而不為呢?
可江風卻不認為太子李重俊能有這番謀略,他但凡腦子能轉點彎,也不會將到手的江山拱手送人。
江母仍憂心忡忡地擔心大女婿的仕途,江父也喝著茶眉頭緊鎖,江緋雖然覺得郭老頭有點可憐,但心裏卻忍不住生出點小竊喜。
江風卻覺得西北要塞,軍心穩定尤為重要。一個不得寵的太子一個默默無聞的郡王還不至於,也不敢將守軍將領換個遍。柳姐夫上頭還有一大堆頭頭腦腦,如果不上趕著往前湊,清洗不到他頭上。她見眾人都不說話,便轉移話題道:“不知道大哥哥那邊怎麽樣了?”
江母立馬來了精神,江緋也從神遊中迴過神來,江父麵有喜色道:“說起春闈,竇大人說陛下今年先緊著安排了科考,現在隻等著發榜了。”
江風笑著道:“趕上朝廷多事之秋,二張覆滅後,不知有多少官職空缺出來,正是用人之際。陛下初登大寶,便緊著做這些考評、授官之事。這些考中的學子們經由陛下擢拔,就是天子門生了!以大哥哥的才能,必然能一舉高中!”
江父撚著胡須看著小女兒,越看越滿意。不由得心裏忖度起來:怎麽他那老母親一味嫌她乖戾?
便笑道:“風兒倒是有點見識,竇大人倒也是這麽說。”
其實,竇懷讓還有一句話,江父沒有轉達:“雖然皇榜未揭,但據鄙兄獨家內幕,令公子榜上有名!”
江父雖然不咋靠譜,但是保密意識還是一流的。
即使比江佐還差了點,但是糊弄後院的幾個女人,盡夠了。
偶爾有心想去指點一二,奈何胸中文墨有限,怕成了負向牽引。
江母每日燒香拜佛,盯著院子不讓出一點聲響,生怕影響了苦讀的兒子。就連除夕也是力求精簡,除了祭祖守歲必備流程,其他一應娛樂全無。
在這樣緊張的氛圍裏,江風大唿壓力山大,搞不好考生要做心理諮詢。
過了正月十五,江佐便啟程了,一應東西都是齊全的。沈顧行在年前來了信,都尉夫人也過來說得了弟妹囑托,務必讓江佐住在府上,一應事宜從宜。
江父樂得從之,連聲道謝。
江佐走後,日子又恢複如常。
江父忙碌起來,都護府新增建製,長安貴人們開了年便一批批地來涼州,巡檢的、整肅的、鹽務糧草的。江老爹多年來隻喝茶看報,工作能力嚴重退化。連日來馬不停蹄地公務、宴飲不斷,竟然至腿腳虛浮,麵色蠟黃。色字頭上一把刀,為身體計,竟多日不曾去侍妾屋裏,驚得芸姨娘更加小心謹慎。
江二哥也在校場多日未歸,自稱小爺的那位被江風狠狠踢了一腳後,也鮮少露麵了。江緋抓著高毓問:“你家哥哥在忙些什麽?平日裏沒遍數地在眼前轉,怎麽好些日子瞧不見他了?”
高毓雙手一攤,無奈道:“我哥哥最近真是怪得很,動輒傻笑臉紅,有時喃喃自語,母親嚷著要給他找法師驅魔,這才好些了。前日叮囑我按時喂他那隻鼇拜,便去了校場,現今還沒迴來。”
“什麽熬白?”江母不禁插問道。
“還不是前些年給阿風姐姐逮的那隻蒼鷹,不知道怎地起了這麽怪的名字!”
江緋聽著失了神,思索著,手指來迴撫著茶杯,喃喃道:“是有些怪的。”
江風正全神貫注地畫那幅《紅豆生南國》,卻還是不小心塗汙了一塊。
正說著,就聽前頭孫嬤嬤喊:“老爺迴來了。”
話音未落,江父已自己打簾進來。江母和三個女孩忙起身,見江父麵有懼色,江母伸手接過官帽,還未待相問,江父便伸手拿了江母剩一半的茶,一口氣喝了,然後道:“出大事了!”
江父為人謹小慎微,畏事如鼠,這些年官場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雖然不鹹不淡地過了這麽多年,但在涼州官場也算如魚得水,上司待見下屬得力,實在未見如此驚慌過。
江父繼續說著,江風開始飛快地轉著大腦,絞盡腦汁地搜羅那點曆史知識——神龍元年五大臣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與薛思行等人率領左右羽林兵,誅殺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張昌宗,逼迫武則天退位,中宗李顯第二次當上皇帝。
李顯是武則天和高宗李治的第三子,因為武則天要當皇帝的關係,他前麵的兩個哥哥成了武則天的刀下亡魂。而他自己,也曾被武則天推上皇位又罷免,最後發配廬陵。
他還有一弟一妹。妹妹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弟弟則是同樣兩登皇帝位的睿宗李旦,李旦有一個更著名的兒子,唐玄宗李隆基。
江風心裏明白,李家複辟歸來的最初十年,是不安穩的十年,十年間出了四位皇帝、發生了四次宮變。除了李顯本人橫死外,他還搭進去兩個兒子。
清洗一輪接一輪,所以現在終於排到涼州了麽?當初參與神龍政變,擁立李顯複位的五大臣各個不得善終。覆巢之下,安得完卵!她雖拿出了那十萬兩銀子,但是也沒能救下“巢下袁瑛”,多方打聽也隻知道被發賣到了京城,便再無音信。
如今韋後垂簾聽政;其嫡出女兒安樂公主對皇太女之位虎視眈眈;武三思上了皇後的鳳榻,重迴權力中心;李重俊雖勉強被立為太子,但東宮勢微;相王李旦無欲無求,架不住有一群野心勃勃的兒子,這些人無不覬覦那把九五至尊的寶座。
而她,握著袁瑛交予她的“燙手山芋”,惶惶不可終日。
命運雖早已暗中選定了天之驕子,卻罔顧世人癡念,任由權力爭奪掀起血雨腥風。自玄武門之變、神龍政變後,盛唐政治中心第三輪清洗又悄悄地開始了。至高無上的王權寶座再一次撕開了他的華麗麵紗,張開了猙獰的血盆大口。
王權爭鬥,不過人心和兵權。
涼州設安西都護府,作為戰略要塞屯兵十萬,前扞強敵、後衛長安,自是兵家必爭之地。這便不難理解涼州軍中的這一場又一場的整肅了,如今誰擁有了軍隊絕對控製權,誰就在這場爭鬥中擁有了主權。
上邊鬥法,下麵遭殃,站錯隊是要賠上身家性命的。江家的傻二哥和隔壁的高晦畢竟隻是大兵頭子沒得要緊,大姐姐家的那位可得小心了。
江風正想著,就聽江父又說道:“今上仁慈,隻將黨附二張兄弟的張昌儀、張昌期、張同休斬首,餘下的不過貶黜。但是這一年多來,朝堂局勢卻驟然緊張起來,皇後公主一派、武家一派、太子一派,竟是針鋒相對的架勢!”
江母拍著胸脯說:“咱們涼州隻禦外敵,離長安也遠,從不涉黨爭,朝堂之爭波及不到吧。”
江風咧咧嘴,暗道兵家必爭之地,豈能安然躲過這場清洗?
果然,江父搖搖頭道:“婦人之人!你以為是出了什麽大事!涼州屯兵三十萬,是京師軍力的三倍還多,陛下焉能大意。前些日子向都尉已被砍了頭,竇大人說,郭虔瓘老將軍剛剛被下獄了!”
江母、緋、風及高毓四人俱是一驚,江風道:“郭老將軍曾護衛高宗皇帝泰山封禪,進封了太原郡公。況且我聽大姐夫說老將軍帶軍嚴明,一心隻效忠朝廷,從不結黨營私,怎麽…”
“那個老頭眼睛長在頭頂上,脾氣也壞得狠。經高宗、武後而不倒,若沒攀附鑽營我才不信!如今新帝威嚴日盛,那起擁軍自重的又怎能逃過!”江緋打斷道。
因為高晦的緣故,她向來和沁如不和,連帶著連沁如的祖父也討厭起來。
江父聽了喝道:“黃口小兒,不要胡說!”
江母也顧不得這些,隻關心郭老將軍的情況,急道:“到底是怎麽迴事,老爺倒是說呀,也省得孩子們胡亂猜測!”
江父喝了口茶,才道:“太子殿下李重俊和中山王李隆業,月餘前已到了涼州。”
江緋道:“難道是太子殿下親自將郭將軍下的獄?這還了的!”
江風道:“便是陛下親臨,無故也不能將二品國公下獄,到底出了什麽事呢?”江風實在看不慣江緋幸災樂禍的樣子。
江父又道:“太子殿下初到涼州,大營內奏對,郭將軍背闕而坐,與部下言笑自若,全然不將太子放在眼中。左羽林將獨孤禕之當場參奏他大不敬之罪,最後還是中山郡王李隆業出來打圓場,憐恤郭公年老宿醉,寬宥了他。太子也罷了,那獨孤禕之卻不依不饒,不停的同老將軍抬杠拱火,最後倆人拔了刀!哪知道一個不小心,擊倒了陛下新賜的丹書鐵券。”
江母“啊”了一聲,許久道:“大姑爺可是郭公一路提攜上來的,不會…”
江父道:“茲事體大,太子不敢擅專。獨孤禕之已脫了官服迴京請罪了,中山郡王下令將郭將軍扣押,並在帳前眾武將見證下,同太子一起,親寫了表書呈陛下。”
江風了然,從理論上講,當皇權代言人發表重要講話時,你就是大聲咳嗽都是罪過,郭老頭如此囂張,不僅太子跟前無禮,還失手打翻了禦賜的丹書鐵券,太子完全有理由收拾他。
我們耳熟能詳的沙僧同誌,從卷簾大將降格為水妖,也不過是打翻了玉帝的琉璃盞。
可是說實話,這裏麵的操作空間也還是很大的,就看太子是否真的要治郭將軍的大罪。
可江風忖度太子的這番操作——當場在郭老將軍舊部前寫表書!這表書內容肯定要偏袒郭老頭啊,不然涼州這些跟著老頭兒刀尖舔血的兵頭子不答應。
太子此行,如果不是為了玉璽,就是兵權和人心!郭虔瓘深耕西北數十年,黨羽遍布軍中,收了這老頭便等於收了整個西北軍。此天賜良機,何樂而不為呢?
可江風卻不認為太子李重俊能有這番謀略,他但凡腦子能轉點彎,也不會將到手的江山拱手送人。
江母仍憂心忡忡地擔心大女婿的仕途,江父也喝著茶眉頭緊鎖,江緋雖然覺得郭老頭有點可憐,但心裏卻忍不住生出點小竊喜。
江風卻覺得西北要塞,軍心穩定尤為重要。一個不得寵的太子一個默默無聞的郡王還不至於,也不敢將守軍將領換個遍。柳姐夫上頭還有一大堆頭頭腦腦,如果不上趕著往前湊,清洗不到他頭上。她見眾人都不說話,便轉移話題道:“不知道大哥哥那邊怎麽樣了?”
江母立馬來了精神,江緋也從神遊中迴過神來,江父麵有喜色道:“說起春闈,竇大人說陛下今年先緊著安排了科考,現在隻等著發榜了。”
江風笑著道:“趕上朝廷多事之秋,二張覆滅後,不知有多少官職空缺出來,正是用人之際。陛下初登大寶,便緊著做這些考評、授官之事。這些考中的學子們經由陛下擢拔,就是天子門生了!以大哥哥的才能,必然能一舉高中!”
江父撚著胡須看著小女兒,越看越滿意。不由得心裏忖度起來:怎麽他那老母親一味嫌她乖戾?
便笑道:“風兒倒是有點見識,竇大人倒也是這麽說。”
其實,竇懷讓還有一句話,江父沒有轉達:“雖然皇榜未揭,但據鄙兄獨家內幕,令公子榜上有名!”
江父雖然不咋靠譜,但是保密意識還是一流的。
即使比江佐還差了點,但是糊弄後院的幾個女人,盡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