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一年九月,清軍再次集結大軍十餘萬,兵分兩路;貝勒嶽托任楊武大將軍,貝勒杜度為副將,統率右翼軍於九月二十二日,從密雲北邊牆子嶺,破長城入關;明薊遼總督吳阿衡、總兵魯宗文戰敗被殺。


    另一路睿親王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貝勒豪格、阿巴泰為副將;統率左翼軍於九月二十八日,從青山關破長城而入;屯兵於順義,不久兩軍在京師通州會合。


    天子朱由檢立即下詔宣大總督盧象升及楊國柱、王樸、虎大威三總兵率軍入衛京師。


    此時的京師城中已實行宵禁,京師這些年是經常戒嚴,從崇禎元年到現在,清軍已是四次入關,其中的三次是直逼京城,京師城中的百姓都習以為常了。


    清軍已到了通州,城裏的百姓們聽著東邊時不時傳來陣陣隆隆的炮聲,白天仍是該幹啥還是幹啥,晚上早點迴家貓著,以免被巡城的兵丁給逮了去。


    但那些京師裏的達官貴人,還是躲在自家的深宅大院裏,整天的花天酒地,隻是不敢太過聲張而已。京城的官員和百姓們還都認為清軍和關不過是為財,等他們劫掠夠了,自然就會退出去的。隻是苦了那些在城外的百姓們,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被清軍給劫掠到遼東去為奴了。


    文華殿內,崇禎喝了口茶,緊鎖著眉頭將手中的杯子放下,問躬身立在下麵的高起潛:“盧象升到昌平了嗎,那裏可是祖宗的陵寢,不容有失,九年時,就被那叛逆巢丕昌……”


    見崇禎說到這裏不再接著說下去,高起潛急忙答道:“稟皇爺,盧總督已率領大部宣大和山西軍兵進駐了昌平,這次昌平可以說是萬無一失。”


    “高起潛,這幾年你是常年在外監軍,還是知兵的,特別是九年在清水明月關,那一戰陣斬建虜萬餘級,比那張鳳冀、梁庭棟要強上不少;不過這次建虜來勢兇兇,直逼京師,萬萬不可大意,這次讓你總監天下勤王兵馬,重點還是保衛京師,不可隨意浪戰。”崇禎故意將不可浪戰幾字加重了語氣。


    高起潛深知崇禎稟性,當然知道這不可浪戰是什麽意思,當初在清水明月關陣斬建虜萬餘,可以說與他高起潛毫無關係,甚至還從中萬般作梗。隻是畢竟是總監軍,不管是下麵哪支軍隊立了功,他這個總監軍的功勞是跑不掉的。


    他可不敢去與清軍硬碰硬,聽到了崇禎的吩咐,是正中下懷,立即跪下,一邊磕頭一邊道:“奴才就是戰死沙場,也不會讓建虜在京師逞威,隻是盧總督……。”


    崇禎知道高起潛的意思,擔心盧象升與清軍硬戰,損失大量的軍力,那保衛京師的力量就要小許多了。


    “這到京師的勤王兵馬以保衛京師為上,不要有太大的損失,現在我們的方向還是先安內再攘外,建虜劫掠夠了自會退去,但這內地的流寇必須全部剿清,等那個時候我們再去向這些建虜討迴這些血債。”


    “對盧象升你要囑咐他穩重為上,若仍是不改變作戰方略,那你就將他的兵給分一部分出來,就是有什麽損失也不會太大,此事你相機行事。”


    “還有那件事楊嗣昌辦的怎麽樣了,此事一定要機密,萬不可讓他人知道了,對建虜現在先用撫,待平定了內地的流寇再說。”崇禎一口氣將心中的事都向高起潛說了出來。


    那件事是崇禎與楊嗣昌密議,準備與清軍議撫,隻是這件事隻能秘密進行,否則無法向朝中百官和天下百姓交待。


    “那件事楊嗣昌正在派人與建虜接觸,現在還沒有多大進展。”高起潛連忙答道。


    “嗯,此事你也多相助一下楊嗣昌,要快,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則遲則生變。”說到這裏,剛才談到崇禎九年清水明月關一戰,崇禎就想起了東海伯葉風。接著問道“那東海伯的家丁隊現在在哪裏?”


    “迴皇爺,,這幾日那孫大成就應該能接到兵部行文,再有半月就能抵達京師。”


    “好、好、好,待他們到了京師,就讓他們先到城內駐守,待有戰機再派他們出戰,這次可不能讓他們在京畿四處亂竄了,否則引起建虜的不滿,那件事就不好辦了。”崇禎說完微微的歎了口氣。


    在通往昌平的官道上,一支萬餘人的騎兵隊伍正頂著寒風前進,這正是宣大總督盧象升率領的進京勤王兵馬。盧象升之父在今年五月病故,盧象升連上十疏,要迴家為父奔喪,但崇禎以國事艱難,未能批準。


    盧象升未能迴鄉為父奔喪,反麵被楊嗣昌舉薦為兵部尚書,總督天下勤王兵馬,其宣大總督由陳新甲接任。楊嗣昌舉薦他任兵部尚書自是有私心的,隻因現在的兵部尚書是個高危職業,說不定哪天就步了張鳳冀的後塵。由盧象升接任兵部尚書後,他楊嗣昌安心做他的閣部大臣,那將是穩如泰山。


    既然被皇上重用,盧象升已做好了與清軍在京畿決一死戰的準備,可是還沒有到昌平,就接到了一個消息,朝廷有意與清軍議撫,主議之人就是高起潛和楊嗣昌。


    “大人,對此事有何看法?”剛得到這個消息,跟在他身邊的一名文士就問道,此人乃是盧象升的軍中讚畫楊廷麟。


    “我盧某人絕非貪生怕死之人,恨不能與建虜決一生死,縱真有人要與建虜議撫,隻餘盧某一人主戰也要戰,縱戰死沙場也是在所不惜。”


    昌平軍營議事大帳內,盧象升胸中氣憤難平,三日前他進京麵對,當時已勸的皇帝有主戰的意思,可今日傳來消息皇帝又完全倒向了主和派,用他隻是想讓他與清軍一戰,能取得一些小勝,將來與清軍議撫之時,多一些籌碼而已。


    一名親兵進來稟報,說是高監軍到了,盧象升示意有請,高起潛已進了帳,雙方見過禮後,高起潛道:“陛下著人送來了白銀四萬兩,這裏麵有一萬兩是陛下賞賜給總督大人的,另送來禦馬一百,太仆寺戰馬一千匹,賞功牌子五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驚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雁棲湖的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雁棲湖的刀並收藏明末驚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