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青石階,蜿蜒山道藏玄機
眾生鏡:遺孤複仇牽出驚天密謀 作者:秋山葉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跨過山門,迷霧籠罩中的卻是另一片天地。
淡淡光芒從上空灑落,四下裏無不洋溢著柔和的氣息,與山門外陰鬱的天色截然不同,仿佛這片天地間另有一輪曜日。
沈逸此刻正站在一個闊大的廣場之上,方圓足有數百丈,地麵由清一色青白石磚鋪就,色澤瑩潤,纖塵不染,平整得幾乎要映出人影。
廣場正前方的盡頭處,乃是一座橫跨半個廣場的巨型圓形水池,青碧池水漣漪微泛,內中田田蓮葉隨風而舞,幾許粉嫩花苞若隱若現,極是清麗婉約。
水池邊緣處,還有一圈雕花玉石圍欄,淡淡的藍光忽強忽弱,襯得池中蓮葉荷花多了一分冷清。
一道寬闊平直的白玉階梯從廣場拔地而起,斜向水池上空延伸,將至中心處,便有一懸空平台,平台另一端,又是一段斜向而上的階梯。
第二段階梯連接處,是高出廣場二三十丈的寬闊平地,其上又是一座栽滿青蓮的碧水清池。
由此而上,一連九座青蓮碧水池,由階梯與懸空平台交互相連,青、白、藍三色交相輝映,另有淡淡薄霧繚繞,若隱若現,恍若直通九霄雲間。
“此乃是‘九蓮清心問道路’,隻有修行達到六境及以上的修行者入山拜訪時方會開啟,此外,每三年招收弟子時,新入宗的弟子都會從此過,是為入宗第一考。”
沈逸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與流雲宗的入門考核第一關應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平日裏,弟子們出入皆是經由‘九蓮清心問道路’兩側的輔道上下,沈道友請隨我來。”
沈逸跟在蘇淩萱身後,往水池的右側麵走去,一道五六丈寬的青石階梯映入眼簾。階梯緊貼山體,蜿蜒而上,好似少女披散的秀發,自然而寫意。
長條形青石階梯不甚寬闊,經年累月遭受踩踏,原本有些粗糲的表麵形成了一個個不大不小的光滑凸起,在這方天地濃鬱水汽的浸潤下,微泛水光。
沈逸走在山道上,腳下仿佛踩著水中卵石,又濕又滑不說,還得時刻分心保持身體平衡。
若是換了一個毫無修為之人在此,隻怕手腳並用,也難以走完這段石階山路。
蘇淩萱的聲音適時響起,她半轉身迴頭,居高臨下地看著沈逸,語中似帶著笑意,連先前的焦急也一掃而空,道:
“這山道濕滑,也有磨練宗內弟子的身法之意,凡是修行初成之人,都能走到這山路的盡頭,無非是早晚之分。”
話畢,蘇淩萱便轉身往上而去,腳步較之先前還慢上一分。
沈逸心中一動,倒是不急著往上,反倒開始用心感受起腳下的石階。
按常理而言,但凡修行稍有所得之人,哪怕隻是第一境凝元期的修行者,也不大可能因道路濕滑而難以前行。
換而言之,這山路難行,絕非濕滑這一個原因。
沈逸細心感知一番,立刻便察覺到了不同尋常之處。
石階上浸潤的水汽,內蘊淡淡的水係元力,他站立不動時,元力在石階表麵的水汽上來迴遊蕩,足下微微發力時,它立刻又會有所反應。
沈逸默思片刻,忽試探地抬腿向上邁出一步。
就在他足下接觸石階表麵的一刻,原本無序遊蕩的元力快速匯聚到他後腳之下,刹那間,上一級石階的元力也匯聚在他前腳之下。
就在一瞬之間,匯聚於他雙腳下的元力驟然向前流動,一股推力憑空產生,推著他的身體向前。
猝不及防下,沈逸身體猛地向前一晃,幾乎栽倒在山道上。
好在他反應極快,雙掌中頓時聚起兩團元力,身體因推力向下彎曲時,掌中元力化作兩陣強風向下吹去。
借助這勁風吹拂,沈逸抵消了突兀的前推之力,這才沒有倒下。
他抬頭遙望山道上的蘇淩萱,隻見她依舊向上行去,並未迴頭,似對方才發生之事一無所知,隻是她的速度又降了不少。
有過一次險些摔倒的經曆,沈逸不敢輕舉妄動,又仔細體會一番,反複琢磨後,他才輕吸一口氣,後腳邁到更上方的一級石階上。
如他所料,腳踏的上下兩級台階表麵彌漫的元力驟然匯聚,向山頂方向流動,無形的推力再度將他向前推了一把。
這次有了防備,沈逸身體隻搖晃了一下便穩住了身形。
他心中忽有所悟,不假思索地又向前邁出一步,前腳落下的一刹那,後腳立刻抬起,向更上一層石階邁去。
忽地,一股遠超預想的大力襲來,沈逸還未做出反應,便被這股瞬間的大力壓彎了腰,雙手撐在濕滑的山道上。
這一番模樣,頗有些狼狽,但是沈逸臉上卻不見羞慚之色,反倒掛著淡淡的喜意,眼神亮得有些嚇人。
這山道中所謂的磨練弟子身法,實際是一種元力運用的法門,在雙腳之下施加向前流動的元力,雙向前後牽引,以達到更快的行進速度。
而速度是身法的基礎,速度越快,更靈活的身法便成了可能。
沈逸所學的疾風步,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在雙腳下附帶元力,但疾風步兩件間的元力卻是各自獨立,並無勾連,靈活有餘但絕對速度
卻算不上出色。
若是能將這山道中元力雲中之法融合至疾風步中,這門功法便能速度與靈活兼而有之。
隻略略一想,沈逸便心動萬分。
不過想法雖好,但施行起來必定還有數不清的難關要過,絕非一朝一夕能成之事。
沈逸站直身體,將後腳從下一級石階跨上來,整個身體晃動的幅度已經可以忽略不計。
他抬頭向上遙望,蘇淩萱的身影已經遠在半裏之外,速度一降再降,與登山的凡人幾乎別無二致。
沈逸收迴視線,平心靜氣,輕輕向上邁出一步,左腳接觸石階的刹那,他又輕輕地邁出了右腳,足下匯聚的元力推著他向前。
這一次,僅是微微的搖晃,在推力稍弱之時,他又左腳向前邁出一步。
餘力未消,新力又生,兩相疊加之下,力道更勝,但是沈逸身體晃動幅度反倒又小了一些。
他不假思索,又邁步向前,就這般一步一步,由慢到快,速度瞬間便超越了初登山道時蘇淩萱的速度。
淡淡光芒從上空灑落,四下裏無不洋溢著柔和的氣息,與山門外陰鬱的天色截然不同,仿佛這片天地間另有一輪曜日。
沈逸此刻正站在一個闊大的廣場之上,方圓足有數百丈,地麵由清一色青白石磚鋪就,色澤瑩潤,纖塵不染,平整得幾乎要映出人影。
廣場正前方的盡頭處,乃是一座橫跨半個廣場的巨型圓形水池,青碧池水漣漪微泛,內中田田蓮葉隨風而舞,幾許粉嫩花苞若隱若現,極是清麗婉約。
水池邊緣處,還有一圈雕花玉石圍欄,淡淡的藍光忽強忽弱,襯得池中蓮葉荷花多了一分冷清。
一道寬闊平直的白玉階梯從廣場拔地而起,斜向水池上空延伸,將至中心處,便有一懸空平台,平台另一端,又是一段斜向而上的階梯。
第二段階梯連接處,是高出廣場二三十丈的寬闊平地,其上又是一座栽滿青蓮的碧水清池。
由此而上,一連九座青蓮碧水池,由階梯與懸空平台交互相連,青、白、藍三色交相輝映,另有淡淡薄霧繚繞,若隱若現,恍若直通九霄雲間。
“此乃是‘九蓮清心問道路’,隻有修行達到六境及以上的修行者入山拜訪時方會開啟,此外,每三年招收弟子時,新入宗的弟子都會從此過,是為入宗第一考。”
沈逸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與流雲宗的入門考核第一關應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平日裏,弟子們出入皆是經由‘九蓮清心問道路’兩側的輔道上下,沈道友請隨我來。”
沈逸跟在蘇淩萱身後,往水池的右側麵走去,一道五六丈寬的青石階梯映入眼簾。階梯緊貼山體,蜿蜒而上,好似少女披散的秀發,自然而寫意。
長條形青石階梯不甚寬闊,經年累月遭受踩踏,原本有些粗糲的表麵形成了一個個不大不小的光滑凸起,在這方天地濃鬱水汽的浸潤下,微泛水光。
沈逸走在山道上,腳下仿佛踩著水中卵石,又濕又滑不說,還得時刻分心保持身體平衡。
若是換了一個毫無修為之人在此,隻怕手腳並用,也難以走完這段石階山路。
蘇淩萱的聲音適時響起,她半轉身迴頭,居高臨下地看著沈逸,語中似帶著笑意,連先前的焦急也一掃而空,道:
“這山道濕滑,也有磨練宗內弟子的身法之意,凡是修行初成之人,都能走到這山路的盡頭,無非是早晚之分。”
話畢,蘇淩萱便轉身往上而去,腳步較之先前還慢上一分。
沈逸心中一動,倒是不急著往上,反倒開始用心感受起腳下的石階。
按常理而言,但凡修行稍有所得之人,哪怕隻是第一境凝元期的修行者,也不大可能因道路濕滑而難以前行。
換而言之,這山路難行,絕非濕滑這一個原因。
沈逸細心感知一番,立刻便察覺到了不同尋常之處。
石階上浸潤的水汽,內蘊淡淡的水係元力,他站立不動時,元力在石階表麵的水汽上來迴遊蕩,足下微微發力時,它立刻又會有所反應。
沈逸默思片刻,忽試探地抬腿向上邁出一步。
就在他足下接觸石階表麵的一刻,原本無序遊蕩的元力快速匯聚到他後腳之下,刹那間,上一級石階的元力也匯聚在他前腳之下。
就在一瞬之間,匯聚於他雙腳下的元力驟然向前流動,一股推力憑空產生,推著他的身體向前。
猝不及防下,沈逸身體猛地向前一晃,幾乎栽倒在山道上。
好在他反應極快,雙掌中頓時聚起兩團元力,身體因推力向下彎曲時,掌中元力化作兩陣強風向下吹去。
借助這勁風吹拂,沈逸抵消了突兀的前推之力,這才沒有倒下。
他抬頭遙望山道上的蘇淩萱,隻見她依舊向上行去,並未迴頭,似對方才發生之事一無所知,隻是她的速度又降了不少。
有過一次險些摔倒的經曆,沈逸不敢輕舉妄動,又仔細體會一番,反複琢磨後,他才輕吸一口氣,後腳邁到更上方的一級石階上。
如他所料,腳踏的上下兩級台階表麵彌漫的元力驟然匯聚,向山頂方向流動,無形的推力再度將他向前推了一把。
這次有了防備,沈逸身體隻搖晃了一下便穩住了身形。
他心中忽有所悟,不假思索地又向前邁出一步,前腳落下的一刹那,後腳立刻抬起,向更上一層石階邁去。
忽地,一股遠超預想的大力襲來,沈逸還未做出反應,便被這股瞬間的大力壓彎了腰,雙手撐在濕滑的山道上。
這一番模樣,頗有些狼狽,但是沈逸臉上卻不見羞慚之色,反倒掛著淡淡的喜意,眼神亮得有些嚇人。
這山道中所謂的磨練弟子身法,實際是一種元力運用的法門,在雙腳之下施加向前流動的元力,雙向前後牽引,以達到更快的行進速度。
而速度是身法的基礎,速度越快,更靈活的身法便成了可能。
沈逸所學的疾風步,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在雙腳下附帶元力,但疾風步兩件間的元力卻是各自獨立,並無勾連,靈活有餘但絕對速度
卻算不上出色。
若是能將這山道中元力雲中之法融合至疾風步中,這門功法便能速度與靈活兼而有之。
隻略略一想,沈逸便心動萬分。
不過想法雖好,但施行起來必定還有數不清的難關要過,絕非一朝一夕能成之事。
沈逸站直身體,將後腳從下一級石階跨上來,整個身體晃動的幅度已經可以忽略不計。
他抬頭向上遙望,蘇淩萱的身影已經遠在半裏之外,速度一降再降,與登山的凡人幾乎別無二致。
沈逸收迴視線,平心靜氣,輕輕向上邁出一步,左腳接觸石階的刹那,他又輕輕地邁出了右腳,足下匯聚的元力推著他向前。
這一次,僅是微微的搖晃,在推力稍弱之時,他又左腳向前邁出一步。
餘力未消,新力又生,兩相疊加之下,力道更勝,但是沈逸身體晃動幅度反倒又小了一些。
他不假思索,又邁步向前,就這般一步一步,由慢到快,速度瞬間便超越了初登山道時蘇淩萱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