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商刺史之前和姚刺史聊天的時候,對於橡膠樹,商刺史還是相信姚刺史的話,但是對於李豐田會再次來,卻是有些不信。


    講真,這種地方一輩子來一次就夠了,沒人願意來第二次,更何況還是遠在京城的伯爺。


    萬萬沒想到,李豐田真的來了。


    商刺史將這次機會視為翻身的唯一機會,所以拚了命的奉承李豐田。


    李豐田已經不是當年的不諳官場的菜雞了,商刺史的那點小心思,李豐田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講真,如果商刺史真的有才幹,李豐田不介意說兩句好話,但是如果隻是個阿諛奉承,投機倒把之輩,不光不會提拔,還得想辦法把他弄走才行。


    自己心肝寶貝可不能放在庸官的手下。


    好在商刺史是有點心思不假,但是能力也的確還有一些的,雖然不是那種能人,不過牧民一方還是勉強夠得,至少不是個糊塗官。


    商刺史設宴招待了李豐田,宴席上,他將這段時間對於甘蔗園尤其是橡膠園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如實匯報,其中也說了這些都是前任姚刺史給他留下的,他很好的繼承了。


    反正姚刺史已經致仕了,賣個人情也無妨。


    李豐田聽的很認真,商刺史在這件事上做的還不錯,李豐田非常滿意,晚一些自己考察一番即可知道了。


    勉勵了商刺史一番之後,第二天,李豐田便帶著人去了甘蔗園。


    甘蔗這東西,雖然這裏是產地不假,但是實際上,種植的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多,主要是因為有一些良田都是優先種植糧食,即便是有了多餘的土地,甘蔗也不是首選。


    因為主食夠了,多餘的土地還要種菜,或者一些油料作物,甘蔗的優先級並不高。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盡管甘蔗這東西能製糖,但是前麵說了,因為工藝不到位,也不是很好保存,目前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本地人消耗掉一些生甘蔗之後,剩下的才是用來製糖,再加上曆來交通不方便,本地人不稀罕,北方又難於運輸,運輸的過程中還容易出現損毀,返潮等各種問題。


    這些都是李豐田跟著當地的一家老製糖人聊天得知的。


    不得不說,“想致富,先修路”的理念,國父先生直接看透了事情的本質。


    在李豐田經過溝通之後,最後直接決定將研究製糖的大本營,就設在這裏了。


    這老製糖人祖輩都是製糖為生,有著自己的一些工藝,李豐田並沒有強取豪奪,而且提出了“技術互換、互相幫助”的辦法。


    因為李豐田帶來的人是人才不假,但是實際上他們並不會製糖,需要從零做起,從甘蔗的采摘、篩選到最後製成糖,這一係列的過程,都由老製糖人手把手教。


    同樣,待得未來從天竺習得新的工藝之後,李豐田也會拿出來分享給老製糖人一家。


    李豐田承諾,如果未來新的製糖工藝研究成功,除了歸朝廷所有之外,他們一家是唯一特許允許擁有這項技術的。


    老製糖人知道了之後,笑的嘴都合不上了,發誓一定要好好的帶這些新來的徒弟。


    ……


    之後,李豐田才去了甘蔗園。


    由於目前還沒從根本上解決產業鏈的問題,所以,即便是擴種,實際上擴種的麵積也是有限,這還是官府下帶領的前提。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實際問題,李豐田並沒有因為這個問題而去較真,而且這東西隻要想種,隨時都能擴大種植麵積,整體麵積不大。


    看完了甘蔗園,李豐田最後去了橡膠園。


    相比於甘蔗,橡膠園這邊氣氛就明顯有些不一樣了。


    蘇定方帶迴來的橡膠樹的種子並不多,所以種植的麵積並不大,但是在這片不大的橡膠園邊上,卻是有著幾個崗哨。


    說是崗哨,實際上就是幾個窩棚,裏麵都有專人在這裏值守。


    橡膠樹因為是樹,那就不是一、兩年就能長成的,所以,現在的橡膠樹還是小樹苗,想要進行割膠,至少還需要個幾年。


    李豐田很滿意商刺史的這種做法。


    做事上不上心,是可以看出來的。


    “李伯爺?”突然,一個聲音傳來。


    李豐田循聲望去,沒想到竟然是已經致仕的姚刺史!


    現在的姚刺史身穿麻衫、頭戴草帽、手中拿著一把除草的鎬,看上去就如同一個地道的老農,根本看不出曾經是一位大唐的刺史。


    姚刺史屬於本地人了,老家並不遠,確切的說,就在橡膠園的附近。


    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老家可以發展起來。


    所以,橡膠樹就成了他這種願望的寄托。


    橡膠樹其實具體是幹啥的,他也不知道,但是他信李豐田。


    致仕之後時間多了,閑來無事,就天天守著這些橡膠樹的樹苗,生怕出一點問題。


    再見姚刺史,李豐田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無論做什麽事,有了民間的支持,都會做的更加的順利。


    李豐田和姚刺史聊了許多,最後將研究橡膠的班子留在了這裏。


    ……


    接下來李豐田又帶著隨從去了儋州。


    因為儋州有一座鐵礦。


    這座銅礦可是李泰當年發現的,現在已經投入了開采。


    廣州造船廠用的鐵礦石,現在基本都是來自這裏。


    沒想到,這海南四州最先發展起來的竟然是儋州。


    鐵礦發現後,當地官府就接手了,當時因為李靖坐鎮在廣州,所以這裏迅速的興建起來。


    但是勞工問題一時成了困難,好在當時李豐田布局的時候就想到了這點,現在在這裏開礦務工的,多數都是來自林邑的。


    由於儋州和林邑的距離並不遠,所以許多林邑人在農閑的時候集體來儋州幹活。


    由於來此幹活的林邑人實在太多,所以當地刺史想了一個辦法,有點類似於“包工頭”,將一片地,整體的分給一部分人。


    由於林邑來此幹活的都是一個個村子的青壯集體出來,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有領頭的,所以,在礦山上,也可以明顯的看出來一個個分片的工作場地。


    李豐田看了之後非常滿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合夥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蘑菇的兔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蘑菇的兔嘰並收藏貞觀合夥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