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樣的死局,無可奈何的南燕王,隻能向趙國投降,連帶著他麾下的十三萬大軍,也盡數成為了大趙的俘虜。


    至此,南境戰場,徹底的解決,三方戰場,以一滅一降一順終結,本該陷入重圍,局勢危機的南境戰局,也成為了此戰最大的獲利者。


    北境戰場,虞城


    北軍主帥林逸看著城下的魏晉聯軍,忍不住的搖了搖頭,當年一戰之後,這個曾經被大趙視為一世之敵的國家,再也沒有了和大趙並肩的實力。


    尤其是這些年來,王爺對北魏的滲透和掠奪,縱然是魏皇勵精圖治,北魏臣公竭力為公,但整個北魏的骨血,卻依舊一刻不停的供養著大趙。


    故而,這一次北魏的反抗,說白了,隻是在覆滅之前,傾盡全力的一次嚐試罷了。


    可就算是如此,曾經不可一世的北魏帝國,動用全國之力,拚命聚攏的軍力,連他大趙北境的軍力,都有些不如。


    試問之,這樣的反抗,又有什麽意義呢?


    至於大晉王國?


    一個此前附庸於北魏的王國,雖然在上一次大戰中,提前脫身而去,勉強保住了大晉的鐵軍。


    然而這一次,七國攻趙的局麵,卻沒有得到晉王的支持。


    此刻參與征伐的晉國將士,都隻是信昌君私自調動的大軍罷了。


    兩方聯合的軍力,總算是勉強能夠和大趙北軍持平,然而,北軍背靠雄城,以城內的防禦力量,卻將聯軍死死的擋在了城外。


    城下,北魏鎮東侯和大晉信昌君並肩而立,神情陌然的看著眼前的城池,多日的攻伐,聯軍損失了數萬人,卻連城牆都未曾爬上去過一次。


    說實話,攻城之戰打到這個程度,已經沒有意義了。


    之所以兩人還在堅持,無非是為了兩國最後的機會,他們不甘心放棄罷了。


    “商鞠,你這又是何必呢?這座城,本就是你北魏邊境雄城之一,他的強大,你身為北魏統帥,豈能不知道?”


    “這些年,再經過我大趙的加持,以及晉王府暗坊的修繕布置,城池的可怕,再一次的提升了好幾個高度。”


    “單憑借你北魏如今的實力,是根本無法攻破的,難道您非要讓北魏這最後的力量,葬送於此嗎?”


    看著城下兩人近乎於麻木的號令,北境主帥林逸再也忍不住了。


    作為一境統帥,縱然是敵軍,但戰事進行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有必要再打下去了。


    再者說了,那商鞠雖然老了,但其麾下的將士,可都是年輕人,這些人,以後可都是他大趙的人。


    身為大趙的高層,又怎麽能容許,商鞠這個老不死的,這般損耗未來大趙的實力呢?


    對於林逸的規勸,鎮東侯商鞠連看都懶得看一眼,作為敵人,他和城上的林逸,已經爭鬥了兩個多月了。


    盡管每一次,他聯軍最後都是做的無用功,但他依舊在嚐試,哪怕是為了那一絲的機會,他也想為大魏再續命幾年。


    至於林逸的規勸,他都不知道聽了多少次了,一個覬覦我大魏子民的家夥,哪怕是話說的再好聽,也絕對是用心不良的。


    “諸軍聽令,攻城!”


    在鎮東侯商鞠的一聲令下,數萬聯軍將士,抬著長梯,迎著箭雨,朝著眼前的雄城衝了過去。


    盡管知道,他們拿不下這座城,但所有人都在拚命著,哪怕是為了自己的帝國,最後在拚一次呢?


    看著城下的魏晉聯軍,林逸忍不住歎了一口氣,以身報國者,無論是何時何地,都是值得敬佩的。


    但他作為大趙的北軍統帥,也有自身的責任要承擔。


    兩國之間的爭鬥,無關對錯,無關是非,有的就是拚盡全力的一戰,戰死了,或者戰完了,這場紛爭,恐怕才會真正的結束吧!


    “哎,將此件戰局稟報王爺,讓其做最後裁定吧!忠君愛國之人,如此損耗,哪怕是為了讓我大趙安心,可終究不是這麽個損耗法啊!”


    沒辦法,這場北魏的攻伐之戰,早已經從攻城掠地的紛爭,變成了北魏單方麵證明自己的戰爭。


    北魏帝國的大軍,在用自己的性命和勇氣,在向世人證明,他北魏是敢於一戰,敢於拚命地國家。


    一萬,兩萬,五萬,十萬。。。


    一個接著一個的赴死,就為了讓趙人知道,他大魏國還在,他大魏人還在。


    這樣大規模的戰死,何其悲壯,何其淒涼啊!


    既然注定了滅亡,那還不如讓自己的戰士,死在衝鋒的道路上,哪怕是此戰之後,北魏帝國徹底的崩潰 ,被趙國完全的吞並。


    至少,他大魏帝國也曾經拚命過。


    三十萬大軍的血淚,足以讓整個世間都記住他們,這個一度淩駕各國,成為當世第二的強大帝國,縱然是麵對死局,也從未有一刻卑躬屈膝過。


    而這種赴死一般的功伐,在東齊兵敗,公子白身死的戰報傳來之後,終於是安靜了下來。


    與此同時,北魏國內也傳來了魏皇的旨意,著令大魏軍隊,盡數撤離戰場,不得再和趙軍有任何衝突。


    這一次,趙軍將士並沒有追擊他們,就是駐守在城牆之上,平靜的看著,戰鬥到此刻,對於北魏之人的攻打,他們已經沒有此前無邊的恨意了。


    畢竟,看著那一個赴死的麵孔,又有誰能夠真正無動於衷呢?


    鎮東侯商鞠奉命將剩餘的十一萬將士帶迴北魏的國土,尤其是在抵達大魏腹地的那一刻,將整個大軍,盡數解散。


    國破在即,將士們又何必跟隨著他們這些人赴死呢?


    其後,商鞠當著朝堂使者的麵,以鮮血書寫認罪書,在寫完的那一刻,持刀自刎,身死當場。


    北魏使臣滿眼悲壯,對著商鞠的屍體,重重的叩首,隨後,自削小指,為鎮東侯商鞠送行。


    使者帶著商鞠的屍體,以及認罪書,踏上了前往趙國的行程。


    而與之隨行的,還有使者藏於心口降書。


    沒有人想知道魏皇和商鞠,為何要如此做,但他們都知道,商鞠不得不做。


    趁著東齊攻打趙國,他北魏響應了,作為上一次大戰的戰敗國,他們再一次攻打了趙國。


    百年間的血仇,接連數次的落井下石,乘虛而入,雙方的血仇,已經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


    如今,東齊戰敗,大趙的強勢崛起,已成定局。


    如此時局之下,想要大趙帝國不對大魏子民報複,就需要他們自己來證明了。


    十多萬大軍的解散,鎮東侯商鞠的身死,魏皇的降書,盡皆是為了這個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哥,臣弟助你上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正竹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正竹輕並收藏大哥,臣弟助你上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