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將”的比較。
“將”,顯然是軍隊的統帥,統帥能力的比較。
這一條,蕭為劍認為中原軍比黑虎族更勝一籌。
黑虎族的將領,無非是“猛虎”、“猛豹”、“惡虎”之流,當然單於也算,單於常常是兼了“王”和“將”。
這些黑虎族的“將”,蕭為劍以“牛將軍”的身份和他們均有接觸。
感覺一般,沒什麽過人之處。
而中原軍這邊,蕭為劍接觸過的包括李慶年、李明天、吳天勇,應該說,至少比黑虎族的將領,更勝一籌。
當然,還有“牛將軍”。然後牛將軍又給戍邊師“孵化”了一堆將領,其中包括呂誌明這樣的人才,現在已經是戍邊師第七營的統領。
蕭為劍相信,有呂誌明在,至少戍邊師第七營,不會差。
呂誌明不但得到些許蕭為劍的真傳,而且上進心更是在蕭為劍之上,其帶兵能力毋庸置疑。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呂誌明還被缺糧、缺馬長期蹂躪過,知道為了給養“死拚”。
結論:“將”,中原軍更勝一籌。至少勝半籌。
接下來,是“法”的比較。
“法”,軍法。
這一條,蕭為劍略微一想,覺得黑虎族那邊絲毫不差。
黑虎族,統帥“窩——”的時候,沒有人會退。統帥“唿——”的時候,沒有人會不退。紀律嚴明。
那麽中原軍這邊呢?
應該來說,也是不錯的。蕭為劍迴憶起那個淒慘的冬天,第二小隊隊長林良駒為了少殺一匹馬,整個小隊餓的失去了戰鬥力。
而林良駒本人,也是因為整個冬天挨餓,最後因此而喪命。
且不論這麽做正確與否,至少這紀律的嚴明,絲毫不差。
結論:“法”,雙方半斤八兩。
這樣一比較,整個“五事”,“道、天、地、將、法”,五個組成部分,雙方半斤八兩,並沒有哪方有壓倒性的優勢。
這樣一看,雙方就不該開啟戰事,因為誰也吃不掉誰。打來打去,不都是白搭?
如果還打的話,對雙方而言,都隻是造成無謂的消耗而已。
可惜的是,那個“如果”正好是事實,雙方在關外,一直在打,大小摩擦,從未間斷…
最令王阿牛尷尬的是,雖然他在戍邊師闖出了“牛將軍”的名頭,可以說是威震戍邊師了,但其實一直都在打不必要的仗…
歎息之餘,王阿牛又看了“七計”,這“七計”和“五事”的內涵,有很多的重疊,其實都是說的戰爭的前提,就是能不能打。
蕭為劍越看,就越是覺得整部《孫子兵法》都是勸人“別打”。
如果一定要打,孫子則是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戰爭,破壞力實在太大。不戰而勝,接管對方的戰鬥力、城池、糧草,豈不美哉?
此刻,蕭為劍才發現自己一直不理解《孫子兵法》,現在之所以能夠看明白,是因為他打過仗了,於是就明白了。
蕭為劍的胃口,馬上被吊了起來,繼續往下看。
接下來,孫子對“將”的要求,吸引了王阿牛的注意。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八個字,闡述了孫子對為將者的要求。蕭為劍之所以對這個感興趣,是因為他曾經為“將”。
而且蕭為劍還不是一般的將,“牛將軍”在戍邊師威名遠播,說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名將”。
孫子給將的屬性的排序,“智”排在了第一位。
“智”應該是“機智”,機智,就是變通。一個將領,如果死板,那肯定不是良將。
這一點,蕭為劍深深的認同。世上根本沒有兩次相同的戰鬥,如果將領死板,絕對駕馭不了戰爭。
如果將領無“智”,那麽後麵的“信、仁、勇、嚴”都是擺設。
蕭為劍迴味了自己參與的幾次戰鬥,問自己一個問題,自己是不是“智將”呢?
蕭為劍決定把自己當作一個局外人,按照孫子對將領的要求“智、信、仁、勇、嚴”,逐條給“牛將軍”打分。
“智”這個選項,蕭為劍給了自己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是!
想到這裏,蕭為劍不禁非常得意,幾次戰鬥,蕭為劍給自己的“變通”打了滿分。
一次執行偵察任務,“牛將軍”擊傷了黑虎族的騎兵,把他們綁在馬上,把馬牽了迴去,給自己的小隊贏得了最寶貴的“戰馬”。
另外一次偵察任務,“牛將軍”設局擊殺黑虎族騎兵和馬匹,結果得到了兩千斤馬肉,避免了第七小隊冬天挨餓、或者殺馬求存的噩夢。
兩次都是偵察任務,遇到的都是類似的對手,“牛將軍”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蕭為劍對“牛將軍”的表現非常滿意。
一次小型會戰,“牛將軍”起了惻隱之心,並未擊殺黑虎族將領,隻是將其擊傷,事後,戍邊師用它來和黑虎族交換了寶貴的馬匹。
那次事關重大的大規模會戰,“牛將軍”則是對黑虎族的大將,采取了一擊必殺的策略,而之後麵對黑虎族騎兵,也是采取“一律格殺”的策略,為本部贏得了士氣。
蕭為劍對“牛將軍”在“會戰”中的表現,uu看書 wwuukanshu.cm 再次打出了滿分。
而那次和吳天勇聯手做戲,“敷衍”皇帝,為中原軍保存了實力,那戲,也做的非常到位。
無論李慶年,還是李明天、吳天勇對“牛將軍”的評價,都是“智將”。
所以“智”這一條,蕭為劍毫不猶豫的給“牛將軍”打了滿分。
接下來是“信”。孫子給將領的要求,“信”排第二。
“信”,很明顯就是“說話算話”。
這一條,蕭為劍對“牛將軍”非常滿意。蕭為劍的父親蕭蕭,從蕭為劍小時候起,就一直對他灌輸“信用”的重要性,是做人的根本。
“牛將軍”在戍邊師為將,給軍士們很多承諾,無一毀約。
比如,承諾某個軍士一次單獨指導,說到做到,從不落空。
比如,承諾教軍士們一些文化,這種看起來和戍邊師的軍士關係不大的事情,牛將軍很好的兌現了諾言。
最讓蕭為劍認同的是,牛將軍給出的“獲得馬匹”的條件,百分之百的兌現了。
這一條承諾,換迴了軍士們為了得到寶貴馬匹而奮戰的積極性,為成為光榮的騎兵而奮戰的積極性,取得了令人側目的奇效…
“信”,不但是蕭為劍作為“牛將軍”的時候的品行,而是他一生的追求!
所以“信”這一條,蕭為劍又毫不猶豫的給“牛將軍”打了滿分。
《武林盟主空缺三百年》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小說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小說!
喜歡武林盟主空缺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武林盟主空缺三百年搜小說更新速度最快。
“將”,顯然是軍隊的統帥,統帥能力的比較。
這一條,蕭為劍認為中原軍比黑虎族更勝一籌。
黑虎族的將領,無非是“猛虎”、“猛豹”、“惡虎”之流,當然單於也算,單於常常是兼了“王”和“將”。
這些黑虎族的“將”,蕭為劍以“牛將軍”的身份和他們均有接觸。
感覺一般,沒什麽過人之處。
而中原軍這邊,蕭為劍接觸過的包括李慶年、李明天、吳天勇,應該說,至少比黑虎族的將領,更勝一籌。
當然,還有“牛將軍”。然後牛將軍又給戍邊師“孵化”了一堆將領,其中包括呂誌明這樣的人才,現在已經是戍邊師第七營的統領。
蕭為劍相信,有呂誌明在,至少戍邊師第七營,不會差。
呂誌明不但得到些許蕭為劍的真傳,而且上進心更是在蕭為劍之上,其帶兵能力毋庸置疑。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呂誌明還被缺糧、缺馬長期蹂躪過,知道為了給養“死拚”。
結論:“將”,中原軍更勝一籌。至少勝半籌。
接下來,是“法”的比較。
“法”,軍法。
這一條,蕭為劍略微一想,覺得黑虎族那邊絲毫不差。
黑虎族,統帥“窩——”的時候,沒有人會退。統帥“唿——”的時候,沒有人會不退。紀律嚴明。
那麽中原軍這邊呢?
應該來說,也是不錯的。蕭為劍迴憶起那個淒慘的冬天,第二小隊隊長林良駒為了少殺一匹馬,整個小隊餓的失去了戰鬥力。
而林良駒本人,也是因為整個冬天挨餓,最後因此而喪命。
且不論這麽做正確與否,至少這紀律的嚴明,絲毫不差。
結論:“法”,雙方半斤八兩。
這樣一比較,整個“五事”,“道、天、地、將、法”,五個組成部分,雙方半斤八兩,並沒有哪方有壓倒性的優勢。
這樣一看,雙方就不該開啟戰事,因為誰也吃不掉誰。打來打去,不都是白搭?
如果還打的話,對雙方而言,都隻是造成無謂的消耗而已。
可惜的是,那個“如果”正好是事實,雙方在關外,一直在打,大小摩擦,從未間斷…
最令王阿牛尷尬的是,雖然他在戍邊師闖出了“牛將軍”的名頭,可以說是威震戍邊師了,但其實一直都在打不必要的仗…
歎息之餘,王阿牛又看了“七計”,這“七計”和“五事”的內涵,有很多的重疊,其實都是說的戰爭的前提,就是能不能打。
蕭為劍越看,就越是覺得整部《孫子兵法》都是勸人“別打”。
如果一定要打,孫子則是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戰爭,破壞力實在太大。不戰而勝,接管對方的戰鬥力、城池、糧草,豈不美哉?
此刻,蕭為劍才發現自己一直不理解《孫子兵法》,現在之所以能夠看明白,是因為他打過仗了,於是就明白了。
蕭為劍的胃口,馬上被吊了起來,繼續往下看。
接下來,孫子對“將”的要求,吸引了王阿牛的注意。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八個字,闡述了孫子對為將者的要求。蕭為劍之所以對這個感興趣,是因為他曾經為“將”。
而且蕭為劍還不是一般的將,“牛將軍”在戍邊師威名遠播,說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名將”。
孫子給將的屬性的排序,“智”排在了第一位。
“智”應該是“機智”,機智,就是變通。一個將領,如果死板,那肯定不是良將。
這一點,蕭為劍深深的認同。世上根本沒有兩次相同的戰鬥,如果將領死板,絕對駕馭不了戰爭。
如果將領無“智”,那麽後麵的“信、仁、勇、嚴”都是擺設。
蕭為劍迴味了自己參與的幾次戰鬥,問自己一個問題,自己是不是“智將”呢?
蕭為劍決定把自己當作一個局外人,按照孫子對將領的要求“智、信、仁、勇、嚴”,逐條給“牛將軍”打分。
“智”這個選項,蕭為劍給了自己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是!
想到這裏,蕭為劍不禁非常得意,幾次戰鬥,蕭為劍給自己的“變通”打了滿分。
一次執行偵察任務,“牛將軍”擊傷了黑虎族的騎兵,把他們綁在馬上,把馬牽了迴去,給自己的小隊贏得了最寶貴的“戰馬”。
另外一次偵察任務,“牛將軍”設局擊殺黑虎族騎兵和馬匹,結果得到了兩千斤馬肉,避免了第七小隊冬天挨餓、或者殺馬求存的噩夢。
兩次都是偵察任務,遇到的都是類似的對手,“牛將軍”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蕭為劍對“牛將軍”的表現非常滿意。
一次小型會戰,“牛將軍”起了惻隱之心,並未擊殺黑虎族將領,隻是將其擊傷,事後,戍邊師用它來和黑虎族交換了寶貴的馬匹。
那次事關重大的大規模會戰,“牛將軍”則是對黑虎族的大將,采取了一擊必殺的策略,而之後麵對黑虎族騎兵,也是采取“一律格殺”的策略,為本部贏得了士氣。
蕭為劍對“牛將軍”在“會戰”中的表現,uu看書 wwuukanshu.cm 再次打出了滿分。
而那次和吳天勇聯手做戲,“敷衍”皇帝,為中原軍保存了實力,那戲,也做的非常到位。
無論李慶年,還是李明天、吳天勇對“牛將軍”的評價,都是“智將”。
所以“智”這一條,蕭為劍毫不猶豫的給“牛將軍”打了滿分。
接下來是“信”。孫子給將領的要求,“信”排第二。
“信”,很明顯就是“說話算話”。
這一條,蕭為劍對“牛將軍”非常滿意。蕭為劍的父親蕭蕭,從蕭為劍小時候起,就一直對他灌輸“信用”的重要性,是做人的根本。
“牛將軍”在戍邊師為將,給軍士們很多承諾,無一毀約。
比如,承諾某個軍士一次單獨指導,說到做到,從不落空。
比如,承諾教軍士們一些文化,這種看起來和戍邊師的軍士關係不大的事情,牛將軍很好的兌現了諾言。
最讓蕭為劍認同的是,牛將軍給出的“獲得馬匹”的條件,百分之百的兌現了。
這一條承諾,換迴了軍士們為了得到寶貴馬匹而奮戰的積極性,為成為光榮的騎兵而奮戰的積極性,取得了令人側目的奇效…
“信”,不但是蕭為劍作為“牛將軍”的時候的品行,而是他一生的追求!
所以“信”這一條,蕭為劍又毫不猶豫的給“牛將軍”打了滿分。
《武林盟主空缺三百年》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小說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小說!
喜歡武林盟主空缺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武林盟主空缺三百年搜小說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