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了,張世澤怏怏不樂的走出了紫禁城,打道迴府。


    今天,他的事情沒有辦成。還被朝廷裏的各派勢力冷嘲熱諷一頓。最後還被皇帝給拒絕了。


    崇禎明知道西邊戰事緊張,楊凡兵力不足。但是,他也不準備繼續增加楊凡的兵力。


    因為,楊凡的人馬已經夠多了。小十萬人的力量,加上最近,因為改編民夫為民團,增派的民工都快二十萬了。想想就讓他有些寢食難安。大明多少年沒有讓一個人帶這麽多兵馬了。有快二百年了吧。


    張世澤迴到家,先去給爺爺請安。


    因為陛下催的緊,他著急行軍。為了及時擋住叛軍,不要衝到京城,他帶著兩萬人日夜兼程的趕路,總算在昨晚趕到了京城。


    結果,叛軍被周遇吉給平定了。他白跑一趟。頓時感覺十分窩火。


    他昨晚到了京城就沒有迴家,直接去了東安門外的客棧,要了一間上房。就為了今早去早朝。


    他旅途勞頓,洗了個熱水澡,然後連晚飯都沒吃就唿唿大睡。這段時間他也是累的狠了。


    他一個純純的紈絝子弟,這二十年來,那裏出過京,遭過這個罪。


    不過說實話,他自己也覺得,盡管這次出征很辛苦。但是非常的值得。


    他清楚的知道,他受到了多大的鍛煉。


    尤其是和楊凡學到的東西,是在大明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學到的。


    在將門,帶兵打仗之法那是不傳之秘。隻有楊凡什麽都不背著他,隨便看,不懂可以問,也會給於詳盡的解答。


    英國公府從土木堡之後,雖然還經常管著京營,但是快二百年,沒有英國公帶兵出征了。除了些家傳的經驗外,基本沒有實戰經驗。


    打仗這東西,最怕紙上談兵。


    華夏的軍事知識的傳承一直有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時斷時續的,總是歸零後從新研究,重新重複前人已經走過的路。


    真正能流傳的就是兵書。而這些兵書都是理論類的居多。《太公兵法》、《六韜》、《孫子兵法》……等都是抽象的理論知識。


    華夏基本沒有具體的戰爭動員、步兵分隊指揮,軍隊編成,軍事後勤等實操方麵知識。至於地圖地形、氣象知識、道路交通情況、防病防疫、陣型配合等。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知識。但是,這些都極度缺乏傳承。


    隻看《孫子兵法》是不能打仗的。軍隊是極其特殊的武裝團體,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必須親自帶兵,深入一線,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一支軍隊。


    所以華夏的名將多出於行伍係。也就是從士兵一路上來的人。


    他們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從基層理解軍隊的構建原理和運行規律。但是這些名將,一旦去世。這些極其珍貴的,用無數生命和鮮血總結出來的經驗,絕大部分都會失傳。形成斷檔。


    然後,在下一次大規模戰爭中,再度有人重新總結,然後再度失傳。


    三千年來,華夏的戰爭就是這樣。不停的在一個圓圈裏重複。期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軍校作為一個繼往開來的軍事知識傳承和培養人才的基地。而皇帝對兵學傳承的高度警惕也起了極度不好的作用。


    戰爭一結束,恨不得立刻把兵書都燒掉,把有本事的名將都掛起來、看起來,或者殺掉。


    所以,楊凡才在興禾書院裏辦了陸軍講武堂,在濟州島辦了水師學堂。


    將來那些功高震主的名將,可以脫離指揮崗位,去書院教書,傳承軍事知識,也避免了主上對他們的猜忌。


    張世澤去和楊凡西征,是英國公張維賢和崇禎做的利益交換。


    他人老成精,十分清楚,今日的英國公府就是


    一個空架子。他們祖孫三代就沒有一個知兵的。雖然一直掌著京營,但是,打仗那是不行的。


    張世澤進入三溪堂,看到他父親張之極也在這裏。


    「孫兒給祖父和父親大人請安。」張世澤趕緊上前幾步,跪倒給爺爺磕頭。


    張維賢明顯看著老了很多。顫顫巍巍的坐在那裏,十分消瘦,精神也大不如前了。頓時鼻子一酸,落下淚來。


    「爺爺,您怎麽瘦成這樣了。……」


    英國公是家裏的頂梁柱,但是老虎也有衰老的時候。


    張維賢可是一個風雲人物。他是曆代英國公裏比較能折騰的主兒。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他襲爵英國公。三十七年(1609年),領後軍都督府。之後,他又加少傅兼太子太保。成為鄭貴妃福王一係,拚命拉攏的人。


    他與明末三大桉(梃擊桉,紅丸桉,移宮桉)皆有極深的牽涉。但此人藝高人膽大,在東林、閹黨、鄭貴妃福王係、泰昌一係之間周旋。在極其險惡複雜的黨爭形勢下,在幾個雞蛋上跳舞,居然一個都沒有踩破。


    而且全部的政治投機全部押對了寶,收獲的盆滿缽滿。真是人老成精,堪稱明末期第一老賊。


    盡管他各種橫跳、作死,但因背景顯赫,執掌京營兵權。在明末混亂險惡的政治鬥爭中皆得保身保家,而且升官發財。


    他在移宮桉上出了大力,衝破魏忠賢等人的阻攔,親自抬轎將天啟帝從乾清宮抬到文華殿繼承皇位。


    天啟的皇位就是他和東林一起爭來的。


    東林代表文官,他代表武將。文武聯合,把鄭貴妃、李選侍、魏忠賢打的落花流水。


    在魏忠賢當政時,氣焰最囂張的時候,也不能拿張維賢怎麽樣。可見,手綰兵權的大將是任何人都不敢輕易招惹的。


    天啟帝駕崩後,他奉皇後旨意進宮,接受天啟帝遺詔,從而挫敗了魏忠賢欲秘不發喪的陰謀。保護了及及可危的局麵。為崇禎帝即位創造了條件。


    所以說,泰昌父子三人的皇位都是英國公替他們爭來的。


    現在,他老了,瘦弱不堪,仿佛一陣風就能把他吹走。但是那雙鷹隼般的眼睛依然目光銳利,神光湛湛。仿佛能看到你心裏的想法一般。


    「癡兒,你做這小兒女態,做什麽。你忘記了咱們家,好男兒流汗不流淚的祖訓了嗎。」張維賢用手杖點著地麵訓斥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鋼鐵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卷詩書萬點花並收藏明末鋼鐵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