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寶麗那邊的會開了一夜,楊凡也一夜沒有睡覺,困得不行。
早上散會了才迴房間躺下,睡了一上午,中午才起來。
楊凡吃完飯決定到學堂視察,看看現在興禾書院弄得怎麽樣了。自己的經費一次性都批給宋應升,現在快一個月了,看看進展如何。
帶著茗煙和幾個家丁,出門直奔城東北角。
戰爭已經結束,團練都轉而去組織生產,楊凡的財政投入開始轉入教育。
因為上學的孩子太多,興禾書院搬到了城牆底下的那片荒地。
楊凡把東北城那一角都買下來後。宋應升就開始建設。招募流民來放火燒荒、挖溝渠排水、墊坑、打井、拉著石碾子平整地麵。一個月的時間算是完成了土地平整。
三天前楊凡批給他三百多複員傷殘團練老兵和新招募的一百個工人,建設速度瞬間加快了。
老兵們組織嚴密,行動迅速,領了物資後,用木樁和鐵絲網把這塊地圍起來,環繞鐵絲網還挖了排水的壕溝。四角還立起來了木架子搭建的崗樓。
在圍起來的校區內部架設帳篷,裏邊設立用帳篷搭建宿舍、教室、食堂、澡堂、操場。按照學生、教員、校工、辦公等功能劃分區域。
老兵們知道這些都是自己的孩子和死在戰爭中的同袍們的遺孤上學的地方,人人都很賣力,這個時代上學的機會可不是什麽人都有的,知識在這個時代是真的可以改變命運。識字的人一個月最少也能賺上一錢五分銀子。至少生存不成問題。
楊老爺說到做到,讓他們沒有任何後顧之憂,遺孤有學校撫養,畢業後直接安排工作。這是他們這些幾個月前的流民們做夢都找不來的好事。
他們用紮營的速度,不到三天就基本把學校建設到能臨時使用的程度。
楊凡站在大門前看著木框上的橫匾,上書興禾書院四個大字,再看看這周圍的氣氛,感覺這裏怎麽不像書院,反倒像是軍營。
這次戰爭的遺孤都被他送進了學校。加上鐵廠和礦場的工人子弟,團練家屬足足有三千多人。即使在後世這也有一所小學的規模。
宋應升最近忙的焦頭爛額,這麽多孩子的管理,包括住宿的宿舍、吃飯的食堂、還得有醫務室和駐校的郎中負責看病、洗澡的澡堂,物資倉庫、招募教師,委托匠師營做桌椅板凳,楊凡還要求全校師生統一服裝。真是千頭萬緒。
幸好他給京師裏一些相熟的舊友、文人寫信,委托找一些秀才、童生過來,這才算理清了頭緒,把架子搭了起來。
房子還在修建,就隻能先搭建了很多的棉帳篷做宿舍。裏邊放了很多傳送過來的舊的上下鋪床。和鐵皮的衣櫃儲物櫃之類。
這是騙子從一家倒閉的民辦高校收來的廢品。同時還有各種黑板粉筆之類的教學用具。
雖然楊凡不缺木匠,但是楊凡不想浪費時間,在他看來這所學校才是他在大明的立足根本,才是他最重要的基業。自然是怎麽快怎麽來。
教室都是帳篷臨時搭建的,裏邊點著電石燈,這些教員們就在這裏教授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之類的,反正你會什麽就教什麽,隻要把學校預定好的一千多個常用字都教會就行。
學校每個月都組織考試,檢查分給每個教員的學生進步情況。對於不合格的教員會調離教學崗位,另行安排工作。
每半年學校組織一次大考。
什麽時候這些孩子通過了大考考試,能獨立讀書寫字、會簡單的算術,就算畢業了。
每畢業一個學生,老師有五十文錢的獎勵。然後會有新的學生補充進來。鐵打的老師流水的學生。
楊凡認為任何工作都要有績效考核,否則就容易人浮於事。
每畢業一個學生,教員就有一錢銀子可拿,全班都畢業就有三兩多的銀子獎金。這讓每個教員都盡心盡力的教授學生。
帳篷裏用木架子掛著一塊黑板,教員用粉筆書寫。學生每人也發一塊小黑板,也用粉筆書寫,反複擦除後可以繼續使用。
這樣可以省去筆墨的錢。
等他們都學會了一千多個常用字,楊凡給他們發練習書法用的練習布和毛筆,這種布用毛筆沾水書寫,效果和墨水一樣,但等幹了就會字跡消失,可以反複使用。
這東西幾塊錢一卷,給這些孩子用再適合不過了。
如果用紙的話,幾千人的花銷就太恐怖了。
教材還在編撰中,暫時沒法統一製定教學計劃。
十二歲以下的孩子,三十多人一個班級,由一個教員負責教學,以及照顧他們的生活。教學上由著這些老同生和老秀才們自由發揮,學校隻看每半年一次的大考考試,通過了就可以畢業。
畢業率就是教員們的業績。
聰明的孩子可以提前畢業。神童那裏都有,從來不分貧富貴賤。
對於提前畢業的,這些聰明的孩子,楊凡準備定期招收五十名學習優秀的子弟,開設師範小班。
係統的學習後世的小學和初中的知識。自己親自做老師。將來這些孩子畢業後就作為師範學校的老師,把師範學校建立起來,培養新式的教師,逐漸把儒學排除出去。
楊凡的學校隻學習和生產生活相關的知識。不會浪費時間學習那些之乎者也。他的學生也不考科舉。畢業了都有工作方向。
楊凡主要要求學生在這裏學習語文和算數這些最基本的知識,另外還委派了團練退下來的傷殘老兵來做體育老師。這裏的體育課直接用軍事訓練代替。
興禾書院實行軍事化管理,每個月都有五天的行軍拉練,集體行軍到山裏學習火槍實彈射擊。
平時體育課也以軍事訓練為主,每天都有手持木質步槍的拚刺課。
這些學童楊凡非常重視,在他們身上花的錢僅次於團練。等他們陸續畢業,能讀書寫字,有一定的軍事技能,這些人將是楊凡集體未來的中堅力量。
早上散會了才迴房間躺下,睡了一上午,中午才起來。
楊凡吃完飯決定到學堂視察,看看現在興禾書院弄得怎麽樣了。自己的經費一次性都批給宋應升,現在快一個月了,看看進展如何。
帶著茗煙和幾個家丁,出門直奔城東北角。
戰爭已經結束,團練都轉而去組織生產,楊凡的財政投入開始轉入教育。
因為上學的孩子太多,興禾書院搬到了城牆底下的那片荒地。
楊凡把東北城那一角都買下來後。宋應升就開始建設。招募流民來放火燒荒、挖溝渠排水、墊坑、打井、拉著石碾子平整地麵。一個月的時間算是完成了土地平整。
三天前楊凡批給他三百多複員傷殘團練老兵和新招募的一百個工人,建設速度瞬間加快了。
老兵們組織嚴密,行動迅速,領了物資後,用木樁和鐵絲網把這塊地圍起來,環繞鐵絲網還挖了排水的壕溝。四角還立起來了木架子搭建的崗樓。
在圍起來的校區內部架設帳篷,裏邊設立用帳篷搭建宿舍、教室、食堂、澡堂、操場。按照學生、教員、校工、辦公等功能劃分區域。
老兵們知道這些都是自己的孩子和死在戰爭中的同袍們的遺孤上學的地方,人人都很賣力,這個時代上學的機會可不是什麽人都有的,知識在這個時代是真的可以改變命運。識字的人一個月最少也能賺上一錢五分銀子。至少生存不成問題。
楊老爺說到做到,讓他們沒有任何後顧之憂,遺孤有學校撫養,畢業後直接安排工作。這是他們這些幾個月前的流民們做夢都找不來的好事。
他們用紮營的速度,不到三天就基本把學校建設到能臨時使用的程度。
楊凡站在大門前看著木框上的橫匾,上書興禾書院四個大字,再看看這周圍的氣氛,感覺這裏怎麽不像書院,反倒像是軍營。
這次戰爭的遺孤都被他送進了學校。加上鐵廠和礦場的工人子弟,團練家屬足足有三千多人。即使在後世這也有一所小學的規模。
宋應升最近忙的焦頭爛額,這麽多孩子的管理,包括住宿的宿舍、吃飯的食堂、還得有醫務室和駐校的郎中負責看病、洗澡的澡堂,物資倉庫、招募教師,委托匠師營做桌椅板凳,楊凡還要求全校師生統一服裝。真是千頭萬緒。
幸好他給京師裏一些相熟的舊友、文人寫信,委托找一些秀才、童生過來,這才算理清了頭緒,把架子搭了起來。
房子還在修建,就隻能先搭建了很多的棉帳篷做宿舍。裏邊放了很多傳送過來的舊的上下鋪床。和鐵皮的衣櫃儲物櫃之類。
這是騙子從一家倒閉的民辦高校收來的廢品。同時還有各種黑板粉筆之類的教學用具。
雖然楊凡不缺木匠,但是楊凡不想浪費時間,在他看來這所學校才是他在大明的立足根本,才是他最重要的基業。自然是怎麽快怎麽來。
教室都是帳篷臨時搭建的,裏邊點著電石燈,這些教員們就在這裏教授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之類的,反正你會什麽就教什麽,隻要把學校預定好的一千多個常用字都教會就行。
學校每個月都組織考試,檢查分給每個教員的學生進步情況。對於不合格的教員會調離教學崗位,另行安排工作。
每半年學校組織一次大考。
什麽時候這些孩子通過了大考考試,能獨立讀書寫字、會簡單的算術,就算畢業了。
每畢業一個學生,老師有五十文錢的獎勵。然後會有新的學生補充進來。鐵打的老師流水的學生。
楊凡認為任何工作都要有績效考核,否則就容易人浮於事。
每畢業一個學生,教員就有一錢銀子可拿,全班都畢業就有三兩多的銀子獎金。這讓每個教員都盡心盡力的教授學生。
帳篷裏用木架子掛著一塊黑板,教員用粉筆書寫。學生每人也發一塊小黑板,也用粉筆書寫,反複擦除後可以繼續使用。
這樣可以省去筆墨的錢。
等他們都學會了一千多個常用字,楊凡給他們發練習書法用的練習布和毛筆,這種布用毛筆沾水書寫,效果和墨水一樣,但等幹了就會字跡消失,可以反複使用。
這東西幾塊錢一卷,給這些孩子用再適合不過了。
如果用紙的話,幾千人的花銷就太恐怖了。
教材還在編撰中,暫時沒法統一製定教學計劃。
十二歲以下的孩子,三十多人一個班級,由一個教員負責教學,以及照顧他們的生活。教學上由著這些老同生和老秀才們自由發揮,學校隻看每半年一次的大考考試,通過了就可以畢業。
畢業率就是教員們的業績。
聰明的孩子可以提前畢業。神童那裏都有,從來不分貧富貴賤。
對於提前畢業的,這些聰明的孩子,楊凡準備定期招收五十名學習優秀的子弟,開設師範小班。
係統的學習後世的小學和初中的知識。自己親自做老師。將來這些孩子畢業後就作為師範學校的老師,把師範學校建立起來,培養新式的教師,逐漸把儒學排除出去。
楊凡的學校隻學習和生產生活相關的知識。不會浪費時間學習那些之乎者也。他的學生也不考科舉。畢業了都有工作方向。
楊凡主要要求學生在這裏學習語文和算數這些最基本的知識,另外還委派了團練退下來的傷殘老兵來做體育老師。這裏的體育課直接用軍事訓練代替。
興禾書院實行軍事化管理,每個月都有五天的行軍拉練,集體行軍到山裏學習火槍實彈射擊。
平時體育課也以軍事訓練為主,每天都有手持木質步槍的拚刺課。
這些學童楊凡非常重視,在他們身上花的錢僅次於團練。等他們陸續畢業,能讀書寫字,有一定的軍事技能,這些人將是楊凡集體未來的中堅力量。